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9年《遂宁县泰》载:“克幽禅师,广德寺开山第一和尚,相传为观音大士化身。唐大历十年,方赐谥‘克幽禅师’,有真身塔在寺后。宋崇宁二年,敕谥‘慧应大师’,塔名:‘善济乾道’,  相似文献   

2.
鹦鹉学舌     
有一个小沙弥,很想学禅师们棒喝的妙用,苦无明师可问。一天,无相禅师光临他们的道场,小沙弥恭敬地请教无相禅师:禅师!‘喝’的法门如何学?无相禅师道:你去向你的师父说‘正当恁么时作么生?’不管你师父回答什么,你这时  相似文献   

3.
《世说新语,卷中之下,赏誉篇有一条记王济事。今将原文抄在下面:“王汝南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己。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仍与语,转造清微。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遂留共语,弥日累夜。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喟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去,叔送至门。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济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萦,名骑  相似文献   

4.
<正>史籍载西汉有龙渊宫,其位置有二说:一说在汉长安城西,茂陵东;一说在河南濮阳西平界,曹魏如淳注《汉书·武帝纪》时曰:"《三辅黄图》云:‘有龙渊宫,今长安城西有其处’。《沟洫志》:‘救决河,亦起龙渊宫其旁’"。考诸史籍,西汉龙渊宫当在汉长安城西,茂陵东,河南濮阳西平界说为后人对史料的误读。《汉书·武帝纪》载:"(元光)三年(前132年)春……。河水决濮阳(此事《沟洫志》:载:‘河决于瓠子’。泛郡十六,发卒十万救决河。起龙渊宫。""上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辄复坏"。丞相田蚡又"言于上曰:‘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强塞,强塞之未必顺应天’。而望气用数者亦以为然,是以久不复塞也。"堵  相似文献   

5.
正大报恩寺的源头有人说是长干寺,有人认为是建初寺,孰是孰非,应当细析。两寺建造缘起与年代不同《隋书˙佛经》:"推寻典籍,……三国时,有西域沙门康僧会,赍佛经至吴译之,吴主孙权,甚大敬信。"许嵩《建康实录》:"是岁(吴赤乌十年),胡人康僧会入境,置经行所,朝夕念佛,有司以闻。……因引见僧会,其言佛教灭度已久,唯有舍利可以求请。遂于大内立坛,结静三七日得之。帝崇佛教,遂于坛所立建初寺。"  相似文献   

6.
鹦鹉学舌     
《湖南文史》2011,(1):M0003-M0003
有一个小沙弥,很想学禅师们棒喝的妙用,苦无明师可问。一天,无相禅师光临他们的道场,小沙弥恭敬地请教无相禅师:“禅师!‘喝’的法门如何学?”  相似文献   

7.
正北宋著名的盛勤禅师,象郡(今象州)人,六祖慧能后"一花五叶"云门宗之四世,时获御封"明教大师"的镡津(今广西藤县)人契嵩禅师曾亲自为他的舍利塔撰写塔铭(并叙),并为他作品《原宗集》写叙,禅宗典籍对他亦多有介绍。契嵩在所撰写的《原宗集叙》开篇即有"象郡勤师聚禅学百家之说",当即点明了盛  相似文献   

8.
《汉书·地理志》载桂阳郡“有金官”。宋明清的注释家对此出现了“金官说”和“铁官说”。王先谦《汉书补注》采集众说曰:“官本金作铁,引宋祁曰:‘铁官’,邵本作金官;徐松云:‘宋本作铁官’。”当代学者或持“金官说”,或持“铁官说”。《辞源》曰:“金官,采金之官。《汉书·地理志》桂阳郡……有金官。”《剑桥中国秦汉史》曰:“桂阳郡‘金官’铸造黄金。”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二册第333页曰:“据《汉书·地理志》所载,设有铁官的郡或县计有:……桂阳郡。”但是,持两说的学者都没有深入论证自己的观点。事实上,两者都难于成立…  相似文献   

