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禹县瓦店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禹县瓦店遗址是1979年进行颍河两岸考古调查时发现的,后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的同志进行试掘,获得了一批较为重要的实物资料。1981年由省文物研究所与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合作,对该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1982年秋又作了第二次发掘。现将试掘及两次发掘的主要收获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7~201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河南禹州瓦店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龙山时期的大型环壕,环壕围合的瓦店遗址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是目前所知河南境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龙山时期聚落遗址。在考古研究中使用土壤学的土壤微形态分析方法,为深入研究瓦店壕沟的功能与性质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河南禹州瓦店遗址附近的颍河河流地貌演化进行了研究,并对龙山时期的景观与当时聚落、生业的关系以及遗址废弃之后的后生变化进行了讨论。根据瓦店遗址附近的地学和考古资料,并结合环嵩山地区的区域资料,将瓦店遗址晚更新世以来的河流地貌演化分为6个阶段。在龙山文化晚期,瓦店附近的颍河处于中全新世堆积阶段,台地面与河床之间的高差较小,呈现出"水乡"的特点。这样的景观基础为瓦店先民在台地上开挖流水壕沟以及种植水稻提供了可能。而在遗址废弃之后,全新世晚期的河流下切及侧蚀不断改变着遗址的面貌,逐渐形成今日的景观。总之,作为人类主要活动区域的河流地貌,全新世以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演化对于聚落考古和人地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河南禹州瓦店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禹州瓦店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分析》是一篇浮选报告。浮选法是通过考古发掘获取古代植物遗存的最为有效的手段。通过在瓦店遗址开展的浮选工作,获得了丰富的属于龙山时代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包括了粟、黍、水稻、小麦和大豆五种农作物。通过量化分析发现,在出土的农作物品种中,粟和水稻的出土概率几乎相当,这说明,北方旱作农业的代表作物~粟和南方稻作农业的代表作物~水稻,在瓦店遗址的龙山时代的农业生产中是同等重要的。文章从文化因素和环境背景两个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文化因素可能起到了更大的作用。瓦店浮选结果中发现了原产于西亚的小麦,说明至迟在距今4500年前后小麦已经传入中原的腹心地区。  相似文献   

5.
瓦店遗址自1 980年代初以来,已经进行了四轮十数次考古发掘.这处位于潁河中游的龙山时代遗址,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大型学术项目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多学科研究思想和新的科技手段被不断应用到该遗址的发掘过程里,不仅将考古学研究领域大为拓展,而且为探索公元前2000年前后中原地区的经济技术、社会精神文化发展水平,文明形成过程中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密切关系,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发掘者认为,该遗址的龙山时代中心聚落的确定,大型环壕和祭祀遗迹群的发现,以及垄断性高档遗物的出土,再联系到文献记载的夏之阳翟钧台均在禹州,表明这处遗址很可能与禹、启的阳翟城或钧台之享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土壤微形态分析方法对河南禹州瓦店遗址龙山文化壕沟采集的系列样品进行观察和分析,重建了壕沟从建造、使用、维护、废弃到再利用的完整生命周期。研究表明,瓦店龙山文化壕沟直接与古颍河河道相通,应为引水排灌的水利设施,在经过连续的维护和使用后进入废弃阶段,并很可能经历了再度开发利用的过程。土壤微形态研究为考古学探讨遗址堆积形成原因和过程提供了全新的方法与视角。  相似文献   

7.
瓦店遗址是颍河上游地区王湾三期文化晚期最大的中心聚落,出土有大型环壕、祭祀遗迹群以及高档遗物,具有早期都城的特征。对瓦店遗址地理环境、文化特点等方面的探讨,有助于揭示中国早期都邑以及早期文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河南禹州瓦店遗址发现了高等级的龙山文化晚期遗迹与遗物,是颍水上游最大的中心聚落。文章通过考察瓦店遗址的聚落布局,认为正是这种布局决定了该遗址的形态与堆积状况,并分析它的性质与功能,进而对颍水上游聚落等级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9.
瓦店遗址是中原地区一处级别较高的龙山文化遗址,考古研究表明该遗址对于深入探索早期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EDXRF、XRD、EPMA、Raman光谱等手段,对瓦店遗址出土的白陶样品的组成结构开展了深入研究,探讨了瓦店遗址白陶的原料类型,结果表明瓦店遗址出土白陶可以分高铝型、高硅型以及高钙型三类。部分高铝型白陶中直观检测出了高岭石晶相,推测其原料与高岭土相关;高钙型样品原料组成主要是文石型碳酸钙,这也是在古代遗存中首次发现以文石为主要原料的白色器物残片,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白陶器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2007~2010年,考古工作者对河南禹州瓦店遗址龙山时期WD2F1建筑进行发掘,2020年全面揭露了WD2F1建筑.本文主要对WD2F1建筑的形制和结构及相关遗存进行介绍,同时讨论了 WD2F1建筑的年代、堆积过程及测年数据.  相似文献   

