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侯祠的碑刻反映了祠庙的沿革等重要情况。本主要考察祠内碑刻刻建、搬迁、补镌、现存情况等等。  相似文献   

2.
武侯祠的碑刻反映了祠庙的沿革等重要情况。本主要考察祠内碑刻刻建、搬迁、补镌、现存情况等等。《武侯祠碑刻之沿革与现状(一)》,已载于本刊2003年第4期。现将已整理、考证完毕的武侯祠碑刻的有关情况继续刊出。  相似文献   

3.
河北是历史上修筑长城最多的省份之一,在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燕、赵等国的统治者就开始在此修筑长城,此后历代统治者为了防御的需要,一直绵延不绝地修筑。本文依据近几十年的考古调查材料,结合文献记载,对河北历代长城的发展、修筑情况及保存情况分别做了梳理和论述。  相似文献   

4.
河北是历史上修筑长城最多的省份之一,在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燕、赵等国的统治者就开始在此修筑长城,此后历代统治者为了防御的需要,一直绵延不绝地修筑。本文依据近几十年的考古调查情况,结合文献记载,对河北历代长城的发展、修筑情况分别做了梳理和论述。  相似文献   

5.
张磊 《沧桑》2013,(5):149-152
“虞乡”位于黄河文明发源地晋南地区。上古时期有虞氏就在此地生息繁衍,春秋至隋,虞乡与解州合称解梁。隋唐以降,虞乡置县。元明时期遭裁撤,清至民国重新置县。本文拟将其历史沿革划分为上古“有虞氏、或者虞国”时期、东周至隋的河东解梁、唐宋金清民时期的虞乡置县、元明虞乡临晋合并期几个历史时期。试图解读虞乡的沿革历史,以初步厘清“虞乡”的历史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6.
通过梳理地方文献并参考考古资料的方式追溯福州子城的源头,回顾“子城”“罗城”套城的形成、存续及毁弃的沿革过程,并探讨其大致位置、范围及对明清以后福州城市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夏、商、周时代,今广西地域上的骆越等部族已与中原地区开始交往。秦朝以来,每逢改朝换代,王朝统治者都会派兵南下经略广西地域。自秦始皇在广西推行郡县制政区后,历代广西政区名称几经沿袭、变更,逐渐形成今广西地域范围。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区划调整,广西省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相似文献   

8.
提督为各省绿营的最高长官,管理一省之军政,与督抚并称"封疆大吏"。广东提督的设立与裁撤、驻地迁移、陆路提督与水师提督的三次归并,无不与当时国家的边疆和海防形势有关。本文力图综合档案、官书、笔记、地方志等各方史料,希冀对清代广东提督之状况有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两部分。先归纳了先秦以来博山地区的归属与建置,它先后隶属于弇中、齐县、嬴县、莱芜县、东清河郡、贝邱县、淄川县、益都路、青州府和淄博市等。金朝时为颜神店镇,雍正十二年设博山县。地名沿革略述博山地区的地名变迁。博山自古便有笼水之称,大概从唐代开始称为颜神,明清时期又名秋口,雍正时期开始称为博山。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近代博物馆的设置较晚,黑龙江省博物馆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它始建于1923年。本文通过追溯黑龙江省博物馆早期俄国学者的创立、日伪时期接管、中国政府接收及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后的发展等不同历史时期基本情况,尤其是对机构沿革、陈列展览、收藏征集、观众接待、科学研究的详解,展示了黑龙江省博物馆作为全国综合性博物馆的成长脉络,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1.
吴雪玲 《民俗研究》2009,(3):138-147
民国初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风尚变革的重要时期。从纪年、服饰、发式,到礼节与礼俗,甚至衣食住行,社会风俗的沿革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形成一股时代潮流。同时,社会风俗的沿革对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又产生了强烈的反推作用。总之,民初社会风尚的沿革使中国社会风俗的现代意蕴逐渐增浓,并不断强化,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就此开始真正步入现代行列。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唐代 (包括武周 )浙江省境的州县沿革 ,制作了《浙江省唐时期州级行政区域沿革系年表》、《浙江省唐时期县级行政区域沿革系年表》与《浙江省唐时期县属州沿革系年表》,同时将唐时期浙江省境州县沿革按各时期的特点分为五个阶段 ,并分析了州县沿革与皇朝政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等级制度是军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部队的正规化建设、制度化管理、调整军内各种人员之间的利益关系、调动广大官兵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从1952年全军统一评定“军队级别”开始,到目前实行的新军衔制度,先后在军内设置过的等级形式有11种,其中有的等级形式是军队专用的,有的是沿用了地方干部的级别。等级存在时间最长的为24年,寿命最短的只有2年。这些等级有的是在不同人员中设置,有的是在同类人员中重叠。目前人民解放军仍然有6种等级,即军衔等级、军官职务等级、文职级别、文职干部职务等级、专业技术等级、工资档次等级,是世界上等级最多的军队之一。  相似文献   

14.
故宫博物院自1925年成立至今,收藏的文物藏品已达到1863404件(套)。其中一部分是原状陈列的文物,这类文物比较特殊,一直处于陈设状态,铜铁缸就是这类文物的代表。经历了明、清、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等诸多历史时期直至现在,这些一直在紫禁城中原状陈列的文物,在数量上有什么变化,在陈列位置上有什么变化,都有详尽的档案记载。作者通过对这些故宫博物院内档案的梳理,使故宫博物院部分铜铁缸的数量、陈设沿革等问题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15.
隋唐时期宁波地区州县城址的变化比较复杂,尤其是句章县、鄮县和明州治所的变迁,历来没有定论。本文试图通过对历代相关文献的分析梳理,得出一种比较合理的变化序列。笔者的主要结论是:(1)隆安四年(400年),句章县治未有变动。(2)从无任何县级以上政区设治于小溪镇(今鄞江镇)。(3)长庆移城发生在三江口。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制度是构成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认真研究分析我国土地制度的沿革,对于我们今天的土地改革将大有裨益。通过对古代土地制度发展史的阐述,得到以下几点启示与对策: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土地管理制度化,大规模经营。通过这些措施完善我国现有的土地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使命。  相似文献   

17.
大高玄殿自明代嘉靖朝建成以来,一直为明、清两代皇室所使用,建筑的匾额名称、平面布局以及外观形式,都经历了诸多变动。文章通过梳理相关历史文献,尝试复原明代大高玄殿的初始平面布局,考证清代大高玄殿建筑变动的具体内容,以便清晰呈现明、清两代大高玄殿建筑群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清代驻京喇嘛制度的形成与沿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敏 《满族研究》2007,(4):111-121
清代驻京喇嘛制度是清代宗教政策的重要内容,它在清代治理蒙藏地区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本文对清代驻京喇嘛制度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对驻京喇嘛制度形成与演变共分四个阶段。清朝统治者在入关前对藏传佛教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对于归附的喇嘛采取了优待的政策。入关前对藏传佛教的一系列做法,对入关后驻京喇嘛制度的实行具有一定的影响。因而可以说入关前驻京喇嘛制度处于萌芽阶段。驻京喇嘛制度形成于顺治朝,在康熙、雍正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到乾隆时期达到成熟。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在沿革上与中央政府制度不同,是在继承历代地方官制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其确立分为两个阶段:1949~1954年是建立和过渡时期;195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这一制度。此后,其基本原则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20.
清末军谘处、军谘府的先后设立,成为中国近代军令机关独立于军政的先声.南京临时政府也有参谋部的设置.民国北京政府所设参谋本部,基本沿袭清末军谘府,并适当参考了南京临时政府参谋部的构成.三十余年中,参谋本部的机构设置几经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