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江志伟 《江淮文史》2022,(5):116-120
<正>1950年代,电影《鸡毛信》家喻户晓,讲述的是一个叫海娃的少年,机智地将一封插着鸡毛的重要信件,送到八路军手中的故事。在安徽黟县档案馆,至今仍保留一封鸡毛信,被誉为“中国现存最早的鸡毛信实寄封文物”。  相似文献   

2.
近代民信局的寄递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民信局经历了由盛转衰的演变过程.通过对民信局寄递地点和范围的分析,表明其寄递网络主要呈中心城市、中等城市和城镇三个层级展开;各区域中心城市民信局的寄递网络展开的特点不同;民信局的寄递网络说明在区域内部经济联系密切的基础上,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已经突破了内部束缚,呈现出日益加强的表征;民信局的寄递网络以沿海沿江一线为主干,体现出了该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贵州民信局的兴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信局又名邮行,创始于明永乐年间,是一种私人经营的、以传递民间书信包裹和办理汇兑款项为主要业务的服务性行业。它同以传递公文书为主的官办邮驿的并存,构成了封建社会后期通讯组织的双轨制。作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民信局的业务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大和民间通讯量的增加面而日益活跃,“到清道至光绪年间,大小民信局多达数千家”(《中国大百科全书,交通邮政分册》),形成了一个遍及全国的民办通讯网。贵州民信起步较晚,但发展还不是很慢的。根据《交通史邮政编》的记载,清同治五年(1866),开办于重庆的“麻乡约”民信局在贵阳设立分局,一般论证为贵州民信的发端。由于这家民信局是由轿行起家的,因而在上述业务项目外,仍继续兼办客、货运输。其营运  相似文献   

4.
浙江宁波天封塔地宫发掘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波天封塔坐落在宁波市内海曙区大沙泥街西尽头 (图一),是宁波的一处名胜古迹。1982年,宁波市文管会配合市规划设计部门对天封塔基础进行勘探时,在塔第一层的中心部位发现了地宫建筑,获得了一批珍贵文物。其中有一座较为完整的南宋绍兴十四年银制宫殿建筑模型,还有银塔,银香炉,银佛龛,铜、玉、石质的各种佛像,以  相似文献   

5.
历史点滴     
《贵阳文史》2014,(1):9-10
青岩的“代办信局”开办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比中国最早的官办邮政还早8年。当时“代办信局”位置在青岩北街41号.最早由名叫苏杭的老秀才负责专办青岩与外地的民间书信往来。  相似文献   

6.
大家可能还记得在《文物》1991年第6期上发表的《浙江宁波天封塔地宫发掘报告》,今天我们又看到了本文,也算是对该塔的发掘作了一个圆满的结束。在我们对地宫中所出的精美器物赞叹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对塔基发掘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对塔基的详细发掘和解剖,再付诸于文字记录并以报告的形式予以发表,至少解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了现存天封塔的建造年代应属宋塔而非唐塔,也并非在唐塔基础之上重建的,既印证了文献的记载,也纠正某些错误的认识。二是树立了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的筑基理念。由于宁波地处东海之滨,地脉虚软,建塔的工匠们没有生搬硬套《营造法式》,而是因地制宜,独创了换土垫层、隔层用材、侧脚立基的筑基之术。三是通过对塔身倾斜的原因探讨,为今后类似建筑的加固和重修无疑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五代叙封制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文玉 《史学月刊》2003,(10):32-37
五代叙封制度是在唐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于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与唐制相比,又发生了许多变化。如限制了官员之母叙封邑号的条件,对申请叙封的官员的条件强调本品与职事官并重的原则,由于官员所任职务性质的不同,规定了不同的申请叙封的时间,严格和细化了申请叙封的程序,改变了叙封的范围等。五代叙封制度对宋代尤其是宋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哲 《历史地理研究》2021,41(2):119-138
近代中国邮政空间主要是以民信局、国营邮政、侨批等多种企业实体构成。清朝邮政成立后即开始蚕食小额民间资本支持下的民信局经营空间,而基于对1936年《中华民国邮政舆图》的数字化工作发现,历经40余年经营,国营邮政基本整合了全国范围内的邮政空间,也基本完成了本领域的“国进民退”。在此过程中,国营邮政审慎模仿民信局的经营方式,使用多种创新经营策略,除了在大中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构建了便捷快速的邮政网络空间,更借助邮政代办的方式以极低的成本将营业网络“下沉”到铁路和公路无法覆盖的农村地区,较好地与传统农村“定期市”网络完成耦合,基本达到了通商处必通邮的效果。国营邮政点和邮路集聚所形成的“邮政聚集区”也成为一种显著的近代化外在空间表征,同时成为界定所谓“核心—边缘”结构的系统可信、定量可验证的空间指标。  相似文献   

9.
朱贤皛 《世纪》2022,(2):91-95
<正>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有大量亲撰英文函底稿存世并陆续得以翻译刊发,成为宋庆龄生平及其思想研究的重要史料,受到有关研究者的关注。但宋庆龄的不少英文函译稿尚来不及补充必要的注释,有些连收信者的姓名身份也还语焉不详,这对理解和掌握信函的重要内容造成了困难。本文讨论的《宋庆龄致梁先生》(1944年2月17日),就是这样一封书信,最早收录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馆藏宋庆龄来往书信选集》。该函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朱祐榰为明宪宗第九子,1491年被封为寿定王,1498年就藩于四川保宁府,随后改封湖广德安府。《明史》及其它史籍有关寿定王改封德安府时间不一,现依据史料考究其改封德安府的时间为1504年。  相似文献   

