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雾山风景区位于川陕交界处的米仓山南麓,景区幅员面积600平方公里。光雾山这方神奇的自然山水,集秀峰怪石、峭壁幽谷、溪流瀑潭、田园山林于一体,堪称"山奇、石怪、谷幽,水秀、峰险"五绝。它由桃园、牟阳城、十八月潭、神门、小巫峡五大片区组成。  相似文献   

2.
一方山水一幅画,巴风巴韵亦如歌。在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秀美巴中宛如一块绿色翡翠镶嵌在华夏大地、秦巴山腹地、中国南北旅游圈最佳对接地带和成都、重庆、西安旅游"金三角"的中心,扼巴蜀门户,号"秦川锁钥",是"巴文化中心、川陕苏区首府、晏阳初故里",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红色、古色、绿色、特色叠加,风景秀、美、雄...  相似文献   

3.
百顷仇池     
我此行要去仇池山。 仇池山位于甘、陕、川三省交界,属秦岭和大巴山交错之地,面蜀背秦,形势险要。郦道元《水经注》描写它是:“绝壁峭峙,孤险云高,望之形若覆壶,高二十余里。羊肠蟠道三十六回。”  相似文献   

4.
<正>蜀道是历史上连接关中与成都平原,穿越秦岭、巴山,分布于川陕间的一系列道路的统称。两千多年来,蜀道基本形成并沿袭"北四南三"的格局。以汉中盆地为中间站,可将蜀道分为南北两段。北段以西安、宝鸡等城市为起点,越秦岭抵汉中,从西向东主要有故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南段从汉中始,向南翻越大巴山、米仓山,最终到达成都等地,主要有西为金牛道、中为米仓道、东为荔枝道。"北四南三"构成了蜀道交通网络的核心和主干,连结这些主干道路的还有难以数计的分支道路。  相似文献   

5.
在中央红军转战川滇黔时,红四方面军为了扩大苏区,并配合中央红军的作战行动,决定发起嘉陵江战役。1935年3月28日至4月21日,在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指挥下,红四方面军取得了嘉陵江战役的胜利,控制了东起嘉陵江、西至北川、南始梓潼、北抵川甘边界纵横100余公里的广大新区,为巩固川陕苏区和继续向甘肃省南部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川陕苏区的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张国焘只看到苏区的困难和国民党军将要进行的大规模进攻,看不到坚持苏区斗争的战略意义,擅自决定放弃川陕苏区。5月初,红四方面军、地方武装和苏区机关人员共约10万人,开始向西转移。  相似文献   

6.
黎坪龙脉     
王芳闻 《丝绸之路》2010,(11):62-63
大巴山脉米仓山哎,今有黎坪展画卷嘞。山美水美故乡美,神秘龙鳞宫留迷团哎……  相似文献   

7.
田锡祜 《人文地理》1996,11(1):74-76
作为我国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界线的秦岭及其以南的大巴山,横亘于我国中部,阻绝了川陕之间的联系,李白称"蜀道难于上青天"。  相似文献   

8.
十四、毛尔盖会议前后的调整、部署会师前,红四方面军进入嘉陵江以西、岷江以东的地区后,张国焘就把在川陕苏区成立的地方部队改编为正规部队,这说明他已有放弃川陕苏区的打算。部队扩编后,约有10万之众。四方  相似文献   

9.
红四方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留下了许多石刻标语。它们和有关历史文献一样,是研究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的重要材料。本文就当年红四方面军留在四川广元地区的两条石刻标语(图一、图二)来分析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的原因。 红四方面军为什么要西渡嘉陵江,长期以来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有争论的。在一些党史资料和党史论著中,有些同志认为,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是张国焘右倾逃跑主义的结果。于吉楠在《张国焘其人》一书(四  相似文献   

10.
1935年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为了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川陕会剿”和策应中央红军北上,集中全力,突破敌人的嘉陵防线后,又在涪江中游进行了著名的江油战役。江油战役从4月7日开始,4月17日结束,取得歼敌四个团,俘敌三千人的胜利。江油战役与嘉陵江战役一样,不仅打破了蒋介石的“川陕会剿”阴谋,完成了策应中央红军北上的战略任务,摆脱了红四方面军面临的“优势敌人的联合压迫”和“川陕根据地民穷财尽”的困难局面。而且开辟了东起嘉陵江,西至北川,南起梓潼,北抵青川,纵横  相似文献   

11.
川陕苏区货币两个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陕苏区货币两个问题的研究巴家云川陕革命根据地是红四方面军于1932年12月入川后建立的,至1935年4月撤离,存在了2年零4个月。其全盛时期发展到东起城口,西抵嘉陵江,南到渠县、营山,北达陕西镇巴等地,面积四万两千多平方公里,人口700余万,是全国...  相似文献   

