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三国演义》(以下简称《演义》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及巨大影响,一些历史人物真实形象被文学作品颠覆了,其中刘备就是一个典型。《演义》的作者将历史上颇能体现刘备血性及神勇的几件事情移花接木给了张飞、关羽,同时,  相似文献   

2.
吴代芳 《古籍研究》2001,(4):25-29,34
拙作《历史的曹操和文艺的曹操》(载安徽省社科联编《学术界》1995年第3期)对比了以《三国志》为代表刻划曹操的正面形象和以《三国演义》及三国戏为代表刻划曹操的反面形象。其实,曹操作为反面形象。由来已久,在一些魏晋小说中,已见端倪;《世说新语》刻划的曹操形象,已具雏形。《三国演义》和一些三国成中的曹操形象正是以此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3.
正皇叔者,顾名思义,皇帝的叔叔。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叔当然是《三国演义》中那位以爱哭著称的刘备刘玄德了。刘皇叔的名头固然很响,但他究竟是不是皇叔却是个有待考察的悬案。刘备被尊为皇叔出现在《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曹操帮助刘备拿下徐州,生擒吕布之后,以刘备功大应该面君封爵为由将其带回许都。  相似文献   

4.
《青梅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中脍炙人口、广为传颂的佳作,作品中成功地刻画了刘备、曹操等闪烁着艺术光辉的典型人物形象,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不仅能增长人们的历史知识,丰富人们的谋略经验,而且可以得到艺术上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5.
世人谈三国史事或看《三国演义》,看到刘备漂泊半生,东投西靠,处处寄人篱下,没有一块立足之地,前途渺茫,不知所措时,不禁为英雄扼腕叹惜。及看到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为之开陈天下大计,精辟的分析,英明的论断,使读者与刘备顿开茅塞,犹拨云雾而见青天。后来刘备—一旅行,竟如柳暗花明,更觉得诸葛亮有先知之明,简直是神仙中人。其实,当时看出这种形势、与诸葛亮有相近见解的,还有在《三国演义》和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被描述的呆头笨脑、屡屡被诸葛亮愚弄的鲁肃。史称鲁肃“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绝不是小说和电视剧中那种迟钝猥琐的人物。  相似文献   

6.
陈倩 《文史天地》2009,(10):40-41
民间有句俗话叫“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这个观点和认识完全来自于对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刘备善哭形象的总结。据不完全统计,《三国演义》写刘备的哭泣有三十多次,而因刘备的行为感动他人而流泪的次数也不下二十次。甚至有学者认为刘备之所以能赢得北抗曹魏、东拒孙吴的鼎立之势,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哭出来的结果。然而,  相似文献   

7.
以许攸为戒     
陈国伟 《文史月刊》2011,(10):26-26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也是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在这次战争中,对曹军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人物之一,即是来自袁军的谋士,曹操少年时的朋友——许攸。  相似文献   

8.
《三国志》是晋人陈寿所著,内容分为魏书、蜀书、吴书三个部分,分别记述了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的历史,魏书主要讲述了自魏武帝曹操至高贵乡公曹髦禅位晋武帝司马炎期间魏国的历史,《魏书·武帝纪》(以下简称《武帝纪》)记载的是魏武帝曹操的生平事迹。相较于陈寿的《三国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显然流传更广,这也导致曹操往往以罗贯中塑造的“奸雄”的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奸雄”的评语来源于许子将对曹操的点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不过《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也模糊了一些真正的历史人物,曹操自然也是其中之一,本文就涉及曹操的几个问题略作评论。  相似文献   

9.
新版电视剧《三国》的热播,让曹操以颇多正面形象示人,一改罗贯中《三国演义》和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尽可能还原了曹操。那么作为父亲的曹操,他与他的儿子们有着怎样的父子之情?  相似文献   

10.
新版电视剧《三国》的热播,让曹操以颇多正面形象示人,一改罗贯中《三国演义》和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尽可能还原了曹操。那么作为父亲的曹操,他与他的儿子们有着怎样的父子之情?  相似文献   

