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任何制度而言,如何分配其中的各种资源,保证并实现其公平正义的价值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罗尔斯通过假定"原初状态",提出正义分配二原则,使社会中最少受惠者受益从而实现平等。本文正是在其正义分配二原则的指导下,考察了我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引用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论述了科举制度公平分配正义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义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意义的基本价值追求。自由主义基于西方文化传统中的理性人假设,其正义理论必定是政治上的、形式上的。马克思基于现实的个人规定,着眼于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批判了自由主义正义观的局限性,提出了现实上的、真正的、实质的正义理论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3.
孙红兰 《沧桑》2010,(5):9-10
正义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意义的基本价值追求。自由主义基于西方文化传统中的理性人假设,其正义理论必定是政治上的、形式上的。马克思基于"现实的个人"规定,着眼于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批判了自由主义正义观的局限性,提出了现实上的、真正的、实质的正义理论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
体制正义论     
沈晓阳 《攀登》2002,21(5):37-41
体制是指社会的各种制度性安排。体制由于其稳定性、综合性、基础性和价值性等特性而构成正义之基石。体制的功能性正义,是指要使体制体现出正义所蕴涵的基本价值目标;体制的结构性正义,是指体制本身具有良好的结构,为功能性正义的实现和发展提供了结构性的保障。体制正义是功能性正义和结构性正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黄毅 《沧桑》2009,(2):76-77
在我国司法界,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无论是民事、刑事还是行政,关于实体问题一直是司法界追求的目标,而对诸如是否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审判是否公开、公正,是否遵循法定程序等却被忽视了。近年来,随着法制的健全,程序公正正逐步受到重视。本文对程序公正的要求、程序公正的意义、程序公正与程序正义区别、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辩证关系进行初步探讨,进而论证了程序公正在司法实践中的独立价值。  相似文献   

6.
共容利益: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之利益协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冰 《旅游科学》2013,27(1):1-14
收益分配问题绝不只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涉及政治和社会制度安排的"正义"问题。本文基于对农村旅游发展现实的大量观察和前人对于中国社会问题丰富的研究成果,把宏观制度研究与微观行为分析结合起来,将影响旅游收益分配的政治过程内生化、模型化,展现了在农村旅游发展中,各利益主体——政治精英、商人利益集团、社区农民为实现各自的目标价值,在制度激励和约束下就利益的分配进行重复博弈的动态过程。本文指出,旅游收益不平衡的制度性根源在于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设计偏重于增长而未能有效地维护个人和社会的正当利益。仅仅依靠金钱补偿,或者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根本不可能达到或实现分配正义的目标。分配正义的实现需要一系列根本性的制度变革,"从顶到底"地建立一个能给予共容利益最大决策权的政治体制和经济机制。  相似文献   

7.
屈琦 《攀登》2007,26(6):132-135
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是在对古典自然法正义思想的继承,是对近代资产阶级正义观批判基础上建构的包括价值正义、制度正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三位一体"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王超 《攀登》2002,21(4):92-93,100
正义通过法律予以实现,但归根结底还是靠程序正义加以实现。程序公开是程序正交的内在品质之一。实行程序公开有助于保障公正,防止司法的专断与腐败。  相似文献   

