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释注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九九三年冬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的竹简,经整理者三年多的努力,最近已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而公诸于世了。这是一件十分值得庆贺的事情。能在数经盗扰的墓穴中抢救出七百多枚竹简,并将它整理得如此条贯分明,确实是难能可贵的。这批竹简,无论对古籍校勘亦或先秦思想史、学术史的研究来说,都是极为宝贵的,而抄写《老子》一书的七十一枚,更是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老子》传抄本。其文句与传世请本及马王堆帛书本各有异同,其编次则与传世本及马王堆帛书本判然有别,不仅可以在与传世本及帛书本校中互证得失,而且可以解决传…  相似文献   

2.
郭店竹简发现至今,相关论著数以千计。鉴于这批材料的重要性,本文拟分类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3.
郭店楚墓竹简的发现 ,引起了海内外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学者的极大关注 ,经过中外学者的共同努力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 2 0 0 0年 5月 ,已出版专著十几部 ,发表论文几百篇 ,各种学术研讨会更是接连不断 ,所形成的郭店楚简研究热潮至今仍在持续升温。下面就国内郭店楚简的研究状况做一简要评述。一、大陆学者对楚简的研究  《郭店楚墓竹简》由文物出版社 1998年 5月出版后 ,立即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此后不久的 6月 10日 ,国际儒学联合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在炎黄艺术馆联合召开《郭店楚墓竹简》学…  相似文献   

4.
《郭店楚墓竹简》中《老子》甲的“绝伪弃诈”的伪诈,指的就是儒家鼓吹的仁义,讲“绝仁弃义”比讲“绝伪弃诈”更贴切老子的逻辑方法,因此,今本《老子》应在郭店简本《老子》之后,郭店简本《缁衣》所引古《尚书》是真正的古经,以之比较晚出古《尚书》,清人关于后为东晋人伪作的结论并非无懈可击,仍可以再作讨论。  相似文献   

5.
郭店楚简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一 )它展示了公元前四世纪前后中国学术界的繁荣景象和人们的精神世界 ;(二 )提供了儒道两家同源及互补的文献资料 :(三 )其中的古文经使我们找到了儒学史从子思到孟子之间的链环。同时 ,大量儒家典籍在楚地的出土 ,冲破了人们脑中僵化的思维模式 ,说明南方文化不完全是独立发展的楚文化 ,依然受到中原文化的强烈影响。郭店楚简的出土 ,不仅在国内学术界引起极大震动 ,在海外也产生了很大反响。早在 1996年 ,芬兰赫尔辛基 (Helsinki)的《东方学通报》就发表了《湖北荆门郭店 1号楚墓发现的〈老子〉竹简 :老子…  相似文献   

6.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和荆门市博物馆联合编著的《郭店楚墓竹书》(以下简称《竹书》),作为《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首辑,于2011年底由文物出版社出版。郭店竹简整理工作繁杂而艰巨,《竹书》资料完备、引证赡博、取舍得当,它的出版实为有功学术、嘉惠学林的壮举。  相似文献   

7.
截至2003年12月为止,全面校注、研究郭店《老子》的专著和论文共有23种,此外尚有专论及附论郭店《老子》的论文多篇。综观上举论著,对郭店《老子》的研究主要在以下七个方面进行,即:一、简章组合,二、文字释读,三、书写勘误,四、词义考释,五、异文对校,六、文本性质,七、思想研究。本文试对学界在这七个方面的研究一一进行了述评。在文本性质方面,本文分别就诸家失当处进行辨正。并进而提出,由于文献不足征,此问题暂难定论,但郭店竹书《老子》的文本性质和公元前300年左右有无五千言的全本《老子》,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应该分开来研究。在思想研究方面,驳正了郭沂“简本《老子》出自老聃,今本《老子》出自太史儋”之说。本文还对郭店《老子》的一些字词的考释与释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关于郭店楚简《老子》,目前学界主要是从假字和异文的角度去考察三组的制作或抄写时间,从竹简形制的角度去考察三组的关系,这两种考察方法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实,仔细研读郭店《老子》文本,再与传世文献相关记载进行比较,从思想发展的角度可以考知:郭店《老子》三组,在制作或抄写时间上,甲组早于乙组、乙组早于丙组;在三组的关系上,甲组为经,乙、丙组为传注;在三组的作者上,甲组出于老聃手著,乙组和丙组大部分出自老子后学,其中可能也有老聃之文。  相似文献   