9.
《史記·匈奴列傳》冒頓"北服渾庾"。《漢書·匈奴傳》作冒頓"北服渾窳"。《漢書·地理志下》朔方郡有窳渾縣,師古注:"窳音庾。"王子今《論賈誼〈新書〉"備月氏、灌窳之變"》指出:"‘窳渾’如果與‘渾庾’、‘渾窳’有關,或許應當與雁門樓煩、上郡龜兹、朔方渠搜等類同,因外族内附者聚居得名。"中國古代邊郡縣以内附部族原名命名聚居地者俯拾皆是。但亦有以某地原部族名命名邊郡縣者,如西漢雁門郡樓煩縣本樓煩胡地。因此,窳渾如果與渾庾  相似文献   

10.
水往高山流 石霜楚圆禅师,广西全州人,22岁于湖南湘山隐静寺出家,后参谒汾阳善昭禅师,在其座下参学7年而得法。后开法于袁州(今江西宜春)南源山广利禅院,住了3年,除阐扬禅旨外,偶尔也会有禅者慕名前来试探他的禅功。  相似文献   

11.
水往高山流石霜楚圆禅师,广西全州人,22岁于湖南湘山隐静寺出家,后参谒汾阳善昭禅师,在其座下参学7年而得法。后开法于袁州(今江西宜春)南源山广利禅院,住了3年,除阐扬禅旨外,偶尔也会有禅者慕名前来试探他的禅功。  相似文献   

12.
太原永祚寺,原名永明寺,因寺内有双塔,俗称双塔寺。该寺创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位于距古太原城4公里许的东南隅,坐南向北。寺内双塔巍峨俊秀,苍劲挺拔,前人誉为“晋阳奇观”。 据万历《山西通志》记载:“晋阳城重山遮障,开此平衍真一大形胜也。独龙稍不足,文明不开;虎稍强,故其民挚悍,而世家亦少。近有筑浮屠者,亦大有见。”本志《傅应期先生传》中记载:“郡地形左痹不胜右,缙绅学士建永明寺、宣文塔于东山,以辅不足,推公(傅霖)首事。”万历《太原府志》也载:“起自堪舆家言,谓塔在巽峰则文运胜。”由此可知,万历年间以傅霖为首的缙绅学士为“兴文运”,补辅郡地形之不足,而创建永明寺和宣文塔。其确切的创建时日据旧塔铁质塔刹铭文记载为“万历岁次己亥仲夏”(万历二十七年)。 据乾隆《太原府志》、道光《阳曲县志》记载,万历三十六年五台山高僧、护国禅师福登法师以永祚寺旧塔微侧,更建新塔于旧塔与寺院之间。到清代又在两塔之间建过殿,在旧塔之前建后殿。据梁思成教授三十年  相似文献   

13.
北京牛街礼拜寺的东南跨院内有两座阿拉伯学者的坟墓,习称"筛海坟";还有两方阿拉伯文墓碑,现在东西排列嵌于跨院的北墙,亦即该寺东大厅(俗称七间房)的南山墙外壁上,碑刻文字清晰可辨。三十年代,回民学者赵振武先生把碑文译成中文;白寿彝教授继而把碑文中所署年月换算成中国纪元及相应的公元年月,连同墓碑拓片,先后发表于《月华》和《禹贡》等刊物上。自此,牛街礼拜寺的两座筛海坟及筛海逝世年月公布干世;牛街寺始建于元的说法,也得到了石刻文字的佐证。姜纬堂同志于1987年第11期《文物》上,以《北京牛街礼拜寺阿拉伯文墓碑来历质疑》为题发表文章,认为:"今日牛街礼拜寺中二‘筛海坟’绝非元初故物,实系后世所仿建。……墓碑亦断非寺中所固有,其必后世所迁来。故不当引现存之‘筛海坟’及其  相似文献   

