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取名既是一种民族习俗,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从人名中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社会习尚、文明程度、伦理观念、宗法制度、宗教信仰以及语言文字等多方面的内容。满族入主中原后,受汉族的影响,在取名上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入关后的满族在习俗、文化方面发展变化的某些状况。本文考察满族入关后在取名习俗、名称观念上的各种变化,以及旧有取名习俗的维持和保留状况,力图从中揭示满族入关后在崇尚、礼俗、伦理观念、宗法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一些情况,总结某些带有特征性的现象。不当之处,敬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2.
笔者运用莫斯在《礼物》中提出的"总体呈献体系"对至今在侗区广泛流传的"月也"习俗进行文化解读。"月也"作为侗族传统的社交活动,具有"总体呈献"的三个特点,是一种"总体呈献体系"。它在社会层面反映了侗族传统社会以血缘、亲缘、地缘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在经济层面表现出侗族浓郁的稻作经济文化;在宗教上,反映了侗族宗教信仰中的萨崇拜;在文化心理层面,体现了侗族人民平和友善、热情好客、集体娱乐的社交方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间有"红白喜事"之说,婚姻丧葬乃是社会习俗的重要纽成部分。先秦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不同特色,也鲜明地反映在婚丧习俗上。秦柞苦短,亡秦则楚,以楚人为主体建立的汉朝,因统治者乐楚俗而振楚风,楚文化乃在汉初复兴,一些楚风楚谷也广流天下。楚国婚丧习俗的内容十分丰富,但较为突出的方面,则表现为婚姻的比较自由开放和丧葬的信鬼侈靡。这对汉代婚丧习俗的影响颇大。另外,楚道家进步的丧葬观念,也在汉代逐渐深入人心,经汉人倡扬而指导着人们自觉地批判社会恶习,改易传统风俗。一、婚俗入汉之后,因天下统一,社会安定,生产…  相似文献   

4.
镜子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与我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人使用的铜镜更是如此。铜镜的发展和演变可以反映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铜镜的背面纹饰的不同也能反映出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习俗等各方面。因此,铜镜的研究对于我们研究和认识古代社会很有用处。铜镜最早在齐家文化时期出现,历经了4000余年的发展。管维良在《中国铜镜史》中将中国的铜镜分为七个阶段,即起源与早期阶段、勃兴阶段、繁荣阶段、缓进阶段、鼎盛阶段、缓慢发展阶段、衰落阶段。文章对隋唐铜镜进行分析研究,一窥我国铜镜的辉煌。  相似文献   

5.
墓葬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与缩影。包括死者口中含币(此币名为货币,实为冥钱)在内的埋葬习俗和埋葬制度,犹如一面历史的明镜,总是强烈地、如实全面地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以及物质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同时也反映了意识形态领域内人们的认识观念。即人们  相似文献   

6.
罗卫忠 《南方文物》2010,(2):156-158
<正>早在先秦时期,博弈活动就成为古代中国一种奇特的社会习俗和文化现象。六朝时期,随着各民族交流机会的增多,各民族习俗文化的融会贯通,社会物质技术的发展、进步和商业经济的繁荣,博弈活动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并形成奇特的博弈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对后来中国习俗文化的影响至深且广,仍然值得今天的人们玩味。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古代人口性比例失调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存在性比例失调问题。虽然直接数字材料奇少,但间接史料屡见于史书。我们认为形成中国古代社会性比例失调问题的原因很多,可以从八个大方面来说明。这八个方面的原因中既有自然条件方面的因素,又有社会方面的因素,而且往往是社会方面的因素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中国古代的性比例失调问题也表现出两个特点,即绝对化与相对化的区别。如由于战争、徭役、杀婴、杀殉等造成人口大量死亡,从而形成永久性、绝对化性比例失调;由于战争、徭役等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占用大量劳动人口或因守丧、婚姻制度、婚姻习俗延缓婚嫁时间,而形成的暂时性、相对化性比例失调问题。而且这两种性比例失调问题贯穿中国古代历史始终,对中国古代人口的繁衍起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壁画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绘画形式,以其特有的表现形式诉说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独特文化,诠释着各时代辉煌灿烂的历史、社会形态、意识形态、民俗民风等,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存。中国古代壁画主要以洞窟壁画、墓葬壁画和寺观壁画三种形式存在,其中墓葬壁画在反映各个时期的丧葬习俗的同时,也揭示着当时的社会习俗、文化传承、艺术创作水平等,在绘画艺术和历史文化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受到各种自然的、人为的破坏或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非“户绝”条件下的遗嘱继承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法律并未明文规定有子嗣时必须实行法定继承 ,在有承分人即非“户绝”条件下实行遗嘱继承 ,是为社会习俗认可并受法律一定保护的社会现实。中国古代遗嘱继承制度的特点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能采取遗嘱继承方式的被继承人有严格的身份地位限制 ,即只能是父祖尊长 ;二是由于家庭或家族共财制度赋予父祖尊长支配财产的特权 ,因此他们也拥有一定的遗嘱自由  相似文献   

10.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它不仅表现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力强盛,而且在婚姻礼俗方面,也显示出较为自由和开放的特色.关于这一点,唐代墓志对当时婚姻习俗及其特点都有反映.以下摭拾数例,以资参证.一、婚姻年龄中国古代早婚习俗极盛.《礼记·内则》郑注昏礼云:“女子十五许嫁,笄而礼之.”可见当时社会上女子15岁为婚龄的现象十份普遍.这种早婚风俗在唐代社会依旧盛行,大量唐墓志中多有反映.如《唐代墓志汇编》大历058《有唐卢夫人墓志》云:“年一十有二,归我扬子府君”.河南开封博  相似文献   

