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年以前,读过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被书中凄美的爱情故事打动,从此知道了凤凰;看过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被屏幕上原始古朴的画面打动,开始向往凤凰。多年以来,一直希冀着背起行囊踏上去凤凰的路,去寻找《边城》故事中的翠翠,去聆听那动人的情歌,去领略湘西小城牧歌般的宁静生活。  相似文献   

2.
正"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读罢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掩卷沉思,随着作者对于傩送是否会回来的一句模棱两可的憶测,心中不禁悬念蝶涌。很显然,爷爷的离去让边城茶峒的少女翠翠彻底沦为孤儿,也将傩送与翠翠的爱情推到了悬崖边上,这颗在两个情窦初开的恋人心中萌芽的爱之种子,最终会在悬崖上开出艳丽的虎耳草花吗?又或  相似文献   

3.
戴安 《神州》2014,(12)
翠翠与苔丝分别是《边城》和《苔丝》里两位集爱与美为一体的女性形象,她们是纯洁的化身,是大自然里的精灵。由于受到一定伦理道德观念影响,最终走向了爱情悲剧。本文将从文学伦理学角度试探支配两位主人公命运的伦理因素,解构她们的伦理选择,以期挖掘悲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
《边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它标志着沈从文的小说创作进入到一个完全成熟的境界。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完美秉承牧歌文学传统的扛鼎之作,《边城》巩固、发展和深化了中国现代小说的乡土抒情模式,具有非同寻常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吴世娟 《神州》2013,(16):2-2
在沈从文的《边城》中,作者通过多种叙事技巧的巧妙运用,使《边城》的创作在形式上摆脱了束缚,不落俗套,在结构上具有精致、匀称、完美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田频 《神州民俗》2007,(10):54-55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爱”与“美”的美学思想,是他表现人性最突出的作品。《边城》反映了湘西人在“自然”和“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的隐痛。  相似文献   

7.
王昭勇 《南方文物》2022,(2):278-281+272
<正>乡土志,是清末社会变革时期的乡土课本、乡土教科书,又是一种体例特殊的地方志。作为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土志保存了一邑的历史信息,蕴含着一地的文化记忆,是珍贵的地方文化遗产。江西省图书馆藏光绪《婺源地理教科书》、光绪《进贤乡土志》、民国《赣西乡土地理》,为稀见的江西乡土志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邵静 《丝绸之路》2013,(2):36-38
在谈到《边城》的悲剧美时,大部分研究会提到"人性美"与"自然外力"的冲突。本文运用罗兰·巴尔特作品中语言分歧与话语地位、符号的"隐喻链"与类比性等理论进行分析,指出《边城》人物间的话语分歧和文化环境的"暖昧"描写亦是小说悲剧美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游过湘西山水的人,自然忘不了那里浓郁的乡土风情,赶过边城墟场的人,更是忘不了那迷人的苗家刺绣……  相似文献   

10.
边城两三话     
俞金英 《神州》2014,(2):11-11
<正>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历来为人称道,它描绘"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理想社会,是世人苦苦寻访,终无果的。唯有沈从文先生却探寻到了。他也深深爱着这块干净如始,质朴如玉的土地,亦作"游记"一篇,名曰《边城》。陶潜到过他那不染世俗的世外桃源,从文先生心中却一直有他的湘西桃源,这个不沾尘埃的理想国。初读《边城》,我便爱上了这一座风雨边城,这是一方净土,山水拂心的美意令人陶醉其中。《边城》是一支幽远,哀婉,清新绵长的曲子。你可以听见远处飘来的山高水长,小舟摇曳,还有碧溪岨渡船上  相似文献   

11.
《边城》和《德伯家的苔丝》(简称《苔丝》)分别是中英两国“乡土文学”的典型代表沈从文和哈代的主要代表作。两位作家将画面与音乐视为文字之外的语义载体,填补了文字所不能表达的空白,丰富了作品的主题意境。  相似文献   