9.
郭店一号楚墓年代析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少华 《江汉考古》2005,6(1):68-72
郭店一号楚墓出土的各类器物,具有战国中期偏晚和战国晚期偏早的若干特征,其中部分因素与包山一、二号墓接近,部分因素又与包山四、五号墓,马山一号墓及九店乙组墓四期六段的若干特征一致。包山二号墓下葬于公元前316年或稍晚;包山四、五号墓,马山一号墓和九店乙组四期六段的墓葬,是战国晚期早段较有代表性的楚墓,按照考古学分期断代以最晚的器物断定其时代下限的一般规律,郭店一号楚墓的时代应属于战国晚期的早段,其下限不晚于白起拔郢,具体年代应在公元前300年稍后不久。  相似文献   

10.
对郭店楚简《老子》的形成原因,目前学术界较为流行的看法是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抄而形成的,此说似难以成立。我们认为简本《老子》是尚在形成中的古传本,并从甲、乙、丙三组《老子》的内部构成等方面对此说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1.
本文第一则依据《郭店楚墓竹简》的《六德》及庄子《天运》、《天下》、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等文对《郭店楚墓竹简·语丛一》第37至44号简的排列顺序加以纠正,并认为《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六经的较原始排列次序。第二则根据《郭店楚墓竹简》的《缁衣》篇的“巷”字对金文的“(?)”字及从“(?)”的一些字的音义进行了阐释。第三则释《郭店楚墓竹简》的《缁衣》篇的“林人不敛”为“麻人不敛”,破读为“靡人不钦”。  相似文献   

12.
湖北当阳赵巷M12墓中出土了金属饰片459件,其中部分饰片表面附有满工錾刻的金箔或锡箔,纹饰繁缛精细,线条流畅,极具楚地艺术风格,其中以青铜包金饰片最为精美。因发掘后未经保护处理并长期堆放在库房内,致使金箔多数受压卷曲,纹饰细节均被泥土和锈蚀产物覆盖,散落金箔无法拼合整理,其装饰位置亦无法确定。为制定符合其特殊情况的修复方案,以该墓葬中出土的璧形包金青铜饰片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显微分析、X荧光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离子色谱等分析手段,对其青铜基体、金箔、锈蚀产物及其埋藏环境进行了科学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了锈蚀清洗、金箔比对、金箔回贴等相关工作,创新性地提出金箔比对与回贴中的相关原则,并可为同类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一套完整可借鉴的保护方案。此外,还整理了先秦时期璧形包金金属饰片的出土情况,并推断其应为漆木盾上的饰件。  相似文献   

13.
This work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lacquer objects excavated from a Chu tomb in China (Warring States, 481–221 BC). This study is engaged in the examination of the methods and the materials used for the urushi coating on the objects. X-Ray fluorescence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Energy Dispersive Using X-Ray (SEM/EDX) analyses were applied for the pigment identific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vermilion was for the red colour, while carbon black was for the black colour. 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 (Py-GC/MS) was applied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lacquer resulting that it is based on urushi. The possibility to classify the drying oil (tung or linseed oil) present in the lacquer is highlight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Py-GC/MS with in-situ hydrolysis and methylation reagent tetramethylammonium hydroxide (TMAH) were performed on reference materials of linseed oil and tung oil as well as on the lacquer object sampl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possible to unambiguously identify the drying oil, in our case, linseed oil was identified to retard the rate of hardening.  相似文献   

14.
谭宝刚 《史学月刊》2007,(7):102-109
《太一生水》自面世以来就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对该文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文本的作者、时代和学派属性;(二)对太一、神明等重要哲学概念的诠释;(三)水在宇宙生成中的地位和作用;(四)宇宙生成图式的描绘;(五)该文本与《老子》的关系;(六)该文本性质是宗教神话论还是自然哲学说。目前的研究既取得很大成绩,也出现不少谬误。而在今后的工作中,探索文本的思想主旨以及从天道环周论来探讨《太一生水》和帛书《黄帝四经》之间的关联是我们研究《太一生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墓主考论——兼论屈原生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学者根据“漆耳杯铭文”与“鸠杖”论定墓主是“楚太子的老师” ,又有“陈良”、“屈原”等推测。据金文、简牍、帛书对“不”、“”二字有不同写法 ,漆耳杯铭文应为“东宫之杯” ,而非“东宫之师” ;据《左传》等典籍 ,楚国太子的老师应称为“傅”或“太傅”。据《周礼》、《礼记》、《吕氏春秋》 ,“八十九十 ,加赐鸠杖”之礼始于汉代 ,而楚系墓葬中出土的各种“杖”的形制特点 ,可证明此墓“鸠杖”不是手杖。屈原未担任过太子之傅 ,郭店一号楚墓墓主与屈原无关。  相似文献   