11.
赣南农村市场中的非正式制度与近代社会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庐明 《史学月刊》2003,(2):96-101
客家文化背景下的赣南农村市场的发展历史,既是经济发展的过程,又是社会发展的过程。从其建立到运作都深深地打上了宗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的烙印,体现了典型的客家传统社会结构的双层架构特点。赣南农村墟市中的非正式制度在近代社会变迁中,有的遭淘汰或受限制,有的则演变或延伸。但闭塞与顽固的非正式制度也是制约赣南农村市场近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近代赣南农村市场的发展走入了后续中的困境,表现出滞后的特点,因而难以实现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2.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西递古村落私人空间转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村落具有双重性质,即具有一般农村社区的特征,同时也具有旅游社区的特性,这种双重性质使得有限的村落空间成为游客与居民争先占有的场所。本文尝试以空间为观察视角,理解和认识古村落内部私人空间转化现象发生的作用机制,并引入社会交换理论来阐述和解释转化动机这一重要的转化前提。通过对西递案例的研究发现:私人空间转化动机包括微观层面上的经济利益、荣誉感和宏观层面上的集体决定、示范效应、共同价值观,并且(1)私人空间转化为游客空间并不是单向发生的过程;(2)当空间转化结果不如行为主体预期时,转化后的空间有可能重新变为纯粹的私人空间;(3)私人空间转化为景点能够延续的前提就在于空间所有者能够从这种转化中获取相对应的收益。  相似文献   

13.
吉祥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重要的美术现象,它的出现是与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反映了古代人们追求吉样幸福的美好愿望。从汉代直至明清,吉祥绘画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none 《Textile history》2013,44(1):5-8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lothing of the rural poor in seventeenth-century Sussex, considering what men and women wore, what their clothing was made of and where they got it from, drawing on a broad range of documentary sources including legal depositions, probate material and overseers’ accounts. As would be expected, the clothing of this social group was primarily functional, reflecting limited budgets and arduous working lives. But we can see in the choice of fabric colour, trimmings and accessories that men and women were concerned about their appearance and could achieve a measure of social display, at least in their ‘holiday’ clothes. The ways in which the poor acquired their clothes were complex, involving them in overlapping spheres of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which included home production and shop-bought ready-to-wear, all accommodated within a range of economic survival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5.
试析唐代的乡里村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的乡里村学存在于全国各地,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类乡里村学虽因国家明令而设置,实际上却属于特殊意义上的私学,带有官助民办的性质。作为基层教育的形式之一,唐代的乡里村学担负着教化和启蒙教育两方面的主要职责。正是由于包括乡里村学在内的各类私学的广泛发展,才使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的下移成为可能,并与官学一起共同促进唐代文化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英国原工业化地区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良 《史学月刊》2004,1(4):32-39
"地区"观是考察原工业化的一个重要视角,英国原工业化的形成与"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琼·瑟斯克在分析了英国的一些乡村工业地区以后,认为英国的乡村工业与畜牧业地区有着天然的联系。然而,英国原工业化地区的形成决非如此简单,它是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农业特点、社会结构以及继承习惯等众多因素综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前出版的一些第二轮志书在风俗记述上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名称不确定,主要表现为对风俗、风尚、习俗、民俗、礼俗、时尚、风土等概念认识、理解上的模糊和差异;二是风俗内容缺漏,有的无风俗篇目,有的无风俗内容,有的缺少类项,致使风俗内容单薄;三是生产习俗多记述的是农业生产;四是风俗类事象与相近事物关系不明确、处理不当。第二轮志书应以“风俗”为类目名称,以集中反映地域风俗全貌为前提,借鉴现代民俗学内容分类理论,结合地方志书体例,力求全面、科学地记述地域风俗。  相似文献   

18.
古镇遗产分类及资源型古镇的保护性利用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艳 《东南文化》2012,(1):35-40
古镇是人类主要聚落形态之一,按其成因和社会功能可把古镇分为聚落型村镇、区域贸易中心型集镇、资源型或资源—产业型集镇、军事重镇型集镇和文化景观型集镇等。资源型古镇通常是在对某地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场镇,它的发展历程直接折射出区域社会变迁及其关联的社会背景,构成地方文化和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对资源型古镇的保护性利用旨在服务当地,在内容和形式上旨在使古镇的"形"与"神"与其生存空间达到高度的融合与统一,从而准确传达古镇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及遗产价值。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陕北乡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多元经济转变,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村社会阶层出现分化,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使重新兴盛的庙会既继承了传统庙会的功能,同时又表现出以庙会活动为中心形成社区文化共同体、从传统神灵信仰转换为社会需求的表达、在维护乡村秩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开始在社区公共事务中发挥作用以及促成民间庙会与地方政府的互动等新的特点。对其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估,对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竹枝词是形成于我国唐朝中期的一种文学体裁,其丰富的社会风土人情内容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之一,可补正史之不足,亦有"以诗证史"之功效。上海竹枝词有众多关于近代上海交通工具、道路建设和交通法规的转型实录,同时也反映了交通变化对上海民众生活的影响以及上海民众对西方文明的抉择过程,深度解读其史料价值,对竹枝词的研究和晚清以来上海交通变迁的探讨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