11.
During the late Longshan period (ca. 4200–3900 BP) settlements on the Central Plains of China underwent a diversification in food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which set the stage for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introduction of novel domesticates such as rice, wheat, cattle, and sheep not only provided more food choices, but also changed ideas concerning land use, farming techniques, and the use and mobilization of large scale labor force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ntribution that these new dietary items and practices made to shaping the late Longshan period societies, a stable isotope ratio study of humans (n = 12) and animals (n = 42) was conducted at the late Longshan period site of Wadian. The human δ13C and δ15N values are clustered into two distinct groups. One group of nine individuals (δ13C = −9.9 ± 0.7‰; δ15N = 7.5 ± 0.5‰) had a predominately C4 diet based on millet grains with little protein input from the domestic animals. The other group of three individuals (δ13C = −14.3 ± 0.8‰; δ15N = 10.2 ± 0.3‰) had a mixed C3/C4 diet of millets and rice and were consuming sheep and cattle. The animals also displayed dietary diversity with the pigs (δ13C = −11.3 ± 2.5‰; δ15N = 6.9 ± 1.0‰, n = 10) and dogs (δ13C = −10.1 ± 1.0‰; δ15N = 7.2 ± 1.1‰, n = 7) having mostly a C4 plant based diet (millets). In contrast, the cattle (δ13C = −12.8 ± 2.1‰; δ15N = 7.6 ± 0.7‰, n = 9), sheep (δ13C = −16.7 ± 0.9‰; δ15N = 7.6 ± 0.1‰, n = 2), and cervids (δ13C = −20.8 ± 0.9‰; δ15N = 5.0 ± 1.2‰, n = 10) had diets with a greater contribution from C3 sources such as rice and wild plants. The discovery that humans and animals had different subsistence patterns indicates dietary complexity at Wadian and that rice agriculture, and cattle and sheep husbandry practices were already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ocal economy by the late Longshan period in the southern region of the Central Plains of China.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谭家坡遗迹馆微环境长期监测,遗迹馆内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土壤温度以及土壤含水率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修建外围保护建筑下的遗址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从监测结果中得出遗迹馆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土壤温度与含水率的变化规律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潮湿多雨的气象环境造成谭家坡遗迹馆内高温、高湿,遗址土体也容易遭受地下水的侵蚀,对遗址直接或间接引发病变,或加速物理和生物的破坏作用。建议科学而恰当在控制遗址保存环境,建立环境数据库,形成一套完整的预测、预警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3.
马圈沟遗址石制品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谢飞  李君 《文物春秋》2002,(3):1-6,19
泥河湾盆地被誉为中国旧石器考古的圣地,可与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存最丰厚的东非奥杜威峡谷相媲美。马圈沟遗址是迄今为止在泥河湾盆地发现的最为古老的文化遗存,文化遗物被埋藏在下更新统泥河湾组中部的地层中。据推测,遗址的年龄为距今150万年前,甚至达到或超过距今200万年前。马圈沟遗址附近是泥河湾盆地早期文化遗存的集中分布区,如若从地层学和年代学考虑,这里文化遗存可分为三组。  相似文献   

14.
濮阳高城东周城址,位于濮阳县城东10余公里.其位置与<水经注>等古文献所记述的东周卫国都城--帝丘一致.此外,该城址的规模、时代、文化内涵等都与东周卫国都城相吻合.因此该城址应是历史上卫成公迁都的帝丘城.  相似文献   

15.
《巴勒斯坦考察季》2013,145(4):194-196
  相似文献   

16.
17.
解读邓家湾     
本文对天门石家河古城中的邓家湾遗址进行系统的解读,认为屈家岭文化一期的社会分化还不明显,社区共同体的成员们在以公共的神话英雄祖先为崇拜对象的宗教权威的动员下修建了规模巨大的石家河城墙.屈家岭文化二期和石家河文化一期社会分化加剧,较为私密的血缘祖先崇拜一度取代了社区公共件宗教祭祀.到石家河文化二期,贵族主导下的公共祭祖活动再次兴起,但到了三期,这一活动衰落而巫师开始成为社会主角.  相似文献   

18.
再读跨湖桥     
在《跨湖桥》考古报告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浮选、孢粉和非孢粉微化石、PIXE技术和拉曼光谱等多种分析手段,对跨湖桥遗址的人工制品和生态物进行了分析,复原了当时人类的居住环境及变迁、古食谱和制陶技术,从文化生态的角度探讨了先民的生存方式。文章认为,8000年前跨湖桥的富裕环境很可能促使复杂采集狩猎经济的发展,并出现比较复杂的社会结构,而水稻栽培和猪的驯养很可能与这类社会常见的仪式和宴享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9.
坐落在伊洛平原上具有超群面积的二里头遗址,拥有高规格的文化内涵,年代与夏纪年大体相合,地处文献记载夏人主要活动区域,应为夏王朝首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