12.
李然 《神州》2013,(20):18-18,20
沈从文《边城》中的湘西世界历来被人们解释成为美与善的体现。众家评论也多是从牧歌式情调、湘西风土人情等方面进行研究,仅有少数评论家将关注点集中在文中被净化的美善悲剧之上。本文力求结合作家早年的生活经历,分析这一美善悲剧产生的深层原因,探寻出边城本质及该创作的内蕴。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边城》中的湘西世界历来被人们解释成为美与善的体现。众家评论也多是从牧歌式情调、湘西风土人情等方面进行研究,仅有少数评论家将关注点集中在文中被净化的美善悲剧之上。本文力求结合作家早年的生活经历,分析这一美善悲剧产生的深层原因,探寻出边城本质及该创作的内蕴。  相似文献   

14.
正杨宪益先生是成就卓著的翻译家,他和夫人戴乃迭合译的《红楼梦》在英语世界颇有影响。此外还英译了《离骚》、《儒林外史》、《魏晋南北朝小说选》、《唐代传奇选》、《宋明平话小说选》、《聊斋选》、《鲁迅文集》、《边城》、《王贵与李香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风云初记》、《青春之歌》、《红旗谱》等从古到今的诸多中国文学作品。戴乃迭去世后,杨先生从原来居住的友谊宾馆搬到  相似文献   

15.
边城有树     
树在地球上诞生比人早,我们没有理由不对树表示敬意。边城有树的历史比我长,我没有理由不对边城与树表示赞叹。哪一天,没了树,边城向风沙投降后撤退,那将是我们心头永久的痛。边城有树,才抵得住风沙的肆虐。年轻时从南方来支边的人老了,不回去了,夕阳西下,在边城的林荫道上慢慢散步时,嗅到了一股江南湿润的气味,好像叶落归之于根,此时,本地出生的孙子在树荫下正做着一个亚热带的梦。我的笔下,边城是性灵的生宣,以山清水秀为墨,绿树嫩草挥毫,当空飞舞能挥就出秀美诗篇。写意之间才发现,边城有树,才有一种天佑地灵、人本参与创设的和谐美在这…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沈从文,素有“乡土文学之父”的美誉。他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1930年以后完成了《边城》、《长河》等一系列中长篇小说,构造了他心中的“湘西世界”,逐渐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7.
高健  王安芝 《新疆地方志》2013,(3):38-40,46
《镇西厅乡土志》系清末新政期间新疆奉清廷饬令而编写的新疆乡土教材之一。该志并未按照清朝所颁《乡土志例目》编纂,而是根据当地实情稍作变通,不仅体例自成特色,且内容翔实,史料价值较高,远胜其他乡土志。  相似文献   

18.
黄节在上海参与创办国学保存会期间,曾编著了《广东乡土地理教科书》、《广东乡土历史教科书》。这两套书今存中山图书馆各见一册和三册,首版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相似文献   

19.
魏士煜 《中国地方志》2022,(6):63-69+126
乡土志具有中国传统方志的风格,又兼有晚清时代特征。究其产生之由,既是外来乡土教育潮流冲击而致,亦是晚清政府顺势而为统御民众思想意识使然。《安定县乡土志》作为甘肃地方为数不多的乡土志之一,保存了编写乡土志旨趣的序言、凡例信息,具有代表性。《安定县乡土志》是基于晚清乡土教育施行的现实需要而出现的,教育属性是它的首要属性,它兼有例目灵活多样、内容考证翔实、表达简略有趣的文本特征亦是出于教育功用目的而附生的。该志也保存了安定地方教育、商业、地理、军事四个方面的史料,对研究安定地方乃至甘肃都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代军 《丝绸之路》2013,(2):117-118
本文主要从文本的语言层面、形象层面和意蕴层面出发,对萧红小说《小城三月》和沈从文小说《边城》加以比较,辨析两篇小说在语言、人物、主旨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把握散文体小说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