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空寺石窟     
正石空寺石窟位于城关镇金龙行政村金龙自然村东约1000米处的茹河南岸石崖上。石窟分布在东西长约300米的石崖上。共有大小窟龛9个,其中1、2号窟保存完好,其余窟龛均为空龛,但窟龛形制保存完好。1号窟平面呈半圆形,窟高8米,宽9~15米,残深4.7米,有造像5尊,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佛高5.3米。二号窟平面略呈长方形,高7.8米,宽11米,残深4.3米,  相似文献   

2.
陕西延安地区安塞县1987年以来发现石窟寺15处(图一)。现将颇有艺术、考古价值的石窟介绍如下: 一、樊庄石窟樊庄石窟位于安塞县王窑乡,樊庄村,距县城47公里,坐北向南,依崖凿石而成,石窟与南面石崖相对,中间形成50米宽的一条峡谷,长尾河从东向西流经窟前而过。樊庄石窟,现存四个洞窟,由东向西顺序编号为1—4号。第1、4两窟为空窟,第3号雕刻较简单,窟室宽2.8、进深3.3、高1.75米。在正壁及左右侧壁造有长方形坛基,顶为园形八卦莲花藻井,主像结跏跌坐于束腰须弥座上;左右侧壁坛基上各有五尊造像,均留正身,头、手毁于“文革”。第2号窟,是樊庄石窟中的最大者,而且保存完整。窟室宽6.8、高3、进深6.8  相似文献   

3.
摩崖石窟,位于延长县城西北七里的七里村延河东岸的山崖上。石窟的所在地,今为延长油矿管理局七里村油矿。石窟距地面约50米,面向西北,窟口呈方形,无壁,是敞开式。窟口高、宽各2米,窟内最宽处为3.07米,进深为4.33米。窟顶、窟壁和窟底均为平面。窟的正面有开凿的两层佛台,第一层台上有三尊横排并列的太上老君(即老子)像,高0.53、肩宽0.28、腰宽0.30米,均坐莲花座上,座高0.30、宽0.43米。每尊雕像左右各有一盘坐弟子像,其排列次序为三尊雕像之间有  相似文献   

4.
四岩寺摩岩造像在梓潼县城西1公里处一年乡山北.峭岩陡立.绵延500余米.高60余米。保存较完好。现在分述如下(从南至北编号):一号窟内宽25米.通高3.5米.追深互.54米.窟内原塑释迎牟尼佛和传神已毁。现存观音、文殊、普贤三像系m80年补塑。窟须及石壁刻座佛34躯,小佛11躯.菩提树8株。另座佛15躯、小佛12躯、飞鹤4支。这些造像中.姿态各异,有双手前放沉思不语者;有一手抚股.一手柱腿谛听者;有一手搔颊.一手数佛珠者;有双手合十静坐者;有谈笑自若指手划足者。以释政牟尼佛为中心.构成一个佛的西方极乐世界。龛媚饰以宽为…  相似文献   

5.
龙门石窟融汇了从公元五世纪至八世纪的佛教雕塑艺术 ,在这长达四百多年的雕刻史中 ,凿出了两千三百四十五个洞窟 ,其中雕刻佛像数量最多、雕刻手法最为细腻的当属万佛洞。万佛洞 ,位于龙门西山中部的崖壁上 ,为典型的前、后室窟 ,内窟高、深、宽均 6米余。因窟内南北两壁整齐地刻满了高约 4公分的一万五千尊小坐佛而得名。该洞窟的营造、形制、造像题材等方面 ,均有丰富的内涵 ,现将此窟作以介绍 ,并述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一、造像内容万佛洞的前后室均为方形平顶 ,该窟为九尊式造像。内室七尊 ,外室二尊。正壁主尊阿弥陀佛 ,像高 5 65米…  相似文献   

6.
广元皇泽寺石窟调查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皇泽寺石窟坐落在四川省广元市西1公里的嘉陵江上游西岸,与东岸的千佛崖隔江遥遥相望,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年代及60年代初,发表过关于皇泽寺石窟的简介。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调查。皇泽寺古窟现存窟龛50个,大窟6个,造像1203躯(图一)。现按时代顺序作简要介绍。北朝后期造像1.中心柱窟(编号第45窟)方形平顶窟,前凿窟门,窟中央凿中心方柱。窟室三壁各凿一大龛,龛中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尊像,龛顶雕7佛、8飞天,大龛两侧各开一  相似文献   

