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县制是很古老的制度,而县制的起源颇有争议,本文系统总结了历代关于县制起源时间的说法,认为县制当起源于西周时期,并且提出确定县制的起源不应当仅仅从县字的出现入手,而应当从性质上讨论.  相似文献   

2.
从东汉督军制到魏晋都督制张焯都督制起于曹魏黄初,废于隋之大业,是一项施行近四百年的重要的政治制度。本文将要论述的是这项制度从无到有、从兴盛到失调的第一个发展阶段。一关于都督制的起源,古代学者间便有争议。《南齐书·百官志》讲:"魏、晋世州牧隆重,刺史任...  相似文献   

3.
寄生地主制是日本社会从封建制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出现的、以地主佃农关系为基础的农业制度,是研究日本封建时期土地制度的重要研究课题。关于寄生地主在日本近代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学界一般以明治维新为界,主要从政治上考虑,且大多使用宏观视角。由此,本文试从寄生地主制与幕藩领主制关系的讨论到以寄生地主制中某一阶层,即既具小地主身份又多为农村治理者的田乡绅士为切入点,浅析寄生地主制在日本近代的作用和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古代日本部民制性质浅析王顺利刘莉如何认识古代日本部民制的性质,历来是学者们争论的重大课题。有人认为部民制就是日本式的奴隶制,部民的主体部分是奴隶;也有人认为日本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封建社会,部民制是封建农奴制;还有人认为部民制是隶农、农奴和奴隶等多种成...  相似文献   

5.
董伟明 《神州》2014,(17):59-59
如果想向根本没有真正乳源的市场销售最接近鲜乳的产品,再制乳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文章从再制乳的生产设计、所需原料、生产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简单介绍了再制乳的生产技术,为大众了解再制乳以及再制乳今后的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春秋中期楚人子上和春秋晚期晋人叔向都说楚国实行幼子继承制。对此持不同意见的学者认为楚国从西周至战国八百年的世系绝大多数都是嫡长制继承,而不是幼子继承制。本文通过讨论指出,楚国幼子继承制的否定论者所列举的证据是难以成立的。春秋时期的楚国实行幼子继承制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7.
"制诏御史"是西汉重要制书的常见起首语,引领着立法、布政和封授高官贵爵之诏。学界以往从御史大夫负责颁下诏令的角度解释"制诏御史",认为其"御史"二字是"御史大夫"的省文。综括传世文献和悬泉汉简来看,这种看法并不准确。"制诏御史"之"御史",实际上是指"侍御史"。而"制诏御史"意指皇帝命令侍御史书记或抄录王言,并将其制成规范文书,反映的是诏令由皇帝自作,人臣负责"记王言"的制度。从性质上讲,"制诏御史"只是起到引领诏令的作用,其所以标明"御史",应该是要凸显侍御史在制书拟制过程中的作用。西汉时期,侍御史作为皇帝的近侍秘书,不仅负责拟制和玺封制书,而且拥有审核公卿奏疏之权,其权力和位望始终居于负责文书收发、传送的尚书之上。  相似文献   

8.
杨果  陈曦 《江汉考古》2005,(3):77-82
宋代是我国古代制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宋代制瓷业发展的历史中,江夏地区名不见经传,相关文献资料缺乏。本文主要依据考古资料,考察了宋代江夏地区制瓷业的发展与特点,并从自然与社会条件方面探讨了该地区制瓷业兴起、繁荣,及走向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赐爵制的创立是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大抵是商鞅对秦过去的赐爵制和东方六国的赐爵制详加整理而制定的一套更加严密、更具新意的奖励制度。从古迄今,传统说法是“商鞅制爵二十等”,《汉书·百官公卿表》所载的二十级爵就是商鞅制爵的原貌。这一说法最早是由魏人刘劭提出的。他在《爵制》中说:“商君为政,备其法品为十八级,合关内侯、列侯凡二十等”。他所列的二十级爵同班书所载的二十级完全一致。对后人  相似文献   

10.
秦统一六国后,创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统治机构,以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继承秦制,汉朝的官制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三公中"太尉"一职职能特殊,从秦到汉,其职能的演变有助于后人对秦汉官制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官样是中国古代官府手工业生产制度的内容之一,也是生产过程官府决定产品类别以及保证产品质量的主要手段。本文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制瓷官样入手,通过与大量的传世瓷器对比,在论证清代制瓷官样制度的基础上,追溯了中国古代制瓷官样的历史,进而论定官手工业和官样制度是造成封建社会后期工艺成就衰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孙欣 《收藏家》2006,(12):23-26
元代是景德镇制瓷业日趋成熟、承前启后的重要转折时期。元代景德镇青花、釉里红瓷器的成功烧造,对后世制瓷业的影响无疑是革命性的,从而决定了明清制瓷业的发展方向,也奠定了此后景德镇成为中国制瓷业的中心地位。关于元青花瓷器的存世量,学术界和民间收藏界有不同的意见,但元代景德镇巨大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则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精美的“至正型”元青花瓷器,不经过长期的“量”的积累,是难以达到这种“质”的飞跃的。本文拟从生产力的角度对元青花瓷器的存世量谈几点认识,以赐教各位专家和收藏家。一、从宋、明景德镇…  相似文献   

