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文宇 《旅游纵览》2023,(16):92-94
作为江苏三大沿海城市之一,盐城是江苏省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使用态势分析法(SWOT)对盐城市滨海生态旅游廊道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提出“因地制宜”改变传统旅游区经营模式、“以文塑旅”提升生态旅游廊道吸引力和“校地融合”拓宽旅游从业人员培养渠道三条建设路径,希望为成功建设盐城滨海生态旅游廊道、推动江苏省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态旅游,作为近年来兴盛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活动,不仅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而且为新农村发展带来希望,在推进新农村经济建设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只有可持续性的农业生态旅游经济才能做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同时,带给游客高品质的野趣体验。基于此,本文对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冯凝  朱波 《旅游纵览》2023,(2):70-72
绿色经济发展背景下,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加凸显“绿色旅游”的特性,全程做好生态保护,用生态保护促进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助推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应坚持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利用好生态旅游元素。本文在明确生态旅游内涵的基础上,探讨生态旅游与绿色经济之间的关系,最后从四个方面分析论述绿色经济视角下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一是做好生态旅游的规划,二是整合旅游资源,三是提升生态旅游文化内涵,四是多措推动生态旅游转型升级,促进生态旅游长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深层生态旅游开发与新世外桃源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应重点突出景区生态文化的挖掘展示和游客生态感知与生态体验的获取,以此来规范经营者的景区开发和游客的游览活动;二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重视经营者与游客、政府部门与当地居民、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高度和谐,以达成各方利益的共赢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本文还对生态旅游进行了四个层次的划分,探讨了深层生态旅游和浅层生态旅游的区别,给出了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四体两翼"和两翼对接模式,以使生态旅游业切实有利于生态文化展示并服务于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其终极目标,是建设理想的新世外桃源。  相似文献   

5.
薛紫誉 《旅游纵览》2023,(6):127-129
我国滨海旅游业以其迷人的滨海景观与繁多的种类深受人们喜爱,但其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梳理辽宁省大连市金石滩旅游度假区的开发现状,分析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滨海旅游景区后续优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生态旅游目的地等级评价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洪波  陈金华 《人文地理》2006,21(6):62-66,56
目前生态旅游的研究已经从概念理论探讨转入可行性实践的判别中。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了许多对生态旅游及其目的地进行评价及论证的研究,生态旅游影响研究成为主流。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生态旅游评价研究的基本状况、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程度(Ecotdegree)"及"生态旅游等级"两个概念。前者指生态旅游目的地在经营过程中所能体现出的生态(Eco)思想、观念及行为的程度;后者则将生态旅游目的地划分为四个等级:自然旅游,一级生态旅游,二级生态旅游及高级生态旅游。文章将"生态旅游程度"作为评价的总目标,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设置了相应的八大类指标体系,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具体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绿色环球21:规范生态旅游的国际标准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诸葛仁 《旅游科学》2005,19(1):63-66,74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既能体验大自然、又能充分关注环境保护和当地发展的特殊旅游形式,得到了普遍的推崇。中国生态旅游也在发展,但亟需加以规范。具有全球权威性的可持续旅游组织“绿色环球21”与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协会共同制定的《“绿色环球21”国际生态旅游标准》,可供各国生态旅游市场作为规范标准。  相似文献   

8.
袁霜凌  田犎 《华夏地理》2007,(12):I0010-I0011
美丽的金川(大渡河上游)河边的田园风光.以及传统藏民生活的体验.是甲居社区生态旅游的最大特色。甲居,这个典型的嘉绒藏族村寨.由社区主动发起、走到今天这种以生态旅游为社区主要经济支柱的经营模式,经历了一系列的蜕变.现在仍面临着诸多困惑和挑战.同时也孕育着新的突破。[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江苏盐城海滨湿地为例,在分析湿地生态旅游的内涵与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提出了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的实施对策。作者强调,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必须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为基础,以湿地生态旅游产品为龙头,以生态旅游市场为依托,体现生态教育功能,关注社区利益,重视生态环境保育和生态补偿,通过适度开发促进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和平 《风景名胜》2008,(3):106-107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是一种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促进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步入21世纪物质丰饶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这将是一个"生态觉醒"的时代:围绕着"保护"中心论,以自然景观为主要环境资源的"生态旅游"应运而生;而生态旅游景区则涵盖了山岳、草原、湖泊、荒漠,以及森林、海洋等。  相似文献   

