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代名画大多流传有绪,其中还附会着精彩的故事,但像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这样历经如此沧桑。保存至今的名画,实属罕见。名画家收藏名画,凭的是眼力。机遇和经济实力,三者缺一不可。该画最近来上海展出,笔者想起一代名家吴湖帆与这件国宝的一段因缘,因以记之,为画史提供一点资料。 吴湖帆,又名翼燕,号倩安,江苏吴县人。吴家为苏州名门望族,祖父吴大 ,乃晚清大吏,官拜兵部尚书,但此公亦雅好文艺,对诗文、书画、鉴赏之道尤精,晚年更是致力于此。吴湖帆少时即受祖父影响,舞文弄墨,极好书画,显示出一名天才画家的秉赋。…  相似文献   

2.
2010年至2011年,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邀请海峡两岸画家共绘《新富春山居图》,讴歌中华民族文明同根,寄托两岸民众期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景. 此画作是画家刘震力参加共绘《新富春山居图》创作活动后,根据采风写生积累的素材单独创作的一幅佳作.作品用色彩丰富而又细致入微的笔墨,描绘了富春江畔桐君山段秀丽的景色.作品章法严谨而又潇洒自如;技法上既继承了传统中国的绘画技巧,又融入了现代西方的绘画技法,展现了崭新的意境,给人以赏心悦目的享受.  相似文献   

3.
周军 《文史精华》2011,(8):59-63,1
2011年5月11口下午2时整,在古琴《流水》声中,因在明代遭火焚而被分成两半的《富春山居罔·剩山图》在50年后第一次离开杭州启程赴台,与原槭一·卷、现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无用师卷》于6月1日董7月31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全景再现,重现这幅中困山水画长卷“第一神品”的原貌。  相似文献   

4.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在清初为宜兴吴洪裕收藏,吴氏临终之际将其投入火中,赖由他的两个侄子及时抢救而幸免于难。由于对吴洪裕的家世情况不甚了解,后世将抢救《富春山居图》的二人误为一人。火焚后的《富春山居图》被分成两段,《剩山图》为吴其贞所得,主要部分先归丹阳张伯骏,继而被泰兴季寓庸买去。季寓庸卒后此卷归其子季八士,因父子二人同时钤有收藏印,季八士名声不显,父子二人又被误为一人。另外,作为《富春山居图》在清初流传的重要见证者,吴其贞的名字也有误会发生。本文据文献与收藏印等材料加以考辨,以期厘清《富春山居图》在清初流传中的三个误解。  相似文献   

5.
2010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的提问时提到了《富春山居图》:"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在杭州市),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相似文献   

6.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提出,希望分藏在海峡两岸的《富春山居图》能够合一展出。温总理的话,使得这幅画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坛宗师黄公望晚年的杰作,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画自诞生之日起,660年来在民间辗转流传,历尽沧桑,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7.
冬蕾 《中华遗产》2010,(1):56-69
有人说,中国山水画随便截掉那一段都可以,因为画的不过是差不多的山山水水,那么,对于有“中国山水画第一神卷”之称的《富春山居图》而言,也是这样吗,风貌的流转中,它被迫分裂了。  相似文献   

8.
《风景名胜》2013,(7):26-26
600多年前的元代,画家黄公望背着画囊来到桐庐,他被这里的景致深深打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山水,让黄公望产生了创作《富春山居图》的冲动。他历时三年,终于在其82岁高龄时创作完成。这幅画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历经劫难,至今分为两段,分藏台北和大陆。所幸,黄公望所看到的风景至今保存完好,依旧美丽。通  相似文献   

9.
蔡琴 《古今谈》2010,(2):24-28
在2010年3月14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的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一时间,分藏海峡两岸的中国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吸引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富春山居图》卷是一件传世名作,也是黄公望一生中的代表作。明、清以来曾为不少书画鉴赏家所收藏,也为许多著名画家所临仿。沈周、张宏、董其昌、赵左、蓝瑛、沈颢、邹之麟、王翚、查士标、方琮等,都有临摹本传世。见于记载的临仿者还有王绂、文徵明、王时敏、恽向、程正揆、吴历等。这  相似文献   

