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宋文》分别漏收陈宜之《宋故陈明叟墓志铭》、刘唐允《宋故孺人王氏墓志铭》、刘概《宋故赠大理寺丞蔡公墓志铭并序》、赵珉、徐赞《源神碑记》、徐赞《《李将军碑铭》、马祥《新修玉皇行官碑》、吕惠卿《太原故城惠明寺舍利塔碑铭》,今予以辑出,加标点以作补遗.  相似文献   

2.
2007年4月,镇江博物馆考古人员在江苏省丹阳市大泊社区王家村发掘一座宋代竖穴土坑墓。墓葬已遭破坏,出土器物较少。出土"(宋故)赠吏部尚书邵公夫人墓志铭"一合,墓主为北宋丹杨郡夫人强氏,夫君为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枢密副使的邵亢。王珪《华阳集》卷三十七撰有邵亢墓志《邵安简公亢墓志铭》。强氏墓志铭可与邵亢墓志铭相互补充、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3.
北宋名臣范仲淹的遗稿由其诸子编辑成《范文正公文集》二十卷,今天尚存北宋刻本。日本静嘉堂文库所藏“宋乾道间刻本”.收有嘉定五年以后才定名的《别集》四卷,其著录当有误。将不同时期所刻的范仲淹文集、奏议、书信以及后人所编年谱、祭文、遗事录等统一版式,汇总合刻为四十二卷,出于元至正年间褒贤世家(范氏)家塾岁寒堂,明清到本则大多祖范氏岁寒堂本,且多出自范氏后裔,或修版重印、或加以翻刻,但也有增编成四十八卷的;另外还有十四卷、十卷等重编本以及与他人文集的合刻本。总之,范仲淹文集流传至今基本保存了宋刻原貌,并免太多佚失;范氏家塾岁寒堂刻本是元以后最通行的本子,乃明清诸刻的祖本。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讨了宋绍兴五年李邴撰《宋傅察墓志铭》所存在的几点疑问,考证傅察夫人赵氏身世是崇宁宰相赵挺之的幼女,蠡测该墓志铭原题作《宋故朝散郎尚书吏部员外郎赠徽猷阁待制傅公墓志铭》。唐韩偓“四序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诗,经考应作于福州钓龙台,即福州南台(今福州市台江区闽江之滨的南台山)。清《晋江县志》《丰州集稿》等书误考,将韩偓是诗收入。宋末元初泉州人蒲寿宬所作诗《仲冬下浣会同僚游东岩》《游西岩》和《西岩》,是其在知梅州期间所作,《清源山志》将其收入,有误。  相似文献   

5.
《文献》2014,(4)
<正>曹彦约(1157—1228),字简甫,号昌谷,江西都昌人。肄业白鹿书院,朱熹门人。宋淳熙八年(1181)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卒谥文简。黄宗羲评价道:"在朱门,勉斋(黄榦)称为豪杰之士。盖论学统,以勉斋为第一,论经济大略,有以自见,以先生(曹彦约)为第一。"①被吴澄誉为"朱门四友"。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集》卷八七有《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赠宣奉大夫曹公墓志铭》:"所著《舆地纲目》十五卷,《昌谷类稿》六十卷,《经幄管  相似文献   

6.
徐铉(917—992),为南唐李煜时重要文学侍臣,历任礼部侍郎、尚书左丞、兵部侍郎、吏部尚书、翰林学士.南唐国灭,他随后主入汴京,在赵宋朝廷相继为太子率更令、散骑常侍、直学士院等官,后因事贬窜邠州,任静难军行军司马,卒于邠州官舍.徐铉是南唐宋初颇负盛名的文学家.在南唐时即与韩熙载齐名,素有“韩徐”之称.仕宋后,从其学者多人,如李至、陈彭年、胡克顺、吴淑辈皆出于门下.铉去世后,吊唁之作甚多,仅其文集后就附录有行状(不署撰人)、墓誌铭(李防撰)、祭文(李至、杨徽之、张洎等撰)、挽歌辞(李至撰)数则.在上述吊唁之作中,行状未署撰人名姓,为徐铉文集作序跋者,如陈彭年、晏殊也无只字提及,而后世为宋人编纂文集也未述及此文,于是《徐铉行状》撰人似乎就成了一个疑案.  相似文献   

7.
《敕河西节度兵部尚书张公德政之碑》是由S6161、S3329、S6973、S11564、P2762号五个卷号六片拼合而成.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把S3329号称作“张氏修功德记”,S6161号称作“残表状”,S6973号称作“张议潮别传”,P2762号称作“张淮深修功德记”.1957年翟林奈编《英国博物馆藏敦煌汉文写本注记目录》指出S3329号后接P2762号.1964年藤枝晃《敦煌千佛洞的中兴》(《东方学报》第35册,1964年)将S6161、S6973号残存三片  相似文献   

8.
过云楼旧藏《宋宗室持节随州诸军事、随州剌史、充随州管内观察使、上柱国、天水郡开国公,食邑六千一百户、实封一千四百户,赠开府仪同三司,追封崇国公,再赠司空,谥孝恭墓志铭》。撰者为郑居中,米芾小行楷书,署云:“承议郎、权知淮阳军、管勾学事兼管内劝农使、飞骑尉、赐绯鱼袋、借紫臣米芾并题盖”,今题盖已无存。据墓志知崇国公名世恬,是宋太祖的玄孙,燕王德昭的曾孙,书中“玄”书作“元”,是避所谓宋始祖的讳而改。世恬名见《宋史》卷二一八《宗室世系表》第四“燕王房”。志中云:“崇宁元年五月十一日,以疾终于睦亲第,享年六十”。“大观  相似文献   

9.
新乡市博物馆石刻仓库有元代《慕完墓志》及志盖各一方。志盖为盝顶,盝顶长61,宽57厘米,四杀厚4.5、下部长81.5、宽78,沿厚24厘米。素面无纹饰,有阴格,阴格内双钩篆书“大元故侍御史赠参知政事慕公墓志铭”16字。志石长83、宽78、厚32厘米。志文共40行,满行44字,共约1600百余字。该石右上角略残。志石与志盖显得厚重硕大。其出土时间、地点皆不详。明代正德年间由新乡县儒学训导李锦编辑、新乡县知事储珊作序并校正的《正德新乡县志》卷三(陵墓)记有:“慕卫公墓在县东北三里,元时累官至参议中书省事,拜治书侍御史。念祖父之思德,求翰林传讲。虞集为墓表以彰之。至元丙子追封卫郡公。”清代乾  相似文献   

10.
刘秩事辑考     
一、刘秩的经历以“述作之盛”见称的刘秩,是唐代一位重要的史学家。他的父亲刘知几,字子玄,官至太子左庶子兼崇文馆学士。秩事迹附见两《唐书·刘子玄传》:秩,给事中、尚书右丞,国子祭酒。撰《政典》三十五卷,《止戈记》七卷,《至德新议》十二卷,《指要》三卷。论丧服制度、加笾豆、许私铸钱、改制国学事,各在本志(《旧唐书》卷一○三《刘子玄传》)。秩,字祚卿。开元末,历左监门卫录事参军事,稍迁宪部员外郎。坐小累,下除陇西司马。安禄山反,哥舒翰守潼关,杨国忠欲夺其兵。秩上言:翰兵天下成败所系,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