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九世纪中叶,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爆发后,英、美、法三国乘机夺取了上海海关行政权,由三国各派一人任税务监督共同管理上海海关。1859年,清朝南洋大臣何桂清委聘英国方面的税务监督李泰国为总税务司,此为旧海关这一最高领导职位的最初设立。总税务司自设立之日起,直到抗日战争中期,始终由英籍人担任,1943年才由美国人李度继任此职务。各口海关(洋关)亦由外籍税务司统管,而各关税务司统受总税务司管辖。因为根据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外交团订立的协议,总税务司督征关税,一切以海关关税作担保的赔款和外债,其还本付息事宜统由总税务司掌管,以便保护各帝国主义债权国的利益。这就是说,总税务司就是帝国主义各国向中国讨债索赔的代理人。帝国主义国家还通过海关在中国收集情报,  相似文献   

2.
珍珠港事变之后,重庆国民政府对重建后的海关总税务司署的控制力显著增强,外籍总税务司的权力受到明显削弱,周骊成为海关史上"最没有权力"的海关首脑。梅乐和复职之后,并没有改变总税务司地位削弱的事实。《中英新约》的签订、梅乐和的辞职标志着英国在中国海关特殊地位的终结。考虑到总税务司的权力已经削弱、海关在战后重建以及对外贸易中的作用,重庆政府任命美籍税务司李度继任总税务司。重庆政府对海关的政策转变,终使总税务司署与外籍总税务司在民族主义的冲击中保存下来,稍改海关在珍珠港事变后的混乱局面。  相似文献   

3.
正1843年上海开埠,江海新关设立。1854年,江海新关设立外籍税务司,至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紧接着将上海外籍税务司制度推广到其他通商口岸。江海新关的制度演变,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建立显然是一个重大标志。上海外籍税务司制度建立以后,有些学者认为,虽然上海的关税管理权由此落到外籍税务司手中,但由于人员精简,管理加强,旧海关的弊端有所革除,因而促成了关税收入的大幅提高。对于这些看法,有必要认真加以审视。在笔者看来,上海外籍税务司  相似文献   

4.
正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汉口被迫开放为对外通商口岸。英、德、俄、法、日等国相继在汉口设立租界,派驻领事,利用贸易特权在汉开洋行、办工厂、设银行,进行经济掠夺。随着汉口开埠通商,江汉关于1862年1月1日正式成立。由于中国近代海关实行《海关任用外人帮办税务章程》,江汉关监督一职虽由汉黄德道郑兰充任,但权力极为有限,只负责税款的保管、直拨、核查及主持地方海关、常关关务、办理对外交涉等,江汉关的财务、人事、业务等均独立于中国政府之外,只听命于外籍总税务司,江汉关当家作主的便是英国籍税务司狄妥玛。  相似文献   

5.
外籍税务司制度下的中国海关人事制度的特点与弊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籍税务司制度下的中国海关人事管理制度,在海关建立后前期并无订定的专章,它由历任总税务司仿效西方人事管理制度,根据过去的经验和实际体察的需要随时制定单行则例,逐步修改完善,历经数十年积渐而成。它也有个从人治到法治的过程,即从一切按总税务司个人意志办事到一切接章办事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蒋耘 《民国档案》2002,(2):104-106
中国海关经历了96年的外籍税务司制度(1854—1950年)。在这一制度下,中国海关变成了英国对华关系的基石和英国控制下各国共管的国际官厅。英国人在海关中占据优势地位,在1943年美国人李度担任总税务司之前,占坐第一把交椅的都是英国人;而且海关高级官员中英国人也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7.
晚清时期的外籍税务司制与拉哈苏苏海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3年清政府在英、美、法等国列强的压力下,被迫签订了《海关税则》,使我国丧失了的关税自主权。拉哈苏苏海关的设置就是其中一例。从拉哈苏苏海关的设置可以清楚地看到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影响。拉哈苏苏海关遗址是帝国主义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等掠夺的产物,是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8.
旧中国的海关在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是以一种特别的、畸形的形态存在着的国家机器。关于它的性质,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殖民地性质”的海关,因为它的最高领导(总税务司)和主要骨干都是洋人,是一个洋人领导和主宰的海关。有的认为属于半殖民地性质,因为外籍总税务司的任兔、全国性海关主要法规还是由清政府或国民政府对外颁布.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近代海关制度起源于清咸丰四年(1854),确立于咸丰九年(1859),持续发展至1949年,采用外籍税务司制度。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海关不仅承担了进出口贸易中的监督、检查、征税等基本职能,还承担新式教育、海事、邮政、外交、情报等职责,是一个综合性机构,也是帝国主义操控和掠夺中国经济社会的工具。以粤海关为主的近代广东海关,因建关时间早、进出口贸易量大,又毗邻港澳,抗战期间曾为日本操控,具有非常鲜明的历史特点,所形成的档案有极高的利用、  相似文献   

10.
正唐绍仪(1862—1938),清末民初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是近代中国致力于收回海关控制权的第一人。1906年,唐绍仪以税务处会办大臣之职主持全国税务总署的工作。他上任后,马上命令各海关税务司,一律进京"听训"。当时,英国人赫德是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自1863年起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  相似文献   

