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蔡晓荣 《历史研究》2019,(1):86-104
1909—1913年间上海租界会审公廨受理的中美商民混合讼案,其纠纷虽仍以商事交易为主,但亦出现土地房产、牌号版权、抵押担保、票据、房屋建造承揽、人格权等新的纠纷样态。围绕相关诉讼在美领事署与会审公廨之间展开的交涉,又折射出美国会审官把控会审公廨涉美诉讼的诸多细节。同时,在诉讼和纠纷的解决过程中,部分中美涉讼当事人和外籍律师,亦恃"交涉"为奥援,力谋各自利益的最大化。清末民初会审公廨处理华洋讼案具有"名诉讼实交涉"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1922年美国人怀德在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控告湖南华昌公司拖欠钱款。原告胜诉,但华昌公司处于破产托管中,包括前国务总理熊希龄在内的股东们消极应诉,无意协助执行判决。1926年6月会审公廨借熊希龄访沪之际将他拘传受审。彼时正值中外交涉收回会审公廨的关键时刻,熊希龄质疑法庭的管辖权和传唤程序,将个人受辱引申为西人藐视中国主权,引发各界声援。这一华洋纠纷变为交涉事件,有利于中方收回会审公廨。该案于1927年审结。华昌公司案在舆论中由隐到显以及会审公廨管辖权不断被"问题化"的过程,反映了1920年代中国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北洋政府收回利权的努力,亦构成租界法权变迁和近代中国废除治外法权的缩影。  相似文献   

3.
唐代官私举贷活动的兴盛唐朝国势强大,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放贷出举,在短期内就能赢得厚利。因此.唐朝官府和贵族、官僚、商人、地主等,都有不少人从事各种形式的举贷营利活动。唐朝官府以公廨本钱名义放贷攫取巨额利息。贞观十一年,唐太宗罢诸司公廨本钱。贞观十五年,京官“复置公廨本钱,以请司令史主之,号‘捉钱令史’,每司九人,补於吏部,所主才五万钱以下,市肆贩易,月纳息钱四千,岁满授官”。后来,全国各州县官府也相继设置公廨本钱,以放贷取息充公廨费用。《新唐书》卷五五《食货志》记载说:,“天下置公廨本钱,以典…  相似文献   

4.
公廨本钱制是唐政府实行的一种主要的官营高利贷商业,起初有着借以削弱和控制富商的目的。高宗永徽、麟德之前,公廨本钱制实行于京师诸司,置本收息以充京官俸料。之后,自京师推广到各地诸府州县,并在安史之乱后进一步得到发展,呈现出本钱来源更加多样、息利用途更加广泛、因事灵活设置、规模不断扩大的显特点。在经营管理上,安史之乱以前,尚书省刑部之比部司及内外诸司勾官构成公廨本钱的行政管理系统。安史之乱后,比部系统的管理职能削弱,中书门下、御史台以及由宦官掌领的诸司诸使诸军纷纷染指公廨本钱,表现出多头共管、经常变动的显特点。  相似文献   

5.
会审公廨,又称会审公堂,是清末帝国主义在严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司法主权的领事裁判权制度下的直接产物,是英美法等列强国家在上海、汉口及厦门租界中设立的审判机关。本文主要指上海公共租界中的会审公廨。一、有关领事裁判权自1840年以来,大清王朝在一次次的外来战争中相继遭到惨败,接踵而至的是一系列的主权逐渐丧失,从此,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主权的沦丧,莫烈于领事裁判权。  相似文献   

6.
以往对沪北栖流公所的研究,多将其视为慈善机构,而对会审公廨的研究,亦未注意到与其关系密切的栖流公所。本文通过对栖流公所的设立及职能的变化发展的考察,发现其最初虽然与清代大部分救助流民的栖流所无甚差异,然因地处租界,经费主要依赖官局拨发,实际操作中则成为公廨饬发各类人员的接收机构。为补救妇女发押官媒与善堂择配的弊端,栖流公所增建房屋接收公廨涉讼妇女,是为栖流女所。在工部局与会审公廨争夺女犯关押权的过程中,作为因应之策,栖流女所被正式确立为有别于传统女牢的女犯分所。同时,原囚禁于工部局西牢的男性案犯亦有部分改发栖流公所。这使得栖流公所在承担各种善举之外,亦具有近代监狱的职能。  相似文献   

7.
出土于吐鲁番台藏塔佛教遗址的“唐咸亨元年后西州仓曹文案为公廨本钱及奴婢自赎价事”文书,为咸亨二年至仪凤三年之间的西州都督府仓曹案,记录了西州非赋税收入敕借本、别本、官奴婢、碾磑等征利情况及执行中的问题。文书虽然很短并残缺不全,但反映了唐代官本放贷(敕借本、别本)及公廨本钱(公廨正本、社本)构成体系、典吏捉钱制度、碾磑经营及咸亨元年差兵及于杂任的军事制度变化,为唐代政治、经济制度及西域军事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8.
有关西南营街区的记载,最早见于明嘉靖《通州志》,志中称其方位在“州治西南”,其范围北到西大街,今人民中路;东至南大街;西到西城南段城根,今环城西路南段;南至南城西段城根,今环城南路西段。明万历《通州志》载巷名:“西南隅凡三,曰:依莲巷、线长巷、南关王庙巷。”清康熙《通州志》仅将南关王庙巷易名为南关帝庙巷。清光绪《通州直隶州志》载此街区有“西牛肉巷、掌印巷、南关帝庙巷”。  相似文献   

