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泽 《黑龙江史志》2014,(16):40-42
儒学发展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虽几经波折甚至近乎遭遇毁灭性的打击,但儒学仍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存在于现今儒家文化圈乃至于整个东西方世界的思想学术中。儒家学说生命力的旺盛、影响力的广泛与长久必当有其合理性与可取性,必当能经得起历史与现实的检验,我们以儒学内涵为切入点,并进一步探讨儒学在当代复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冯雅仙 《沧桑》2014,(5):15-17
唐朝时期,儒、佛、道三教鼎立的格局形成。虽此时儒学式微,但实为儒学发展的承上启下。中唐儒学上承两汉经学,下启宋明理学,成为我国古代儒学由魏晋南北朝的衰落时期向复兴时期转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唐儒学的复兴是宋明儒学复兴的基石。中唐时期的重要儒学思想家韩愈、李翱发展了儒学,柳宗元、刘禹锡推进了儒学,他们成为中唐儒学复兴的先驱,为中唐儒学复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中国儒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蒯乐昊  曾年 《华夏地理》2007,(7):76-101
往年要到9月孔子诞辰日前后才热闹异常的曲阜,今年4月下旬就先热闹了一把。“今天站在杏坛,我心里很忐忑,但又很坦然,因为天在我的头顶,地在我的脚下,圣人在我身后。”4月20日晚,容纳三千人的曲阜杏坛剧场座无虚席,在这里举行的“于丹教授孔子故里再谈《论语》暨《杏坛圣梦》2007首演式”上,于丹的开场白一半是自谦,一半似乎是在回应网络上说她“圣人故里班门弄斧”的批评。而在一个小时的演讲期问,一尊巨大的孔子雕像,就笑眯眯地立在她的身后。 孔子以及他的学说从汉代开始就为政府所用了,不过那时是用他“教化”百姓,维护王朝的统治,现在则是用他来促动旅游帮助赚钱。作为曲阜市“于丹教授孔子故里再谈《论语》心得暨2007曲阜春季旅游推介会”的主宾,于丹头天晚上在杏坛剧场谈论《论语》,第二天在阙里宾舍为曲阜市如何利用孔子带动旅游业赚钱出谋划策。靠解读儒家宗师孔子而名利双收的这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借箸代筹的姿态似乎更接近先秦的纵横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墨学曾为先秦显学,西汉以降湮没无闻,但在19世纪重新显露并渐趋复兴.详究此中原因,除西学东渐、社会变动等外缘因素之外,墨学在近代的重振还受到中国传统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的制约.乾嘉考据学的高度发展及儒学正统地位在近代的衰落,不但为近代墨学复兴提供了起点与机遇,而且影响着近代墨学的治学途径和风格.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并突出强调了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国为适应现代化要求而提出的一项文化战略。这项战略的实施离不开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儒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尽管因时代和国情的变迁,不少方面已不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但是其主流精华对当前文化软实力建设仍具有重要启示价值。本文拟就我国目前文化软实力现状及其当代价值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留学初期,梅光迪以创造中国新文化为己任,发掘儒学的现代价值,对其不适于现代的部分则加以批判,积极探索复兴儒学和融合中西文化的途径。这一主张得到了胡适的积极呼应。在孔教运动中,梅光迪赞同建立孔教,而胡适则对简单恢复孔教的做法提出批评,二人还就基督教、西方现代文明等问题进行了讨论。1915年后,胡适以实验主义为指针,力倡文学革命,梅光迪对其积极支持,同时也以新人文主义观念不断予以批评,尤其是在诗歌问题上。胡适、梅光迪关于文学革命的主张尽管不同,但却相反相成,相生相长。胡适倡导的文学革命主张在近代中国文化史、思想史上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而梅光迪对其的批评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对近代中国的文化变革颇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有人认为,孙中山乙未广州起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一声"。②实际上当时孙中山提出的口号是"振兴中华",而不是民族复兴。"民族复兴"一语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文文献中,但严格意义上的民族复兴运动,九一八事变后才真正开始。因为直到此时,"民族复兴"一语,才成为社会各界的主流话语,民族复兴运动也才成为主要的社会运动。本文所说的民族复兴,即是指九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化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不是只有“四大发明”,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政治文化,对于人类近代文明也有过积极的贡献。明清之际,中国的主体文化一儒学一程朱理学,在欧洲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一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渊源。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是中国儒学在欧洲最有力的鼓吹者.他和他的“百科全书派”把中国儒学作为反对神权统治下欧洲君主政治的思想武器;程朱理学一新儒学,成为德国哲学家菜布尼茨创立欧洲实践哲学的依据,并用以反对罗马教廷的启示神学;被称为“欧洲孔子”的魁奈,以儒学为依据,开创了近代欧洲政治经济学的新纪元,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对中国考古学特别是史前考古领域具体方法和研究课题背后蕴涵的考古学观点、理论、思想作了系统的回顾和反思。  相似文献   

