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吕艳荣 《神州》2012,(15):137-137
“写作教学,首先要求语文教师储词丰厚、文辞美富。因为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提高自身写作的才情,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才能给予学生学习语文、坚持写作的动力。在此前提下,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富于启发,才能摸索出真正有价值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2.
张果蕾 《神州》2013,(26):19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从1912年起至今,60年里致力于语文教学和语文学科的编辑出版工作,提出"教是为了不教"、"文学为人生"、"易读性"等教育观点,关于我国语文教育的利弊叶圣陶先生写下了大量文章,后收集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这个集子里,上下两部分有100多篇。这本著作凝结了先生毕生在语文教育方面研究的结晶,任何  相似文献   

3.
梁月霞 《神州》2011,(6X):249-249
读了《班主任工作漫谈》,我受益颇多,同时也让我对班主任有了更全新的认识,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身为班主任,我始终把班主任工作看作是一门充满智慧的艺术,我用一种高度的责任心在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我渴望着我的学生在我的教育下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渴望着他们将来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为此,我不断摸索着这门艺术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邵赛英  徐立明 《神州》2013,(14):83-83
《品德与生活》这门学科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旨在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在这样的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是截然不同的。教师主要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教师在实现这些不同的角色的同时也提高了与儿童互动的质量,促使儿童初步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马金山  杨勇 《神州》2013,(13):113-113
近几年的教学中,我愈来愈真切地感受感觉到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从情感入手,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新奇与快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一、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情操传统的教学一般是将书本看作"死"的东西,并不注重读  相似文献   

6.
马金山  杨勇 《神州》2013,(14):94-94
近几年的教学中,我愈来愈真切地感受感觉到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从情感入手,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新奇与快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一、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情操传统的教学一般是将书本看作"死"的东西,并不注重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交流,学生接受教师教条式讲解,对中心思想做单一把握,对段落、层意的理解上众人一辞,缺乏新意,导致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就是没能够让读者自己与作者本身  相似文献   

7.
赵明文 《神州》2011,(11):30
随着人类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不断提升。现代教育使人们认识了自我的价值,开发掌握自身的能力,人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更大的发挥,创新教育越来越受到全民族的青睐。  相似文献   

8.
正从教这么多年,经常参加听课活动,对于评课并不陌生。评课既是对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也是幼儿园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孩子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通过评课,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每次听下来,觉得有很多评课活动都只是走了一遍程序,履行一种形式,根本彰显不出评课的功效和成果。评课到底该评什么?怎样评?又该如何引导教师评课?带着这样的困惑,我认真阅读了《今天我们怎样评课》。全书共分六个章节:第一  相似文献   

9.
赵慧 《神州》2013,(14):57-57
排一出好戏,上一堂成功的课,应该说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是就上课而言,增进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和教学质量也是有很大作用的。近年来,我们学校在开展校本研究"语文趣味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尝到了收获的甜头。取得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一、教师要不断"积淀",扩大视野,为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提供支柱厚积而薄发。一个想教好语文的人,必然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读书使教师的教学更加得心应手,游忍有余,增强课堂应变能力。因而能唤醒学生的情感意识,教学面貌会大大改观。读书使教学的眼界进一步开阔。我们的教学实际包含两个过程:教师的教的过程和学生的学的过程。如果教师之前不学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前夕,朝尾直弘、安井三吉、古厩忠夫、笠原十九司等50位日本知名教授、专家共同发表《声明》,批判右翼“新历史教科书”编撰运动,强调:“我们特此向国内外表明,作为历史研究家和教育家。基于自己的良心,对这样的教科书登场深感忧虑。”  相似文献   

11.
郭惠杰  徐振国 《神州》2013,(12):67-67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这一至理格言,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担负起帮助、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坚强的意志,以及探索真理的精神。当学生面对学习和生活中困惑的时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正确的引导和正面的鼓励。有人说教育学生就要像古人治水一样懂得顺势而为;也有人说"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让学生亲近自己是每个教师都  相似文献   

12.
正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完美的?当"完美"的理念进入我们视野时,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学会阅读和反思,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充满活力、生机勃勃、越来越完美。《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让我看到了曙光,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刘彦军 《神州》2013,(35):106-106
提高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劳动者,是社会的需要,也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阐述了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目前的现状,提出了上好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4.
邓同兵 《神州》2013,(5):144-144
近年来,时常可以看到有关青少年学生自杀和杀人的报道,一幕幕惨剧令人触目惊心,生命教育迫在眉睫。"文以载道",生命教育是个严肃而现实的问题,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祖国的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也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5.
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思想家。他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洛克在他的那个时代所提出的教育哲学思想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与我国现行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理念、内容和措施等方面有着许多契合之处,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要有独立的能力,注重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这种阅读能力。为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一、在读中培养语感(一)"范读"是培养语感的催化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可以起到"传染语感"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身情感的调节,引发和调动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也融入在课文里,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  相似文献   

17.
李新玉 《神州》2013,(36):85-85
诸多卫校在教育中对文化课的重视力度不够,其普遍认为进行专业课教育才是卫校的重点,此观点较为片面,在卫校实际专业课学习中需要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不然学生很难理解医学上的很多难懂名词,因此在卫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卫校教育中语文素养的重要性进行深刻分析,并提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绿是什么颜色?没有人知道,因为它包含了太多,有时深,有时浅,而作者宗璞却用一支画笔为读者们描绘了一种不同的绿色。作者的画笔是用精细、美妙的文采构成的,它从大自然中吸取每一种颜色,再生动地将它们带入文中,使读者从内心中感触到绿的美妙。从灵隐寺到苏堤,然后是花港观鱼,这一刹那玩遍各种美景的感受是多么美妙!作者那支灵巧的画笔就在这每一个景里,为我们展现千变万化的绿。当你来到灵隐寺,就能感到宗璞笔下那笔下那迎面扑  相似文献   

19.
李晶 《神州》2013,(10):67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之后,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的新学习方式。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学习,小组成员在交流中互帮互助,最后整理出全组成员均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还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成绩。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合作精神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分析,提供建设性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