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竞争宴飨是有别于人口压力的一种重要农业起源理论,特别适于解释世界一些资源富庶地区的动植物驯化,如长江中下游。该理论最初由加拿大考古学家海登提出,其主要论点为:驯化应最早发生在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特别是那些拥有丰富r-选择资源如草类、贝类和鱼类的地区。驯化应发生在复杂的狩猎采集群中,表现为人口密度大、半定居、社会经济不平等。这类社会应有宴飨和祭祀活动的证据,最早驯化的食物应是适  相似文献   

2.
<正>一、《最早驯化的是奢侈食品吗?东南亚民族考古学的视角》加拿大考古学家布赖恩·海登是竞争宴飨理论的倡导者。与农业起源的人口压力理论相反,他认为动植物驯化可能发生在资源较为丰富、并无明显人口压力、社会复杂化程度较高的社会环境之中。在这种社会环境里,动植物的驯化并非为了解决饥馑,而是为了夸富和美食的需求。在本文里,海登利用他多年在东南亚地区的民族考古学观察进一步完善了这个理论。他的研究主要针对东南亚水稻起源的动力机制,并将目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末次盛冰期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本文对出土于黄河中游柿子滩遗址第十四地点(距今约23,000年-19,500年)的三件研磨器作了使用痕迹和残留物的分析。在末次盛冰期,资源普遍匮乏,植物性食物在人类的日常食谱中可能变得越来越重要。研究结果表明,这三件工具是用来加工包括小麦族(Triticeae)和黍族(Paniceae)植物、豇豆属(Vigna sp.)、薯蓣山药(Dioscorea opposita)以及栝楼根(Trichosanthes kirilowii)在内的多种植物。块茎类植物是旧石器时代狩猎采集者的重要食物资源,黍族植物在被驯化前就已经被开发利用了约12,000年。对一些特定植物群的长期强化利用的传统使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更好地掌握了这些植物的性能以及药用价值,也最终让这些植物被人类所驯化。本研究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了在农业起源之前,中国北方地区晚更新世人类的广谱生计策略的悠久历史。  相似文献   

4.
我们学习原始社会的历史时,常常遇到什么是“新石器”、“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文化”等问题。简要地说。“新石器”就是指古时人类制造、使用的石质磨光生产工具;“新石器对代”即人类使用这种磨光石器进行生产、谋生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人类双手所创造的种种精神与物质文明,就是“新石器文化”或“新石器时代文化”。这一切,是和在它前面的极其漫长的历史时期——旧石器(即远古人类用石块打制而未曾磨光的石质工具)时代相对而言,虽然说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经发明并使用磨研、钻孔生产技术.但并未实用于制造生产工具方面,只是在制作装饰、艺术品上应用而已。直到今天,考古、历史学家还把古时人类开始制造并使用磨光石器视为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  相似文献   

5.
杰姆斯·布朗  潘艳  陈虹 《南方文物》2011,(1):177-184,173,176
长期以来,陶器、磨光石器和农业起源一直被视为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标志,而对这些发明产生的原因大多被归因于人类智慧的创造或技术的累进。19世纪的极端传播论者甚至认为,全世界陶器是来自埃及的单一发明。虽然这种起源观在世界各地大量独立发明的考古证据面前已经不堪一驳,但是对其为何会在世界各地独立起源则一直缺乏令人信服的探讨和解释。布朗的这篇文章从史前人类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陶器出现前后容器技术的变化和发展,认为随着食物资源的变化所导致的加工、储藏、炊煮需求加大,使得陶器在生产和用途上成为比其他容器更具优势的选择。而且,随着定居生活的开始,陶器生产作为妇女家务的一部分,与其他容器生产相比,也具有时间安排灵活和省时省力的优点。由于维生方式的变化(日趋定居)、食物资源特点(种子、坚果和贝类)和加工技术上的优点,最后使得陶器在全世界成为农业社会的不二选择。因此,对陶器起源的原因应该从社会的经济和适应层面去了解。我国一些全新世早期的遗址如湖南的八十垱、玉蟾岩和浙江的上山、小黄山、跨湖桥遗址出土了很早的陶器,但是并没有成熟农业的迹象。特别是跨湖桥陶器制作的精致程度令一些学者怀疑其年代测定的古老性。因此,我们应当跳出传统思维的文化累进窠臼,尝试从这些遗址的维生方式和经济过程来探讨陶器起源和发展的原因。而布朗的这篇文章可望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一个比较合适的视角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岭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面貌发生了一系列转变,先后经历了"砾石石器—小石片石器—局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发展演变过程,洞穴遗址数量显著增加,人群流动性下降,生计方式开始向广谱化方向发展。通常认为,这些转变与末次冰期以来生态环境的变化有关,但地处低纬度低海拔的岭南地区受冰期影响的程度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以"分类栖息地指数"为主要分析方法,评估岭南地区13处洞穴遗址的动物群所反映的生态环境,认为当地的水热资源状况在晚更新世保持稳定,动植物资源种类和数量都很丰富,并未受到末次冰期等气候事件的强烈影响,人群流动性和生计方式的变化应当与环境因素无关,而更可能是人群迁徙造成的人口密度变化的结果。验证这一猜想还需要对岭南地区晚更新世晚期洞穴遗址出土的小动物骨骼和软体动物化石进行系统采样和测量研究。  相似文献   

