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 0 1年 10月 ,江西抚州市洋州村村民在千金坡抚河桥下淘沙作业 ,卷沙机从河中卷起几个陶罐和三件银锭。银锭一 :方槽形 ,长 86、宽 72毫米 ,重 190 0克。锭面铭文为“临川县”、“咸丰肆年伍月”、“伍拾两”、“匠元顺” (图 1)。银锭二 :方槽形 ,长 84、宽 70毫米 ,重 185 0克。锭面铭文为“万年县”、“咸丰年月”、“伍拾两”、“匠万源” (图 2 )。银锭三 :椭圆形 ,长 111毫米 ,重 190 0克。锭面铭文为“咸丰五年”、“永泰生记”、“永泰生记” (图 3 )。江西抚州市发现咸丰银锭@吴满平…  相似文献   

2.
广东德庆出土明代银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8年1月6日,广东省云浮县六都镇港务局职工和民工在德庆县九市镇西江边修路取土时,挖出六枚银锭。出土的六件银锭均呈马蹄形,总重量为11040克,除一件外,其余皆有铭文,铭文刻在马蹄椭圆凹面上,铭文内容包括地名、重量和纪年等。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马林 《文物春秋》2005,(6):68-69,72
1988年,河北省博物馆在邯郸文物部门的协助下,征集到三件清代光绪年间的银锭。据介绍,这些银锭是当地农民在取沙子时挖出来的,同时还出土了一片木杠,出土地点在今邯郸市临漳县的原漳河故道中。三件银锭形制相同,均为亚腰椭圆形元宝,椭圆的两边有上翘的双翅,中间低平,底部有砂眼。银锭长10.3厘米,宽6.5厘米,高5.5厘米,分别重1850克、1860克、1830克,属于清代的50两银锭(图一)。三件银锭的面部均刻有相同的铭文,左侧竖刻“有成号匠罗芝”,右侧竖刻“光绪五年”,上部居中横刻“江汉关”(图二)。从铭文内容看,“有成号匠罗芝”应是铸造银锭的作…  相似文献   

4.
张麟 《中国钱币》2006,(4):48-48
2006年4月,笔者在内江甘泉寺路古玩工艺品市场,与另外一位泉友交换,得到“内江县”银锭一枚,这枚银锭是该泉友在这个市场偶然购得,据卖主说是祖上传下的。这枚银锭呈椭圆馒头形,锭面周围的边沿高6·4mm,银锭的椭圆长轴60mm,椭圆短轴51·6mm;锭面中央有凸起的小圆顶,小圆顶两侧各击戳有“内江县”三字铭文,锭面以下通体圆形,底部呈蜂窝眼状,银锭重量为347g,通体银色一致,锈色、包浆自然,是保存完好的传世品。从“内江县”三字铭文看,这枚银锭应是当年内江县政府铸造的库银,清代铸造。(责任编辑于放)内江市发现内江县银锭@张麟…  相似文献   

5.
江苏赣榆出土宋银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苏赣榆出土宋银锭最近赣榆县宋代故城遗址“城址”村附近,距地表30厘米处出土六件宋代银锭,其形制、重量基本一致,唯铭文有所差异。银锭为束腰硅码形,两端宽约9.5、腰宽5.5厘米。锭面略凹,边沿微卷如砚,有竖列砸印铭文,其中一件铭文为“密州侯家”、“诸...  相似文献   

6.
一九七八年秋,在金上京城(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境内)北城南偏东处出土一批银器。这批银器是一社员在古建筑址地表下60厘米深处发现的,当即送交国家收藏。这批银器中,包括: 1、银锭一(照片1;拓片1),银锭切块四(拓片2)。银锭上有“伍拾两文”、“库使”、“库副”、“库子”、“行人王林”、“瓦使”及“使□”等錾刻;今重1,950克。银锭切块上,仅残存“拾玖两玖钱”及“使□”錾刻,按上京地区过去出土的银锭及这件实物看,当为“肆拾玖两玖钱”,唯  相似文献   