11.
推荐地:黄公望隐居地"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说的就是江南山水城市富阳。富阳位于杭州西郊,是"西湖—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三江两湖"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富阳历史悠久,山川灵秀,横贯全境的富春江如诗如画。山水之间,多少文人墨客停下脚步,挥洒着他们的挚爱与才情,留下佳作无数。元代大画家黄公望晚年痴迷于富春山水,结庐于富阳筲箕泉,借传道、绘画和赋诗作  相似文献   

12.
<正>有一种时兴:骑游《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被称为山水画的最高境界,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13.
《风景名胜》2011,(9):52-53
桐庐县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四年(公元225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山水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从古至今,一千多位文人墨客、达官贵人来此游览,留下了2000多首诗文。600多年前,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以富春江山水为蓝本,创作了不朽名画《富春山居图》,永世流传。从黄帝时期的桐君,到东汉的严子陵,再到无数现代人,无不被这里的山水人文所倾...  相似文献   

14.
窦忠如 《纵横》2011,(6):60-63
浙江省境内有一条波澜壮阔的钱塘江,素以其排山倒海之势的潮水景观而闻名于世,至于钱塘江自桐庐至萧山那段古称之为富春江者,却是因为一幅画作而名扬天下的,这就是位列元四家之首的黄公望之《富春山居图》。不过,这幅画作还由于历经劫难而充满了传奇色彩,以至于离奇而又真实得让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  相似文献   

15.
王琰  康曦 《文史博览》2010,(5):22-25
2010年3月14日上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到《富春山居图》,希望分藏两岸的《富春山居图》能够合一展出,吸引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也使得这幅古画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幅古画自诞生之日起660年来,在民间辗转流传,历尽沧桑,为世人留下了许多的传奇故事。——编者  相似文献   

16.
一《富春山居图》长卷真迹,是元·黄公望的著名杰作。卷为纸本,精洁,纵33厘米,现存部分横636.9厘米,共存六接纸。墨画,大都用干笔勾皴,极少渲染,披纷苍劲,真有草篆奇籀的笔势。又因“逐渐填劄”(见自跋语)而成,其中复笔、改笔处较多,又六纸基本上用较尖新笔画,中间少数树木用小秃笔,后部末一高岭系皴笔,亦带秃。勾  相似文献   

17.
18.
刘震力 《百年潮》2013,(4):80-80
美术点评2010年至2011年,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邀请海峡两岸画家共绘《新富春山居图》,讴歌中华民族文明同根,寄托两岸民众期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景。此画作是画家刘震力参加共绘《新富春山居图》创作活动后,根据采风写生积累的素材单独创作的一幅佳作。作品用色彩丰富而又细致入微的笔墨,描绘了富春江畔桐君山段秀丽的景色。  相似文献   

19.
杨新 《收藏家》2002,(4):54-57
一件好的书画作品,笔精墨妙,似有天地鬼神之助,自大师心中流出,令人过目不忘,谓之铭心绝品。近日,应友人之约,前往盘龙拍卖公司,观其所征集到的春季拍卖书画作品,不意其中有不少大师之作,当观之时,心弦震荡;待观之后,刻骨难忘。夜深人静,回想所见,奋笔疾书,记录于此,待来日之研究。石涛《墨笔山水》,大幅,画面整洁,层山峻岭,笔迹磊落。近几年来,拍卖行中之石涛作品,除《高呼与可图》卷之外,很难见到有如此精彩的石涛作品。余当即  相似文献   

20.
李理 《收藏家》2011,(8):3-12
2011年6月1日,经过长期策划与悉心筹措,备受全球华人瞩目的古代传世名卷《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实现了合璧展览。此次,分藏两地的古代艺术精粹得以幸会,不仅是大陆、台湾两岸文物的美好集合,是两地文博界对古代传世藏品价值最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