10.
儒学资源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观念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无疑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观念生成最为重要的思想资源之一。但必须看到,无论是儒学资源,还是近代民族主义观念的生成环境,都相当复杂,甚至充满矛盾。就传统儒学而言,一方面,儒学的本土性、民族性文化特征及其所蕴含的“夷夏之辨”、“天下一家”等内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文地理学复兴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1978年以后,我国人文地理学走上了复苏和振兴的道路。本文试较为系统地回顾和反思十余年来人文地理学复兴的历程、成就与问题,展望90年代的发展。作者认为,理论建树、新领域和新方向开拓不足,是人文地理学发展中的主要问题;90年代应将人地关系理论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重点开展持续发展、灾害适应、企业地理和区域科学四个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实践,在二十世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二十一世纪定能取得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3.
郑必坚 《世界》2006,(12):4-7
在这美丽的金秋季节,以“中国与世界:和谐、和平”为主题的第二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召开了,我要向各位热心于研究“中国学”的朋友们表示敬意。我想建议各位朋友,研究当代“中国学”,应当紧紧围绕这样一个主题,那就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中国持续28年之久的快速发展,乃是一种和平的发展;13亿至15亿中国人民所追求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质上是一种文明的复兴;今后中国还将长期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推动世界和谐。下面我想围绕这个主题,谈三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始于尧舜时代,成于春秋战国之际。六经是它的宝库,孔子是它的标识,“允执其中”是它的道统。道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也是儒家的。孔子与后世儒家显然存在差异。21世纪,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抗衡的过程中,孔子的智慧必将受到全体中国人的重视和全人类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郑晓江 《古今谈》2010,(2):18-23
儒学是一种入世之学,是培育人格、提升世人之精神品质之学,也是实做圣贤之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代,如何适当与适度地恢复儒学教育,使这一优秀的文化传统真正能够起到教化社会、提升青年学子之道德人格及境晃的作用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本文以笔者组织的一次研究生教学活动中.恢复儒学讲会传统的实践为例,  相似文献   

16.
环境史在中国尚属一门新兴学科,各领域学者从各自学科出发,探讨中国历史上的环境问题。同时,中国学术界在吸收国外环境史理论的基础上,逐步探索中国环境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试图通过总结分析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既有成果和不足,展望中国环境史研究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二战以后,作为资本主义阵营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主导了一系列的国际援助活动,以扩大、渗透美国的影响力和领导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合作"的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农复会)于1948年10月1日在南京正式成立。1949年,农复会随"国民政府"迁台,主导了台湾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复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1979年农复会改组为"行政院农业发展委员会",成为台湾地区农业的最高主管部门。本文着重从大中华的整体建构和历史连续的宏观视角来解读农复会的大陆背景、台湾工作,以及经验与教训,以尝试挑战当前农复会研究的美台中心趋向。这段农业历史的回顾梳理对于当前台湾史和中国史背向分裂、近现代史与当代史断代切割的窘迫现状是有力的回应。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救亡图存、实现富强基础上的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100年前的辛亥革命,打破了中国古代历史轮回的怪圈,证明了革命才是中国救亡图存的人间正道,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世界遗产名录建立于1978年,中国第一批世界遗产于1987年列入名录。  相似文献   

20.
民初是中国社团发展的高峰期,以尊孔为宗旨的社团名目繁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孔教会。按学术界现在流行的说法,20世纪初形成了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三大思潮,即马克思主义派、自由主义的西化派以及文化保守主义派。孔教会可谓文化保守主义派的典型代表,其保存儒学的呼声,与其前的国粹派和其后的学衡派可谓同调。而较之国粹派与学衡派,学术界对孔教派的关注还不够,尤其是将孔教会作为一个宗教文化社团、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