7.
广西博物馆藏有一些银锭,分别为贺州地区藤县县城出土元代银锭19件;柳州地区三江斗江东坪村出土清代银锭3件;南宁市区出土清代元丝银锭7件。南丹县还征集了两件清代银锭。这些银锭造型各异,特别是藤县银锭,是迄今广西地区出土数量最大、时代最早的一批银锭。现将这批元代银锭介绍如下:1979年9月,贺州地区藤县县城工农饭店深约1.5米处,挖得二罐银锭,共19件。银锭造型一致,大小不一。锭呈铤形,束腰,中心凹平有螺旋纹,周缘突起,最高处达11毫米。平底,底部有密集蜂窝孔。有的锭面刻铭文及“十”字。藤县图书馆将…  相似文献   

8.
1986年1月,山东省青州市法庆寺旧址出土一件古代铜锭,青州市文物管理站已及时征集并妥善收藏。铜锭呈束腰状,两端为圆弧形,正面微凹,背面平。长14、腰宽5、厚2.5厘米,重1,865克。正面凹部錾刻铭文,因锈蚀严重,只可辨认出"重□五十两"几字(见图)。经专家鉴定。这一铜锭的形制与已发现的宋代金、银锭相同,刻铭和锈斑也表明其为宋代铜锭。  相似文献   

9.
1979年,山东省乳山县曲水村一村民送交县文物管理所一批刀币,这批刀币是1958年整地时,于距地面深约0.6米处发现的,共182枚,依据面文,酌分4式。Ⅰ式4枚。通长18.5、刀柄长8、最宽处3厘米,刀环圆形,直径2.5厘米,重55克,正面铭文"安阳之法化",背面三条横纹,  相似文献   

10.
1999年 7月 ,河南省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 (原商丘县第一高级中学 )教学楼工地发现 9枚银锭 (如图 )。现场已遭破坏 ,只见周围散存有不少碎青砖 ,估计该处为一座旧房基遗存。银锭就出在地槽内的泥水里 ,现存商丘市睢阳区公安机关。银锭中有 2枚呈船形 ,两端微翘 ,制作粗糙 ,每枚重约 2 0 0克。其中一枚上面模印有“长山县天合号”楷书字样。另 7枚银锭均呈椭圆亚腰形 ,每枚重量略有差别 ,一般枚重约 1 0 0克左右。其中 5枚银锭上面模印有楷书文字 ,如南阳县、杞县、万兴炉、益元和、吉兴等 ,从内容上可分为地名、钱庄商号、吉祥用语等。根据银…  相似文献   

11.
察合台汗国铜币的发现及初步研究韩雪昆1990年3月,新疆博乐市达勒特古城(当地俗称“破城子”)发现一个察合台汗国铜币窖藏,总计出土铜币1649枚。这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发现,一次性发现这么多察合台汗国时期的铜币在国内尚属首次,它对于研究该汗国的货币制度、经济和贸易水平、制币工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有必要对它们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和研究。一、发现经过1990年3月14日,博乐市达勒特乡乌兰托哈村林民刘克贤,在达勒特古城遗址西城外约20余米处平整土地时,发现4个元代瓷碗,即告知博州博物馆,因有几块瓷碗碎片散失于原地,21日笔者和馆内其他同志一道寻找瓷碗碎片时,在同一地点同一深度(地表下约40厘米),偶然发现这批铜币装在一个灰陶罐中,故知与瓷碗属于同一窖藏。陶罐高24,口径7.5,底径11,最大腹径20厘米,罐口有一小流,柱形单耳。其型制与原来在该城址内出土的几个灰陶罐完全相同,具有显著的元代风格。这批文物现藏博州博物馆。二、铜币的初步分类和铭文释读这批铜币均用中亚地区传统的打压法制成,圆形无孔,正、背皆打压有科斐体①阿拉伯文字,因受伊斯兰教的影响,铜币上不见人物或动物图案,但其中心铭文的上部或下部均打压有线勾  相似文献   

12.
1990— 1 991年合肥市金斗城 (现绿都商城 )工地不断有古钱币出土 ,并有 36枚在去年出现在花冲公园古玩市场。这批钱有唐开元铁钱、北宋政和通宝铁钱及南宋各类年号铁钱 ,其中还有一件南宋铜质残钱牌。钱牌下半段残缺 ,残长 31、宽 2 8、厚 2毫米 ,重 8克 ;正面从右至左竖排铸有铭文“南康军…… 捌界……” ,背面铭“使……”(如拓及封三上 )。按常理 ,此钱牌铭文应为“南康军准壹拾捌界××文” ,背面铭文下还应有一“花押”。  钱牌面文的“南康军”为北宋太平兴国七年 (982 )分洪、江等州置 ,治所在星子 (现今县 ) ;辖境相当今江西星…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七四年冬,汉川县垌塚公社七星观大队社员在平整土地时,挖出银锭三块,总重2,675克,三块银锭出土时互相叠压,均已残断,(残断原因系使用时砍断)离地面深50公分左右,出土地点是在距汉川县城西120华里的倪家集附近,该队社员挖到银锭后,迅速交给了县文化馆,现将银锭形制分述如下:第一块重990克,系残存下半段,表面微凹,残长8.5公分,上端长9公分,腰残处宽6.5公分,背面长8公分,腰宽6公分,上端宽8.5公分,厚2公分,背面呈蜂窝状小孔.正面两边角上铸有铭纹"出门税",两行.  相似文献   

