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广瑞 《沧桑》2009,(3):214-215
清代车王府曲本《三国志鼓词》是从民间口头说唱抄录而来,其中关羽除暴安良的故事情节是文人创作的《三国志演义》中所没有选取的,这一题材的选择反映了不同于文人创作的民间创作思路,体现了异于文人层次的思想观念及审美需求。本文从创作主体、接受主体和文化功能三方面分析了除暴母题的选择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2.
马艳辉 《史学月刊》2007,(1):123-128
陈寿《三国志》和范晔《后汉书》,都是得到后世很高评价的史学名著。两书在内容上颇有交叉,所记相同人物共有55人。陈寿和范晔在记述和评价这些人物时,行文也有异同。陈寿和范晔对这些人物记述上的繁简、评价上的高低,不仅反映出这两位史家著史之不同的旨趣和史识,而且对于更全面地认识东汉末至三国初的这一段历史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吴代芳 《古籍研究》2001,(4):25-29,34
拙作《历史的曹操和文艺的曹操》(载安徽省社科联编《学术界》1995年第3期)对比了以《三国志》为代表刻划曹操的正面形象和以《三国演义》及三国戏为代表刻划曹操的反面形象。其实,曹操作为反面形象。由来已久,在一些魏晋小说中,已见端倪;《世说新语》刻划的曹操形象,已具雏形。《三国演义》和一些三国成中的曹操形象正是以此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4.
清代《三国志》以乾隆武英殿刻本为最重要、流传最广、最具影响的版本.殿本《三国志》为清内府刻《二十四史》之一,以明万历北京国子监刻本为底本进行校刻.刊行后被一再翻刻、传写、石印、影印、排印,形成了清代《三国志》版本系统,包括《四库全书》系列在内.其余绪一直延续到民国以后.所以,研究清代乃至整个《三国志》的版本体系,殿本《三国志》不可逾越.  相似文献   

5.
近二十年来三国史与《三国志》研究现状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二十年来三国史与《三国志》研究取得了许多成绩.但目前还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核心作者群,平均发文量还比较低,文摘率也普遍偏低。其主要原因是全力研究《三国志》的专家还非常少。研究水平的升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政治生活等非学术因素的影响。研究成果的分布极不均匀,缺少整体布局。今后的三国志研究任重道远,在史料整理和专题研究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6.
陈寿《三国志》作为历代所重视的史书,可谓仅次于班马之后。《〈三国志〉出版说明》认为《三国志》曾各自为书,近人缪钺则加反驳。本文从陈寿撰作《三国志》的观念,以及当时政治环境,理解陈寿自己如何处理分行与并行。结论是在陈寿生前,因其正统看法与晋官方观念矛盾,三书没有可能并行,甚至吴蜀两志也应该没有公开过。一般以为张华看了《三国志》,很欣赏陈寿,于是表令陈寿为中书郎,这是不对的。在陈寿生前确曾将《魏志》独立出来。陈寿将三书合而为一,相信只是私藏及在一二友人中流传。到陈寿死后,范公开陈寿此书,才见有《三国志》之名  相似文献   

7.
叶剑英一生喜欢三国,无论是《三三国演义》、《三国志》,还是曹操、诸葛亮的诗文,还是后人如杜甫、苏轼、辛齐疾等评价三国的诗文,都爱不释手。有这样一件事情,可以说明叶剑英的相关志趣。1925年2月,大革命时期第一次东征途中,叶剑英是粤军二师参谋长。他和师长张民达一道率部海丰县城陈炯明的帅府。陈炯明仓皇出逃,留下许多金银财宝。  相似文献   

8.
荆州之战是三国时期形势最为微妙复杂的战役,在开始阶段,关羽赢得了他戎马生涯中最辉煌的胜利,但此后却一直被敌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在《三国志》中关羽被评价为“万人之敌,为世虎臣……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如今的剖析让我们从历史的背后发现……  相似文献   

9.
《三国志》在韩国化史上有广泛的影响,推出新的《三国志》韩译本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目前的《三国志》韩译工作必须在已有的韩译本和中今译本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利用最近十多年来的学术成果,对以往的译本做一番研究,汲取有益的经验,进一步解决其中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是今天从事《三国志》韩译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0.
裴松之补阙式的注史方法并非前无所承 ,他不仅受郑玄等古文经学家博通兼采的注经方法和后来集解体的影响 ,也受到韦昭《国语解》和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以史注史倾向的影响。晋人挚虞和阎缵等人以补充缺略为主的注史方法 ,对裴氏更具有直接的先导作用。关于裴注所引书目的数量 ,因统计的原则和方法不一 ,学术界有十种不同意见 ,笔者则认为裴氏引书共 2 2 7种。至于《三国志》的正文与注文 ,前人一直认为注文多于正文 ,近来有学者称正文多于注文。其实 ,《三国志》的版本和流传的经过极为复杂 ,既有文字脱漏问题 ,也有注文混入正文的现象 ,因而正文与注文孰多孰少不能轻下结论。  相似文献   

