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古代史的主线与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史的主线与体系可以从许多方面去探讨。本文以“民”的演变为主线,指出“民”在中国古代经历了从先秦依存于部族到汉唐出现“豪民”,唐宋以来崛起“富民”,近代以来逐渐形成“市民”的历史进程。相应地,中国古代社会经历了从“部族社会”到“豪民社会”,再到“富民社会”,并走向“市民社会”的演进过程。“富民社会”是解构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以来,晁福林教授先后出版了《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先秦社会思想研究》与《上博简〈诗论〉研究》三部著作。其中,《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在继承近百年来先秦史研究之重要传统的基础上,正面回答了先秦时期的"社会形态"问题,不仅提出了新观点,更丰富了这一传统课题探讨的中层理论。《先秦社会思想研究》致力于探讨先秦时期的社会思想,既可以看作是其社会形态问题研究的逻辑发展,亦可以看作是在意识形态层面所开拓的社会形态研究的另一维度。《上博简〈诗论〉研究》以新出竹简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人之性情为出发点探讨孔子诗学的核心,考证详博,新见迭出。前两部作品体现了作者以宏大关怀贯穿具体史证的研究功力,后一部作品则反映了作者以人性人情为最终落脚点的关怀取向。晁福林教授新世纪以来的先秦史研究历程,对于坚守历史学的人文属性,坚持学术研究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学科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闽非闽越考     
史学界提到福建先秦史,言必称“闽越”.或称“百越”。受其影响,把福建先秦化也称为“闽越化”、“百越化”。有的考古工作把福建新石器时代以来的考古称为“闽越考古”。殊不知汉初的闽越国、闽越王和闽越化只有百年的历史,三千多年前开始的福建先秦地方史应该是独具特色的先秦闽族史。  相似文献   

4.
晁福林著《先秦民俗史》最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洋洋洒洒四十余万言 ,较为系统地勾划出中国先民从远古至战国时期的民俗及其发展。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为之作序 ,从民俗学的学科建设角度进行了高度评价 ,认为在探索民俗史上 ,“晁福林教授的著作可谓后来居上”。从史学的角度 ,我们认为 ,它也是一部有着重要学术价值、功力扎实之作。阅读该著 ,可明显感到该著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新的创获 :一、弥补了先秦史研究的薄弱环节。先秦民俗史 ,也是先秦史的研究范畴 ,而且是先秦史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 2 0世纪 2 0年代 ,顾颉刚先生撰写的…  相似文献   

5.
2003年先秦史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的先秦史研究,成就斐然。本文对见诸国内报章书刊的成果进行分类介绍。篇幅所限,必多遗佳作,乞请方家指正。本年度见诸报道的有关先秦史研究的重要学术会议有:“《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学术研讨会”(中国社科院历史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书学术研讨会”(华东师大)、“三星堆与长江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四川德阳)、“中国东方地区古代社会文明化进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山东济南) ,“第四届国际古文字学研讨会”(香港中文大学)、“郑州商都3 60 0年学术座谈会”(北京)等。本年度出版的重要学术著作与论文集有:刘一曼、曹…  相似文献   

6.
先秦史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按现在多数学者的理解 ,狭义的先秦史研究的范围 ,包含了我国从进入文明时代直到秦王朝建立这段时间 ,主要指夏、商、西周、春秋、战国这几个时期的历史。回顾近百年来的先秦史研究 ,可以看到几个明显特征 :一是相对于其它时段的历史研究来说 ,在总体上处于一种更加受到人们关注的位置。这主要因为先秦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源头 ,中华民族的产生、中华文明的特殊气质 ,乃至以后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及文化形态的渊源 ,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作为一个重视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民族 ,关注并投入更多精力来研究这段历史 ,是很自然的。其二…  相似文献   

7.
商朝是我国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它处在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历史地位相当重要。从成汤立国至纣之亡,共历17世31王。在这大约600年时间里,我国奴隶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历史影响极为深远。商史研究是我国古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目前先秦史研究的重点之一。深入进行商史研究是为了解决商史中现存的许多疑难问题,以彻底弄清商朝历史的真实面貌;由此上溯,对于探索夏文化可以提供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先秦至南北朝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初起。唐宋辽夏金少数民族史学全面展开,各民族史家以民族文字撰写出多种体裁民族史学著述。元明清少数民族史学兴盛,思想独特,制度完备,成就斐然,推动中国古代史学走到巅峰。20世纪少数民族史学全面开拓、充分发展和走向全盛。前期,多部民族史确立民族史学初步框架,出现翦伯赞、白寿彝等民族史家群体,民族调查和民族文献整理取得成绩。后期,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出版意义深远,理论探求、学术研究全面展开,少数民族学者走上民族史学研究前沿,民族史学繁盛。傲视全球的中国史学史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相似文献   