14.
《文物》1973,(5)
晋江紫帽山农场霞联管区金星大队的贫下中农,在挖井工地上发现一窖银锭,出土大小银锭20件和零碎的银块壹斤多。该窖面宽约50厘米见方,四壁用砖砌筑。据反映同时出土的还有几枚宋、元铜钱。这批银锭,最大的一锭长7.7、腰宽2.7厘米,重360克,最小的一锭长6.1、腰宽2.6厘米,重160克。锭面有的凿有看不清的文字或符号的痕迹。各锭的造型和锭面纹饰一律,它和1959年1月江苏吴县元代吕师孟(卒于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墓中出土的元代银锭相似(见1959年11月《文物》)。元末泉州地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战争频繁,  相似文献   

15.
1993年3月,内黄县一农民翻地时,发现一件金代铜权,后为县文管所征收。该铜权高10.5、腹围17、底径4厘米,重850克(图一)。铜权方形纽,束腰座,腹部铸有楷书阴刻铭文(图二),正面“大定”,背面“十二年”和“官”字。据  相似文献   

16.
1977年8月,义乌县百货公司进行基建时,在距地表1米左右深处挖出铜权一个,伴出银锭二锭,现由我会收藏。铜权高7.2厘米,重373.5克。正、背面均铸有阳文楷书"龙凤七年"铭文(见图)。据《明史》载: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中原红巾军领袖刘福通等在毫州拥韩林儿为帝,国号宋,年号龙凤。龙凤七年即公元1361年。此铜权应即为韩宋政权所铸。  相似文献   

17.
在省流散文物管理部门征集的文物中,发现元代铜权二件;另一件金代铁权是内黄县群众起土时发现。权上均铸铭文,颇有历史价值。现介绍如下:1号铁权平面呈圆形,权底不甚平整,束腰,上体鼓圆,方环鼻,表面巳锈。权上铸阴刻和阳刻铭文:正面“十二年”,右侧铸阳刻“官”;背面“大定”。权两侧中间各有一道呈线状铸缝。底径4、通高10.3厘米,重850克(图一,图二)。此铁权是1982年内黄县井店村一农民在  相似文献   

18.
1984年仲夏,福建南安县罗东乡一村民在平整宅基地时,发现1件元代铜权,后捐献给泉州市文物部门。1995年,该铜权经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组定为一级文物,现收藏于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铜权为合范铸造,呈扁钟形,上窄下宽。上端是桥形纽,中穿孔,纽与权身无明显分界。近底束腰,下端作弧状,两侧略外撇。通高8.3、最宽处5.7、厚1.4~2.8厘米。重570克(图一)。权身正、背面均铸有铭文,正面为“泉州路揔(总)管府”6字(图二:左);背面为“至元三十一年造天□”9字(图二:右)。“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为元世祖忽  相似文献   

19.
<正>"至元十四年扬州元宝"五十两银锭是中国财税博物馆于2004年从嘉德国际拍卖公司征购并收藏的,现陈列于该馆中国古代财税历史展厅。该银锭的两端呈弧形,束腰,首端宽98、腰宽55、厚30、通长138mm,重1930g。该锭表面錾有多行铭文:"至元十四年扬州行中书省重伍拾两库官王仲方销银官王皀铸银侯君用称验银库子侯成。"银锭背面阴  相似文献   

20.
祁县下王庄出土的战国布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61年冬,祁县子洪镇下王庄村西修公路刨土时发现一个绳纹陶罐,罐内装满了战国货币,共重24.5公斤。这批货币都是平首方足布,保存完好,铭文清晰。它对于研究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年)货币经济的发展和了解当时社会的历史、地理情况,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