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明开始,由董其昌引导的文人画群体对青绿山水画进行了一场大变革。青绿山水不仅是董其昌很重要的一种代表性绘画风格,而且也体现了他的文人画思想。本文结合作品与文献,从绘画技法与理论两方面,讨论了董其昌所总结的青绿山水画脉络与风格特征,并兼及"北宗"画家与张僧繇、杨升、杨瑄等人的风格关系。文章同时论及了董其昌青绿山水画风格的形成及其对明清及近世画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画论对于自己画史的归纳,最终总结于董其昌所提出的"南北两宗"论。任何讨论晚明绘画的著作,必定不脱董其昌。董其昌对于后世—晚明、清及民国的画坛和绘画理论影响极为深远,在此,我将尝试以董其昌的绘画创作为主来深入探讨他。董其昌1555年生于上海,20岁出头,便由当地文人陆树声引介进入松江地区的文绅圈子,得以结识顾正谊、莫是龙以及其他地方上的收藏家和鉴赏家。并有幸在年纪尚轻之时,得以自由进出项元汴家中,拜观当时最大的私人书画收藏。也就是在此期间—1570~1580年之间,  相似文献   

3.
在谈论文人画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物时,学界几乎都集中地注意到三个人——宋代的苏轼、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董其昌。但是,苏、赵、董三人的文人画理论是非常不同的,他们的审美旨趣、创作实践更具有明显的区别。苏轼讲的文人画是士人画,结合他强调的士人画的特征及题材的象征意义,明显可以看出其在"高逸人品"、"不可荣辱"方面与董其昌是根本不应该相提并论的。本文旨在分析苏、赵、董三人在文人画发展中各自起到的作用,探讨他们为当时及后世文人画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绘画董其昌与"四王",在艺术思想上一脉相承,都注重摹仿古人,讲究笔墨技法,对"正统派"文人画的继承与发展影响深远。浙江省博物馆藏董其昌仿梅道人山水图轴、王时敏仿倪云林山水图轴、王鉴仿梅道人山水图轴、王翚《竹屿垂钓图》轴、王原祁仿大痴富春图轴,都是他们较具代表性的精品佳作。其中王翚为海宁陈元龙所作《竹屿垂钓图》  相似文献   

5.
董其昌的《昼锦堂图并书昼锦堂记》为其青绿山水画中的代表作。文中通过对董其昌《昼锦堂图并书昼锦堂记》的流传及其书法与绘画部分做以简要鉴析,进一步阐述这幅藏品为他精通画理、功力深厚的晚年所创作。《昼锦堂图并书昼锦堂记》为国家级藏品,是吉林省博物院镇馆之宝。  相似文献   

6.
《积雪凝寒图》是明末清初画坛巨匠—蓝瑛创作的一件山水作品。蓝瑛工书、擅画,尤长于山水。其画风融合南北二宗,属文人画的职业画家。作者通过对蓝瑛的传世作品及其绘画风格、特点的分析,试对开封市博物馆收藏的《积雪凝寒图》的艺术风格及创作时代进行品鉴和欣赏。  相似文献   

7.
文人画顾名思义是画中带有文人情结,画中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它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和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的结合,作者多属具有较深厚、较全面的文化修养的文人或士大夫。“文人画”的称谓最先由明代董其昌提出,并对其历史传承关系作了初步的阐述:“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王晋卿、米南宫及虎儿,皆从董、巨得来,直至元四家黄子久、王叔明、倪云林、吴仲圭,皆其正传。吾朝文、沈,则又远接衣钵。”理论上讲,文人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张衡、蔡邕皆有画名,画品虽不见传世但是典籍皆有所记载。魏晋南…  相似文献   

8.
傅京生 《丝绸之路》2012,(22):127-129,2
一 方向军先生对传统文人画的笔墨,是有特殊感觉的人;并且,绘画就是他的全部生命意义所在.所以,自他经历了"北人南迁"之后,他的每一幅画,都是一个圆满自足的世界.看他的画,其实就是自我生命明朗的过程,因为他的画构成了人和文化的一种共存关系.确切地说,是他的作品能够构成一个跟欣赏者的生命感觉息息相关的人文世界.在当代画家中,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但向军先生几年以前的作品中,就已经极为鲜明地显现出了这样的境界.那时,他的绘画取法龚贤,画得浑厚华滋.  相似文献   

9.
董其昌作为晚明时期具有独创意识的书画家之一,他所提出的一系列观点对当时乃至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其书风形成起着极为关键作用的是他的复古思想,本文以董其昌晚年作品《论书并书杜甫诗》卷为例,来对董其昌的复古思想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0.
《文物》1979,(4)
仇英是明代"吴门四家"之一,正德、嘉靖间人。生卒年不详,根据画史和作品题跋,他在正德十五年(1520年)前后已活跃于画坛,活了四十多岁。董其昌曾说"仇英短命",文嘉在仇英《玉楼春色图》题诗中也提到"盛年遂凋落",可见仇英的寿命的确不长。有关仇英的生平事迹,画史记载也很简略,仅知他是江苏太仓人,后移居吴郡。字实父,号十洲。初为漆工,喜爱绘画,曾师事周臣,后以画"知名于世",遂成为卖画  相似文献   

