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锡文 《民俗研究》2007,12(4):242-251
钟敬文先生说过,民俗是同人们生活发生着最密切关系的文化事象,人们生活在民俗里,好像鱼儿生活在水里。的确,乡风民俗与乡村大地是水乳交融的,废名小说以美伦美奂的风俗描写展开对乡土家园的审美发现,其作品不论是以情趣胜的《桥》还是以理趣胜的《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都以大量篇幅将乡土风情如艺术  相似文献   

2.
政治小说《雪》是奥尔罕·帕慕克进行暴力叙事的重要小说之一。它采用与历史互文的暴力组织方式,具有深刻的"当下指向性";用"雪"这个具有丰富象征意蕴的意象,拓展了暴力内涵的隐性空间;形成了一种新的暴力叙事审美境界,即"呼愁"的文化诗学风格。《雪》的暴力叙事为反思当代人类历史进程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启迪和艺术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两位研究生写毕业论文,把陆文夫和汪曾祺,放在一起研究。一位写,《明丽苏北与清隽江南——论汪曾祺、陆文夫作品中的地域文化书写》(李艳敏,山东师范大学),另一位写,《社会民情的不同书写——汪曾祺和陆文夫小说的比较研究》(罗江,沈阳师范大学)。文学研究,将汪曾祺和陆文夫,放在一起比较,这不是个例,许多学者都有这种思路。比如,王景科、颜水生《新时期乡土散文的美学精神》(《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吴炫《穿越当代"经典"——文化寻根文学热点作品局限评述》(《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刘丹《论新时期小说中的"行业情结"》(《宿州学院学报》2016年第8期),陆娴《浅  相似文献   

4.
《华夏地理》2013,(6):14-15
城市戏梦一口气读完《戏梦中国》。感觉很久不曾有过这样强烈的共鸣了。传统戏剧的生命力,源于它和乡土公共空间及观念信仰的紧密结合,商业动力也来自民俗习惯稳定持久的需求。而城市化挤压乡土世界。层层盘剥戏剧的价值与附着意义,到了只剩下观赏性、艺术性的地步,于是戏剧在都市中沦为老人怀旧和文艺青年孤芳自赏的道具。  相似文献   

5.
《边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它标志着沈从文的小说创作进入到一个完全成熟的境界。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完美秉承牧歌文学传统的扛鼎之作,《边城》巩固、发展和深化了中国现代小说的乡土抒情模式,具有非同寻常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琨 《神州》2013,(15):210-210
冯骥才的中篇小说《神鞭》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天津卫的很"哏"的故事,文章嬉笑怒骂,有礼有节",神"贯全篇。不同于其他的乡土小说,《神鞭》不仅用了一种贴近民间叙事的方式来讲述故事,并且尝试以一种民间思维对历史与民族进行文化反思与解读。更重要的是文章中反复出现的"神",不只是具体的意指,更渗透着着民间宗教的侧影及民间的神性意识。  相似文献   

7.
赵冰瑶 《神州》2012,(35):253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对中国进行社会结构分析的尝试,他试图在理论上总结并开导实地研究,以构建中国社会特有的乡土伦理体系。本文通过对《乡土中国》的阅读,从中西方社会结构理解"差序格局"实质含义  相似文献   

8.
<正>自从发表小说《美食家》,陆文夫由作家变成了"美食家"。历史悠久的苏帮菜,在小说中构成了炫丽多姿的美食画卷,苏州美食文化再次焕发璀璨夺目的光彩。就连《舌尖上的中国》,也融入了陆文夫的美食理念。陆文夫是作家,也是美食家。但学者只研究他的作品,不研究他的美食人生,所以读者只能看到他的一面。近两年,有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轰动全国,海外也产生了影响。这部片子展现美食,总是融入情感故事,由此感动了观众,也引起一些争鸣。  相似文献   

9.
抄本《榴花梦》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长的弹词小说,共三百六十卷,四百八十三万八千四百余字,比著名的长篇小说《红楼梦》长四倍,比《战争与和平》长三倍。《榴花梦》是用韵文写成的,比世界上最长的印度史诗《摩珂婆罗多》多四十多万行。 这部长篇巨著在福建民间的流传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但直至今日未能正式刊布问世。由于研究者很难看到这部长篇的全貌,因此国内学术界对《榴花梦》的研究,可以说十分冷清。  相似文献   

