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军 《文献》2001,(1):262-267
我国古书对蓝田玉多有提及,汉代乐府<羽林郎>记:胡姬"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①东汉班固<西都赋>有"陆海珍藏,蓝田美玉."②蓝田玉到宋代开始湮没,后人不知它是怎样的玉,甚至对蓝田玉产于陕西蓝田也表示怀疑.蓝田古玉到底是怎样的玉,它究竟产于何处?  相似文献   

2.
《丝绸之路》2007,(10):76-77
陕西·西安·蓝田玉墨香美玉加工厂创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是一家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私营企业,也是政府指定的旅游纪念品生产厂家。2005年获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蓝田玉使用合格企业,注册商标为“玉墨香”。[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出土玉器中的绝大多数没有做过科学测试,本次研究对其中6件崧泽玉器和478件良渚玉器进行了显微放大观察和红外光谱(FTIR)、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pXRF)、拉曼光谱(Raman)无损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福泉山遗址出土崧泽玉器材质含透闪石玉、蛇纹石玉、萤石3类;良渚玉器材质含透闪石玉、蛇纹石玉、石英质玉、云母质玉、萤石、滑石质玉、绿松石7类。确认部分透闪石玉样品为含石墨包裹体的青花玉品种,所有透闪石玉样品的Sr含量都小于50 μg/g,与已知江苏小梅岭透闪石玉不符。揭示福泉山遗址所用透闪石玉和蛇纹石玉均存在超基性岩型、大理岩型两种成因类型,有多产地来源的特点,为从玉料使用角度全面认识南方史前文明化进程提供了新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4.
和田玉漫谈     
我国是玉石的主要产地之一,玉石材质的种类很多。目前,国内已发现的玉料品种主要有新疆和田玉、南阳独山玉、陕西蓝田玉、辽宁岫岩玉、甘肃酒泉玉,另外还有土耳其玉(即松耳石)、俄罗斯玉、澳洲玉、缅甸玉等等。不管玉的品种多少,颜色大致为白玉、红玉、黄玉、墨玉、青玉、青白玉等。各种品种各种颜色的玉根据质地纯正、温润度分别划分不同等级。凡质地纯正、油润好的玉,价位即高。在以上品种和颜色的玉中,尤以新疆和田玉最为名贵,新疆和田羊脂白玉价位最高。和田玉质地十分细腻,光洁滋润,颜色柔和如脂。和田玉在中国的历史上,由于长期作为进贡皇帝的珍品,它被赋予了权力、地位、财富的内涵,是中国玉石化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张皛雨 《丝绸之路》2011,(14):14-16
齐家玉器文化是齐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玉器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解读甘肃省会宁县博物馆馆藏的一件半成品琮形器,探讨了齐家玉器的来源、材质、制作工艺和用玉观念。  相似文献   

6.
《收藏家》2014,(1)
<正>中国玉器制作源远流长,在长达七八千年的发展历史进程中连绵不断,相沿不衰。先民们相信,透过通灵的美玉能汲取神明的智能,与天地交流对话。由最初以"苍璧礼天"帝王贵族专属的神器,再到"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士大夫们的佩饰玉,发展成为宫廷陈设、书房摆设的把玩用玉。沈阳故宫院藏40余件青玉雕刻玉器,多为清代宫廷制玉,玉料十分讲究,主要以新疆和田玉为材质。本文仅从院藏清宫玉雕工艺品中撷取几十余件青玉制品,就其材  相似文献   

7.
金沙遗址玉器的材质来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金沙遗址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玉器最多的遗址,通过对其中551件玉器材质鉴定的结果发现,最主要的材质类型为透闪石集合体构成的软玉。通过对软玉型玉器的宏观特征、显微特征、玉器和石器的矿物及岩石组合特征研究,以及与四川汶川龙溪玉、新疆和田玉特征的对比,并且采用ICPMS进行主要玉器类型和玉料的微量元素特征的研究,同时结合现代资料和古代史料,认为金沙出土的玉器主要的材质应该来自于汶川的龙溪玉,与新疆和田玉、良渚玉器没有关系,但同时也存在其他地区玉料甚至是玉器交流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咸阳龚西战国秦墓M8出土的两件嵌玉银钮金带钩使用超景深显微镜、金相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开展制作工艺考察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两件带钩钩身主体材质为金银合金,钩钮为银,镶嵌玉片由春秋时期管形玉玦改制而成,钩身内部填充物为严重锈蚀的锡铅合金焊料。这两件金带钩的制作包括钩身和钩钮的铸造、玉片改制、焊接组合、表面磨抛等工序,是先秦金银器工艺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9.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三号坑遗物埋藏层出土1件神树纹玉琮(K3qw∶236),其平面位置靠近三号坑南壁,紧邻青铜顶尊跪坐人像。玉琮材质为透闪石―阳起石玉,整体呈较规整的方柱体,中有周正的圆孔,器表无节槽,有线刻纹饰,刻痕甚浅。玉琮四面均饰弦纹与窃曲纹条带,其中相对的两面各线刻一株神树,形象与三星堆出土青铜神树有颇多近似之处。其原先应为一件素面玉琮,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流传、磨损后,才被刻上纹饰。器物形制与齐家文化玉琮高度相似,无疑是受甘青地区文化影响的产物,甚至不能排除这件器物原本为齐家文化产品的可能。神树纹饰具有鲜明的三星堆文化特征,雕刻线条却又略显潦草,或说明玉琮在三星堆文化中尚未被视作礼器。  相似文献   