11.
安岐的《墨缘汇观》分"法书"、"名画"两部分,但其结构安排并不对等。"名画卷"可视为一部深受董其昌"南北宗"论影响的"南宗"谱系画史,但由于董其昌没有勾勒书法史的脉络,因此"法书卷"便成为一种非"董其昌式"的结构。因此就让赵孟頫的定位在《墨缘汇观》的非对称结构中显得非常特殊。董氏既钦佩赵孟頫,又视其为敌手,待晚年自省,方知吴兴之妙。本文从安岐的视角切入,探究董其昌在书画两方面对自己和赵孟頫的比较与评判。  相似文献   

12.
正蓝瑛(1585~1664年),一说(1585~约1666年),明代杰出画家。字田叔,号蝶叟,晚号石头陀、山公、万篆阿主者、西湖研民。又号东郭老农,所居榜额曰"城曲茅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以绘画为业,是位职业画家,却不落俗套,在绘画中追求文人画秀逸的气息与格调。由于蓝瑛是浙江人,故有的画史称他为浙派殿军、异军,其实他的画风自成一派,为明末清初武林派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3.
引言 中国文人画发展到晚明时期,开始出现两种倾向:一是文人画的世俗化倾向;二是追求一种怪异的艺术表现形式。无论是吴门画派晚期描绘市俗生活的题材显著增加,还是李士达、董其昌、丁云鹏、吴彬直至陈洪绶等人在山水、人物造型上的变形追求,都体现出晚明文人画的特有色彩。然而,文人画为什么会步入这种境地,这一变化过程又是如何形成的?作为这两种画风的集中体现者,李士达无疑具有一定说明  相似文献   

14.
栾晔  杜恒伟 《收藏家》2022,(2):29-38
<正>明代绘画承袭宋元画风,特别是受到"元四家"绘画的影响,文人画创作自始至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明代中期,画坛上开始出现具有领袖地位的绘画大师,形成几支具有重要影响的绘画流派,并深深影响到明晚期和有清一代的画坛,即文人画、院体绘画和浙派绘画,其中院体绘画与浙派绘画是明代早期最具影响力的画种,对明清绘画艺术有重要的影响。院体绘画以林良、吕纪的花鸟画,吴伟、  相似文献   

15.
《沧桑》1996,(3)
我国艺术史上,唐代王维在诗坛上被称作山水田园派领袖,同时在绘画方面也有着很高的成就,被明代董其昌尊为画坛南宗。 王维(701—761),字摩诘,因官至尚书右丞,故又被称为“王右丞”。他的先祖原本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到他父亲,举家迁至蒲(今山西永济县),遂成河东人。他自幼天资高敏,《新唐书·王维传》记载他“九岁知属辞”,21岁考中进士,随即授官大乐丞。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执政后,他被提升为右拾遗,开元二十五年(737)秋,他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塞上,做了节度使判官。开元二十八年  相似文献   

16.
<正>旅行和沟通使得世界的内部联系愈发紧密,我们考察艺术理念和风格在不同文化之间的转化也随之变得息息相关。日本文人创作的南画艺术正是对中国文人艺术传统的借鉴与继承。"南画"一词源自中国文人业余创作的艺术形式,区别于以职业画家为代表的北宗画派。这种分类来自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公元一五五五~一六三六年)的"南北宗论",但事实上,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并不存在"南宗"与"北宗"的严格区分。尽管中国文人画的出现比日  相似文献   

17.
董其昌命名自己的斋室为“画禅室”、“墨禅轩”。顾名思义,他要在书画创作中体现禅意。因此,研究董其昌的绘画艺术不能忽视其这一创作主旨。基于此,本文拟通过对董其昌几件典型作品的评析,试以说明董其昌是如何画禅的,并进而说明他为什么要画禅,以及我们对这一艺术现象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唐寅是明代的杰出画家,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为明四家,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来说他绘画受业于周臣,画风主要承袭南宋李唐一派。他与周臣在绘画上的师承关系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作品在形体方面有某些共同之处,产生了唐寅请周臣代笔的传说。在当时,唐寅的声名甚高,所谓"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周臣是远在其下的。因而请周臣"代笔"的传说流播甚广,传及后世。这种传说最早见于明何良俊的《四友斋丛说》: "周东村,名臣,字舜卿,苏州人。其画法宋人,学马夏者,若与戴静  相似文献   

19.
郭嘉颖 《收藏家》2007,(7):35-38
在中国绘画史上,除了文人画之外,尚有作家画与民间画二宗。宫廷画则视帝王喜好,多偏向作家画的精工一体,而辅以庙堂富贵之气,同时它也有不乏文人画的雅逸高洁者。而技法成熟的民间画,自然又入作家画之流。所以,真正书写绘画史的两支巨笔,惟有文人画和作家画而已。  相似文献   

20.
王健丽 《收藏家》2006,(6):15-18
在明末众多的著名书画家中,艺术成就高而又影响最大的当推董其昌,其影响波及明末及清代三百多年。董其昌(1555-1637年),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万历十六年举进士,时年34岁。因文章优秀被选为庶吉士编修,并且担任过皇子的讲学,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成为朝廷重要的文化官员。他才溢文敏,好谈名理,通禅理、富收藏、精鉴赏、工诗文,其书画艺术及绘画理论对清代影响极大,著有《容台集》《容台别集》《画旨》《画眼》《画禅室随笔》等。董其昌是一位有丰富的学养,诗、书、画、藏多艺的画家,始学书法起意于17岁那年,他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