11.
略谈北魏后期的实封和虚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魏建国前后,特别是太祖道武帝拓跋珪建国以后,在汉族地主士人的帮助下,制定了五等爵位制。但北魏前期,五等爵系虚封,孝文帝太和年间,逐步实行食邑制,封君获得封户上缴的部分封建租税,北魏才由虚封转向实封。史书把此事简称为“五等开建”、“开建五等”,“开革五等”等等。但是食邑制实行后,北魏仍存在有虚封爵位制,也就是说,同时并存着实封和虚封两种制度,这点往往为后人所忽视,也造成  相似文献   

12.
历史点滴     
正青岩的"代办信局"办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比中国早的官办邮政还早8年。当时"代办信局"位置在青岩北街41号,早由名叫苏杭的老秀才负责专办青岩与外地的民间书信往来。到了1909年,青岩"代办信局"改设在现在的北街56号,由王席祯接办业务。从1909年王家接手到1938年转为官办,王家经营青岩"代办信局"30年。王席祯亲自书写并镌刻"代办信局"4个大字,用梓木制做了块长170厘米、宽25厘米的匾牌,悬挂在信局铺面右侧门框上方。这块牌悬挂了75年之久,1987年被中国邮电博物馆收藏(图片来源于《贵阳百年图鉴》)  相似文献   

13.
正嘉靖《宁夏新志》记载打硙口关"旧设石砌关墙三道","各底阔六丈,顶阔一丈八尺,高二丈,女墙五尺"~(1),文中"六丈"应为"三丈"之误。目前存世最早的嘉靖《宁夏方志》是宁波天一阁藏本,为明嘉靖十九年(1540)刊刻本的存世孤本,也是当代学者校勘、研究嘉靖《宁夏新志》的唯一底本。该本中打硙口关底宽记载为"各底阔元丈"~(2)。在陈明猷校勘本改作"六丈"后,邵敏校注本嘉靖《宁夏新志》中也以为"六丈"~(3),《中国长城志》文献卷中则将"元、六"二字并存。  相似文献   

14.
清代对太妃太嫔等女性的尊封起于顺治九年,此后经历由择位尊封向普遍尊封,由加封号向晋位次的两个转变,逐步形成的尊封办法与仪制,遵循又丰富了清代后宫尊封制度。按惯例,太妃太嫔随居皇太后宫,然自咸丰朝新辟寿安宫作皇祖辈后宫居所,至同治朝,皇太后等前朝后宫移居同一区域的惯例不复存在。太妃太嫔得到后世皇帝的有序尊封,是清代维护皇权统治的重要手段,对后宫女性及其家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24年8月29日,孙中山为处理商团事件,曾在一天内给受命进行“调停”的驻粤滇军第二军军长范石生(字小泉)、师长廖行超(字品卓)发出过三封信函。由于这三封信函的内容不一致,甚至互相冲突,而历史记载中又缺乏关于这三封信函先后顺序的记载,  相似文献   

16.
明代勋爵册封制度在嘉靖朝之后出现停封与激封的情况。停封是明世宗进一步强化皇权的结果,其目的在于抑制朝中新贵的出现,这一施政方略又为隆庆、万历、天启诸朝延续。激封是崇祯及南明诸帝草率分封武将的无奈之举,可谓长期停封之后的反弹。嘉靖以后,无论停封抑或激封,均有违明代军功封爵的原则,作为国之公器,爵禄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反映出皇帝个人意志对勋爵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郝东升 《沧桑》2010,(3):99-99,109
清朝末年,大清邮政官局与民信局之间为争夺市场,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此进程中,山西票号面对过去的伙伴和当前的权威,经过多方博弈,最终屈服于现实,选择了逐步走向国有化的大清邮政官局。  相似文献   

18.
谁是鲁国的始封之君 ,周公旦抑或其子伯禽 ?自古至今聚讼未决。今天的学者多主“伯禽封鲁”说 ,其主要依据为《鲁颂·宫》与《左传》定公四年所载的两条材料 ,但这两条材料明显有可疑之处。“伯禽封鲁”说之所以影响大 ,盖由崔述的鼓荡所致 ,然而崔氏的考证远非一贯正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说“鲁”是“文之昭”,这是一条铁证 ,证明了周公旦是鲁国的始封之君。历史上 ,周公旦曾两次封于鲁。但由于他是武王、成王两代人的助手 ,所以两次受封均不曾就国 ,而是由其长子伯禽代就封 ,故有“伯禽封鲁”说  相似文献   

19.
现存世最早而且有着具体刻印时间的唐懿宗咸通九年(868)的《金刚经》,卷尾镌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字样,这只记录了主持镌刻人,而没有实际操刀者。见于记载的最早刻工,当为北宋太祖开宝四年(971)至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在四川镌刻《开宝  相似文献   

20.
马瑞 《史学月刊》2003,(11):122-124
朱元璋在平定天下的第三年 ,吸取历代治国的经验教训 ,采取藩封的办法 ,“惩宋元孤立 ,失古封建意 ,于是择名城大都 ,豫王诸子 ,待其壮而遣就藩服”。“西北辽远 ,非亲子弟不足以镇抚而捍外患 ,其他则分王内地 ,以资夹辅焉”。(《明史·列传四·诸王一》卷 116,以下同书仅注篇名 ) 这次共封了 10个子孙 ,封皇子为秦王 ,晋王 ,棣燕王 ,吴王 ,桢楚王 ,齐王 ,梓潭王 ,杞赵王 ,檀鲁王 ,从孙守谦靖江王。(《本纪二》卷 2 ) 这时鲁王檀才生下来几个月 ,就被封了藩王。朱元璋在此次封藩时还下了一道诏书 :“众建藩辅 ,所以广磐石之安 ,大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