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建平 《沧桑》2008,(4):80-81
媒体立法的制定不仅直接关系到新闻、出版等部门的权利问题,而且关系到社会各界的言论权。在清末法律改革中,媒体立法建设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直隶地方社会不仅对当时《报律》提出改革要求,而且为了争取言论权,还与清政府进行过几次正面较量,《北方日报》案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此外,直隶社会各界为改订《结社集会律》、反对盗版也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杨群 《黑龙江史志》2013,(15):58-59,61
乾隆年间的苏四十三起义对清政府造成了很大冲击,甘宁青地区的穆斯林社会开始引起清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对这场起义进行善后的过程中,清政府开始积极进行政策上的调适,逐渐加强对甘宁青地区穆斯林社会的军事和政治控制,这对以后穆斯林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一清末新疆工业所产生的历史背景新疆建省(1884年)后,清政府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遭受严重破坏的社会经济,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采取了切合当时新疆农村社会具体情况的措施。清政府取消在新疆南部实行的传统的伯克制,代之以府、州、县制。各伯克原来的养廉地亩收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使得清政府风雨飘摇,而19世纪50年代又出现了太平天国运动,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不得不进行一些改变,以求度过危机。清政府对内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对外态度上努力改变现有现状,对外方面,则在签订不平等条约条件下努力联合外国势力,完成了对太平天国等内乱的平叛,这是清政府的成功,同时也是清政府的失败。  相似文献   

5.
晚清改进、收回领事裁判权的谋划及努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晚清时期,由于领事裁判权有着种种弊害,中外双方均感不便,产生了改进这一条约特权的意向。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和英国均谋划补救之法。英国提出"混合法庭"方案,为清政府所接受,但这一计划归于流产。"滇案"对领事裁判权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观审"制度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是"混合法庭"的变通;赫德提出新的方案,亦为清政府和不少官员所关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之役,激起了收回领事裁判权的强烈要求。清政府明确地提出了这一问题,采取了改革司法法律制度的实质性行动,但陷入了不易解套的困境。清政府的谋划和努力收效甚微,与日本比较,它存在着种种失误和弱点,它所背负的沉重的传统包袱,限制了它的思路和作为。其局限和教训,对后世无疑是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法战争后中国西南边疆面临深刻的危机,清政府在加强军事防御的同时,还对边疆地区的行政区划进行积极调整,在西南沿边地区设置了三个边道。边道道员除了拥有广泛的行政司法权外,清政府还赋予其兼管海关事务、中外交涉和防卫边疆等权限,提高了边道应对边疆事务的能力和效率,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治理。广西迁移省会的失败反映了清政府治边行政对策上的局限性,但同时也反映了边疆重臣试图通过改变行政中心以强化边防的努力,为后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康熙中期之前,清政府严厉限制汉族地区的宗教发展,视少林寺为于己不利的因素,对其冷淡、限制,少林寺的政治生态恶化,处境艰难。康熙中期以降,清政府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调整了汉族地区的宗教政策,在心存戒备之时,逐渐改变了对少林寺的态度;少林寺亦积极回应,二者渐行渐近,少林寺的政治生态因之有所改善。但因清政府并未彻底改变对它的看法,故其生存环境没有根本改善,少林寺日渐衰落。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下半叶,外患的加剧严重破坏了新疆社会生产力。1884年,清政府通过新疆建省和以“建省”为中心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及20世纪初在新疆推行的新政,废除了长期存在新疆维吾尔族社会中的伯克制,有力地促进了维吾尔族社会的发展,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日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甚至世界历史影响深远。赫德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积极参与了清政府的备战,帮助清政府筹措战争借款,帮助购买军火,支持洋员参战,并为清政府提供了各种战况与情报。在中国连连失利的情况下,他又倡议英国调停。日本拒绝调停后,他一方面建议清政府继续抵抗,另一方面却更为积极地支持中日议和,不断为促进议和与换约成功而献策,希望早日结束战争,防止日军攻陷北京,保住他的既得利益。  相似文献   

10.
中法战争结束后,边疆危机日益严重,清政府在桂西南地区积极推行移民实边政策,吸引了大批人民往居。移民实边不仅奠定了今天桂西南地区各民族的分布格局,而且对广西的国防、政治、经济、化诸方面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近代广西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陶祺谌 《安徽史学》2021,(5):61-68,77
清末政府派员参观日本陆军特别大演习,是其学习日本以推动军事改革的重要方法.自1898年起至1911年止,清政府派员赴日观操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起初清廷放权地方督抚派员,1903年后转为清廷直接派员,收束地方派员权力.就观操员在日本考察的情况而言,考察内容主要包括共同观摩特别大演习,以及军事演习之外的一系列考察,但他们的侧重点、学习效果不尽相同.清政府持续十数年派员参观日本特别大演习,对清末军事改革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但是未能将日本军事经验有效地吸收并转化到清末军事改革的实践中,最终没有建立一套完备的近代军事力量体系,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回民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时期政府对回民的管理政策经历了某种转变。清政权建立之初,康熙、雍正为拉拢民心、巩固政权,清政府对回民一度采取较为宽容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乾隆前期仍沿袭前代的传统宽容政策,直至后期清政府对回民的管理政策猛然发生骤变。本文简要阐述并拟图分析乾隆时期清政府对回民管理政策转变的原因、过程以及其产生的历史影响和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3.
旧制度的危机——太平天国战争对安徽田赋征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论述太平天国战争对安徽田赋征收的影响,揭示了安徽传统社会向近代转型前的内部危机。文章分四节:一、太平天国战争对安徽旧秩序的摧毁性打击;二、安徽田赋征收的两大要素——人口和土地的巨变;三、清政府战后重建安徽田赋征收制度的努力及其失败原因;四、安徽战后田赋征收弊病的表现及其后果。  相似文献   

