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茹 《沧桑》2010,(4):58-59
在民事诉讼中,证据是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判的依据,是整个诉讼活动的基础。而证明标准又是法院明辨是非、正确判案的依据,法官对事实的认定,常常不能回避对盖然性规则的适用。比较而言,英美法系的证明标准倾向于一种"盖然性占优势"的标准,而大陆法系在诉讼证明上则主张"高度盖然性"的标准。由于我国对于证明标准的立法存在一些漏洞,本文拟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对于"盖然性规则"的不同态度的比较研究入手,围绕这一规则的产生、适用及其现实意义展开论述,以期对我国"盖然性规则"证明标准的正确运用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立法工作很大程度上未能迎合社会对法制的需求,这在民事立法工作中表现尤为突出。民事立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立法者在立法理念上的缺失以及立法方式上的路径误区。为了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在立法理念上,我们应当加强民事立法的协调性理念、及时性理念以及全球化理念;在立法方式上,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专家在民事立法中的重要性地位,改变以往官员立法的传统,确立专家在民事立法中的主导性地位。  相似文献   

3.
宁慧婷 《沧桑》2011,(1):194-195
以往论述证明责任,往往从承担证明责任主体的角度综合论述检察机关、侦查机关和审判机关以及辩护人等的证明责任。本文从检察机关的角度细致地阐明了什么是刑事证明责任,进一步论述检察机关的证明责任的构成、范围、标准,并结合具体案例彰显检察机关的刑事证明责任,对检察机关的证明责任形成更加系统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朱涵铂 《神州》2013,(18):288-288
目前国际和各国国内立法费与海洋油气开发污染损害赔偿强制保险的投保主体缺乏统一明确的规定,导致实践中投保责任分配的困境。通过考察相关的公约和国际立法,结合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试图厘清投保主体的范围,并合理分配投保责任。  相似文献   

5.
民事执行制度改革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湘瑞 《攀登》2002,21(1):110-112
我国民事执行制度改革的目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广泛存在的“执行难”、“执行乱”问题,建立良性的社会执行程序。本从宏观的角度,在剖析导致“执行难”、“执行乱”诸因素的基础上,从立法、机构设置、权限划分等方面对我国民事执行制度的改革展开讨论,阐述并论证了自己的主张。  相似文献   

6.
犯罪构成理论在我国犯罪体系乃至整个刑法学的理论体系中都占有核心地位。但是在理论上,由于对“犯罪构成”这一概念的多义性理解,以致刑法学中一直存在着形式多样、内容复杂的各种不同体系、不同流派、不同主张的犯罪构成理论。尤以犯罪构成的“法定说”及“理论说”的对立为其代表。本文试图通过对犯罪构成概念内涵外延的剖析,论证“法定说”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王蛟 《神州》2013,(17):219-219
犯罪构成理论在我国犯罪体系乃至整个刑法学的理论体系中都占有核心地位。但是在理论上,由于对"犯罪构成"这一概念的多义性理解,以致刑法学中一直存在着形式多样、内容复杂的各种不同体系、不同流派、不同主张的犯罪构成理论。尤以犯罪构成的"法定说"及"理论说"的对立为其代表。本文试图通过对犯罪构成概念内涵外延的剖析,论证"法定说"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旅游合同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翁炎英 《旅游科学》2004,18(4):62-67
本文就我国旅游合同研究中的概念内涵、法律性质、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旅行社旅游服务给付的履行辅助人的责任、纠纷类型、精神损害赔偿和旅游合同立法等进行回顾,并着重关注旅游合同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新版旅游合同范本。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旅游合同研究做出评价,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就旅游合同研究和立法趋势提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商事信托法律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各国现行的有关商事信托方面的立法来看,人们的思维大多仍局限于民事信托中,从而使信托业的发展举步维艰。本文试图从商事信托的概念、本质特征入手,通过列举有关信托财产的规定和商事信托的集团性等具体问题,提出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应该着眼于商事信托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刘晓庆 《神州》2012,(28):145-145
1861年德国法学家耶林提出的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被称为“法学上的发现”。缔约过失责任是从对缔约自由进行限制而逐步发展而来的,它是一种违反先合同义务的过失性责任。我国合同法对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本文着眼于我国对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与认识,论述了缔约过失责任的演变及构成。并针对我国现有的状况提出了完善缔约过失责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张琴 《沧桑》2010,(3):55-56,89
随着我国法治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种民商事活动的参与者都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纠纷,然而,在民事司法活动中却频频出现利用虚假诉讼、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获取非法利益的现象。这种不法行为不仅侵害了正当权利人的合法利益,也严重扰乱了法院的司法活动。如何对此类违法行为予以防范和制裁,是理论和实践都需十分重视的问题。本文拟从刑事立法的角度,对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制发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2.
狄春丽 《沧桑》2008,(1):141-142
立法审议程序的完善直接关系到权利义务分配格局,决定立法的质量和法律实施的效果,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本文对我国现阶段立法审议程序的现状及立法发展要求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3.
姚尚建 《攀登》2007,26(1):72-75
我国责任政府理论研究经过10多年的发展,在责任政府内容及方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是研究中也存在概念不清晰、内容不全面、理论不彻底、研究方法混乱、对国外研究了解不够等缺陷,从而影响了责任政府的研究向纵深发展。责任政党政府理论的导入可以引导中国责任政府研究突破现有的理论困境。在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及其同盟者的重要历史任务就是切实履行其政治、行政和法律责任,建立现代的社会主义的责任政党政府。  相似文献   

