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承严寿澂兄相赠大《近世中国学术通变论丛》已一年有余,最近才得暇认真拜读。1980年代中寿澂兄赴美国之前,我们曾同事数年,知道他少时即受过严格的古典训练,旧学根柢之深厚,在新式学校出来的人中十分罕见。当时看过他有关唐诗和黄庭坚的论,留下的特别印象就是“扎实”二字。以后我们一在“东洋”,一在“西洋”,暌违多年,只听说他的博士论的论题是王船山,  相似文献   

2.
诸子学的近代复兴,与梁启超的努力推动密不可分.1922年,梁启超公开提出"《老子》作于战国之末"说,与胡适进行学术争胜.而梁启超之所以能够建立这一学说,不仅在于其自觉地接受了叶适、汪中、崔述、康有为等本土学者的观点,还在于其间接地受到了日本学者斋藤拙堂《老子辨》五篇的学术启发.因此,这一整合中外的学术观点一经问世,即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回响.而该说更广泛而深刻的意义在于,不仅进一步破除了传统的"诸子出于王官论",还推进了学术界关于诸子著作真伪及其年代的大讨论.总之,"《老子》作于战国之末"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推动了诸子学的近代复兴.  相似文献   

3.
戴磊 《黑龙江史志》2013,(11):167-168
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是研究清代学术史、思想史的必读之作。学界对《清代学术概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已取得了可观的成就。本文主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酌取学界关于《清代学术概论》的成书背景、"以复古为解放"思想"、治学精神"、价值和影响四个方面作一综述,以期能为《清代学术概论》的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邓锐 《史学理论研究》2020,(1):51-61,158,159
对比西方来看中国历史与史学问题,是中国史学近代转型接受西方学术框架所带来的一种学术视域。如果将西方区域化,那么,可以看到,宋代和作为西方史学近代化起源的文艺复兴一样出现了历史观与史学方法的革新,是中国史学“近世化”的开端,也是接触西方之前原生性的带有近代化特征的史学前近代阶段。由此可见中西史学近代化过程中的一致性与中国史学近代化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的《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属于生前未完之作,死后由人整理出版,但其章节的编排存在问题,本文对其整个卷章结构进行了还原。  相似文献   

6.
论浮田和民《史学通论》与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史学家浮田和民所著《史学通论》,是一部广征博引西方诸家之说,同时又有自己识断的;以进化史观为指导的较为系统的新史学理论著作。梁启超在《新史学》等专论中所阐述的基本史学理论,实际上主要是从浮田和民的《史学通论》中有选择地移植过来的。20世纪初的梁启超在新史学的理论建设方面,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创见,因此,将其视为中国新史学理论的奠基人或创立者,是不准确的。当然,梁氏的移植并非完全照搬照抄,而是有所归纳,并结合中国旧史弊病有所演绎,这就使其《新史学》等专论所宣传的新史学思想更条理、更易为中国学界所接受,并且有了针对性。正因为如此,梁氏在中国新史学发展史上,有着无人能够取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崔志海 《近代史研究》2004,7(4):179-206
任何知识或学问,都是一个累积过程。历史研究也不例外。一部史学作,倘若不是宣传性的普及读物,作为一部学术专,它的存在价值恐怕就在于是否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增进了知识的累积。而判断一部史学作是否具有如此的学术价值,一个可行的办法是把它放在学术史的背景之下予以考察。这对探讨一个已为学术界共同关注、并有许多相关研究成果的历史对象来说,尤为必  相似文献   

8.
9.
刘洁 《丝绸之路》2013,(16):43-44
孔子被尊称为"圣人",其道德修养为后世所称赞。《论语》较详细地反映了孔子的修身之道,既包含人际交往中的处世哲学,也涵盖个人自我修身的内容与方法。修身之道是孔子核心思想"仁"的具体表现,也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过渡时代论》与当代"过渡期历史观"的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梁启超历史观的评价一般有两种意见,一种观点认为梁启超是中国现代史学的开创者,其主要贡献是把中国历史纳入到世界史的解释框架之内,用线性的因果关系替代了王朝更替的历史观。另一种观点认为梁启超从欧洲归来后完全放弃了他所倡导的“进步史观”,而成为了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实际上,梁启超所采取的是一种过渡期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既强调历史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一种趋势,又主张解释历史不能仅仅依赖于纯粹科学方法,而尚需运用直觉的手段,同时他又强调文化积淀而不仅仅是物质更新在文明演进中的作用,这样的阐释方法使我们有可能超越西方历史观对我们思维的长期制约,也可避免“现代”与“后现代”两种极端解释取向所造成的偏颇后果。  相似文献   