14.
论文聚焦于晚清南洋各埠中华商会的创办及其在保障当地华人华商权益、增进海内外同胞沟通与交流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从章程文书和案例两个视角剖析南洋中华商会的角色定位。20世纪初,清政府倡导创办商会,南洋各埠华商积极响应。由于清政府在海外的护侨保侨作用有限,南洋中华商会在近代海外华人社会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它不仅是商业联合组织,更是维护海外华侨权益、增进海内外同胞交流的重要支柱。早期中华商会的一系列努力奠定了其在海外华侨社会中的影响与地位,并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5.
杨晓成 《沧桑》2009,(6):18-19
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华侨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晚清朝野对外认识的不断变化,华侨问题逐渐受到晚清政府重视。其中,驻英法公使郭嵩焘、曾纪泽堪称代表。他们既表现出对华侨问题的卓越见识,又参与了在新加坡的设领护侨实践。经过二人的先后努力,清政府驻外的第一个领事馆——新加坡领事馆得以建立、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广大东南亚侨民之利益。郭嵩焘、曾纪泽对晚清侨务的贡献颇受肯定。  相似文献   

16.
甲午战争不仅粉碎了大清“天朝上国”的迷梦,也将清政府中lit纪式的财政推向崩溃。为了“活下去”,清廷无奈之下开始改革自身财政、经济体制,松动了对民间工商业的管制。获得了生存空间的民间资本力量进发出了巨大的活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清政府也因此得到更多的财政收入,从而又苟延残喘十六年之久。中国经济从这里步履蹒跚地走向近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7.
1907年的丁未皖案是一个突发事件,却推动了清末政局的进程:在权力高层,既影响到丁未政潮的政治走向,间接促使清政府决意设资政院和筹办谘议局;在朝野舆论,将满汉关系、革命党等问题推向舆论焦点;在长江中下游巡防设置上,清政府改变了此前的长江防务格局,试图抵制革命势力的发展,引发了清政府与沿江督抚的博弈。从整体上把握清政府、革命党及其他政治势力的相互角力与影响,可以细致深入地展现清末革命与改革之间"互动"影响的史实联系。  相似文献   

18.
关威 《安徽史学》2015,(4):89-94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重新启用袁世凯镇压革命党。袁世凯预判中国政治态势,周旋于革命派、清政府、立宪派等各派力量之间,一方面以北洋军的强势压迫革命党人;另一方面以革命党人的杀气威胁清政府,最后迫使清朝皇帝退位,促成了中华民国,实现了政治制度的转型,有利于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是,袁世凯本质上是一个封建官僚,缺乏民主共和思想,他不但没有积极推进民主进程,反而妄图坚持独裁专制,复辟帝制,又成了阻挡历史车轮的势力。结合清末民初的社会现实,对袁世凯的性格心理及其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有助于加深对于袁世凯本人以及这段历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精琪的币制改革方案与晚清币制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丘凡真 《近代史研究》2005,17(3):117-143
1904年美国“会议货币专使”精琪向清政府提出币制改革方案,主张导入金汇兑本位制。在银价暴跌带来的严重财政危机之下,清政府存在接受精琪方案的客观“诱因”,但由于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反对,清政府最终废弃了这一方案。究其原因,除了反对精琪方案中所含的一些帝国主义成分的民族主义因素以外,“货币发行地方化”这一历史现象也值得重视。对各省督抚们来说,独立的货币发行是主要的财源之一,币制的改革势必会影响其收入。实际上,此前他们已数次“抵制”清政府推进的币制改革,他们是清朝币制改革的巨大障碍之一。另外,在地方行政和财政运营中已经成为习惯的“陋规”,也是币制改革的一大障碍,是更深层的“抵抗”力。精琪对在中国实行币制改革所要面对的“抵抗”做了过低的估计,这是其重大缺陷。  相似文献   

20.
面对西方的侵略,晚清政府被迫开始调整外交体制,由于此时社会思想发生了裂变,在全社会逐步形成了思想认识上的二元化结构,这在思想层面上决定了晚清七十年外交的基本走向。由于晚清政府外交指导思想的不成熟和外交运作体制上的不健全,导致其外交政策及其实践总体是失败的,这对整个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