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论力行社的日本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行社,这一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内之极端秘密政治团体,其误传于世之名称“蓝衣社”或许更有影响。在其1932—1938年存在期间,确曾震撼于当时的中国社会乃至海外。力行社对日本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他们认为,“三岛小国”的日本在教育、军事和民族意识等方面确有可观之处,而这些都与其处心积虑侵略中国密不可分;中国民众面对国耻困难却表现出一种令人担忧的心态,在物质条件贫乏的同时精神上也出现了种种缺憾,唤醒民众的“民族意识”极为重要;中日关系应放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观察。与同时代的其它日本观相比,力行社的这一认识甚具时代特征,不失为30年代国民党内值得关注的中日关系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知"诚社"者可能不多,那就让此文填补这些空白吧。国民党内派系众多,而其内部秘密小组织则以30年代为甚,如力行社、复兴社、青白团等,这些小团体大家都较为熟悉。但是国民  相似文献   

3.
本刊2006年第8期曾刊登了《周恩来南海密晤台湾国民党要人》一文,文章就周恩来1963年12月上旬在南沙会晤台湾国民党要人的史实做了一番探讨,但是具体在南沙的哪个位置,文章并没有交代。在1993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中,1963年12月6日-12日,没有任何关于周恩来公开活动的记载,那么他这几天到底去了哪里?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周恩来》中,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提到的唐家会谈又是怎么回事?本文作者根据父亲(时任万山要塞区工程指挥部少校副政委)周奎的回忆以及相关的一些资料,认为,周恩来当年"失踪"的那几天,就是在位于广东省中山县的唐家万山要塞(当年直属广州军区,我国四大海防要塞之一,现属珠海警备区),与台湾来的国民党客人举行会谈的。  相似文献   

4.
力行社与西安事变徐有威三民主义力行社(简称力行社)成员、特别是以戴笠为首的力行社特务处特务在西安事变爆发前后,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一力行社和东北军的最早接触可上溯到1934年5月成立的“四维学会”,张学良试图通过建立这一新团体使黄埔系和东北军充分合...  相似文献   

5.
复兴社作为力行社的外围组织,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成为国民党内最有影响的、也是最令人害怕的政治派系。现在,据回忆录、访问记,以及一些国外的情报机构资料显示,该组织不仅仅是一个恐怖组织,而且是一个政治派系。它体现了许多中国人在困难丛生的南京十年期间所关心和寄予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6.
复兴社作为力行社的外围组织,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成为国民党内最有影响的、也是最令人害怕的政治派系。现在,据回忆录、访问记,以及一些国外的情报机构资料显示,该组织不仅仅是一个恐怖组织,而且是一个政治派系,它体现了许多中国人在困难丛生的南京十年期间所关心和寄予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7.
正邓文仪(1906-1998,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为"十三太保"、蒋介石的核心亲信之一,22岁就被擢升为少将,可以说是蒋介石身边最亲近的人之一,建立起戴笠之前的国民党情报系统,推动秘密组织"力行社"并任书记长。本文为邓文仪的女儿邓元玉的回忆和讲述。  相似文献   

8.
南学会若干史实考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仰湘 《近代史研究》2001,23(2):281-292
南学会曾被梁启超称誉为湖南“全省新政之命脉”,故历来颇获研究重视,凡论及维新时期学会组织之论,所有研究戊戌变法(尤其是湖南维新运动)及有关中国近代史之述,皆或多或少提及南学会;关于南学会之专,则有王尔敏《南学会》、汤志钧《论南学会》、卢智《戊戌维新时期的南学会》等。①然史学界迄今对南学会若干基本史实存有舛误,乃至以讹传讹。本依据南学会学长皮锡瑞之日记、《湘报》等原始资料,就南学会若干史实加以考辨。  相似文献   

9.
“四行孤军”英勇抗战的事迹在抗战初期可谓遐迩闻名,本刊今年曾刊发过两篇回忆文章,追述这一史事。惟岁月流逝,回忆难免有不确之处。本刊现再刊发陈临庄先生就此撰写的史料辨析专文,一则佐正史实,二则也是对前述两文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力行社述论     
提及力行社,人们往往会联想起蓝衣社及其特务头子戴笠的种种暗杀行径,但这只触及事物的一个侧面。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颇具影响的秘密政治组织之一的力行社,有着深刻的社会背  相似文献   

11.
特务组织是国民党政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根据现有资料,对其发展过程、活动状况及其特点作一综论。为行文的方便,本文将其按“党方”、“军方”两大系统考察。除了这两个系统外,在特定时期国民党还曾有过别动队等组织,国民党地方实力派也几乎都有自己的特务系统。这类组织或是暂时的,或是局部的,因而不在本文的论述之内。  相似文献   

