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俊斯 《神州》2013,(1):23-23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说的是新婚之夜,洞房里,新郎掀开了新娘的红盖头正准备入睡,突然新娘捂住嘴指着屋里的米缸轻轻地笑着对新郎说:“你看,老鼠正在偷吃你家的米呢。”过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一起来,只见新娘两眼怒睁,抓起鞋子用力地往米缸方向扔,说道:“你这不懂事的小精灵,竟敢来偷吃我们家的米。”……  相似文献   

2.
《炎黄春秋》2009,(5):59-59
我公司自2004年开展按需出版业务后,深受广大作者的欢迎。5年来已为300多位作者出版了学术专著、回忆录、游记、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也为加拿大、台湾等作者出版了著作赠送大陆亲属友人,成为最有品味的礼物和比金钱更有价值的留给后代的纪念。  相似文献   

3.
陪郎撑伞     
阿昌族小伙子娶亲那天,总是“上礼”的先去。新郎和陪伴他的一伙,估计走到姑娘家的寨子,恰巧黄昏,才动身。去早了,也要在寨边等到天稍黑,才能进新娘的家。新郎从院场心上坷,进堂屋时,新娘寨子的年轻姑娘们,都要从廊檐两旁泼清水。新郎要请两个脚手麻利、动作敏捷的小伙子帮撑伞。要是新郎淋湿了,泼水的姑娘们会俏皮地挤眉弄脸,用看不起的眼光投向新郎;新郎滴水不沾,陪郎也会因赢得上风,  相似文献   

4.
《炎黄春秋》2010,(6):69-69
2004年我公司在国内率先与出版社合作开展按需出版业务。5年来引领行业潮流,已为300多位国内作者出版了学术专著、回忆录、游记、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也为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华人作者出版了著作赠送亲属友人,精美的按需出版图书深受广大作者欢迎,成为品味高雅的礼物和更有价值的纪念。  相似文献   

5.
《炎黄春秋》2009,(6):33-33
2004年我公司在国内率先与出版社合作开展按需出版业务。5年来引领行业潮流,已为300多位国内作者出版了学术专著、回忆录、游记、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也为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华人作者出版了著作赠送亲属友人,精美的按需出版图书深受广大作者欢迎,成为品味高雅的礼物和更有价值的纪念。  相似文献   

6.
中国时间     
萧放 《山茶》2009,(1):102-121
在我的老家湖北英山,举行传统婚礼的规矩是,嫁妆在下午抬到新郎家,新娘由娘家人送到半路,然后由新郎家派人打着灯笼迎接。新娘到达新郎家时,一定已是太阳下山之后。据说这是周礼遗风,今天当然被时人视为奇风异俗。其实“夜嫁”习俗源于古人的阴阳观念:下午是阴气到来之时,女性属阴,女性顺从阴性时间到来夫家,这是顺应天时的正确举动。  相似文献   

7.
《炎黄春秋》2009,(7):29-29
2004年我公司在国内率先与出版社合作开展按需出版业务。5年来引领行业潮流,已为300多位国内作者出版了学术专著、回忆录、游记、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也为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华人作者出版了著作赠送亲属友人,精美的按需出皈图书深受广大作者欢迎,成为品味高雅的礼物和更有价值的纪念。  相似文献   

8.
俞金尧 《世界历史》2001,2(5):50-59
在中世纪的欧洲社会,新婚夫妇举行婚礼时,新郎要在教堂口当众宣布赠给新娘一笔财产(一般是指土地)。其用意是,倘若丈夫首先撒手西去,守寡的妻子可以以此作为生活的来源,享用终生。这就是寡妇产,或称遗孀产,其数量通常是亡夫财产的113。  相似文献   

9.
我国土家族有“歌丧哭嫁’习俗。民间风俗歌《哭嫁歌》是土家族传统婚嫁礼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家姑娘一种“修养”,衡量姑娘才智、贤德的标准。因此,土家姑娘从十一二岁起便学唱《哭嫁歌》。新娘在出嫁前半个月(有的地方为一个月),就由伴娘相伴“哭嫁”(土家语称为“打坡”)。出嫁前一天晚上,新娘与村寨中十位姐妹一起哭唱,谓之“陪十姐妹”。迎亲当天下午,迎亲队伍到女方家时,新娘要“哭嫁”,相好姐妹或长辈女人也陪着“哭嫁”。  相似文献   

10.
《炎黄春秋》2008,(9):31-31
(50本起印)2004年我公司在国内率先与出版社合作开展按需出版业务。5年来引领行业潮流,已为300多位国内作者出版了学术专著、回忆录、游记、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也为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华人作者出版了著作赠送亲属友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