9.
河南大学唐嘉弘教授的《先秦史新探》是一部研究我国先秦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史的专著。本书的特点:第一,作者用40年的工夫,将考古学、民族学、文献学、训诂学的新成果融会贯通,研究先秦史一些关键问题,成一家之言;第二,作者用宏观与微观相互结合的方法,去探索先秦历史之谜,使研究深化;第三,充分利用民族志、民族学、方志学的资料作为先秦史的“社会化石”,通过比较史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探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和满族人口最多的聚居城市——丹东目前面临着边境城市功能定位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兴边富民行动”为边境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少数民族脱贫致富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1.
白寿彝先生在中国当代史学史上是一位有重要成就的史学家。这是他的治史业绩和他的学问基本特徵所决定的。他旧史学理论探索的兴奋点、治史的着眼点,也是他的史学工作明显的特点,是冶史为了推动史学的发展,而发展史学又是为使史学工作对社会的前进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先生说总结史学遗产是“为推进史学的发展提供借鉴”,“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赋予它们以新的生命力,使它们为我们的新史学提供营养。”又说;我们要“为开拓、创造中国史学的新局面作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从先生的治史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为发展当代的史学作出了怎样的持久的努力,由此我们也引发出一系列关于发展当前史学工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高文 《成都文物》2008,(2):37-40
历书,又称“历日”、“宪书”、“通书”等,是按一定历法排列年、月、日并提供有关数据的书。自先秦以来,它就对民间社会生活起着强势的范导作用,被称为民间社会实用文化的一种权威解释文本。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先秦史学会与陕西师范大学于 2 0 0 2年 12月 6— 8日在西安举办了“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暨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得到了先秦史学界的广泛支持 ,与会学者 70余人 ,来自全国 2 0个省、市、自治区 ,既有年高德劭的老学者 ,也有风华正茂的年轻学者。会议从较广泛的角度触及到目前先秦史研究的前沿问题 ,现简述如下。关于先秦史学科的发展。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李学勤认为 ,在新世纪中 ,先秦史学科面临许多新机遇 ,将会取得飞跃进步。首先 ,考古新发现层出不穷 ,最近湘西龙山县里耶秦简就是一个重要实例。夏鼐先…  相似文献   

14.
第一期2004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清官”研究综述黄河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暾欲谷碑文研究史概论第二期近十年来中国大陆两汉儒学研究的基本走向和最新进展综述百年来关于“桃花石”问题研究综述二十世纪宋代佛教史籍研究综述全国虞舜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先秦史学会第八届年会综述日本明清史学界关于“秩序”问题的研究———从《中国近世社会的秩序形成》说起第三期夏代域限探讨综述近年来汉唐之间荥阳郑氏家族研究综述20世纪中国大陆清初程朱理学研究回顾“东亚城市史与环境史———新世界”…  相似文献   

15.
(四)2006届中国古代史博士论文共16篇,其中先秦史5篇,两汉魏晋南北朝史4篇。隋唐五代史4篇,明清史3篇。 先秦史:韩江苏《殷墟花东H3卜辞主人“子”研究》(导师:晁福林教授)主要探讨了殷墟花东H3卜辞主人“子”的身份问题。该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讨论了决定“子”身份的祖甲、祖乙和妣庚的身份。  相似文献   

16.
“奚仲作车”是中国文化史上极富命义的一个课题,但由于直接史料甚少,迄今未引起研究者的充分注意。其实若从解析“奚仲作车”入手,可以解决先秦文化史上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如“圣人”创物利民的社会文化属性;车除作为交通工具之外,在先秦礼制中还具有哪些社会文化功能;文献记载中“乘龙”与骑马及作车之间有何隐喻性关联;车在中国古代的独立起源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渊源于英雄时代的奚仲家族,如何积蓄起在贵族时代薛国发展所需要的历史创造潜能等等。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奚仲作车”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丰富的尚未被人充分理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96年先秦史研究概况马季凡近年来,由单一研究向多学科研究的转变,已逐渐成为先秦史学研究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1996年的先秦史研究和学术活动正是沿着这一方向纵深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据不完全统计,本年度国内出版的论著近30部,有关先秦史方面的论...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在社会经济、政治、军事诸领域创造了纷繁相异的学术思想。先秦时期的军事思想和理论,长期以来指导着中国古代的军事作战,至今仍然可以为现代化战争提供借鉴。笔者仅就先秦时期气象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在战争中的应用予以略述,同时讨论先秦战争中的一些特殊战法。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社会时间,先秦时期的“四时”观念与农事活动的周期有着密切关系。基于这一基本认识,借助植物考古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佐之以必要的文献材料,梳理小麦在殷周春秋之际推广种植的时空特征,可以发现其与先秦时期“四时”观念的萌生与演进存在极强的时间继起性与空间重合性,从而为探讨二者之间的逻辑联系提供了可能。一方面,作为“四时”观念得以萌生的起点,“二时”观念能够客观反映殷商时期中原地区特定的农业技术水平下固有的农事活动周期,也能有效指导农事活动的开展,但小麦以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嵌入到春种秋收的农事周期中,则对“二时”观念形成了一定冲击,进而推动“四时”观念的萌生;另一方面,爬梳古文字材料和传世文献,可以发现在“四时”观念中相对晚出的冬、夏两季,皆与小麦存在联系。由此,足见小麦的推广种植是促使先秦时期“四时”观念不断强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张磊 《岭南文史》2008,(1):51-53
在我国古代许多南方少数民族中,“女劳男逸”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女性不仅承担家务劳动,而且在社会生产劳动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男性却显得无所事事。这与汉族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的情形是有很大的差异的。深入探讨南方少数民族“女劳男逸”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使我们了解两性在不同生产方式和经济条件下的地位与行为差别,从而进行分类、归纳,形成有系统的文化描述。这对我们研究民族史、社会史、妇女史等学科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