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蕾  许刚  吕由 《文史月刊》2012,(Z3):128-129
将地方红色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具有其必要性。天津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了众多知名人物、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拥有大量典型性的红色教育基地,合理运用天津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完成"两个了解"、"三个选择"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一座历史资料的宝库,在教学实践中将对联引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揭露傀儡政权卖国误国罪行,抨击无耻官僚专断贪婪丑态,培养学生忧患意识和羞耻之心;有助于反映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历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3.
吴向伟 《沧桑》2010,(3):219-220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运用比较法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帮助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历史发展规律,达到教学目的。本文论述了运用比较法教学应遵循的原则以及运用这一方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将视频案例应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能直观地再现历史,使学生身临其境穿越历史空间,增强对历史认知的效果;同时有助于改变纲要课程旧的教学方式,突破文字案例教学的局限。视频案例教学形象生动、直观有趣,是纲要课程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纲要"课程应用视频案例教学通过对视频资料中与《纲要》课教学内容有关的典型事例和事件加以描述和解析,提高《纲要》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大学生学习《纲要》课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纲要》课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教学过程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落实,使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进而真正做到"入眼、入脑、入心",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5.
景德镇历史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具有可行性,符合重要文件精神,有利提高学生兴趣,便于实践教学。景德镇历史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可资利用的资源有陶瓷历史文化、革命历史文化、建设改革历史。景德镇历史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要处理好景德镇历史文化资源与教材的关系,要符合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6.
孟超 《沧桑》2009,(3):163-164
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纲要”课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教学环节中,利用历史事例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这既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同时也是“纲要”课教育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情境式教学是教师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依据教材创设以历史事实为主体,以特定情节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法。  相似文献   

8.
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引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综合素质提供了更多的载体。我们以黑龙江省为对象,对可资利用的地方史资源进行了挖掘梳理,并就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王曼 《沧桑》2014,(3):204-20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厘清中国近现代史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作用,正确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0.
张幼云 《纵横》2012,(7):37-43
今年“两会”后,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施祥鹏、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卢文端和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高敬德共同签名致信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孙怀山,对《纵横》杂志给予了充分肯定。信中在表达了港澳台侨界委员对《纵横》杂志认可和期望的同时,也提出在《纵横》杂志上开设专栏和增加港澳台侨内容的建议。为了响应几位委员的提议,同时也为了让广大港澳台民众及海外侨胞更真实、客观地了解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激发港澳台民众及海外侨胞的爱国情怀和对祖国的认同,我刊将借助香港回归十五周年之机,开设港澳台侨内容的专栏,以便全方位记录和反映港、澳、台地区近现代史上的历史和文化,以及港澳台侨同胞心系祖国、为祖国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黄江华 《黑龙江史志》2013,(18):62-63,6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地方史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关照历史细节;以及适当运用多媒体播放红色经典,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赵启迪 《黑龙江史志》2013,(23):251-25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但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其不感兴趣。本文从笔者的教学实践出发,着重阐述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效果,应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密切联系社会现实与生活,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实践,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石文龙 《神州》2012,(22):178-178
情境教学是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的一种教学模式,又称为实例教学。教学情景创设不仅要完成旧的教学模式中的引入课的任务,更主要的是要调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伴随学习兴趣形成的,在情感状态中反映出来的。因而教学的技巧就是要巧妙创设情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点燃其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意志。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成为精神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杨晓红 《沧桑》2009,(4):171-172
在高校中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就是要让在校大学生充分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以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如何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紧紧围绕《纲要》课教学内容,通过有效途径使大学生真正对这门课产生兴趣,在大学生中创造浓浓的爱国主义氛围是高校《纲要》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李先萍 《神州》2020,(1):161-161
历史课程作为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不仅包含了国家的历史事件还有一些人文特征和重要的政治决策。在“新课标”教学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核心。在课上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用公正的眼光去审视历史、借鉴历史,并吸取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宝贵意见,加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本文从现阶段初中历史的学习现状和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古小丽 《神州》2013,(14):218-218
岳麓版历史教材能够很好地充分体现了历史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使每节课都有收获",其主要的步骤是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适时地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求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多种形式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体现实践精神。只有使学生真正身心参与,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相似文献   

18.
赵小雯 《神州》2012,(34):188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将各种教学方式融入教学,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并会学历史。  相似文献   

19.
文道 《神州》2011,(1X):22-23
实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需要。但其实践教学在当前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管理层面与教学层面加以改革,才能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并真正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尹利芳 《神州》2013,(4):72-72
波澜壮阔的场面、叱咤风云的人物、扑朔迷离的事件、璀璨夺目的文化……这一切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历史。历史是一幅有血有肉、丰富感人的画卷,是一部有抑有扬、激励人心的乐章。历史教育无论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还是对合格人才的培养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教育的前提是激发历史学习兴趣,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孔子也曾经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担负起历史教师应负的历史责任。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