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俗研究》2021,(5):95-108
作为一种政治文化传统的"礼俗互动"话语及其实践,建构了传统社会的统一性。顾炎武的风俗教化观是传统"礼俗互动"的缩影,他认为作为一种政治文化的风俗是全民性的,论世必考其风俗,历史兴衰与风俗美恶联系紧密。整顿风俗必然要以礼乐教化为纪纲,"民德厚而礼俗成"是其风俗教化观的主要宗旨,其风俗教化观对当下的礼俗互动话语具有一定的现代启示意义。新格局下的"礼俗互动"话语及其实践方兴未艾,传统礼俗的现代性转化及其互动为我们理解当下中国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发挥这种本土思想资源在国家治理与民间自治上的社会整合功能,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李彩萍 《民俗研究》2007,(4):198-207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丧葬礼俗是人生礼俗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孝文化的具体表现和重要元素。无论是达官贵人和还是贫民百姓对于死后的安排都十分看重,各种礼俗繁文缛节,甚至把死看的比生还重。《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为大事,惟送死足以为大事。"丧葬礼俗反映着不同民族、地区的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和家族、家庭事项。  相似文献   

3.
韩明 《民俗研究》2020,(4):96-104
作为礼仪图像的一种类型,鲁西南地区木版套色年画《单钱灶》是一个由信俗、礼俗和审美三重维度建构起来的"精神结构体",该类灶王图在民俗语境中承载了"九世共爨"和"天缘配"等民众的朴素价值观念。在礼俗实践中,供奉者借助图像媒介与神灵之间通过膜拜、观视行为完成精神的"对话",图像的信仰功能、礼俗意义与审美价值在致祭过程中得以横向展开,有效带动并持续激活文化记忆代代绵延赓续。从图像释读与礼俗实践视角出发,对《单钱灶》图像相关口头记忆、礼俗实践、历史文本与图像本体关系进行梳理,能够有效阐释根植于民俗社会的礼仪图像所依赖的民俗语境与礼俗传统。  相似文献   

4.
小说《儿女英雄传》中对人物所进行的佩饰描写是清代佩饰尤其是满族佩饰现实中的写照,文章对小说中的佩饰描写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小说中所描写的满族佩饰尤其是清代民间佩饰的特点,使之成为研究清代佩饰尤其是满族佩饰的又一佐证材料。  相似文献   

5.
小说<儿女英雄传>中对人物所进行的服装描写是清代服饰尤其是满族服饰现实中的写照,文章对小说中的人物服装描写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小说中所描写的满族服饰尤其是清代民间服饰的特点,使之成为研究清代服饰尤其是满族服饰的又一佐证材料.  相似文献   

6.
柳云  李佳 《旅游纵览》2014,(4):338-339,344
郁达夫小说的写作风格以及小说中对女性形象的描写,与作者生活年代的动荡、贫苦有着莫大的干系。而1922年作为郁达夫写作的一个分水岭,其在1922年之前(日本留学期间)的写作风格主要以诉说"性的苦闷"为主,作者在1922年回国之后,目睹了我国社会底层的的黑暗与贫苦之后,写作风格又渐渐转变为诉说"生活苦闷"。由于这两大时期的转变,使得作者这两个时期所写小说中对女性形象的描述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笔者就通过对郁达夫小说的详细研究,论述郁达夫小说中的女性类型,以及其小说中对女性形象的描写特点及意义,以供相关研究者们参考所用。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中国的复杂社会系统中,"礼俗互动"奠定了国家政治设计与整体社会运行的基础,并在"五四"以来的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中有所延续。礼俗互动的核心要义,是借助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将国家政治与民间"微政治"贯通起来,保障社会机制内部的脉络畅通,以文化认同的方式消除显在与潜在的社会危机。在全球化、信息化急速发展的今天,我国面临着国际规则、国家法权与民间治权等方面的多重考量,礼俗互动所寓含的传统政治智慧与社会运作机制或有助益。  相似文献   

8.
起源于陇中地区的彩礼礼俗是我国传统礼俗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经济社会结构在文化层面的深刻反映。在现阶段,由于原有社会结构的瓦解、现有社会性别结构的失衡和落后文化观念等原因而出现的"天价彩礼"现象,完全背离了彩礼礼俗本身的文化意蕴,对当地农村社会和家庭的稳定造成冲击和挑战。针对"天价彩礼"乱象,需要运用法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各种手段进行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9.
湘西土家族育儿礼俗探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禧 《东南文化》2005,(1):59-61
在湘西土家族人的心目中,一个婴儿的诞生只有通过诞生仪礼,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育儿礼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民族个性与地方特色的标志之一。故土家族的育儿礼俗是一个民族的化源流,是环太平洋化的一个因子。  相似文献   

10.
张兴宇 《民俗研究》2020,(3):149-156
进入新时期以来,发源于我国东南沿海乡村地区的新乡贤现象日渐活跃,关注、梳理地方社会的乡贤文化传统也开始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与古乡贤相比,当代新乡贤群体在组织方式与文化逻辑层面皆呈现出明显的礼俗化特征。从具体运行机制看,新乡贤的礼俗化主要表现为文化主体的双重认定、日常组织活动的人情"在场"及道德伦理的价值约束等方面。礼俗化现象的背后,还隐含着新乡贤介入乡村生活的两种文化逻辑,即礼俗一体与礼俗分立,而这也可能是新乡贤未来充分融入现代乡村社会的内在核心意涵。  相似文献   