9.
在福州的鼓楼区。有一条古城的中轴线,俗称南街(今福州八一七北路)。在南街的西侧有一条与其平行的古街叫南后街,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就位于南后街的东两两侧:西边为“三坊”,东边为“七巷”,从北到南依次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富巷、吉庇巷,占地面积共40.2公顷。它是我国东南现存的最大的古民居街区,至今保留了明清时期的民居和园林建筑百余座.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其古老的坊巷格局又为国内仅存。然而,三坊七巷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明察秋毫,恢恢大度。 创业惟新,不封故步。 细大不捐,勤攻所务。 爱国心长,义无反顾。 这是胡厥文先生对刘鸿生—生成就和品格的精炼概括和高度评价。 刘鸿生(1888~1956年),浙江定海人。1906年在圣约翰大学辍学后,曾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上海会审公廨及意籍律师穆安  相似文献   

11.
殷群 《旅游纵览》2014,(11):196-197
伫立大理古城街头,您可能已经感受到了大理古城街区的“古、秀、雅”。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靠四季常绿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古城格局。214国道和大(理)丽(江)公路横穿大理古城境内,交通便捷。独特的大理古城历史风格和空间形态,使大理古城承载了自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以来600多年的历史面貌和历史信息。我们从古城的名楼、牌坊、古街巷、古井的命名上便可知道古城街区的形成历程和它所隐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  相似文献   

12.
高苏丹 《风景名胜》2011,(8):173-173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在大运河的最南端,杭州拱宸桥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南宋:白墙黑瓦,狭长的弄巷,近代的工业遗存,而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和中国扇博物馆便坐落其中。  相似文献   

13.
"台基"指男女赁屋宿奸之所,晚清时期曾在上海盛行一时,尤以法租界为甚,被视为地方陋俗的代表。上海道台、知县和租界会审公廨谳员严加禁止,报章也多有挞伐,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禁令和舆论皆从道德出发,指斥台基毁人名节,淡化其违法属性。加之奸罪取证困难,以致法官无法严格依据清律断案,仅以薄惩示儆。此外,中西法典对通奸罪的定性不同,法租界内华洋会审体制下法国陪审和巡捕房对华人案件的干预,使得会审公廨中方谳员难以肆意对台基案犯施以重刑。台基之风折射出上海陋俗治理中道德与法律的纠结,以及华洋当局在司法观念和城市管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周俭 《世界遗产》2014,(5):104-105
都江堰西街是历史上松茂古道的起点,位于世界遗产地都江堰的建设缓冲区内,紧邻宝瓶口。西街是都江堰古城内唯—保留了清末民初街区风貌的老街区,街区内居住建筑风格统一,具有典型眭的川西地方特色,尚存有以西街、南街、清真寺、懋公寺、明代城墙遗址和马家大院等为代表的真实历史遗存。2003年西街被评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  相似文献   

15.
<正>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市中心,从晋、唐形成相对独立的街区发展至今,仍延续着以坊巷组织起来的传统城市住区空间格局。整个街区以南后街为南北主轴线,西侧依次排列着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三坊",东侧依次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七巷"。整个区域由道路划分出若干区块,每个区块又由各个宅院进行划分,形成有机的街巷肌理特征。三坊七巷现在存有172座明清历史建筑,院落式民居建筑主要位于各  相似文献   

16.
胡震 《史学月刊》2006,12(4):51-56
清末民初,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法权较之以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申报》对此作有较为详细的报道,以此为考察材料,通过对法权变化内容的分析和这一过程的动态重构,以期从中透视变乱之际中外权势转移的动态情景,并得以多层面、多视角得认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艰辛历程。  相似文献   

17.
张平  甄宇彬 《神州》2011,(7):138-138
公安边防"七种精神"是我公安边防部队几十年来成长、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是引领新世纪新阶段公安边防事业前进、发展的一盏引航灯。作为一名边防系学员,我也同样对公安边防精神进行了学习,并就其对我边防学员的意义进行了研究,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张平  甄宇彬 《神州》2011,(14):138
公安边防"七种精神"是我公安边防部队几十年来成长、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是引领新世纪新阶段公安边防事业前进、发展的一盏引航灯。作为一名边防系学员,我也同样对公安边防精神进行了学习,并就其对我边防学员的意义进行了研究,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宋永平 《文献》2001,(1):250-255
一、作者 余庆远,字璟度,湖北安陆人.贡生.生卒年月无考.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其兄余庆长任云南维西厅通判,庆远随兄至维西官廨.  相似文献   

20.
吴县胜浦北里巷村麻织生产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博物院民族部于1984年间,先后三次对吴县胜浦北里巷村的麻织生产进行专题调查。 北里巷村位于苏州吴县胜浦乡东北约四公里,距唯亭镇约六公里。北里巷村和前戴村的南里巷隔横港南北相望,相距一华里,南北里巷村名也由此而来。清道光《元和唯亭志》卷一《都图》记载:北里巷属“东十九都副扇,依仁乡仁义里,三十七图”。解放后属唯亭区界浦乡。1958年成立胜浦人民公社,北里巷村为该社第四生产大队。1983年政社分开,恢复北里巷村名,属胜浦乡。至1984年底,全村共有182户,734人。解放前,北里巷村家家绩紵,户户织麻,麻织生产是该村的主要副业生产,现将调查情况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