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一向主张,绘画要根据自身的性情,选择自己的艺术风格。画山水的人要常到大自然中去,选择自己熟悉的题材,用自己的艺术语言,自己的艺术符号反复演练,国庆选择的主题是自己熟悉的北京周边的景色,经常不断地到生活中体会观察,逐渐找到了北京地域风情的特点,这个题材的选择,让他得心应手。我是鼓励学生要有创新意识的,会什么就画  相似文献   

2.
正我一向主张,绘画要根据自身的性情,选择自己的艺术风格。画山水的人要常到大自然中去,选择自己熟悉的题材,用自己的艺术语言,自己的艺术符号反复演练,国庆选择的主题是自己熟悉的北京周边的景色,经常不断地到生活中体会观察,逐渐找到了北京地域风情的特点,这个题材的选择,让他得心应手。我是鼓励学生要有创新意识的,会什么  相似文献   

3.
何萍 《贵州文史丛刊》2008,(3):F0002-F0002,F0003
绘画艺术的发展,表观在画家自身风格的寻觅与转换之中。山水画家王中才擅长表现贵州地貌特征和植被形态的设色山水,得到市场及大众审美习惯广泛认定,但画家近年却另辟蹊径,以酣畅淋漓的水墨,对贵州山水作另样的表达。这是他从设色山水创作群体游离的端倪,成为贵州山水画创作的一个新视点。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诚轩2015年春季拍卖会将于五月中旬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推出中国书画、现当代艺术、瓷器工艺品、钱币邮品四个项目,共计七个专场。中国书画精选四百八十余件拍品,吴湖帆1943年的青绿山水代表作《翠岚居隐》完成时正值吴氏五十寿诞,收入《梅景画集》,代表吴湖帆40年代山水画的成就。是次征集到的黄宾虹山水和书法作品,创作时间集中于北京时期,相对完整地展现出画家这一关键阶段的艺术探索和脱化轨迹:1946年的《湖山泊舟》笔致严密而充满律动感;《临徐渭二体书卷》书于80岁(1943年)左右,对于研究其笔法有极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探讨文化选择同画家创作个性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出:画家创作个性的发展应受文化选择的影响,艺术的生命形态本身就包孕着文化的全部基因。因此,只有适应了各个时代文化选择,画家的创作个性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莉 《文物世界》2002,(2):47-49
元代山水画是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到较高阶段的表现。画家的创作,都是从自然界直接感受中获得了有用的题材,对于山水自然的理解更为深刻。  相似文献   

7.
李合民 《丝绸之路》2010,(14):F0002-F0002,F0003
杨博文,笔名杨博,号智禅、白云草堂主。1967年生于兰州,祖籍江苏溧阳市杨庄。1994年毕业于西北师大敦煌艺术学院。自幼师承当代著名画家、西北师大教授唐俊卿先生,为其入室弟子,并先后受教于杨国光、康金城等先生,学习中国画艺术。2004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首届高研班姜宝林工作室,2006年师承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美术史学家、画家阮荣春先生学习中国山水画创作。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甘肃分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敦煌创作中心委员、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画家、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山水画创研部副主任、甘肃青年美协常务理事。主攻山水、花鸟国画创作,兼习诗词,金石篆刻师从当代名家钱墨君先生,独创了唐三彩、钧瓷等釉彩窑变中国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作品被美国、香港、韩国友人和多家企业收藏。  相似文献   

