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俊明 《沧桑》2009,(3):23-25
清政府在官制改革的上谕中称:“刑部为司法之行政衙门,徒名曰刑,义有未尽,拟正名为法部。”事实上,清末新政官制改革中法部取代刑部,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名称变换。法部和刑部相比无论从机构设置、具体职掌还是人员选拔任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动。  相似文献   

2.
陈兰彬(1816~1895),字荔秋,晚清广东吴川县人,官至刑部主事,后兴办洋务。1872~1881年留美幼童公案,被学界评定为一保守分子。本文对陈兰彬的家庭背景、生活时代、从政经验进行研究,力图还原历史,对陈兰彬作出客观公正的评判。  相似文献   

3.
清代以刑部为"天下刑名之总汇",刑部司官的法律专业化水准于国家治安干系重大。雍正及乾隆初年,刑部内推动了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司官的选任、补缺方式、差委情况均发生变化。在此之后,刑部司官的入部年龄降低,在部时间延长。司官的部内地位在"缺"和"差"的双重作用下赫然分为两个阶层,堂官对司官仕途的决定权越来越大。初入刑部的年轻司官为了获得堂官的赏识,在部内"日治案牍夜读律"。他们努力弥补入仕前法律专业知识不足的缺陷,使刑部的法律专业化水准迅速提升。  相似文献   

4.
明代的厂卫     
(一)所谓「厂卫」「厂卫」这一名词,提起来并不陌生,大家都知道这是明代的特务机构,在没有说到厂卫前,应该提一下明代正规的掌理刑狱和纠察的机构。明代正规的掌握刑狱和纠察机构「三法司」。所谓三法司是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的总称,「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质言(?),刑部是審理机关,监狱属于刑部;都察院是检察机关;刑部審理完竣的案子,还得移送大理寺徵求同意。如果大理寺认为審理不实,  相似文献   

5.
一、广西第一次司法官考试背景 晚清司法官考试是适应近代司法改革之要求,推行司法独立的重要内容。近代中国司法改革是在庚子变乱之后,清政府面临空前严重的统治危机而采取的应变措施,试图通过司法改革收回治外法权。为此,光绪三十二年(1906)九月二十日清政府发布改革官制上谕,将刑部改为法部,专职司法行政,将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专司司法审判,与大理院相配套的要在全国设置各级审判厅。从1906年到1909年,清政府先后制定了《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1907年)、《法院编制法》(1907年)和《筹备各省省城及商埠等处各级审判厅》(1909年)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明代在南京设置的中央机构都集中在当时皇城的南面,即今光华门内御道街的两侧,独有刑部和都察院设在都城之外。据"南京刑部志"的"后序"说是因为:"盖古者天子迩德而远刑,抑修刑北郊其制从久远矣",实际上这是朱元璋故意玩弄的一套政治手法。关于刑部和都察院的具体位置,在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编纂的"洪武京城图志"中有这样两段记载:"刑部、都察院在太平门外"太平隄,在  相似文献   

7.
伊秉绶(清乾隆十九年一嘉庆二十年,1754—1815),字组似,号墨卿,晚号默庵。福建汀州宁化县人,故人又称“伊汀州”。乾隆五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曾任为广东惠州知府、扬州太守等官。嘉庆三年,伊秉绶以出色的业绩入选府道备员,后外放为广东惠州知府。在惠州知府任上时,有循吏的美名。所谓“循吏”,是指那些通晓法律,在贯彻实施时遵从原则,兼原则性与灵活性于一身的中庸、中正的为官者。  相似文献   

8.
清代刑部作为天下刑名总汇,却大量审理京师笞杖案件,原因在于旗人尤其是皇族的特殊司法管辖以及清代京师审判制度的内在矛盾。清初,由于旗人特殊司法管辖,内务府和八旗对于旗民交讼之案须送刑部审理;五城察院对于单旗案件,也交刑部。清中期以后,涉及皇族的案件,不论罪之轻重,均由宗人府会同户、刑二部审理。清代京师并不存在逐级审转复核制,京师各衙门送刑部之案均不拟律,这使得刑部大量审理笞杖案件以避免拖累。  相似文献   

9.
游宇明 《文史天地》2013,(12):63-64
伏尔泰说:人是天使与魔鬼的混合物。这句话也许有点言重了,但说人性非常复杂,估计没人反对。以乾隆帝做个例子,你称他是暴君,绝对有理由,比如孝贤皇后逝世后,翰林院的官员在满语译文中将“皇妣”译为“先太后”,乾隆居然下令将管理翰林院的刑部尚书阿克敦判为斩监候,秋后处决,刑部官员全部革职;  相似文献   

10.
陈德辉 《江淮文史》2011,(6):148-155
晚清新政是辛亥革命前主要由慈禧主持的10年改革。这一段历史颇具争议。笔者根据历史资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如下。晚清新政的缘起晚清新政是慈禧在庚子事变后、《辛丑条约》签订前决定推行的。慈禧在1898年发动戊戌政变,一手扼杀了"百日维新"。时隔3年,她为何一反常态,按照维新的乐谱  相似文献   