12.
通江县城位于川陕交界处的大巴山腹地。至今已有1千余年的历史。这里峰高谷深,群山环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以通江县为依托,驰骋川陕地区20余县,创建了名震华夏的革命根据地一川陕苏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原为文庙,位于通江县城北部。据清道光通江县志记载:通江文庙始建于宋嘉七年(1062),明景泰壬申年(1452)重建,清道光年间作过维修。现存建筑的年代,根据大成殿正梁上的墨书题记“大清咸丰四年岁次甲寅仲冬月中浣日旦”可知其为清代咸丰年间所建。通江文庙依山而建,座落于三层台地上,由…  相似文献   

13.
宋侃夫  齐特 《百年潮》2010,(6):22-29
会师前,红四方面军进入嘉陵江以西、岷江以东的地区后,张国焘就把在川陕苏区成立的地方部队改编为正规部队,这说明他已有放弃川陕苏区的打算。部队扩编后,约有10万之众。四方面军的几个军在建制上绰绰有余。而会师后,一方面军的五军团只剩下两三千人,张国焘就拨了两个团归五军团建制,  相似文献   

14.
“水电报”     
马卫 《文史月刊》2009,(10):1-1
在中央军事博物馆里,有一块来自大巴山城口县的漂木,漂木上面隐隐约约能看到文字的痕迹。为什么它会躺在中央军事博物馆里?1991年,为编写《川陕革命根据地城口县革命文史资料集成》,我采写了它的来历。  相似文献   

15.
从蜀墓腰坑的设置看巴蜀文化与关中文化的交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蜀墓腰坑的设置看巴蜀文化与关中文化的交流●彭文巴蜀与关中相连,早在殷周时期,巴蜀民族就已越过了米仓山、大巴山、秦岭等天然屏障,与中原文化进行交流(四川彭县竹瓦街出土的一批窖藏青铜器的形制及其花纹、铭文①和广汉三星堆遗址两个祭祀坑的窖藏②都充分说明了...  相似文献   

16.
一、发现与分布 大巴山脉位于秦岭和汉水流域以南,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之间,山势由西向东绵延于川陕、川鄂边境,中包南山、孤云、两角、米仓、大小巴等山,横跨南江、通江、万源、城口、广元、宁强、南郑、汉中、西乡、镇巴、镇坪诸县,全长约500公里。山北连汉水上游的陕南汉中、安康地区;山南接嘉(陵江)、渠(江)流域的川北达县、广元地区(市)和万县地区一隅。这一区域内高山横亘,峡谷幽深,江河网布,条状山脉和丘陵谷坝杂然相间,海拔高度大  相似文献   

17.
昭化,古称葭萌,白龙江与嘉陵江在这里汇流,河谷两岸形成肥美的冲积坝子。这里地处水陆交通要冲,也是川、陕、甘边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到了昭化,不想爹妈”的口碑,在巴蜀大地早已四处流传。  相似文献   

18.
从蜀墓腰坑的设置看巴蜀文化与关中文化的交流彭文巴蜀与关中在地理位置上连理,早在殷周时期,巴蜀民族就已越过了米仓山脉、大巴山脉,秦岭等天然屏障,与中原文化进行交流(四川彭县竹瓦街出土的一批窖藏青铜器的形制及其上花纹,铭文①和广汉三星堆遗址两个祭祀坑的窖...  相似文献   

19.
广元千佛岩是四川境内规模最雄伟的石窟群。位于广元市北郊、离市中心4公里处的川陕公路旁、嘉陵江从崖下流过。石刻南北长400余米,最高处40米,共有龛窟400余个,造像7000余尊。龛窟重叠密布,最多达13层之多,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的作品,其中以唐居多,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元千佛岩的石刻造像开凿在黄色的含砾长石石英砂岩上。砂岩的成分(X衍射  相似文献   

20.
张义 《世界》2004,(11):40-45
神农架林区,位于湖北省西部的川鄂边境,东连荆襄,西通巴蜀,南接彝陵,北临武当;秦岭、大巴山东段的茫茫群峰竞相耸立于3253平方公里的林区境内,千峰攒簇、云遮雾障,地势西高东低。林区3000米以上的高峰6座,素有“华中屋脊”之称;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有“华中第一峰”之誉;最低点位于下谷乡石柱河,海拔398米;平均海拔1700米左右,相对高差2707.4米。神农架为湖北省境内长江和汉江的第一级分水岭,水能资源丰富;水系发育成树状,分属香溪河、沿渡河(神农溪)、南河、堵河四个水系。在神农架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远古时期已有人类活动。1986年,在神农架红坪地区,又发现了神农架远古人类旧石器遗址。1989年湖北考古工作者在神农架又发现了原始人类的早期石器,估计有近200万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