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介绍     
《炎黄春秋》2011,(10):91
建国以来,政治运动发动得还少吗?1951—1952年是"三反"、"五反",1957年是"反右",1959年是"反右倾",1963—1966年是"四清",1966—1976年是"文革",中间还有"镇反"运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意识形态领域批判运动等等,哪一  相似文献   

2.
图书介绍     
《炎黄春秋》2011,(6):55
建国以来,政治运动发动得还少吗?1951—1952年是"三反"、"五反",1957年是"反右",1959年是"反右倾",1963—1966年是"四清",1966—1976年是"文革",中间还有"镇反"运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  相似文献   

3.
图书介绍     
《炎黄春秋》2012,(6):56
1949年以来,中国有过诸多政治运动1951—1952年是"三反"、"五反",1957年是"反右",1959年是"反右倾",1963—1966年是"四清",1966—1976年是"文革",中间还有"镇反"运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意识形态领域批判运动等等。  相似文献   

4.
宋代在山水、花鸟画盛行的同时,历史画和风俗画的兴起,是我国古代绘画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发展.两宋历史画和风俗画与前一代比较,可以看出题材的更加广泛和描写的更加深刻,也标示出人物画在两宋时代有了新的成就.见于记载或从现存作品中了解到的燕文贵"七夕夜市图",李公麟"免胄图"、"西园雅集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李唐"伯夷叔齐采薇图"、"胡笳十八拍图"、"村医图",萧照"中兴瑞应图",刘松年"中兴四将"、"耕织图"、"便桥见虏图",马远"踏歌图",李嵩"服田图"、"四迷图",陈居中"文姬归汉图",苏汉臣"货郎图"、"五瑞图"以及"朱云折槛图"、"望贤迎驾图"、"流民图"、"耕获图"、"春游晚归图"、"村牧图"、"宫治纳凉图"、"秋林访道图"等,都是曾为画家、评论家、收藏家们所重视过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新书介绍     
《炎黄春秋》2010,(1):9-9
<正>建国以来,政治运动发动得还少吗?1951—1952年是"三反"、"五反",1957年是"反右",1959年是"反右倾",1963—1966年是"四清",1966—1976年是"文革",中间还有"镇反"运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  相似文献   

6.
传世文献中常见的"钩膺",古代学者一般都解释为"樊缨"。根据出土文献和考古实物来看,"钩膺"不是"樊缨",而应该是两件马饰。"钩",是"娄颔之钩",已经有实物出土;"膺",可能就是秦陵铜车马、洛阳中州路战国车马坑两骖马的"缨环"。  相似文献   

7.
图书介绍     
《炎黄春秋》2011,(8):72
建国以来,政治运动发动得还少吗?1951—1952年是"三反"、"五反",1957年是"反右",1959年是"反右倾",1963—1966年是"四清",1966—1976年是"文革",中间还有"镇反"运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意识形态领域批判运动等等,哪一次毛主席他老人家不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结果呢,运动来运动去,问题总也解决不了,最后还要搞"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8.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继续按照地方志工作"两全目标"的"时间表、路线图",坚持与时俱进找准"立足点",积极开拓创新盘活"闪光点",主动协调关系消除"薄弱点",面向社会、面向读者,科学筹划、合理安排,在年鉴的可读性、实用性上下工夫,确保实现综合年鉴一年一鉴、当年公开出版"全覆盖",努力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和功能,以此来求生存、求发展。  相似文献   

9.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中出现不少新鲜的词汇,其中有些词语释读有误,如:"茠粻",当释为"秫粻",指黏性的稻谷;"葌米",即"稴米"、"秈米",是指早熟而少黏性的稻米。"秫粻"与"葌米",是三国时期东吴地区从稻米胶稠度的角度对栽培稻作出的分类。  相似文献   

10.
《文物》2019,(12)
<正>云梦睡虎地汉简《算术》中有一类关于田地面积计算的简册,共20余枚,包括简30~36的"田"及"里田",简37~39的"径田",简40~47与简125、126的"周田""员(圆)田"及"圜田",简48的"柧田",简49的"冢田"及"阮(宛)田",简122、123的"扁帚田",简124的"箕田",简157、158的"弓田"。大部分算题编联在一起,少数几枚分散,可能与抄本不同有关。简125、126的"圜田"与简40~47"周田""员(圆)田"就可能来自不同抄本。这些内容与《九章算术·方田》类似,我们统称为"田"类算题。这些算题类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务院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的颁布实施,学前教育由"低谷"踏上了"快车道",如何做到学前教育质量与发展速度的并重,我认为幼儿园教师应做到"三心""二意",即:"随喜心、乐群心、无为心",要有"诚意"和"新意"。  相似文献   

12.
<正>"食"就是"吃"。在国人的语言交往中,"吃"也许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眼了:吃香喝辣、吃苦受累、争风吃醋、坐吃山空……熟人见面,一声"吃了吗"算是招呼,上了当叫"吃亏",动用家底叫"吃老本",关系硬的叫"吃得开",路子宽叫"通吃",犯了事的叫"吃官司",被杀头的叫"吃枪子"……可见"吃"字与人们生活的密不可分,于疆在书中也用大量篇幅写"吃"。建场初期,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尚未突施,国家也  相似文献   