10.
三星堆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为探索遗址出土的玉石器材质及其所反映的文化特征,本研究运用手持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和手持式拉曼分析仪,对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364件玉石器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三星堆玉石器的玉料以闪石玉("软玉")为主,属于狭义的"玉石";其他玉料包括蛇纹石玉、玛瑙、大理岩、石英岩等,属于广义的"玉石";另有一定比例的砂岩、灰岩、板岩等"石质"材料。材质的组合和比例符合四川地区闪石玉的成矿原理,具备原料"就地取材"的条件。在主要器形中,玉凿的玉质显著好于玉璋和玉戈,体现了玉料选取与器形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外,三星堆一号坑出土玉器的玉料和器形多样性均较二号坑低。  相似文献   

11.
《文物》1979,(2)
1966年至1976年间,成阳市周陵公社新庄大队社员先后四次在地下发现了几件极为罕见的汉代玉雕器物,计有玉奔马一件、玉熊一件、玉鹰一件、玉辟邪两件。其中的玉奔马已在1973年《考古》第三期发表,今将其他几件介绍如下(图见本刊本期)。  相似文献   

12.
海盐镇海塔创建于元末。本文介绍了镇海塔的建造经过与历史沿革、建筑结构及特点,并就镇海塔及地宫的年代问题,作一初步探讨。镇海塔内共出有金、银、铜、铁、铅、玉、水晶、瓷、木、纸等各种材质的文物47件(组)和近370枚古钱币,品类十分丰富。其中比较特别的是多件宋元时期的青铜器,型式多样,造型精美。  相似文献   

13.
鱼形饰是中国古代玉器的一个重要门类,但史前鱼形饰出土很少。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日)斯台遗址发现了一件红山文化鱼形饰,然而其材质的观点多样且缺乏科学数据的佐证。借助拉曼光谱和X-荧光光谱等便携式仪器对该件鱼形饰进行了无损测试分析,结果显示该件器物系萤石材质。由于这是北方地区唯一一件经科学检测的史前萤石质玉器,进一步结合南方地区出土的史前萤石质玉器,对材质、造型、加工工艺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东塔建于隋仁寿元年(601),为嘉兴"七塔八寺"的七塔之一。东塔历代皆有重建、修葺,1968年被彻底拆除,在拆除过程中于地宫出土28件(组)文物,材质有玉、石、水晶、铜等,年代从宋至明。  相似文献   

15.
阎家沟墓地处于关中地区与陕北地区的边界地带,文化因素较为复杂。为探究晚商时期关中地区与陕北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陕北地区青铜铸造业的发展状况,本研究首次对阎家沟墓葬出土的十二件青铜容器进行成分分析和金相组织观察,结果表明十二件青铜器中有五件为红铜材质、四件为铅砷青铜材质、两件为砷青铜材质及一件铅青铜材质,十二件青铜器均为铸造,部分青铜器铸造后经过了热处理。结合文献分析,阎家沟墓地出土青铜器的"无锡高铅高砷"材质不同于中原地区青铜器和北方地区青铜器。其自身的重食传统比陕北地区其他李家崖文化遗址更为突出,表明阎家沟地区在某些方面其自身文化传统仍占据着主导地位。但这种现象具有特异性,其本质上仍是属于李家崖文化遗址中的一员。分析结果可为研究商晚时期关中地区与陕北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在友人处见一人首蝉身型佩饰,该件器物长3.6厘米,造型为人首蝉身,其色绿中带黄。器物通体布满灰色斑点状沁,刀丁朴拙,包浆自然,沁色古旧可爱,初观之疑为魏晋风物,只是质地难辨,耐人寻味(图一、图二、图三)。友人称是古之蓝田玉,笔者搜牍检籍,略为之述。  相似文献   

17.
夏时代最具艺术价值的当数玉材质与青铜材质相结合所创制的"铜胎绿松石玉饰兽面形牌"(考古界目前命名为"镶嵌绿松石铜牌饰")。它不仅在艺术构思上、创制技术上以及艺术表现母题上承继了传统,更重要的是,它还揭开了夏时代新材料所生产的生产生活器具的序幕,以及开辟了青铜时代的到来。据目前考古研究表明,我们所发掘发现的"铜胎绿松石玉饰兽面形牌"存世量仅16件左右,中国有7件,国外有9件。这些"铜胎绿松石玉饰兽面形牌"遗存的艺术特征明显,艺术心理学特征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8.
《逸周书·克段解》记载,周武王在商郊牧野召开誓师大会,大举伐纣,商纣王见大势已去,登上鹿台,以玉缠身,点火自焚。《逸周书·世浮解》进而解释说,商纣王此举烧掉4千余件玉器;据考古发掘,在安阳殷墟的一座商代著名将领“妇好”墓中随葬的玉器达750件;汉王刘胜,硬是要等穿好了金缕玉衣才肯进棺材。这些例子都可说明玉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在古人看来,玉不仅有保护灵魂和肉体的功能,还常常是等级、权力的象征物,同时玉还代表着美好的德行,(札记)上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比德于玉焉。”虽然严格的用玉等级制…  相似文献   

19.
笔者一友是古玉收藏爱好者,有一次在奇台得到了一枚五代后周时期的“周元通宝”玉币,材质为上等羊脂玉。  相似文献   

20.
我国早期玉雕带扣存世极少,目前见于报道的仅3件,一件为洛阳东关夹马营路东汉墓出土,报告中误称为玉佩饰;一件由台北故宫博物院早年收藏,记录于第101期《故宫文物月刊》;另一件为传世实物,现由上海博物馆珍藏(图一)。后者虽非出土,但它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