8.
师界弘 《神州》2013,(23):237-238
山水画写生是山水国画创作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写生就是画家到生活中去积累素材,采撷山川万物的灵气和生机,画家通过写生不仅可以获得美好的形象、意境,锤炼自己的表现语言,还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新的艺术感受力。现在的中国由于国家政治经济日益强盛从而带动了国人的文化自信和不断扩大的文化视野。独立、个性,多元的当代文化迫使中国画从传统文人画隐逸遁世、虚静幽闭的状态中走出。对传统绘画语言的利用也从过去单向的“文人画”视角转向对传统画遗产的全方位关照。现世的关怀和鲜活的当代体验,使中国画家更加注重对自然,人生的真切体悟,因此“师造化”注重在现实生活中写生就成为当代画家磨砺与完善绘画语言的重要手段,它对现代山水画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山水画写生是山水国画创作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写生就是画家到生活中去积累素材,采撷山川万物的灵气和生机,画家通过写生不仅可以获得美好的形象、意境,锤炼自己的表现语言,还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新的艺术感受力.现在的中国由于国家政治经济日益强盛从而带动了国人的文化自信和不断扩大的文化视野.独立、个性,多元的当代文化迫使中国画从传统文人画隐逸遁世、虚静幽闭的状态中走出.对传统绘画语言的利用也从过去单向的“文人画”视角转向对传统画遗产的全方位关照.现世的关怀和鲜活的当代体验,使中国画家更加注重对自然,人生的真切体悟,因此“师造化”注重在现实生活中写生就成为当代画家磨砺与完善绘画语言的重要手段,它对现代山水画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演变进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卓有成就的优秀画家。其中女性画家虽然人数相对较少,但在绘画史上仍占有重要一席。特别是明清两代女性绘画空前发展,无论画家人数,还是作品数量都超过了以往历代。此时的女性绘画题材广泛,山水、花鸟、人物均有;艺术手法多样,工笔、写意、水墨、重彩兼能。她们在绘画创作中能自然地倾注自己的真情实感,使作品带有一种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愫,雅秀清丽之中往往流露着一种淡淡的忧思与哀愁。她们的作品开拓了揭示女性情感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著名的山水画家,杨夏林在漫长而又繁忙的绘画创作和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古今山水画的传统,并充分结合了西洋画里的有益部分,创造出有别于他人的"杨家样"山水画法,并以此表现中国的山山水水。本文就重点介绍杨夏林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所作的武夷山题材系列山水画。当时,杨夏林多次带领学生进入武夷山区进行教学写生,他告诉学生,山水画写生即"师造化"的过程,它不是简单地对自然景观进行真实的再现,而是要通过创作者自身的审美和经验,对现实山水传达出的美感进行艺术加工。  相似文献   

12.
北京诚轩     
《收藏家》2016,(5)
正北京诚轩2016年春季拍卖会将于五月中旬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推出中国书画、现当代艺术、瓷器工艺品、钱币邮品四个项目共计七个专场。中国书画分为两个专场,精选五百件拍品。傅抱石创作于1949年的《山瀑清会》画幅逾十四平尺,气势撼人,尺幅之宏阔在其四十年代的作品中洵为少见,并见载于《傅抱石年谱》等数本权威出版物,无疑为画家最重要的山水作品之一。此幅取石涛诗意,画面崇山峻岭绵延起  相似文献   

13.
晚明以来,在江南地区出现大量的以文学、艺术为擅场的艺术家族,其中尤以常州地区的恽氏家族为特别。在恽氏家族中,早期以诗书传家,到晚明起,则以艺术传家,一直绵延至清代中后期,时间长达数百年。在恽氏艺术家中,以恽向和恽寿平的成就最为突出。恽向是恽氏艺术家族中第一个以绘事见长者,是恽氏家族从诗礼传家到以艺术传家的关键人物,是家族转型期的先驱。他不仅是一个身体力行的画家,更是一个在画学思想、创作理论方面有所建树的学者,在晚明山水画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考察恽向及其艺术成就,便成为恽氏艺术家族研究不可绕过的一座分水岭。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恽寿平研究较多,而对恽向则鲜有所及。基于此,本文在在前人有限的研究基础上,以恽向传世作品和时人文献为依据,对恽向生平事迹、山水画成就、画学理论及其对画坛的影响展开论述与考察。恽向及其画学理论与画风,是晚明时代热衷传移模写、外师造化的山水画家的缩影。本文便是借一个艺术家族的个案解析,为人们认识晚明时代的山水画风提供另类参照。  相似文献   