11.
葛金根 《收藏家》2013,(11):35-43
书信作为交流的主要媒介,在旧时交游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探讨学问、传递信息等最普遍的方式。寐叟哲嗣慈护先生捐赠给嘉兴博物馆的沈曾植遗物中,不少为友朋致沈曾植的信札。沈曾植(1850—1922年),字子培,号乙盦,晚号寐叟,别号甚多,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1880年)中进士,历官刑部主事、江西按察使、安徽提学使、署布政使、护理巡抚。宣统二年(1910年)乞休归里。辛亥革命后,以遗老隐栖上海。其学问精博,识见雄伟,为世所共仰。  相似文献   

12.
<正>许世英(1873-1964年),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原字俊人,后改字静仁,晚年自号双溪老人,安徽至德县(今东至县)人,光绪丁酉年(1897年)拔贡。他历经晚清、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三个时期,宦海沉浮六十余年。晚清时代,他历任刑部浙江司副主稿、奉天高等审判厅厅长、山西布政使等职;北洋军阀时代,曾任大理院长、司法总长、奉天民政长、福建巡按使、内务总长、交通总长、安徽省长、内阁总理等;国民政府时期,历任全国财政委员会主席、驻日大使、全国赈灾委员会委员长、蒙藏事务委员会委员长等。1950年,在香港被蒋介石挟持至台  相似文献   

13.
宋真宗(赵恒)在位时,有一位刑部郎中王禹傅。王禹傅曾做过翰林学士,又兼任黄州知州。他打发他的儿子王嘉佑向中书门下省上了一份奏章。  相似文献   

14.
倪玉平 《安徽史学》2012,(1):25-29,45
曾国藩是对晚清两淮盐政改革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性人物。在两江总督任上,他对两淮盐政开展全方位的改革:一是力图收复川盐济楚失地,二是在淮南推行保价整轮,三是在淮北实施改票轮售。曾国藩的改革,承前启后,是晚清盐政史上的重要环节,也成为梳理两淮盐政改革脉络的基石。虽然曾国藩的改革取得了税收上的成功,但也彻底颠覆了原有票法的精髓,并充分显示出他对市场经济的怀疑。  相似文献   

15.
一、周经其人 山西阳曲县向称山西省第一县。康熙《阳曲县志》中,礼部侍郎陈廷敬曾作序曰:“吾晋于天下为大藩,阳曲于晋为首邑。”明代的阳曲出了两个著名人物:一是明末的傅山,另一人则是弘治时期的户部尚书周经。 周经字伯常,山西阳曲人,天顺四年(1460)进士。他的父亲周瑄,字廷玉,自正统中至成化时,历任刑部主事、侍郎等官,后任南京刑部尚书九年。死后赠太子少保,谥庄懿。由于周瑄在山西家乡并无田园,因此他们父子一直居住南京。  相似文献   

16.
《文博》1997年6期刊登了常青的文章,内有新发现的三件宋人题刻,颇有历史价值,兹作考证如下:一、滕宗谅题记尚书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膝宗谅,诏守径塞,继至于此,后二日谨识石室.按滕宗谅(991—1047)字子京,是范仲淹的好友,范曾为他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尚书刑部员外郎”是其官名,为从六品上(《宋史·职官志》八),是没有具体职事的虚衔.“直集贤院”是其职名,  相似文献   

17.
<正>乾隆三十九年(1774)发生的太监高云从案是乾隆朝中期的一件大事,被视为乾隆帝严密防范太监干政的典型案件。此案起因于兵部侍郎高朴觐见时提及"风闻内监中有将记名人员朱批记载泄露外廷之事",乾隆帝听闻后追问,得知与"管理记载身材矮小之内监"有关。据高朴称,他是偶然听到左都御史观保、户部右侍郎蒋赐棨、刑部右侍郎吴坛在九卿班上谈论道府记载优劣。于是乾隆帝先将管理记载的太监高云从撤往别处当差,然后亲自审讯高云从。据高云从交代,军机大臣于敏中、刑部右侍郎吴坛等都向他打听过道府记载。进一步的调查发现,高云从不  相似文献   

18.
黄爵滋(1793——1853),字德成,号一峰,又号树斋,江西宜黄人,乡试后在黎川县任训导。道光三年,(1823)与其伯史黄迪策同时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御史、兵科、工科给事中,鸿胪寺卿,少理寺少卿,通政使,’礼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在鸦片为害中国最烈时,他是  相似文献   

19.
正律例馆是清代重要的立法机构,且在清中后期对刑部疑难案件的办理提供技术指导及裁量意见,该馆聚集了一批精通刑名知识的官员,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清代官方法律知识的最高水平。由于官书史料对律例馆的记载并不充分,并且不同文献对律例馆的记载彼此多有抵牾,导致对于律例馆的设置时间、归隶入刑部的时间、是否常设以及职能演变等基本问题的认知尚存有分歧1,本文结合档案文献等资料,重点对以上问题作出初步考辨。律例馆之初设及归属变动,乃  相似文献   

20.
<正>清末新政是对清政府在其统治的最后十年(1901—1911)所进行的各项改革的总称。这次改革是继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之后,清政府发动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改革运动,其力度远远超出前两次改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与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革,是晚清历史上一场比较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运动,对清末民初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其在晚清史上的重要地位,有关清末新政史的研究近年愈益受到国内学界的重视,成为晚清史研究中的"显学"。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