9.
许祥云  除慧 《攀登》2013,(5):50-55
正义作为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自古以来就成为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对于正义到底是什么,不同时代的哲学家用不同的方式给出了不同的理论、不同的解答。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不同时期正义理论的梳理、考察和甄剐,根据哲学家们思考正义与解决正义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新城市贫困空间固化及其治理研究,对破解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促进城市社会公平公正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西安市街道尺度问卷调查数据,采用贫困综合指数和构建空间固贫指数,在GIS技术支持下,对西安新城市贫困空间时空演化和固化趋势进行研究,并以空间正义为视角,提出西安新城市贫困空间固化治理方案。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西安新城市贫困程度不断减轻,贫困空间分布异质性明显,贫困空间演化整体上由放射状嵌套分布向圈层分布转变;②西安新城市贫困空间固化正在形成,空间固贫指数较高街道集中在内城衰退区,城市边缘失地农民聚居区、流动人口聚居区和遗址保护区;③西安新城市贫困空间固化治理要以空间正义思想为指引,在弘扬价值正义、制度正义和政策正义基础上,构建空间正义“起点-过程-结果”三位一体保障体系,确保城市空间生产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正处于两重转型的过程之中,社会有序发展和利益整合发生冲撞,道德实践层面和价值规范层面相互摩擦,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导致分配制度的不公平亦日趋明显,这就阻碍了分配正义的实现。差异的公民资格和差异平等的正义观念正越来越成为差异性群体争取自身权利的理论武器。因此,对差异的公民资格的保护是实现分配正义、体现分配公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法律与伦理密切相关,法律的存在必须具有正当性。从伦理的角度来研究经济法的定义,不仅能为其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提供伦理基础,同时,也能从伦理的层面去探讨我国经济法的发展方向,做到价值与目标的统一。从伦理的视角来看,经济法是为达到社会共同福利的最大化,实现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为核心而对经济资源实行合理分配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应该是通过实现经济正义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王迎朝 《沧桑》2008,(6):110-111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是诉讼程序的两个重要价值诉求。辛普森被无罪开释的原因在于美国注重程序公正,佘祥林被冤枉的原因在于中国"重实体、轻程序"的司法理念。强调程序优先会使放纵犯罪分子的可能性提高,但至少实现了程序上的正义;强调实体优先不必然实现实体公正,甚至易导致冤假错案,结果是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均可能得不到实现。在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两难抉择中,程序公正第一、实体公正第二的司法理念理应被我国采纳。  相似文献   

14.
论矫正的正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晓阳 《攀登》2000,(2):24-29
矫正的正义是指对分配正义和交换正义进行补偿的一种符合正义要求的规则和原则。矫正的正义具有一定的根据。在现代社会,矫正的正义出现了内容的多样化,范围的扩大化,行为的社会化和形式的法律化特征;矫正的正义必须符合法定性、公正性、适当性、明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15.
高小芳 《丝绸之路》2013,(2):153-154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历史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正义思想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在继承柏拉图等前贤的正义思想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将正义分为三个主要类型,即个人正义、社会正义和回报正义。亚里士多德关于正义类型的思想对于当前中国的社会正义问题有所镜鉴。  相似文献   

16.
程序正义是诉讼活动追求的基本价值之一,而经济效益是实现程序正义的关键,同时也是评价程序优劣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内涵十分丰富。文章从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在解决矛盾中实现和谐、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三个文明"的关系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阮博 《攀登》2012,(4):25-28
"何谓公正"、"公正何为"和"公正何以可能"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三个基本维度。关于"何谓公正",马克思主义认为公正是一种社会意识,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公正的根本评判标准是生产方式;公正是一种价值理想,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完全实现。关于"公正何为",马克思主义认为,公正既是保证每个人自由平等权利的客观需要,又是实现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关于"公正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既着眼于理想的终极的层面,即只有彻底消灭私有制才能最终实现公正,又立足于现实的操作的层面,即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强制度和法律建设以及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9.
张笑扬 《攀登》2013,32(4):51-56
作为当代西方批判理论和女性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南茜·弗雷泽(Nancy Fraser)的正义理论深刻透视全球化运动中正义的实质、主体以及路径选择。她从"单维"到"多维"尺度(再分配、承认、政治代表权)、"规范"正义到"反规范"时期正义策略、"辩护"到"批判"这三个向度展开对正义乌托邦的"解构"与"想象",并力图重构全球化视阈下正义尺度,为我们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正义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20.
李新荣 《神州》2014,(3):201-201
司法公开是司法实施的重大改革项目之一,在司法公开对现实的影响来说,主要有四方面的意义,即司法公开加快了司法独立;形成严格的司法惩罚制度,树立了司法权威;为实现司法公正做出表率;能够维护整个社会的正义。本文主要是探讨司法公开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