12.
王侃 《史学月刊》2005,(6):125-128
国民党统治在大陆彻底崩溃之后,蒋介石不愿面对失败的现实,提出了“反攻大陆”政策。但是随着祖国大陆社会主义政权的日益巩固,其“反攻”政策虽屡经调整,终成泡影。长久以来,限于资料原因,少有人论及这个问题。即使有那么几篇章,也多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当年抓捕台湾派遣特务的公安或军队负责人对某一事件的回忆性描述;另一个方面是研究台海问题的学把“反攻大陆”政策作为必须交代的历史背景而作的概况介绍。因此,本根据台湾方面出版的各种史料,对所谓“反攻”政策的来龙去脉做一个详细梳理,以备大家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3.
解放战争时期的新疆 ,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地位。国民党在内地战场上 ,穷于应付 ,逐渐没有力量控制大西北。而就在其力量相对薄弱的新疆 ,出现了进步组织 ,活动频繁 ,为和平解放新疆作出了贡献。一、进步组织的形成新疆解放前夕的进步组织有三支 :一为影响较大的民族青年组织“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是由“新疆民主同盟”、“民主青年团”两个组织改组后形成的 ;一为由涂治、罗志、杨鹤龄、禹占林领导的“战斗社”;一为“先锋社”,该组织以出版《先锋》刊物而出名。1 与“新盟”不同的是 ,“战斗社”、“先锋社”是由汉、回族先进分子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民党新任党主席马英九,刚一上任就喊出了“绝对要为国民党赢回2008年‘执政权”的口号。从现在开始,离他兑现承诺的时间所剩不到两年。有分析认为,未来10年,台湾将是马英九时代,但这并不等于2008年他肯定当选台湾“领导人”。民进党目前陷入空前的困境,也不意味着国民党可以在两年后不战而胜。国民党自身的问题也不少——若不能实现与亲民党、新党的力量整合,国民党没有把握击败民进党。陈水扁对泛蓝阵营的分化瓦解活动从未停止。国民党在台湾民众中的形象也有待改善……马英九要“夺权”,路途并不平坦。不过,马英九已经开始采取行动。  相似文献   

15.
“确山惨案”发生至今已40多年了。但长期以来,一些报刊和老同志的回忆,对“惨案”发生的时间、国民党袭击竹沟留守处的兵力番号及我方在“惨案”中死难的人数几个主要史实说法不一。在调查中,我们对这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核实考证,现作以下说明: 一关于“惨案”发生的时间一说是1939年11月11日;另一种说法是11月12日。我们认为前一种说法是正确的。1939年11月18日,胡(服)、彭(雪枫)致中  相似文献   

16.
1927—1931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阶段。对这一阶段民族资产阶级的活动的系统研究尚付厥如。长期流行的说法是:1927年民族资产阶级追随国民党蒋介石背叛革命是上当受骗,“不仅在政治上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而且在经济上也日益处于破产半破产的境地”。考诸史实,却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7.
1948年下半年,美国已经看出中共在大陆的胜利只是个时间问题,美国担心,一旦国民党政权退到台湾,则台湾很可能遭到和大陆同样的命运:落入共产党之手。为此,美国作出决定,策划“台独”,幕后掌控台湾。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阻止败离大陆的国民党人特别是蒋介石退台。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台北“四·六”事件的49周年。1949年4月6日,逃往台湾的国民党政权,有预谋地在台北大肆逮捕进步学生。这是继1947年残酷镇压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之后,制造的又一起政治迫害事件;也是50年代初,在全省制造大规模白色恐怖的前奏。半个世纪以来,台湾当局坚持反共政策,至今对这段血腥的白色恐怖史实和“四·六”事件讳莫如深。“四·六”事件受害者之一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讲座教授、前台湾“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张光直先生,去年趁因公来京之机探望胞兄张光正时,对其卷入这一事件的经过有详细陈述。张光正同志将张光直先生提供的材料略加整理,推荐给本刊发表,以飧关心台湾骨肉同胞的广大读者,并为研究台湾政治事件的学者提供珍贵史料。材料整理时有一些删减,但保留了有关“四·六”事件的全过程。只是因预定发表的时间仓促,最后修改的文字未经张光直先生过目,这是张光正同志特别要求说明的。  相似文献   

19.
简论苗族的社会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苗族的历史悠久,在古代有较严密的军事组织,后来,由于不断迁徒,动荡不定,所以显现出特有的分散性。接受官府统治的,行官制;接受土司、土目统治的,行土制;官家难以统率的,则俱行“首例”。就社会组织方面而言,“立鼓结社”的鼓社社区组织最为典型,“鼓社”、“议榔”、“理老”这三者是苗族古代社会结构的“三根支柱。”一、鼓社组织苗族古代社会的基本单位地鼓社。鼓社和内容、文化涵义主要通过“鼓社祭”或“祭鼓节”的活动表现出来。苗族古歌有“姜央兴鼓社,全疆的共和”,“江略九千个,遍地喜洋洋”。说明鼓社成立很早,至…  相似文献   

20.
汉口的京剧票社(俗谓“票房”)是业余的京剧组织,它始于20年代.参加“票社”活动的人员则称之为“票友”,由“票友”而成为正式演员就叫做“下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