14.
生于南方的青年画家陈一耕,是一位多才多艺,具有诗、书、画、印多方面修养的山水画家。自20世纪末定居北京以来,却一直在脚踏实地地学习。在中央美院学,在中国画研究院学,近年又就读于龙瑞为导师的山水画精英班,仿佛学不够似的。他要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打下坚实的笔墨基础,他要为他的作品注入更为丰富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5.
贾德江 《收藏家》2007,(2):F0003-F0003
生于南方的青年画家陈一耕,是一位多才多艺,具有诗、书、画、印多方面修养的山水画家。自20世纪末定居北京以来,却一直在脚踏实地地学习。在中央美院学、在中国画研究院学,近年又就读于龙瑞为导师的山水画精英班,仿佛学业不够似的。他要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打下坚实的笔墨基础,他要为他的作品注入更为丰富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6.
山水画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生活素材的重新组织,发挥记忆和想象,通过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段,把主观的认识、理解,以形象语言表达出来。它是画家智慧灵感、审美情趣、文化修养、生活阅历、精神气质和绘画技能等诸方面的综合体现。山水画创作虽然表现的是自然景物,但它已经不是自然景物的写生记录,而是把客观景物与思想感情融合一起。是画家创作的理想体现和心中的山水。  相似文献   

17.
王飚 《神州》2012,(18):159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山水画家所遵循的绘画旨要。在面对自然界的真情实感中,对物象进行艺术地舍取,借用传统语言和笔墨形式,用来表现大自然及其画者的感受。就是以造化为师,深入研习体察感悟,掌握自然规律,丰富内心世界,把造化之美,升华为艺术之美,以此表达内在的情感境地。  相似文献   

18.
以传统的笔墨程式来表达山水意象,显然已经不是当下有胆魄、有思想的画家应有的艺术态度和文化担当了,因为中国画在现代文化境遇下一定要寻求自身的突破,无论是观念上还是技法的表现上,特别是面对我国不同境域山水(非传统意义上江南或北方)审美对象时,如何突破原有笔墨语言局限和惯常模式的束缚?如何在新的艺术情境下进行合理的“语言”转换时,有革新的画家更会直面历史与现实,在探索中披荆斩棘、奋然前行。而刘知白先生就是这么一位重要的画家,他晚年的破墨山水画在现当代山水画语言的开拓和图式革新等方面功不可没。而在他晚年的泼墨山水中,除了晴空下正常的山水之外,极具黔地山水特点的雨景、云景、雾景、月景等意象也尤为值得关注,本文正是结合这些意象,进一步探讨刘知白先生泼墨绘画的意象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19.
《十咏图》及其对宋元吴兴文化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北京故宫博物院重新购藏的《十咏图》是一幅流传有绪的11世纪作品。在综合近人对《十咏图》考证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这一北宋绘画基准作品的历史重要性及其对吴兴一地的文化影响。这卷叙事性的作品通过描绘“南园”之景开创了“家产山水”的范例。在南宋史学家的笔下,《十咏图》呈现了特别的文化史价值:它被用作修纂《吴兴人物志》的第一手材料,而且它的创作成为中国史学上较早的以图像证史的自觉实践。在宋亡之际,收藏界开始将张先视为《十咏图》的创作者,即文人画的早期代表。配合文人艺术在吴兴这个元初绘画中心所形成的新格局,《十咏图》直接激励了赵孟顿等大画家确立起的反映主观自我意识的山水境界。这些新的山水创作不仅突出了地域景观特色,而且表现出文人画家们在蒙古人的统治下,努力显示自己的家庭财富及文化优势的鲜明个性。在此过程中,整个元代绘画的风格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马健  杨艳 《神州》2014,(15):182-182
水彩画家雷洪(1953——1994),从事水彩画研究、创作、教学的二十余年。他深入考察研究中国古代艺术、持续不断地每年外出写生创作,用自己的真诚面对社会、自然和艺术。画家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炽烈之情,对艺术充满了如朝圣者般的执着之情,忠实地用自我的话语去述说表达,使水彩画作品具有极“真实”的品质。独具匠心地探索出一条融合中西的水彩民族化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