11.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我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和海关行政管理权.英人总税务司赫德还以海关为据点,不断扩大侵略特权,包揽了与海关业务无关的事务,如海务、港务、同文馆、邮政、检疫、商检、气象,组织参加外国博览会和办理商标注册等.海关包揽这些事务,虽然在客观上引进了若干新技术和西方的管理方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目的同样是为了帝国主义的侵华政策服务,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江汉关自1862年设立后,直接受总税务司英人赫德的垂直领导.1869年11月赫德考虑当时已设立的海关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域  相似文献   

12.
陈勇 《安徽史学》2016,(3):65-72
关库是清季粤海关常、洋两税的总汇之区。由于税款管理权限分散,奏销制度混乱,税司与监督间的账目不能互相稽核,库大使与库书之间也难以做到账实相符。财务监管缺失为库书提供了贪腐机会。光绪三十年粤海关库款侵蚀案的彻底爆出,并不是海关自身监管机制发挥了作用,而实在于分赃集团内部的利益分歧所导致。清末粤海关的改革并未借鉴税务司系统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税务司系统对海关监督系统难以产生制度影响力,主要原因在于税务司内部的管理模式难以复制和清廷对客卿制度持有戒心。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关与庚子赔款谈判薛鹏志庚子赔款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根据不平等条约的规定强加给中国的巨额债务。在赔款谈判期间,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及税务司贺璧理恃仗海关在中外关系中的特殊地位,竭力于幕后操纵谈判,发挥了双重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减轻中国的赔款负担,避免...  相似文献   

14.
江涛 《黑龙江史志》2011,(17):61-62
近代中国海关的助航仪器和设备都是通过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从国外采购的。对于从国外购买仪器的步骤,总税务司是做过一系列规划的。本文以购买灯塔为例,从递交灯塔购买申请书、在欧洲灯塔购买过程及最后装运灯塔回中国,这三个环节来展现近代海关从国外购买仪器设备的基本程序。  相似文献   

15.
在旧中国,根据工商业者的职业特点和反对外国侵略形势的需要,抵制洋货与提倡国货是汉口工商业者反帝爱国斗争的主要手段之一.经济侵略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商人不仅受到廉价洋货的排挤,遇到享有特权的洋行的不公平竞争,还在银行信贷、海关验货纳税、机器进口、货物外运等方面受到外国银行、外籍税务司管理下的海关、外国轮船公司以及国外厂家的歧视、刁难.加上本国反动政府的压榨,中国工商业的生存环境可谓险恶之极.因此,中国工商业者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和行动.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为反对美国迫害华工,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抵制美货运动.这个运动开创了以抵制洋货作为反对侵略、维护国权斗争形式的先例.19世纪40年代以后,  相似文献   

16.
动荡的近代中国,时局复杂纷纭。二十年代的民族解放风暴,更是骇浪滔天,奇峰突起。1927年初,正当北伐军在江南胜利进军之际,被指责为帝国主义代理人的北洋政府,在没有得到列强一致批准的情况下,径自下令征收华盛顿条约中所提出的海关附加税。其后不久,又以抗命为名,罢免了多年把持海关的英籍总税务司安格联的职务。北洋政府的举动立  相似文献   

17.
晚清时期外籍人才引进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早期现代化事业的逐步开展,人才奇缺的现实决定了"借才异域"成为一种必然而又明智的选择.在引进外籍人才的过程中,清政府遵循引进有真实本领人才的指导原则;其引进人才的途径以中国驻外使馆的招募为中心;推行"重金聘请"的吸引人才政策;实施以合同为主的管理制度,既发挥其在推进中国现代化中的作用,同时又做到了权自我操.外籍雇员积极协助举办新式事业,培养掌握近代科技知识的人才,在中国早期现代化事业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引进人才过程中的教训也是深刻的:聘洋人为将,有损主权;误聘误用洋员,造成极大浪费;新式人才成长缓慢,未能实现以华员取代洋员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吴景平  龚辉 《史学月刊》2007,14(10):63-72
海关金单位制度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财金领域内一系列重要项改革之一,从制度层面有效地制止了金贵银贱风潮给中国关税收入所带来的风险,有助于维持南京国民政府的内外债信,对债赔各款偿付方式作出必要的改革;另外,海关金单位的制度设计还直接包含或涉及到了黄金外汇市场运作、中央银行和货币发行等领域,为这些领域的制度改革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南京国民政府所属的各相关机构部门,如行政院、财政部、海关总税务司、中央银行等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也是海关金单位制度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海关洋税被视为经制外的新增税项,晚清政府开始有意将其纳入经制管理的轨道,但未能实行。在财权下移的背景下,洋税的“尽收尽解”使关税收支确数成为一个“未知领域”,中央不得其详。分成扣款促成外籍税务司全面介入中国关税的征收,在关权受损的同时,也使清廷得以“以税司之报告,核监督之账目”,基本解决了关税征收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按税课之盈绌,坐扣经费之多寡”的经费提取原则,在将海关经费纳入正式经费系列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关税分配过程中存在的“激励不兼容”状况。晚清政府的汲取政策,特别是清末的财政摊派,导致分成制的破坏。分成制的运作显示了晚清中央政府企图加强财政集权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张海梅 《民国档案》2003,(3):115-118
海关是对进出国境的物品和运输工具进行监督、征收关税并查禁走私的国家行政管理机关。1685年,清政府在澳门、漳州、宁波和云台山等口岸分设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和江海关,管理对外贸易、监督外国商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门户被迫开放,清政府陆续在各通商口岸设立海关,并设海关总税务司署进行管理。进入民国以后,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