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寻找家园,抢救遗产 认识冯骥才,很多人因为他的小说《神鞭》、《三寸金莲》、《雕花烟斗》、《高个子女人与矮个子丈夫》等,他的散文《挑山工》因选入高小课文,他还被授予“泰安市荣誉市民”。  相似文献   

2.
王敏 《神州》2012,(20):14
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工艺和民俗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我国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越来越受到各地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我们收集整理民间艺术和传统工艺决非出于猎奇,亦非怀旧情结,对于生于这块土地,长于这块土地,如今又在这块土地上"耕作"的人,应尽量多的了解这里的过去,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遗存。因此,我们除了需要研究地方史之外,也要重视当地民间传统文化的收集整理工作,这也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鲁倩倩 《丝绸之路》2013,(13):34-36
这是一些隐于民间乃至呈现一种自生自灭态势的民间文化,一旦它被发掘而出,撩起了尘封的面纱,展露于世人面前的时候,这些打烙了历史印记、散溢着泥土馨香的文化遗产,就是珍宝。去年金秋十月,在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拜城县,当我们看到那些刺绣、土布纺织、手工皮鞋、民间鼓乐等民间文化遗产被一一展示出来的时候,看到那些流连忘返的人流,也看到了将它们传承下去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8月上旬,苏州市被化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三个地区之一。由苏州市政府组织实施推动,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化和科学价值的民族民间化进行有效保护的系统工程已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5.
郭景滨 《神州》2012,(27):24-24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奋斗目标,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农村基层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作为乡镇基层文化主管部门,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充分抓住有利契机,加强挖掘和保护民间文化艺术,深入调查分析当前实际,确保民间文化艺术得到广泛弘扬和保护。  相似文献   

6.
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海,民间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有着浓郁的高原特色和民族风格。然而,令人们忧虑的是,青海民间文化遗产濒临日渐消失的危机:民间年画、皮影、傩戏等经典民间文艺日渐衰落,民间文化典型器物大量流失海外。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近年来,青海在抢救保护优秀民间文化资源、弘扬先进文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民间文化资源的抢救保护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必须下功夫挖掘抢救和依靠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管理保护。  相似文献   

7.
黄新华 《攀登》2008,27(1):138-139
青海幅员辽阔,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的地区。在漫长的岁月中,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构筑起青海多民族文化包容共进的辉煌历史,凸现多元文化地域特色的人文内涵和精神魅力。对这些民间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充分的发掘,对促进青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俗研究》2006,(3):263-266
2006年7月20日至7月25日,由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长江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主办,武汉名流置业有限公司联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隆重开幕。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美、韩、日等国70余名专家学者和各主办单位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历数千年积累传承至今,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昭示着炎黄子孙的文化身份,联结着中华文化的过去与未来。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遗产,捍卫国家文化主权,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从画家、作家到传统文化艺术的守护者,到面向官员媒体民众的宣教者,冯骥才身份的过渡、交叉、融合是自然发生的,也是自恰的。文化,是他真正的温情 这院里有说不来的清香。风,一紧一慢送过来,仿佛埙的声气。长春藤爬满了暗格呢料子般粗朴的壁墙,老叶子开始舞蹈,打着旋落下,被阳光一照,透明的金黄,或赭红。扫落叶的阿姨停下扫把立在那里,一时竟看呆了。  相似文献   

10.
《神州民俗》2010,(9):57-58
在这次香港书展中,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在讲座中,谈到当下世人对于文化遗产的忽视时说,“中国的文化正在飞速地消失,每分钟都在消失。”他还用“我的心很疼痛”这样深情的句子表达心绪,希望借此唤醒全社会。  相似文献   

11.
李辉 《名人传记》2018,(1):66-73
时间过得真快.没有想到认识冯骥才先生已超过三十年了。他送我的第一套书是《冯骥才选集》,时间为1986年7月7日。我们熟悉后,我不再叫他“冯先生”,而是叫“大冯”,一直叫到今天。  相似文献   

12.
2003年2月18日,“中国民间化遗产抢救工程”正式启动,这是我国首次对民间化进行国家级抢救、普查和整理。这一事件促使笔将思考的重点放在了地方志的核心——资料的收集与整合方面,通过对20世纪以来史学观念的嬗变、民间化价值认知的分析,引发关于地方志本重构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冯骥才生在天津,长在天津,一辈子没离开过天津,这是地缘意义的故乡。他的祖籍在浙江宁波慈溪,21年前,第一次踏上那块土地,始见血缘上的故乡。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人类所创造的文化遗产遇到了空前的危机,受到了联合国和各界人士极大的关注。但是一提起抢救民间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就是要组织人力集团去抢救某个项目;其实我觉得我们每个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去进行多方面的抢救,我就是这样去做的。二者齐头并进,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世界》2004,(10):56-56
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举办的?  相似文献   

16.
时潇 《世界遗产》2013,(4):78-83
在古朴的天津大学里,青年湖畔的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非常好找,因为它是这座老牌理工科大学的人文腹地.门口的巨石上,有冯骥才手书的北洋书院四个字.初夏时节,灰色建筑的墙体上爬满了绿色植物,微风吹过,墙上好似湖面泛起涟漪.自2005年建成后,这里成为冯骥才重要的工作场所.第一次见冯骥才先生,他头发半长,穿着随意,宽宽的额头,浓眉大眼,鬓角虽已发白,但目光炯炯有神.1米92的身高,普通身材的人站在身边与其交流,难免要仰视,但这种仰视并无心理上的压力.谈话间,他声音平缓而有力,透着知识分子的儒雅与执着.  相似文献   

17.
赵威 《环球人物》2014,(3):84-85
正每至年关,大冯(业内对冯骥才先生的尊称)总是风尘仆仆,不仅要像平日一样忙他的事业,还要为年而忙。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他是文化名人中最重视年、最会过年的。2014年1月,环球人物杂志特约记者从天津追到北京,参加完他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的新书发布会,又从北京追回天津,最终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完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了我们中国传承几千年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在西方国家大众文化的冲击下,逐步弱化的情况,同时分析了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并阐述了保护、传承、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迫切性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拉林阿勒楚喀为今黑龙江五常、阿城两市地域.是满族聚居区。本记述了对这一地区满族民间化活动。诸如跳神、秧歌、二人转、“踢行头”、“跑马城”等内容的考察情况。  相似文献   

20.
民间文化、江湖义气与会党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平 《清史研究》2002,(1):71-78
清代秘密会党勃兴,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分不开的。一个日渐扩大的游民阶层是会党生存蔓延的社会基础,在民间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游民文化在会党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民间文学、戏剧中渲染的“义”的观念广泛地流传于下层社会,人们称之为“江湖义气”,会党采取拿来主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德观念和“法律”观念。会党是下层社会组织,无法从上层文化中吸取营养,民间文学、民间戏剧就成为他们建立自己的帮会文化的当然来源。“义”在秘密会党中无所不在,本文主要从会党的仪式、隐语、暗号、流行数字等几个方面作些叙述。会党利用并改造了民间普遍存在的兄弟结拜、江湖义气等内容,为自己的组织、活动、反抗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