11.
谢洪欣 《民俗研究》2007,(4):189-197
在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俗中,人们的基本信念之一就是"不死其亲",即不把死去的亲人当成亡人,而是把他视作灵魂和肉体仍存的"活人"。在这种"不死其亲"的观念支配下,"视死如生"的葬前礼俗便表现得十分隆重而繁琐,据儒家经典《礼  相似文献   

12.
刘淑梅 《民俗研究》2003,(2):183-187
世界上,居住在任何地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生礼俗。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现象,人生礼俗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态。法国著名民俗学家阿诺德·凡·热纳在《通过礼仪》一书中概括了人生礼俗的概念,并确定了它的性质,阐述了它存在的价值。书中写道:“人生礼俗多见于诞生、成年、结婚、死亡等人生主要转折点。这些礼俗用以保证个人能够顺利通过这些关口,从而昭示当事人身份的变化并在所属集团内获得新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韩国自三国时代就开始学习中国的婚姻礼俗文化,但由于"土俗"的强大影响力以及背后政治势力的阻挠,直至朝鲜王朝末期,由于政治上尊周思明的需要,英祖命李縡仿效《朱子家礼》编纂了《四礼便览》,才终将婚姻礼俗固定下来,并延续至今。考察中国婚姻礼俗在韩国的本土化进程及其在当代的表现形式,可以发现,当代韩国传统婚俗的程序及其有关婚姻的各种理念,都脱胎于中国,带有鲜明的中华文化印记。这表明韩国传统婚俗源于中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清代小说《卧虎藏龙》服饰中的服装作为研究文本,根据小说中的服装描写对其进行详细归类和分析,总结小说中服装描写的特点.同时从另一个视角对清朝时期北京满族上流社会的满族服饰文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挖掘隐藏在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使之成为研究清代满族服饰的又一佐证材料.  相似文献   

15.
徐祖祥  罗张悦 《民俗研究》2024,(1):15-26+156
滇黔桂交界地区,壮、瑶、苗等民族的地方礼俗互动、礼俗传统实践及创造性转化,是中华文化在南岭民族走廊西段区域社会中整合作用的体现。各民族传统文化体系与以道教为主的道释儒大传统之间长期的文化涵化过程,呈现出各民族交融共生基础之上大传统与小传统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新文化模式下的礼俗传统和价值观念,强化了各民族内部的社会秩序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1949年以来,各民族礼俗传统在南岭走廊地域文化传统保障下,进一步推动了不同民族之间自主、自发的交往交流交融状貌和共有价值观念在更大社会范围的传递。道教主导的礼俗传统实践及文化价值认同,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此区域内的具体呈现。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5月22-24日,"礼俗互动:近现代巾国社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来自英国、日本、香港、澳门、北京、上海、浙江、贵州和山东等地近30名学者参加。会议围绕中国社会的礼俗互动传统及其近现代重构问题,从民间自治、民间信仰、礼俗社会、社会变迁下的礼俗互动等视角展开研讨。学者的演讲报告包括:科大卫、贺喜(香港中文大学)《秘密社会的秘密:自我合法化与其在中国社会虚拟的影响》,李  相似文献   

17.
陈忠实的代表作《白鹿原》,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白鹿原生死的礼仪,并由此折射出白鹿原人对待生死的态度与观念。作者以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家族文化以及各色人物的深刻而丰富的描绘,充分而恰切地传达了作家的"生命体验"。小说营造的生活充满了鲜活的灵  相似文献   

18.
姜锐 《神州》2011,(17)
萧红小说虽然只描写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却有着震撼生活的真实的力透纸背的效果。本文从萧红小说的描写对象主体与对象的审美交融及文体形式的美感特征两个角度,对其审美特征进行了浅要探析。  相似文献   

19.
自《红楼梦》面世,诸多读者未能辨识书中满语与满洲礼俗等满文化元素,皆以纯汉本小说、描写汉人贵族生活阐释此书。上世纪二十年代胡适作《红楼梦考证》,确认作者曹雪芹出自八旗世家。1963年,北京民间发现《五庆堂辽东曹氏族谱》,实证曹家先世本为汉人。本文借助对满语校释、八旗建制架构、满洲包衣制度的探析,厘清曹雪芹隶籍老满洲皇室包衣世家,为江宁织造曹寅嫡孙,辨明冯其庸论曹雪芹身世等处误考。  相似文献   

20.
试图从中国文化传统中寻找应对现代性问题的资源,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议题。基于学术传统与问题意识,民俗学的传统礼仪研究尤为关注礼俗互动,在田野调查和史籍考辨的基础上,探讨传统礼仪与民间社会、日常生活之间的复杂关系。唯有反思"礼""俗"等本土概念,梳理礼俗传统,深入观察传统礼仪在当下的传承与实践,才能更清晰的思考传统礼仪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意义,找到延续传统的可能路径。我们对人生礼仪传统及其当代重建与传承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立场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