11.
在跻身世界化宝库的史学名着中,《三国志》六十五卷(西晋陈寿着、南朝宋裴松之注)一向属於特别引人瞩目的一种。此书流传既久,传本众多。由於从事《三国志》整理研究的学代不乏人,仅仅近三百年来就出现过七种有影响的版本,即殿本(清乾隆年间武英殿刻本)、局本(清江南书局刻本)、金陵活字本(清同治年间刻本)、张元济百衲本(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易培基《三国志补注》本(1955年艺印书馆出版)、卢弼《三国志集解》本(1957年古籍出版社出版)、陈乃乾校点本(中华书局  相似文献   

12.
杰孔 《文史博览》2010,(8):67-67
<正>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后汉、三国时代的许多故事,但未必知道这数十年间,出现过连绵不断的大瘟疫。其死亡人数之多,简直无从统计。可惜,不论《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没有注意到这件历史性大事,幸而《后汉书·五行志》还留下几行极简略的记载,使人知道除了战争外,还有一个瘟神同时肆虐。  相似文献   

13.
《中华遗产》2011,(8):14-16,I0001-I0006,27
三国蜀将关羽贵为万古纲常第一人,华夏万能第一神。关帝信仰崇拜对华人影响深远。然而,关羽生前事迹,陈寿《三国志》里只有寥寥九西余字的描写。关羽的身后荣尊与他早年的兵败身死形成巨大反差,关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神坛的呢?  相似文献   

14.
林宁 《沧桑》2014,(5):41-43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编写的一部记载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志人小说,而《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两书对同一人物在形象刻画上的异同点颇有值得研究之处。本文以钟会为例,梳理比较两书如何对这一人物进行刻画,并从两书成书背景以及作者的身世境遇出发,探究产生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5.
作为前四史之一,《三国志》(陈寿、裴松之注)的重要语料价值备受当今语言学界瞩目,从词汇史研究的角度来看,近些年来的研究成果层见叠出、异彩纷呈。尽管如此,笔近来在研习此书过程中,发现不少通俗词语、疑难词语仍有作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和必要,以下列举今人解说、注译有误的数条词语,逐次加以分析讨论,或能增益于古籍研究整理。管窥之见,敬请教益。中引用《三国志》供讨论用的句时,均括注流行较广的中华书局校点本《三国志》的页码,以便读复核。  相似文献   

16.
梁章钜是清代著名的楹联大师、藏书家,在学术上和政治上也是一位非常有影响的人物。他一生著述丰富,《三国志旁证》是他在史学方面取得成就的代表作。梁章钜搜集近百年来各大家的著作和论述,广泛引用古籍,考证史事,诠释地理沿革情况,辩驳疑误,成书《三国志旁证》,虽名为旁证,实则具有集解性质,是研究《三国志》的重要文献之一,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7.
梁章钜是清代著名的楹联大师、藏书家,在学术上和政治上也是一位非常有影响的人物。他一生著述丰富,《三国志旁证》是他在史学方面取得成就的代表作。梁章钜搜集近百年来各大家的著作和论述,广泛引用古籍,考证史事,诠释地理沿革情况,辩驳疑误,成书《三国志旁证》,虽名为旁证,实则具有集解性质,是研究《三国志》的重要文献之一.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三国志》点校本校读答劄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书局点校本《三国志》是学界公认的权威版本,但在校勘方面仍有可商之处。本文从校改不妥、改而未竟、当改而未改等几方面举例辨析。  相似文献   

19.
“山越”一词见于文献记载,最早在东汉末年,《后汉书·灵帝纪》:建宁二年(169年)“丹阳山越贼围太守陈夤,夤击破之”。《三国志》中有大量关于山越的记载,中经隋唐,至宋代,尚有零星记载。三国时期是山越活动最频繁的时期,故学界讨论也多以这一时期的山越为主要对象。关于山越,国内学界尚有颇多争论。下面将国内学者有关山越的研究状况作一述评,以期能推动此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据唐人许嵩所撰的《建康实录》,曹丕代汉称魏在建安二十六年(221年),而吴、蜀之事皆随之推后一年;吴用建安年号一直到建安二十八年。这与《三国志》记载不合。陈寿亲历三国时期,所撰《三国志》可信性很强;《三国志》以降的史书记曹丕代汉事亦皆在建安二十五年;文献与长沙走马楼简牍中也没有"建安廿八年"的出现。这表明《建康实录》的汉魏禅代纪年必误无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