16.
自上世纪80年代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建设初期,机场附近就屡有北周时期墓葬发现。2007年4—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配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用高速公路建设期间在位于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柏家嘴村北二道塬的台地上又发现了北周郭生墓,编号为M59。现将该墓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江林昌 《文献》2001,(1):38-53
一 1993年10月,湖北省荆门沙洋区四方乡郭店村的一座楚墓里,出土了一批竹简.据说,楚墓曾屡经盗扰,竹简也被殃及.尽管如此,劫余竹简仍有八百零四枚之多,共计一万三千多字.几年来,有关消息一直在海内外学者间流传.  相似文献   

18.
河南信阳城阳城遗址M8为高等级战国晚期楚国贵族墓,该墓出土了以漆木器为主的各类文物400余件,其中尤以黑、红两色竹蔑编织而成的髹漆竹席最为精美。为开展彩漆竹席脱水保护提供基础数据,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拉曼分析仪和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及扫描电镜-能谱(SEM-EDS)等现代分析仪器对竹席漆膜的成分及表面形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髹漆文献资料探讨了漆膜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城阳城彩席中的黑色漆膜为大漆自然显色,红色漆膜是大漆掺加朱砂调制而成;黑色漆膜表面较为平整,漆膜与胎体结合紧密,红色漆膜表面相对粗糙,结构较为疏松;竹席漆膜的厚度在0.02~0.03 mm之间,应是由大漆涂刷至少3~5次制备而成。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的彩漆竹席的脱水保护及展示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墓葬壁画是我国重要文化遗产,承载着灿烂的文明与古代科技,体现着当时社会先进生产力,是能让文物"活起来"的典型代表。壁画类文物的保护研究与价值阐释,是国家文化自信建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墓葬壁画本身材质的脆弱性以及较低的环境耐受性,目前墓葬壁画的保护手段还是以现场揭取、搬迁等异地保护方法为主。在这一过程中壁画承载的信息难免流失,保护壁画的材料亦为后续研究带来了干扰。故而,建立起一套墓葬壁画现场信息提取方法体系,在考古发掘现场第一时间提取表面信息、挖掘隐藏信息,开展综合研究十分必要。本工作参考了石窟、建筑壁画、考古现场遗迹信息提取方法,结合墓葬壁画自身特点,针对墓葬壁画信息提取不全面、不深入的问题,以多座陕西地区墓葬壁画以及四川、江西、河北、宁夏等地墓葬壁画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墓葬壁画信息提取方法研究,提出了全面的墓葬壁画现场信息提取的思路与方法。首先,开展有效环境监测,从而提出合理的小环境控制手段,以延缓壁画劣化;然后,通过有效组合各种照相技术和光谱技术,开展从宏观到微观,从可见光到多光谱全方位、多维度的画面信息提取,全面深入记录画面信息;联合多种便携检测设备,在科学选点基础上,提出由表及里、由点及面、重点关注逐层深入、互相补充的材质工艺研究思路,有效获得壁画的制作材料组成、工艺特征;最后,综合以上多重结果,通过观察与仪器检测,对壁画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病害调查,准确掌握壁画壁画病害分布、病害程度。此外提出了以研究需求与标本保存为目的各类标本采集要求与方法。墓葬壁画考古现场信息提取是现场科学保护和后续考古学研究的关键部分,其积累的大量影像资料、数据资料为壁画保护提供了支撑,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证据,为壁画价值的深入挖掘提供科学依据;极大地提高了考古学家对现场信息提取的重视程度,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本研究弥补了墓葬壁画信息提取手段单一,缺乏方法体系的不足,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为实现壁画文物的有效保护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