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旗渠从开始修建到现在已将近40年了。我们的“班长”杨贵同志在《红旗渠建设的回顾》一文中,全面、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当年修建红旗渠的历史。当时,我在中共林县(今为林州市)县委工作,参与了红旗渠的酝酿、决策和建设的全过程。修渠的10年间,困难重重,所经历的事情很多。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事情已记不清楚了。  相似文献   

2.
斗转星移,岁月沧桑,红旗渠开始建设至今已33年了。中共林县县委、县人民政府编纂《红旗渠志》,约我写一篇红旗渠建设的回忆录。由于当时我在林县工作,参加了红旗渠工程酝酿、建设的全过程,所以对于此项任务既不好推诿,同时也是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3.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县(今河南林州),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资金、粮食、技术都十分匮乏的情况下,历尽艰辛在太行山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10万林县人民靠一锤、一钎、一双手,苦战10年,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的建成,不仅彻底改变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更造就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  相似文献   

4.
举世闻名的红旗渠,是英雄的林县(今为林州市)人民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后期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修成的。我参加了修建红旗渠的全过程,在工地上放过炮,除过险,出过力,流过汗。我虽然只为修渠作出了很小的贡献,但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多荣誉。1965年红旗渠总干渠通水和1966年三条干渠通水时,我分别被评为修建红旗渠劳动模范和特等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5.
在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可是一个出了名的地方,林县人民战天斗地修建起来的红旗渠则为人们耳熟能详。红旗渠建成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说它是"人工天河",是中国农民的骄傲,称它为当时中国两个奇迹之一。  相似文献   

6.
许多人都知道,当年河南省林县(今为林州市)修建红旗渠的时候,杨贵是该县县委第一书记。然而有趣的是,当时他的搭档、林县县长与他同名——叫李贵。这其问,我曾给李贵当过四年通信员,因而对李贵的事迹有所了解。他辞世距今虽已三十多年了,但与他相处期间的一幕幕往事还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7.
修建红旗渠,是当时林县县委第一书记杨贵在1959年底做出的决定,以后的三年,属困难时期。前一年,是1958年,当时正在"大跃进",各地的浮夸风非常厉害。那年,林县小麦丰收,亩产114斤。杨贵回忆说:我到地区汇报工作,是第一个发言的。个别领导听到我的数字,很不屑地说:你们林县就是躺着不干,麦子产量也不应该这么低。  相似文献   

8.
回望红旗渠     
正红旗渠,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后期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历经十年辛苦,逢山凿洞,遇沟架桥,一锤一钎,在太行山腰的悬崖峭壁上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今天,我们回望红旗渠,仍然能从那些朴实的劳动者身上吸取精神的力量……红旗渠的由来1959年春夏,林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旱,境内的淇、淅、洹、露等大小河流都干涸了,致使已建成的水渠无水可引、水库无水可蓄,  相似文献   

9.
在当年修建红旗渠的工地上,“十二姐妹”的名声是很响的。几十年来,我一直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而深感荣幸和自豪。 在红旗渠通水之前,我们采桑村和林县(今为林州市)许多村庄一样,也是个水贵如油的穷地方。每逢天旱,我村的人就得翻山越岭,去5华里外的南景色村挑水,半天只能挑两挑。  相似文献   

10.
正1964年以前,红旗渠工程没有经国家计委立项,国家也拿不出资金支援红旗渠建设。县里经济、粮食、物资都很缺乏。林县经济实力这张"荷叶"能不能包住红旗渠这个特大的"粽子"?很多人捏着一把汗。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说:"条件可以边干边创造。如同果子长在树上,伸手摘不着,就不摘了,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而是不敢革命、不敢斗争的表现。只要跳一跳能够摘到,就要跳起来摘,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他把"自力更生,勤俭建渠"确定为红旗渠建设的基本  相似文献   