11.
《近思录》是南宋著名理学大师朱熹和吕祖谦合作,从北宋“道学四子”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著作中,选取“关于大体而切于至用者”622条,分类编纂而成的一部理学名著,被梁启超列为国学必读书之一,它影响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学界800多年,并被翻译成德文和英文传人欧美等地区。  相似文献   

12.
芥川龙之介与《聊斋志异》——关于《落头之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头之谈》是芥川龙之介从中国古典小说《聊斋志异》中的《诸城某甲》中取材而创作的短篇小说。芥川龙之介是一位“没有谈话的题材就不写作”的作家,而且他认为“重要的不是发现题材而是找出题材的意义”。因此,本文通过两篇作品的比较研究,阐述芥川龙之介的创作手法和创作技巧,分析他借用题材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相似文献   

13.
1904年後,随着革命形势的高涨,中国学人不约而同地在学术之外寻求道德力量以图救亡。改良者限制“科学”概念於形下,同时改造传统的道德之围,以迎合进化;革命者出於精神动员的需要,完成了“科学”话语的形而上转换;游移於革命与改良之间者,径取西方反思现代科学的唯心主义思潮,试图超越生存竞争中的道德困境。此一时期,中国“科学”概念正抽离出学术本身,演变成一个进化/退化的二元话语基础,在“物质主义”和“科学主义”两个相反向度被批判,或是被宣扬,作为学术的“科学”反而隐而不彰。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卓越的文化名人,他一生涉猎甚广,尤为突出的是他在报刊业和学术、思想文化方面。 《新民丛报》是梁启超主持的报刊中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刊物。1902年2月8日,继《清议报》后,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新民丛报》,编辑和发行人署名冯紫珊,实由梁启超负责。刊物上的重要文章也大都出于梁启超之手。《新民丛报》为辛亥革命前维新派的重要刊物。  相似文献   

15.
《淮南子》道论突破了先秦虚化的道体,赋予了具象的意义。由“道始生虚霩”到“道始于虚霩”的一字之变,可体察《淮南子》道论的学术转向。从道与器关系看,道散万千,而其皆着道性;从道与人的关系看,德性成为道的表现形态,也是达道的具体路径。通过透视真人、至人与圣人之道的显著差异,在看似醉心真人、至人理想境界的表象背后,实则属意重治世操作的圣人实践之道。还原秦汉之际的学术语境,重回历史现场,分析刘安的矛盾心态,可提示刘安编撰《淮南子》“务于治”的道论基点。  相似文献   

16.
李岫 《北京文史》2010,(1):94-99
1902年,梁启超写下小说《新中国未来记》,成为他倡导“小说界革命”的最初尝试和政治小说西风东渐的开山之作。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重读这篇小说,让我们重新感受到近代有识之士对新中国百年强大的政治愿景,尤其在上海世搏会举办期间重新读它,更让人感慨万千、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17.
萧一山撰《清代东北之官制及移民》是傅斯年主编《东北史纲》的一部分,但因印刷延误、违背当局的对外妥协政策而未获出版。目前,方壮猷、徐中舒所撰二、三卷可能已经失传,蒋廷黻所撰第五卷部分留存,唯有萧一山所撰部分完整收录于《非宇馆文存》。这是日本强占东北,傅氏学术思想发生转变的背景下,两人进行的唯一一次学术合作。该著作较早地开展了东北区域经济史和人口史研究,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对揭露日寇侵略行径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刊发于《清议报》的大量文、论,清楚展现了他提出近代国家思想的内在逻辑。戊戌政变发生后,梁启超被迫流亡日本,“效申包胥之哭”,乞师日英,终以失败告终。以此为契机,梁启超开始关注日英对华政策,充分认识到保全即瓜分的本质。而后,他以西方的近代国家思想为理论基础,果断提出依靠国民实现国家独立的全新命题,《清议报》遂成为梁启超输入并阐发近代国家思想的园地。但作为“康党”的“机关报”,《清议报》同时并存着保皇尊王与依靠国民两条不无紧张的独立路径,这既是其“党报”性质使然,也显示出该报的过渡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世界》2009,(9):193-193
一次偶然的相遇,一位历经沧桑的商人带着一份嘱托,踏上了前往他人故乡的征程,原本是为了帮助别人完成心愿,却在无意中找寻到了自己命运的归宿。一路的疲惫并没有遮挡住主人公欣赏大自然的双眼,而最终正是喜马拉雅赐与他力量去追求崭新的生活。海报上,崔岷植那深邃而淡定的眼神,是滤过尘埃的心灵写照。  相似文献   

20.
《列子》与《庄子》在文字表述上的近同处有16处之多。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列子》更注重寓言故事和情节的独立完整性;而《庄子》则注重利用寓言进行理论的阐发,更擅长理论的阐述。《列子》归于故事情节性,而《庄子》则更重于理论阐述的目的性。比较也证明,《列子》应早于《庄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