13.
董亚巍 《收藏家》2004,(2):62-66
中国古代铜镜的铸制技术与青铜器一样走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史。由于社会政治集团重视青铜礼器,所以青铜礼器的铸制技术在商代早期,甚至在更早一段历史时期就已十分成熟。青铜镜从其几何形状看,比铸制青铜礼器相对简单。其铸制过程虽简单,但由于不是当时社会政治集团的社会活动必须品,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因此,其铸制技术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内没有得到技术进步。从齐家文化期至西周的这一历史时期内,铜镜的铸制技术基本处于一个摸索阶段。从出土资料可知,齐家文化期的铜镜合金中的  相似文献   

14.
《文物》2017,(9)
<正>福建是中国古外销陶瓷的重要产区之一,闽南地区古代制瓷手工业发达,特别是宋代以来发展迅速,其产品多销往海外市场,在海外地区和中国水下考古工作中均有大量发现,是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资料,也是目前古陶瓷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和学术前沿之一。本书从闽南地区制瓷手工业遗存的分区与分期研究入手,探讨该地区的窑场分布与变迁、制瓷技术交流、瓷器行销与市场等问题,深入研究了瓷器从生  相似文献   

15.
商王名号与上古日名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干支纪名之俗起于上古贵族在同姓内婚范围内按母系分宗的传统,实质上是早期父系家长继承制下“子从母姓”的一种变制。日名制在母系为区别婚姻关系,在父系则为分宗,母系与父系同用一套日名符号,带有后世所称“姓氏合一”的特征。商王室以内婚制与外婚制并行,内婚诸妻及其诸子不分嫡庶,而在内婚群与外婚群之间已产生出嫡庶制的萌芽。商代王位以直系家庭的形态传承,在常规状况下严格控制在内婚范围之内;其传承机制以长子继承制为主而辅之以推举制,兄终弟及为父死子继的补充与变制。  相似文献   

16.
关中地区的农业用水制度是中国用水制度的一个缩影。从环境史视角探索关中地区农业用水制度的演变,是关中农田水利发展过程中最相关的问题,也可以拓宽水利社会史研究的视野。关中地区的用水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从申贴制到水册制到水权状制,从按需分水到按时分水到按级分水。这样的演变是在自然和人文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先民顺应环境变化而进行的因地制宜的调整。我们所看到的农业用水历史,其实是基于不同立场的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人们对于环境的利用和改造,是一个在认识上不断变化、行为上不断改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宋文龙 《丝绸之路》2011,(14):33-34
隋朝的乡里制度,从隋初京畿之内的族、间、保三级制和京畿之外的党、里二级制双轨并行,到开皇九年(589)不分京畿内外统一编制的乡、里二级制,都体现了隋王朝根据时局变化调整国家政策的实用立场。终隋一代,乡里制度在基层组织普遍存在,即使在隋朝初期法令没有见到乡级组织,从出土的隋代墓志铭文可以证实隋初的乡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8.
冯小琦 《收藏家》2007,(6):61-61
乾隆一朝是我国瓷器发展的极盛时期。瓷器品种繁多,造型丰富、装饰技法多样,制瓷技艺达到鬼斧神工的境地。釉彩的发展达到封建社会的顶峰。之所以有如此成就,主要是历代制瓷工艺的经验积累与乾隆皇帝本人酷爱艺术,直接干预制瓷过程亦有一定关系。从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中,乾隆皇帝对制瓷的画稿、木样、器物品种、造型、釉色、款识、烧造数量、器物入宫后的存放地点、摆放位置、  相似文献   

19.
齐量制刍议     
赵冉 《文博》2021,(1):58-62,103
齐国量制本以升、豆、区、釜、钟为单位,从战国开始发生急剧变化,与其他诸侯国量制趋于统一,"斗"进入齐国量制系统。这一过程并非是突然发生的,"斗"初始用"/卮"来指称,在《考工记》中"豆"这一旧量单位被借用来表示"斗",直到战国末期"斗"方正式成为标准量制单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澳洲婚级制的研究,揭示史前基本婚制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二辈制族内婚、二辈制族外婚、三辈制族外婚。进而通过对中国民俗十二属相的研究及若干历史资料的发掘,揭示从四大属相到八大属相再到十二属相各阶段的中国十二属相简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