14.
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长期拒绝违约责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理论上固守于违约行为和侵权行为的立法界限,司法上用责任竞合理论解决此类纠纷。然而以侵权之诉追究违约行为人不利于受害人的保护,应当赋予受害人可以提起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服务型政府理念与公务员职业特性的需求,行政道德制度化研究已呈现方兴未艾之势。在国外,行政道德制度化研究的理论主要是制约权力和明确道德责任,实践在于行政道德立法的发展。国内关于行政道德制度化的研究较薄弱,主要从行政道德制度化的概念、价值、功能、内容、途径、原则及理论基础等多方面展开较浅层的体系化研究。行政道德及行政制度的特性与要求,决定行政道德制度化的发展趋势是定量与定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多侧面与多视角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彭友锋 《攀登》2003,22(4):92-95
新合同法对我国合同法律制度的立法建树,主要体现在合同订立制度、合同效力制度、合同履行制度以及合同责任制度等诸多方面。新合同法的订立,是对我国合同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创新,也是法治明的具体体现,有其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析电子证据立法——以刑事诉讼领域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紫君 《神州》2011,(4):97-98
随着高科技犯罪案件日益增多,电子证据已然成为处理网络系统犯罪案件的核心。然而,电子证据立法及其证据规则的缺失与滞后,使得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中出现无所适从的局面。要解决电子证据证明力的问题,就要在肯定电子证据独立的法律属性基础之上,单独立法加以规制。本文拟从电子证据的理论层面入手,进行分析,逐步深入,对电子证据的法律归属进行定位,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对电子证据立法及相关问题作出初步探讨.以期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周小臣  孙敏  王莉霞 《人文地理》2013,28(4):144-147
研究法的价值取向有助于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发挥、释放法的实践理性功能。我国《旅游法》按照市场经济和法治政府的要求,整合了旅游产业各要素和旅游活动全链条,构建了涵盖促进法、行政法和民事法三方面不同性质的法律规范。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旅游法价值取向研究的基础上,对日本旅游立法情况进行分析,并从比较视角对中日旅游法的价值取向进行探究,以期结合国外旅游立法成功的经验,探索我国《旅游法》实施中国际旅游规则、国外旅游立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制建设的有机结合。最后基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语境提出中国旅游法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秩序建立,权利维护,促进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论《旅游法》立法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传才 《旅游科学》2011,25(6):1-12
我国《旅游法》正在制订过程中,期间发生了若干重大理论争议,消弭争论、达成共识是摆在立法者面前一道现实课题。本文认为,当前制定的《旅游法》应当是规制旅游业、但又不限于旅游业的旅游基本法,并提出了框架性立法、以人为本、旅游可持续发展等三种立法理念作为当前立法的价值指引,以期厘清论争,推动立法。  相似文献   

20.
陶广杰 《风景名胜》2020,(2):0312-0313
土壤污染导致我国可利用土地更加稀缺,土壤污染修复问题刻不容缓。截至目前,我国有关土壤污染修复的立法并不完整,导致土壤污染修复责任主体难以认定、土壤污染修复责任的承担规则难以适用、土壤污染的生态环境修复费用难以确定。文章从案例入手,对土壤污染修复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进行探析,提出健全土壤污染修复法律责任主体制度、土壤污染修复责任应合理适用溯及既往原则、细化土壤污染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相关规定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