10.
冯玉雷是一位学者型作家,其"丝绸之路(敦煌)文学书写"特别是最新力作《野马,尘埃》,在神话、历史、叙事等层面彰显出丰富的创新性。民间文化、敦煌文化和丝路文化,是冯玉雷小说的创造性得以发生的"素材"。"新神话"表征小说的灵动之美,"新历史"表征小说的同情之心,而"新叙事"表征自觉的文体意识,三者彼此交融,融合会通,开拓了独特的审美意蕴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1.
《边城》是一部充溢着浓浓湘西乡土味、乡土情的佳作。作者以清丽的笔触,描写了撑渡船的老人与他的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纯朴生活,以及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的爱情悲剧。小说达到了乡情风俗、人物命运、人物形象三者完美和谐、浑然一体的境界。《边城》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情爱、祖孙之间的亲爱、邻里之间的互爱来表现人性美的。  相似文献   

12.
《无双传》有爱情的内容,但不就是爱情小说,而是以特定的审美视角,透过青年男女的悲欢离合,审读社会人生的社会人情小说。王仙客是贯串小说始终的主要人物,揭示这一人物坚韧不拔的内在精神力量是小说的主要笔墨所在。"仙客之志,死而不夺"是小说着力表现的主题。小说的重要思想价值,在于它揭示了人自身的命运必须靠自我去改变;富贵人的幸福是从贫贱者那里博取的,富人出钱,穷人必须舍命;极端自私是达官贵人们的本性。  相似文献   

13.
魏春秀 《丝绸之路》2011,(12):74-75
周立波的小说《山乡巨变》通过对民间文化形态的自觉追求,显示出独特的民间美学价值。民间文化体现出审美性、颠覆性和渐变性特征,使这部小说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4.
<正>女巫众多是近世以来福建社会巫觋最明显的特点。南宋梁克家《三山志》记,福州"每一乡,率巫妪十数家"。明人谢肇《五杂组》云:"闽女巫有习见鬼者,其言人人殊,足征诈伪。又有吞刀吐火,为人作法事禳灾者。"清代福州乡土小说《闽都别记》中也有不少女巫故事。福建女巫除了为人消灾祈福以外,经常做的是为人"问亡"。问亡即女巫通过催眠的方式引导人的灵魂进入阴间与亡者相会,女巫以亡者的化身与活人对话。问亡在各地的叫法不同,闽东称"提  相似文献   

15.
石耘 《文史精华》2012,(3):54-59
《小二黑结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人民艺术家、人民作家和著名小说家”赵树理的成名大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经典的短篇小说之一。作品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青年农民小二黑和小芹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小说以其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深刻反映了抗日根据地农民反对封建压迫、追求自由解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6.
穆伟  孔姗姗 《神州》2011,(6):68-69
产生于清代的《绿野仙踪》与《红楼梦》中刻画的人物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而作品中的这些相似点也反映了明清言情类文学创作上异于唐传奇和才子佳人小说的文学观点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7.
作家萧红于颠沛流离之时回忆家乡,创作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她以女性细腻的创作手法描绘了一座呼兰小城,这种淡化情节的描写方式带给读者崭新的阅读体验,反映了二十年代早期东北小城镇的景象,呈现出民国初年黑龙江哈尔滨的历史风貌。小说再现了这块土地上的风貌习俗,无异于纪录片的"情景再现",具有突出的地方特征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展现了比历史更多的信息。本文对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构建的"历史风俗画"进行解析,分析其中的乡土风俗描写,探求作品的历史风俗画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昭勇 《南方文物》2022,(2):278-281+272
<正>乡土志,是清末社会变革时期的乡土课本、乡土教科书,又是一种体例特殊的地方志。作为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土志保存了一邑的历史信息,蕴含着一地的文化记忆,是珍贵的地方文化遗产。江西省图书馆藏光绪《婺源地理教科书》、光绪《进贤乡土志》、民国《赣西乡土地理》,为稀见的江西乡土志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研习《岳麓书院藏秦简(壹)》基础上,对其中五处简文的训释、句读等提出了新的看法:《为吏治官及黔首》简2贰"里中"指所聚居的里中;简20叁"毄"读作系,训作约束;简23叁""读作蒐,訓作聚集;《占梦书》简27贰"梦死者复起更为官(棺)郭(椁),死者食,欲求衣常(裳)"是一例梦占,而非两例;简34壹之梦占可与《左传》中一则记载对读。  相似文献   

20.
贾占林 《沧桑》2008,(4):221-223
本文以《石点头》中具有特殊结构意义的四篇小说为观照对象,分析指出其所具有的戏剧性因素:突转和情节核。并进一步指出这些戏剧性因素对情节发展的预示、推动及照应作用;对人物性格、命运的象征作用;以及由此所展示出来的"求奇"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