7.
小寺庄石窟,位于黄龙县城北35公里的小寺庄村东500米处的半山坡上。小寺庄石窟又称寿圣寺石窟,系前庙后窟,庙已毁。但原建筑遗迹依然可见。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致使石窟上方土石塌落,将窟口掩埋,一直未为人知。1981年秋,一位牧羊老人偶然发现,才使石窟重见天日。石窟座北朝南。石窟内为长方形,进深3.5、宽2.7、高2.6米,覆斗形藻顶。窟内雕有一佛、二弟子、二胁侍菩萨、二天王、二供养人像9尊。窟内东壁近门处有一高0.98、宽0.93、进深0.75米的方形龛,似为和尚坐禅之处。窟内有一长2.05、宽  相似文献   

8.
洞沟梁石窟,位于河南省灵宝县朱阳乡石破湾村洞沟梁东麓,系利用一天然石洞修凿而成。窟门东向。窟内穹隆顶,宽4.8、深12.4、最高处6.4米,平面呈不规则长圆形。窟内距窟口9.5米处,以土坯砌南北向隔墙一道,将窟内分为前后二室,中以隔墙上所辟一小洞相通(图一、三)。前室以杂砖铺地,地面尚存立柱六根,柱顶端残存平棋枋数根,木构件上原施彩绘,现已大部泯灭。室内现存泥胎彩塑造像数十躯,构成洞沟梁石窟的主要内容(图二)。  相似文献   

9.
1998年秋,龙门石窟新发现了一组4个洞窟,在造像内容、洞窟保护措施等方面均丰富了龙门石窟的内涵。兹报告如下。 1.洞窟位置在龙门石窟东山,“擂鼓台”与“一道桥沟”之间的山腰上,下距洛(河南洛阳)界(安徽界首)公路30余米,海拔约260米的地方,有一宽约20米的较为平整台地。新发现的洞窟就位于这一台地东侧的崖壁上,共有4个,洞窟方向均面西,自南向北编号依次为新1~新4窟(图一、二)。 2.洞窟内容新1窟圆拱空龛,高65、宽37、深10厘米。新2窟形制前庭后室窟(图一)。前庭平面近  相似文献   

10.
对《延安地区的石窟寺》一文的订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82年第10期发表的《延安地区的石窟寺》一文(以下简称《延》文),存在几处错误和失实之处。作为延安地区石窟寺普查工作的参加者,我认为有必要对该文加以订正,以免以讹传讹。一、关于富县川子河石泓寺主窟万佛洞(图一)的开凿年代  相似文献   

11.
麦积山石窟第115窟简介张锦秀麦积山石窟第115窟,北魏中期开凿,位于西崖西上部。形制为平面方形平顶小型窟。窟顶高1.07米,面阔1.08米,进深0.98米。窟门方楣,高0.91米,宽0.68米,深0.40米。洞窟基本完整。窟内正壁前有一须弥座,长0...  相似文献   

12.
正东汉末年,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石窟寺的建造也随之兴起。在太原地区有一处集结了近5个世纪的佛教石窟艺术巅峰之作——天龙山石窟。石窟现存25窟,大小石佛造像500余尊,藻井壁画,飞天1144幅。公元617年,李渊起兵攻取长安,建立唐朝,天龙山凿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潮,共开窟18个。初唐时期,由于唐高祖、唐太宗尊老子为始祖,采取了抑佛扬道的政策,佛教受到很大的打击,因此在这一时期我国石窟寺的建造  相似文献   