13.
王震中与易建平在国家定义立论基础上存在着一个重要分歧。王震中以"古代"来限定他的"国家",其定义立论根基存在着几个值得商榷的地方。第一,他以"带有垄断特征的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强制性权力"来界定他的"古代国家",这不太容易经得起历史材料检验。国家政权垄断强制性权力情况的出现,是在他所称之"现代国家",而不可能在"古代国家"。第二,王震中将克赖森与哈赞诺夫谈到的"早期国家"解释为"古代国家的早期阶段",这是不恰当的。"早期国家"可以出现于社会史分期上的"古代",也可以出现于"中世纪",还可以出现在王震中所论的"现代"。第三,王震中将恩格斯、韦伯、弗里德、塞维斯、弗兰纳利、吉登斯、桑德斯、卡内罗和哈斯所界说的"国家"统统划入"古代国家",这很值得讨论。总体上,那些学者论述的不是特殊形态的"古代国家",而是王震中所称"一般意义上的国家"。  相似文献   

14.
北魏比丘尼统慈庆,俗姓王,字锺儿。作伪者将志题"慈庆"变成"清莲",志铭"尼"改作"僧",署名"常景"、"李宁民",变成"陈景富"、"王守民",仅仅改动6个字,增加一个字,便使王锺儿"变脸"出一方比丘尼统清莲伪志。文中还列举多个作伪案例。  相似文献   

15.
考场作文,可谓是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决定着考生的语文成绩。但考场作文不同于平时作文,要解决写好作文与时间紧张的矛盾。其实,只要你发挥自主意识,按照一定的步骤认真构思行文,就能解决矛盾,就能拿下这"半壁江山"。一、仔细"扫描",跨好"门槛"中考作文降低了审题的"门槛",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无视"门槛",从而"天马行空"。需要我们在面对题目时仔细"扫描",即扫描题目的中心概念、中心概  相似文献   

16.
围绕学、政、教分析晚清中国的知识转型,大致可以梳理出这样的基本线索:其一,"教"与"学"之结合构成来华西人"援西入中"的基调,区分"西教"与"西学",相应成为晚清接纳近代知识的重要一环;其二,"政"与"艺"的变奏映射出中国本土对新知的接引,方向多所调整,内涵不断拓展;其三,"学"从"器""技""艺""术"的定位中被拯救出来,并在"普遍性"与"现代性"的论述中奠定其地位。内中所展示的"变奏",即是"学"取代了"教",超越了"政"。当然,这些关键词其内涵并非一成不变,尤其是伴随学科知识成长出现新的学科"语词",更表明其"语境"较之过往大异其趣;"学""政""教"三者在言说中就分别被其他的意思所替代,所谓"学",不再是"西学",甚至也不是所谓的"新学",而成为"近代知识"的代名词,涵盖"诸学科",而所谓的"教"与"政",更是被安置于"宗教"与"政治"之学。  相似文献   

17.
窦磊 《江汉考古》2013,(2):126-128,125
霍贺墓出土《衣物疏》记"□□□衣一领",首字即"缃"字,指浅黄色。同牍记"白□□衣一领",第二字整理者释为"索",当读为"素"。高荣墓《衣物疏》记"故帛纑不□一量",第五字即"措","不措"即"不借",指一种麻制草鞋。长沙东晋墓《周芳命妻潘氏衣物疏》记"臂珠一具","臂珠"即"系臂珠",为一种女性饰物。尹湾M2《衣物疏》记"青幕一、白幕一","幕"可读为"鬕",指一种绕在妇女发髻上的结带。  相似文献   

18.
《攀登》2016,(3)
"青海拉面"和"兰州拉面"作为面食的一种品种,均起源于西北地区的"家常拉条",都是从4000年前的"喇家面"的根上蔓延成长并盛开的两朵并蒂莲。但不同的是,"青拉"上世纪90年代初首创于厦门,成名于菲律宾马尼拉,核心技术是"阴阳配面",重点在"面",走的是"亲帮亲、邻帮邻"的脱贫模式;"兰拉"师承河南博爱"小车老汤牛肉面",1915年后成名于兰州,核心技术是"配制汤料",重点在"汤",走的是一种品牌扩张模式。在精准扶贫、全面小康的背景下,"青拉"和"兰拉"各显神通,抱团发展,开创"大拉面"时代,现在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19.
杜泽逊 《文献》2006,(3):184-185
<文章欧冶>二册,明初刻本,山东省图书馆藏.正文首题"文章欧冶",大字,占两行空间,不标卷数.次行题"古文谱一",三行题"养气法".全书内容,自"古文谱一"至"古文谱七",次"四六附说"、"楚赋谱"、"汉赋谱"、"唐赋附说"、"古文矜式",次"诗谱"二十则.前后相接,页码连贯,计正文六十二叶.实即古书之一卷.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人们经常把五福临门、三阳开泰一类的话挂在嘴边,但要问起五福的具体所指,大多数人可能会一片茫然。五福的说法,出于《尚书·洪范》。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