11.
《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和谋略为主,反映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诸葛亮、曹操、司马懿等经典人物形象的军事谋略在《三国演义》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三国演义》所总结的军事谋略和战争经验在明清时期被广泛学习、借鉴和运用,对军事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皇叔”,其皇室血统和家谱,历来研究较多,有着不同的看法。本对此作了深入探讨,认为古代本无“皇叔”称谓,此乃小说、戏曲用语,刘备的江山是打出来的,皇室旁系血统对他并无多大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三国时期,九江叫柴桑,周瑜在这里设水军都督府(现今九江城内的督府巷即周瑜都督府所在地),联合刘备击退了曹操八十万大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大势。《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柴桑口卧龙吊孝”等经典故事,曾在此演绎得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的刘备,既有“明君”之誉,又有“枭雄”之称。《三国演义》把刘备作为理想的”明君”形象来塑造,根据封建时代广大民众对政治家的选择,根据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审美倾向,着力突出其明君形象,有意淡化其枭雄色彩。但过于追求理想化的明君形象却使人物性格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未能充分彰显。不过,《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仍然是中国小说史中前所未有的、比较成功的、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5.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建安五年春,即曹操、袁绍官渡相拒的第二年春,“绍众大溃,绍及谭弃军走,渡河。追之不及,尽收其辎重珍宝………(曹操)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小说《三国演义》中写的与这里记载的完全一样,说明历史上真有其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又把它再现于荧屏,给人的印象就更强烈了。 这里所写的是一些身在曹营或都城许昌的人,却与兴兵讨曹的袁绍暗通书信。实在说,这等人不是叛徒、内奸,至少也是些脚踏两只船的人。官渡之战,袁绍败北,他们的书信落到了曹操手里。按照常理,清查一下,也是可以理解…  相似文献   

16.
94版央视的《三国演义》,鲍国安老师扮演的曹操是公认的经典;有个很有意思的巧合,更早山东台拍摄的《水浒传》中,鲍国安老师还演过宋江。更巧的是,曹操迷上了张绣的婶婶,因此被张绣突袭,打了个大败仗,儿子曹昂和猛将典韦都因此遇难。央视《三国演义》里,张绣的婶婶邹氏是魏慧丽老师扮演的;而在山东版《水浒传》里,魏慧丽老师还演了阎婆惜。  相似文献   

17.
《湖南文史》2013,(10):40-40
曹操和张飞是三国时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然而最近却有研究人员提出:这两个分处不同阵营的死对头竟然是亲戚!据四川《天府早报》报道,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常务副会长沈伯俊近日透露出这一惊人发现。曹操和张飞的亲戚关系是通过夏侯渊一家搭建起来的。  相似文献   

18.
华歆是汉末至三国曹魏初年的名士、重臣,官至三公。在小说《三国演义》里,他属于出场不多、但令人印象挺深的角色。在小说第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伏皇后为国捐生》中,曹操要杀汉献帝的伏皇后,皇后吓得躲进殿后椒房内的夹壁里。作为曹操宠臣的华歆,带着五百甲兵进后宫搜查,发现皇后的藏身处,“歆亲自动手,揪后头髻拖出”。皇后恳求饶命,华歆呵斥说:“汝自见魏公诉去!”  相似文献   

19.
《纵横》1999,(11)
《三国演义》小说流传久远,三国故事家喻户晓,以此为题材的戏剧影视作品层出不穷。面对《三国演义》及其派生的各种体裁的文艺作品,细心的读者对三国历史真相屡屡发出探问:三国演义的情节和人物都是历史事实吗?答曰:小说就是  相似文献   

20.
大浪淘沙     
李国文 《文史天地》2002,(11):30-31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流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卷首词,为明代嘉靖朝翰林学士杨慎所作,但一直被认为是小说作者罗贯中所写。最早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嘉靖本)是没有这卷首词的。直到毛宗岗父子校订评点这部小说时,才加了这首词,《三国演义》大普及,产生大影响以后,遂误讹为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