7.
云南怒江流域的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遗存主要分布于怒江中下游地区,以保山塘子沟遗址为代表,目前共发现遗址和地点共计十余处,在时代上属于晚更新世末至早全新世阶段。怒江流域发现的这些旧-新过渡阶段遗存在文化面貌上的一致性和区域性表现明显。在石器工业上砾石石器和小石片石器并重发展,并形成以陡刃砍砸器、研磨器、穿孔石器和中小型石片石器为主要工具组合的石器文化面貌。另外,这些遗存中还发现数量众多且类型丰富的骨角牙制品,形成石骨并重的文化面貌。相关证据显示,怒江流域旧-新过渡阶段的古人类对动植物资源充分利用,表现出广谱化的维生手段和生计方式,以及以狩猎、渔猎和采集为主的生产方式。与华北、华南和东南亚地区的同时代遗存相比较,云南怒江流域在晚更新世末至早全新世阶段表现出了独特的文化面貌和旧-新过渡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期导读     
彭適凡 《南方文物》2009,(1):124-125
一.《西南亚磨制石器工具与狩猎采集者的生存:向农业过渡的含义》 在传统考古学研究中。常常将磨制石器的出现与农业革命或新石器时代的开始联系在一起。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中.考古发现和理论探索都表明,磨制石器的出现和使用远早于驯化植物的开始。而当前研究的视野也从将器物作为时代标志转向探究这些工具在人类生存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上山遗址上山文化时期的部分石片石器进行了微痕和残留物的初步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打制石器的功能包括收割水稻、芦苇、莎草等植物,也有用于竹木加工等多功能用途。水稻从野生到驯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经数千年。收割行为是是人类对植物干预并促使其进化产生的方式之一。本文结论与之前的关于水稻植硅体和小穗轴形态学的研究相符,说明在上山文化时期人类已经利用工具对水稻进行收割及利用。同时,本文也对中国南方更新世晚期出现的典型小型石片石器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0.
广谱革命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西方考古学者提出对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生计方式发生的显著变化的一种认识,它的意义在于导致了食物生产的开始。其一般使用系统分类对动植物资源进行研究,但这种分类体系对人类活动的敏感性不高。近年来,考古学者通过成本与收益对出土的动植物遗存进行等级分类。这种分类对人类活动具有敏感性,反映了史前人类劳动强度及人类与动植物关系的变化,从而为深入认识农业起源的动力、途径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12.
13.
邝以明 《收藏家》2013,(8):32-38
"居古泉先生是承前启后一位大师,岭南三家初得新技法,合居氏画风影响创出新国画。此册是居氏神来之笔。虽未署款,审定为晚年精品无疑。吾曾见居氏花鸟册不下十余件,但未有及此者,近兄以重金购藏,可宝也。壬申五月、善深。"这是岭南画派第二代传人杨善深先生在居廉《水墨杂花册》中的  相似文献   

14.
夏文明崛起的生境优化与中国城市文明的肇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民族从颖河流域和汾河下游发展到伊洛平原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生境的不断优化而步入了文明时代,建立了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二里头王都,从而开启了中国城市文明的先河。二里头城市文明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有力地促进了夏文明的跃进。  相似文献   

15.
新乡市博物馆搬迁至原平原省委旧址后,利用旧址主楼推出馆藏文物精品展览.其中<馆藏青铜器精品展>在展室面积、展线长度及展室结构等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精选青铜器103件,内容分青铜礼器、青铜兵器、铜镜三大部分,展示了青铜器在国之礼仪、国之战争及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反映出新乡市博物馆的文物特色,较好地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The author defines satellites primarily on the basis of their commuting links with the central city or cities. He discusses characteristics of satellite cities and towns and their functions,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location of satellit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Soviet city planning. In the following translation, the Russian term gorod has been translated as city, and poselok gorodskogo tipa (urban-type settlement) as town.  相似文献   

17.
18.
万新华 《收藏家》2013,(11):59-61
清初文人画家宋骏业向来不为绘画研究者所重视,只因其曾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奉命而举荐王翚(1632-1717年)主绘《康熙南巡图》、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与孙岳颁(1639-1708年)主编《佩文斋书画谱》、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与王原祁(1642-1915年)先后主持《万寿盛典图》而进入绘画史的视野,故其生平资料现存甚少。《清史稿》将宋骏业小传附于乃父《宋德宜传》之后,曰:子骏业,自副贡授翰林院待诏,直御书处,历兵科给事中。康熙四十一年,  相似文献   

19.
20.
民国时期的商会票概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国时期纸币发行混乱,呈多元化货币发行的格局,但在各种主体发行的货币竞存中,乡村底层市场上流通的纸币,即县乡纸币,是最独特的一种。笔者有幸参与由戴建兵先生主编的《中国钱币大辞典·县乡纸币卷》的编写,有机会对石长有先生等人收藏整理的民国时期县乡纸币有较全面而又直观的了解,其中经商会注册或由商会直接发行的纸币尤为引人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