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光中在<乡愁>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每次想起这首诗,我的心中总是充满了感动与温暖.虽然迄今为止,我没有离开过家乡哈尔滨,但是对家乡的爱与眷恋应当是人类共通的感情吧.  相似文献   

2.
余光中在《乡愁》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每次想起这首诗,我的心中总是充满了感动与温暖。虽然迄今为止,我没有离开过家乡哈尔滨,但是对家乡的爱与眷恋应当是人类共通的感情吧。  相似文献   

3.
台湾印象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跨越半个世纪的乡愁,现在读来似乎意味更长。那枚小小的邮票,如今被Email所取代:那张窄窄的船票,如今被机票所取代;而那湾浅浅的海峡,如今被一条无形的航线连接……  相似文献   

4.
自由行台湾     
米兰 《风景名胜》2012,(5):34-35
诗人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对于内地人而言,台湾又何尝不是另一种乡愁。我们从小就从课本中熟知日月潭、阿里山的美丽;我们也曾无数次地唱起过《外婆的澎湖湾》、《绿岛小夜曲》;我们跟随着一部又一部台湾影视剧神游过垦丁、花莲、淡水,我们一直希望能亲近她的美丽。  相似文献   

5.
乡愁是一张蓝蓝的车票,我在这头,加速包在那头。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微博热搜告诉我,某售票网站又陷入了大型崩溃中。每到年底,面对春运这场考验智力、毅力和运气的综合考试,即使再讲究的白领青年,也得放下自己的优雅,挤入几亿人的抢票大军里。  相似文献   

6.
老人与海峡     
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不知怎的,我会想起这句话,大约是一首诗中的一句,还有……海峡边的礁石上,拄拐的老人,一张似利斧劈过、留下道道深沟的老泪纵横的脸,透过桅杆顶端,痴痴向北望去的眼神……即便是海涛咆哮也无法掩盖的声音,在老人空荡的胸中回响着,震撼肺腑的呼唤;母亲!儿何时才能归来? 涛声依旧,呼唤未断,荡气回肠。老人双手握紧了拐,笔直的拐。弯曲的身子,拐的顶端是一节葡萄老藤。海风无声地穿过老藤,又轻轻托起几.丝银发。他闭目,又是一滴浑浊的泪,落在褐色的礁石上,融了进去,深深地钻了下去,剩下的只有  相似文献   

7.
照相记     
童彬 《神州》2010,(6):76-77
我都想不起来了,我是怎么想着要跑到影楼照写真的。那个地方,是我这个年龄的女人能去的吗?无数次地从影楼门前经过,看橱窗里那些对着路人巧笑倩兮的双眸,那精致得象瓷人儿的脸庞,虽然只隔着一层玻璃,可却象隔着厚厚的一堵墙似的,不,何止是一堵墙,简直是隔着一个世界呢。她们在世界的那头,我在世界的这头。  相似文献   

8.
胃知乡愁     
什么是乡愁?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是一种对家乡眷恋的情感状态。对故土的眷恋是人们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谁都会思念自己的故土家乡。"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我们的诗人们,吟咏着心心念念的乡愁,从古到今。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蕴涵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  相似文献   

9.
正这是一张三十多年前的老照片,黑白光影间,古朴而端静,瞬时带人回到那个秀美的年代,仿佛间,一股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乡愁是什么?之于我,乡愁是那承载着"半部活村志"的木拱廊桥。"木拱廊桥"通常为突出其最大的特色——"以木为拱,编梁成桥",而被称为"木拱桥"。但其丰富的文化功能则在"廊"上得以体现。在福建老家,村民一般用方言将木拱廊桥称为"厝桥"。"厝"就是当地  相似文献   

10.
<正>秋是家乡的一片红叶,总在梦里守候,秋是村口的一缕炊烟,常在心中漂游,秋是异乡离人缕缕思念,秋是游子心中一抹乡愁。啊!故乡的秋,你的风采是否依旧?你让我牵挂太长太久,很多想诉的情,没开口就两眼泪流,谁能带走我的乡愁?  相似文献   

11.
守望乡愁     
正"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党中央施政蓝图中为我们描绘的一幅诗意栖居的自然画面和城乡福利平等的生活图景。尤其是"记得住乡愁",成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的一大亮点,直抵人心,引人遐想。乡愁是什么?是一杯浓烈的"大麦烧",是一轮圆圆的中秋月,是那条环绕着村庄缓缓流过的小河,是那根在灵魂深处流动的血管。乡愁是什么?是乡风、乡情、乡俗、乡思、乡音,是与风土人情乃至民俗文化、戏剧文化、方言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家谱文化等联系在一起的时间与记忆沉淀的产物,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乡愁应该有所依附,一  相似文献   