11.
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体验经济背景下,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体验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对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吴正祥 《沧桑》2014,(6):126-129
生态旅游是将游览观光、保护环境和生态教育融为一体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代表着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南阳市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开发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发展生态旅游业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本文对南阳市发展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南阳市发展生态旅游提出对策,为南阳市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开发、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滨海绿道在绿岛建设中普遍存在,但目前关于滨海绿道的研究却十分的有限。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千篇一律,破坏生态等问题。故本文提出了滨海绿道的概念,并针对不同海岸线的特征以及滨海独特的旅游资源,对滨海绿道的类型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之上将滨海绿道旅游产品划分为观光型产品、公众活动产品、休闲体验产品和水体游憩产品,从而构建滨海绿道旅游产品体系。最后得出滨海绿道不仅仅是连接景区等节点的纽带,更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相似文献   

14.
吕植 《华夏地理》2007,(4):112-113
近年来,“生态”这个词充斥着各种报告、宣传和广告,生态住宅、生态食品、生态酒店、生态公园、生态省,生态市,甚至生态村比比皆是。一时间,中国大概成了使用“生态”这个词最频繁的地方。作为一名生态工作者,看到在短短的20年中“生态”从不被了解、不受重视到成为热门话题,自然是喜不自禁。在这个浪潮中,旅游也不例外。很多西部省份纷纷以生态旅游为发展思路,“打造”生态旅游产品的景区也不一而足。199g年国家旅游局和相关政府部门一起率先发起了“生态旅游年”。力度不可谓不足。  相似文献   

15.
生态旅游及其景观生态学透视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在简单介绍生态旅游的产生及其与可持续旅游关系,以及简要总结生态旅游定义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旅游供给方、旅游需求方即旅游者和综合层次三个方面对生态旅游进行定义,可以概括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形式、生态旅游产品及其组合与可持续旅游思想在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和空间实现。在现代地理学与生态学结合下产生的景观生态学,既强调空间地域研究,又考虑生态学的思想和原则,为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提供了理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刘俊  黄秀波 《人文地理》2014,29(3):22-27
以往滨海旅游研究综述大多限于对所涉研究领域的横向分类,缺乏基于特定学科演进视角下的纵向考察。本文从人文地理学空间思想演变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和梳理西方滨海旅游研究的脉络。与空间思想流变过程对应的是,西方滨海旅游研究主题也经历了从"滨海旅游地空间模型与演化"到"滨海旅游空间文化解读与社会建构"再到"滨海旅游空间政治与权力景观"的过程,亦即从关注滨海旅游空间的物质性转变到社会性和政治性。借助人文地理学空间思想演变视角,可以厘清滨海旅游研究视角转换的内在逻辑,并能从空间的生产视角重新思考中国滨海旅游的新一轮发展热潮,为国内滨海旅游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杜鹏晖 《风景名胜》2020,(1):0044-0044
本文通过黄山风景名胜区福固管理区生态旅游规划,阐述了黄山福固管理区以自然环境和景区周边人文环境的挖掘与保护为前提,以游客体验、认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使游客获得生态体验、生态知识、生态保护意识,同时兼顾了社区协调发展,从而获得了黄山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路径,而社区参与更是关键环节,受到普遍关注。本文选择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调研地,运用半结构化访谈法等调查社区参与现状、旅游发展感知和获得感等。通过NVivo 14对访谈资料展开分析,得出保护区尚存在社区发展整体落后且资源有限、社区参与形式单一及居民缺少专业服务技能的问题。针对于此,文章提出重视社区平台的搭建、丰富生态旅游形式、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社区参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为其他自然保护区调动社区积极参与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峻 《旅游科学》2005,19(6):67-71
本文回顾了国际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背景,明确生态旅游实际上是一种区域可持续发展开发的战略。在通过对目前国内生态旅游研究评述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不足。本文提出了要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将生态旅游定位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同时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要从生态旅游认证,生态旅游规划、循环经济与生态工程等3个方面来发展生态旅游,真正体现生态旅游的内涵,确保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陆玲慧  孙玉琴 《旅游纵览》2013,(12):225-226
随着对海洋生态旅游的开发,海洋生态旅游逐渐开辟了独立的研究领域。国内学者分别研究了海洋生态旅游的概念、海洋生态旅游的开发策略、海洋生态旅游的产品与市场、海洋生态旅游的文化以及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这几方面。但理论研究较多,实践导向不明显,对概念的研究缺乏突破。因此我国海洋生态旅游的研究基本处于初步阶段。一、引言当今世界人类对于海洋旅游的需求逐步提升,并伴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海洋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的新生命逐渐发展壮大。我国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海岸线漫长。国内学者从海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