11.
1968年,红旗渠建设进入了全面发挥效益阶段。在三条干渠建成后,还要在全县修建很多支渠,以实现其直接灌溉的作用。这一工程被称为红旗渠支渠配套工程。 那年10月,红旗渠配套工程正式开工了。听到这一喜讯,我(当时19岁)高兴极了,立即报了名。俺村的任务是修建一千渠十二支渠,要完成1000米长的渠道。  相似文献   

12.
《红旗渠志》不仅成功地记述了红旗渠工程的建设、管理和效益 ,突出了特色 ,写活了人物 ,还浓墨重彩地勾画了红旗渠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并进一步叙写了“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红旗渠工程”。一、从志体角度看《红旗渠志》(一 )《红旗渠志》突出了红旗渠工程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红旗渠志》通过“缺水的苦难”一节 ,反映了林县山穷、地穷、水穷、人穷的地方特点。有民谣“天旱把雨盼 ,雨大冲一片 ,卷走黄沙土 ,留下石头蛋”。全县 98 5万亩耕地仅有 1 2 4万亩水浇地 ,完全靠天收…  相似文献   

13.
红旗渠建设期间,我在总指挥部办公室工作,对常根虎的大名时有耳闻。但是,百闻不如一见。在修建白家庄空心坝时,我曾在那里待了一段时间,和他接触较多,感到他确实是名不虚传。  相似文献   

14.
引漳入林工程动工后,中共林县(今为林州市)县委、县人委成立了以刘友明(县商业局局长)任组长,牛占彪(县商业局副局长)、董开元(县生产资料经理部经理)任副组长,王保章、李启学、王顺德为成员的中共林县县委水利建设物资供应领导小组。为了确保工地的物资供应,又在工地成立了红旗渠物资供应股,接受红旗渠工程总指挥部和水利建设物资供应领导小组的双重领导。  相似文献   

15.
正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干旱缺水问题,以"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拼搏意志,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了资金缺乏、粮食短缺、物资紧张、条件险恶等困难,凭着自己的双手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挖砌土石方1696.2万立方米,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全长1500多公里的红旗渠,将漳河水源源不断地引入了林县大地,引来了祖祖辈辈盼望的"生命水""幸福水",筑成了一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丰碑。  相似文献   

16.
数十年前。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的红旗渠。”如今几十年过去了,红旗渠早已全国闻名,而其缔造者杨贵却鲜为人知。因红旗渠而名震一时杨贵,1928年5月28日出生,河南省卫辉市(原汲县)罗圈村人。曾用名杨绍青、杨苏甡。  相似文献   

17.
在《红旗渠志·建渠英模人物与模范单位·人物事迹》里,有一对父子的照片,每张照片旁边还有一段文字简介。这对父子就是父亲张运仁和我。每次看到这两张照片和这两段文字,当年我们父子俩前仆后继修建红旗渠的情景,就会油然重现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18.
我于1938年出生在林县(今为林州市)城关镇大菜园村,初中毕业后到河南地质队工作。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同年秋季,我响应上级的号召,下放回乡。此时,家乡的红旗渠建设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上工地的民工实行轮换制(每月换一次)。因为粮食紧缺、无法吃饱,而且在工地上还得干很重的体力活儿,所以有的人就不想去。  相似文献   

19.
林县(今为林州市)之所以能够建成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是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中共河南省委、山西省委和新乡专署的积极支持、鼓励,平顺县的无私援助,以杨贵为首的中共林县县委一班人的正确决策和全县各级党组织、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同时也和李顺达同志的不懈努力有着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我的姥姥张保英,1939年出生于林县(今林州市,下同)岭南村,她24岁那年和村里人一起去修红旗渠,一修就是四年。听姥姥说,她在红旗渠工地上做过很多工作,印象最深的就是除险。除险非常危险,人们把钢钎打入崖顶,绳子的一头拴在钢钎上固定,另一头绑在姥姥腰间,除钢钎和绳子外再无其他防护工具。姥姥拿着铁钩,顺着山崖慢慢往下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把山体松动的石块用铁钩别下来,排除落石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