12.
周亚玮 《风景名胜》2021,(5):0034-0034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土地资源的紧缺,城市更新的发展如火如荼。在这一背景下,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打造城市名片和符号,留住乡愁,对于老城区中的景观营造提出了挑战。本文以无为泰山头景观规划设计方案为例,探讨了老城区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的塑造。  相似文献   

13.
林毅夫的脸上泛起了红晕。他看上去有些累,轻轻地靠在沙发背上。这是他少有的放松状态。清明前一天,我在朗润园采访他。清明的乡愁是落在他心尖的朱砂痣。离开台湾这么多年,他依然乡音不改。  相似文献   

14.
乡村小戏迷     
<正>参加广东省文史馆举办的"文化乡愁"专题研讨座谈会,勾起我的乡愁。提起乡愁,我才发现,从十八岁离开老家至今,竟然过去整整五十五年了。但童年就像一张白纸,许多经历,特别是当乡村小戏迷的经历,至今仍留下了格外清晰的印记。我的老家在湖南省湘乡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站在家门口远望,四周是看不到尽头的连绵起伏的山峦,中间一块狭长的平地。一条无名的小河从中间蜿蜒流过。山脚下散落着大大小小的村庄。这里的人们是异常勤劳的。平  相似文献   

15.
婺源情结     
方华  李晓茹 《旅游》2012,(1):11
车子在婺源的崇山峻岭间蜿蜒。窗外,霏霏细雨下的青山绿水、黛瓦白墙不时摄入眼帘。突然想起唐代诗人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中涌起一股乡愁,这种乡愁应是一个多年客居他乡的游子,终于走在回家路上的感觉,虽是深秋,却如此的温暖,如此的情意绵绵。我在阳光下的皱纹里寻找似曾相识的岁月,我在溪边浣洗的身影里找寻熟悉的温情,我在青亮的石径上追寻童年的歌谣,  相似文献   

16.
名人之后     
“我是××,你知道我是谁吗?”电话那头的男人,听声音也快奔50了吧,很拽很有“腔调”。  相似文献   

17.
沉陷     
我彻底在轰轰然、烈烈然的城市沉陷。这,这不是我想要的。无论怎么迁徙,我最后无法改变在城市沉陷的宿命。贵阳自有它的优越,我在这里缠绵了几十年的光阴。故乡是一块必须扔掉的裹脚布,野夫如是说。仿佛不遗忘,便难以起飞。而他却像个遗老,常常失魂落魄地站成了一段乡愁。我无法忘怀的是在花溪吉林村的日子。我小小的石屋,岑寂地横陈在一座土山的半腰。石屋四周是包谷林,山脚是漠漠的水田,一条并不宽阔的水溪,澄澈无垢,终日潺潺。包谷林散发阵阵泥土的气息,黝黑的叶面上,水珠在滴滴下落。  相似文献   

18.
“哎哟”,头怎么这么疼啊?我捂着头独自纳闷。我的头不知怎么回事,好好的便突然觉得一根筋跳了一下,酸痛,酸痛的。我轻轻摸了摸我的头,“天呐”,不摸不知道。一摸吓一跳!我的右半脑竟然肿起了一块!这是怎么回事啊?难道说,长脑瘤了? 这可怎么办呀?如果脑瘤压在了某根神经上,我变傻了,那谁帮我参加中考啊?  相似文献   

19.
我是荆州人,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桐庐考察,有幸品尝了这个深藏在乡村里透着文艺范的牛栏咖啡.那间特别的牛栏、那杯文艺的咖啡、那片熟悉的古树、小屋,承载了我对家乡的所有记忆,也寄托了我的乡愁.我来自三国古城,对于古建筑早已司空见惯,这座美丽、静谧在闺中的江南古村落群,这片浓缩了几个朝代的地方,穿越历史的人潮走到我的面前,用她特有的味道深深吸引了我,让我无法自拔,直至留下再也不离开.  相似文献   

20.
我从来没有学过医,但在我八九岁的时候,就学会了接生。哦,对了,我所说的接生,并不是为人接生,而是为母亲饲养了多年的那头老母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