14.
据《江苏省志·宗教志》载:“江苏佛教,始于东汉。《后汉书·陶谦传》‘谦使笮融,督广陵’,‘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四,可容下三千许人。作黄金涂像,衣以锦衫。每浴佛,辄多设饮饭,布席于路,其有就食及观者且余万人。’信佛之风极盛。南北朝时,江苏寺庙林立,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之说。隋唐年间,‘丛林’四布,高僧倍出。元、明、清期间,江苏佛教仍很兴旺。民国年间,江苏各地几乎村村有寺庵。”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总目》卷七一关于《法显传》的提要,有两处不确: 其一,提要云:“法显,晋义熙中自长安游天竺,经三十余国。还到京,与天竺禅师参互辨定,以成是书。”案:法显在建康道场寺与佛驮跋陀罗(觉贤)“参互辨定”的,指他们合译之天竺律藏,不是指《佛国记》。《佛国记》如后世刻书人解题所注,是法显“自记游天竺事”的游记。此类文体唯有躬身实践的旅行家才有可能撰写,非局外人所宜蹑足者,亦无资“参互辨定”。何况,法显在《佛国记》有言:“(413年)夏坐讫,……遂便南下向都,就禅师出律。”此又见其与跋陀罗“参互辨定”的分明指合译经律。《魏书·释老志》云:“(法显)所得律通译未能尽正,至江南更与天竺禅师跋陀罗辨定之,谓之《僧祗律》”。是经为法显译经中最重要最具代表性者,此言亦分明指他们合译律藏,而不是指《佛国记》。盖提要作者一方面说到《隋  相似文献   

16.
不要拂拭     
《文史博览》2010,(5):M0003-M0003
<正>有一位青年脾气非常暴躁、易怒,并且喜欢与人打架,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欢他。有一天他无意中游荡到大德寺,碰巧听到一休禅师正在说法。听完后他发愿痛改前非,就对禅师说:"师父,我以后再也不跟人家打架口角,免得人见人厌,  相似文献   

17.
正三、隐元禅师弘法与长崎华侨华人信徒隐元禅师于南明永历八年(顺治十一年,1655年)七月初五日抵达长崎,次日登岸至东明山兴福寺。此寺是在长崎的三江华侨、江西富商欧阳云台施舍别墅创建的~(33)。据《普照国师年谱》记载:隐元于"七月初五,晚抵长崎……次早,寺主逸然同檀越请进兴福寺。法语五则。即日,二镇主谒见,谦恭致礼,各赠以偈。"~(34)是说,七月初六日早晨,兴福寺主逸然率檀越于岸边迎请隐元禅师进入兴福  相似文献   

18.
金陵局本《史记·吴王濞列传》:“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益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王念孙《史记杂志》云:“‘益铸钱’当依《正义》作‘盗铸钱’,字之误也。《文选·吴都赋》、《芜城赋》注引此并作‘盗’,《汉书》亦作‘盗’。”张文虎《校刊史记集解索引正义札记》亦持此说。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据王、张  相似文献   

19.
《莫高窟记》及其历史背景莫高窟记右在州东南廿五里三危山上。秦建元之世,有沙门乐僔仗锡西游至此,遥礼其山,见金光如千佛之状,遂架空镌岩,大造龛像;次有法良禅师东来,多诸神异,复于僔师龛侧又造一龛:伽蓝之起,肇于二僧。晋司空索靖题壁号仙岩寺,自兹以后,镌造不绝,可有五百余龛。又至延载二年,禅师灵隐共居士阴祖等造北大像,高一百册尺;又开元年中,僧处谚与乡人马思忠等造南大  相似文献   

20.
中华书局点校本《旧五代史》卷69第914页,正文有“(张)宪初闻有变,出奔沂州。”卷后第923页《校勘记》第二条“出奔沂州”称“殿本、刘本同。《资治通鉴》卷275作‘出奔忻州’。《资治通鉴》注云:《九域志》:太原府东北至忻州二百里。此以宋氏徙府后言也。”但对张宪出奔之地究竟是“忻州”抑或“沂州”,却不予判明,使人读后更不得要领。按,北宋初年人乐史《太平寰宇记》卷23载:“沂州,琅琊郡,今理临沂县”;该书卷42又载:“忻州,定襄郡,今理秀容县……秦为太原郡地,今州即汉太原郡之阳曲县也……(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复为忻州”。“沂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