13.
马千  张萍 《丝绸之路》2010,(16):32-35
麦积山石窟第74窟是麦积山最早开凿的洞窟之一,洞窟形制为平拱敞口大龛,内作"凹"形坛基。由于历史上地震等自然因素造成洞窟前半部分坍塌,其东壁残深1.45米,西壁残深1.8米,窟内现存泥塑大小共计11身,残损严重,壁画斑剥,呈不规则形分布于全窟,绘有早期飞天、千佛、莲花等图案,颜色主要由土红、石青、石绿组成,色泽较鲜艳、清晰。74窟与炳灵寺石窟169窟在艺术风格上属同一类型,是这一时期开窟造像的佳作,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麦积山石窟10号造像碑●项一峰麦积山石窟万佛洞(第133窟)10号造像碑,是北魏太和十年(486)至太和十八年或景明三年(502)所作,距今已有1500年左右的历史,是佛教碑刻造像中的艺术精品。造像碑通高136米,宽073米,厚010米,正面造...  相似文献   

15.
山西平定开河寺石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开河寺石窟位于山西省平定县岩会乡乱柳村西1公里。此地为阳泉市区与平定县交界处,西南距县城8公里;西距阳泉市亦约8公里左右(图一)。从阳泉市沿桃河河畔东行即可抵达。石窟居桃河北岸山坡南麓的断崖上,地势较低,仅高出河床约5米左右(图二)。石窟规模很小,仅有三个小型洞窟,东西布列于宽约6米的崖面上。由东而西分别为第1至3窟(图三)。此外,窟区之西10余米  相似文献   

16.
4.东龛石窟。东龛石窟,地处巴中市城东0.5公里的插旗山下。旧有造像20余窟龛。今存8窟龛47身,多剥蚀,而所存遗迹亦不失石窟艺术之佳作。1号窟,凿内、外龛,外龛高190、残宽250、深110厘米内龛媚边饰联珠纹,忍冬纹,高178,宽200,深130厘米。内龛雕一坐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佛左侧存八部众5身,菩萨1身。佛右侧雕八部众7身,菩萨4身。正壁雕菩提双树。外龛右侧壁雕力士一身,外侧雕俗人5身。释迎佛经后代补塑已非原貌,而头光保存很好,为内圆外桃形头光,内光凿方块纹,边饰联珠纹。天王身绕飘带,在我市唐代天工造像中仅存(图十…  相似文献   

17.
正马家河石窟位于陕西省旬邑县土桥镇胡洛沟口村一座名为菜花山的山峁之腰,山东侧紧邻自北向南流的泾河支流三水河。从石窟处溯河北上,约1.2公里为马家河村,石窟即按此村命名,约12.5公里为旬邑县城。菜花山海拔858米,石窟所在处崖壁面北,即石窟位置坐南朝北,包括一座大窟和数座小龛(图一)。马家河石窟主窟作为唐代少有的中心柱窟,于1992年被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期以来虽有报道与研究提及,但  相似文献   

18.
玉山寺石窟     
正玉山寺石窟位于镇原县太平镇上城行政村白岭自然村西北200米处的茹河北岸砂岩上。洞窟分布在东西长约20米、高约5米的崖面上。现存洞窟5个,5号窟塌毁严重,其余洞窟保存较好,共有石雕和石胎彩塑82尊,保存完好的藻井20平方米,壁画15平方米。1号窟为禅窟。2号窟呈平面长方  相似文献   

19.
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三佛造像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积山石窟现存的三佛窟非常多,从现存最早的第74、78等窟就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隋唐时期,是麦积山石窟北朝至隋唐时期洞窟最重要的造像题材之一,这种三佛题材是长安佛教法华思想对北魏甚至整个北朝石窟造像影响的结果。本文主要就麦积山初期洞窟的三佛造像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冉万里 《文博》2001,(1):10-16
毛庄科石窟位于安塞县西北约25公里的毛庄科村南约200米处的崖边,行政区划隶属于安塞县郝家坪乡寺沟行政村(图一)。图一 毛庄科石窟位置示意图 窟前不够开阔,崖下有一条土公路通往拓家土瓜,路南即为一条无名小河,系桥川河支流。石窟所在地的石质为灰色砂岩质,易开凿易风化。现存石窟两个,相连开凿,均坐北朝南(图二)。原来均被土石掩埋,窟内堆满淤泥和石块,造像仅露出上半身。据村民介绍,大约在80年代,村民砍柴时将其发现,文物普查时也调查了该石窟,但漏查一窟,且记录的位置、数据及方向均有误①。2000年8月18日,西北大学陕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