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阿贡活佛帮助四川藏区办教育宋勇去年10月英籍藏胞阿贡活佛应邀来四川阿坝州参观、考察。阿贡活佛.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南度母寺活佛,1958年去印度,1967年移居英国,后加人英国国籍。这些年他非常关心国内的经济、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1987年以来,他先...  相似文献   

2.
回归故乡以后宋勇去年金秋时节,我们访问了归国定居10年的藏胞普尔科一家。对于我们的来到,普尔科一家感到格外高兴,爽朗的笑声流溢着心中的喜悦。但从普尔科额上条条皱纹里,我们依旧读出了他多年漂泊异乡的辛酸。普尔科原是四川阿坝州阿坝县上洪区各莫张的牧民,1...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亲眼目睹的事实,身临其境的体验,许多从国内到海外探亲的藏胞,回国后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外边并非人间天堂;许多从国外回来探亲的藏胞,也说出了自己心里的话:还是自己的家乡好。这里几位藏胞的口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流亡”在外的藏胞受限制不自由的生活现状。回国定居的藏胞旦考先生,病中对前来探望他的祖国亲人,讲述了自己追随达赖集团,损害同胞利益的深深忏悔……沿途留下买路钱恩波三射口述几年前,我俩去印度探望叔叔桑基喇嘛,一路的艰辛和屈辱至今难忘。我们是办了正式护照出国探亲的,从拉萨贡嘎机场乘飞机到尼…  相似文献   

4.
他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踏上了阔别多年的故土;他们受到祖国亲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耳闻目睹的事实,亲身体验的经历,使他们──流落国外的藏胞回归后,发出了内心的感慨:“还是祖国好,家乡亲。”发生在1959年的西藏民主改革,使西藏占人日95%以上的百万农奴和奴隶获得了新生。然而,在少数分裂主义分子的煽动下,一些不明真相的同胞被裹胁到了国外。从此,他们过着举目无亲、寄人篱下的牛活。漫长的岁月割不断同胞们怀念祖国、怀念亲人的缕缕情丝;祖国的强盛,民族的兴旺,更坚定了国外藏胞回和归祖国的决心他们冲破种种阻挠,义…  相似文献   

5.
卢颖 《中国西藏》2006,(3):62-67
生活在阿尔卑斯山下的瑞士藏胞索噶仓·洛桑尼玛,在海外居住了 40多个春秋。2001年的初春,他在四川甘孜创办了一所“洛尼玛敬老院",收养孤儿,资助贫困儿童,为边远村民送医送药。几年来,洛桑尼玛在瑞士登广告,搞募捐,为敬老院筹集了数百万元人民币的资会。2006年新年伊始,65岁的洛桑尼玛风尘仆仆地从瑞士回到中国,筹划敬老院再扩建工程。  相似文献   

6.
图片欣赏     
《中国国家旅游》2018,(1):14-23
初雪之后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四川西北部,与青海、甘肃毗邻,因为资源丰富,被世界旅游专家称为“世界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阿坝州的西北属青藏高原,山峦起伏,风光迤逦;同时阿坝州也是四川第二大藏区,藏寺林立,民居自成一派,民族风情浓厚。  相似文献   

7.
《巴蜀史志》2010,(3):37-37
一、《雪原文史》基本概况 《雪原文史》前身是《阿坝史志》,为阿坝州地方志办公室和阿坝州史志学会主办的业务指导性内部季刊,创刊于1986年2月。创刊之初由阿坝州地方志办公室主办,1989年。阿坝州史志学会成立后,由阿坝州地方志办公室和阿坝州史志学会合办。《阿坝史志》设“史志论坛”、“资料选登”、“修志动态”、“阿坝风情”、“志稿选登”、“学术研究”、“文化遗产”、“史料辑要”等栏目。  相似文献   

8.
迪庆,牵着旅外藏胞的心柏玛泽仁迪庆,昔日的茶马古道,今日的繁荣藏乡,是许多旅外藏胞向往之地。在一些年以前,迪庆有一些藏胞,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家乡,流落到了国外。他们有的是茶马古道上贩运货物的商家、有的是到国外转经朝圣的宗教徒、有的是在叛乱中不明真相...  相似文献   

9.
格勒 《中国西藏》2005,(2):48-50
从昂仁一直到狮泉河,一路上大部分都是沙漠草原,即万里藏北。它与东部昌都的西北部,青海的玉树、果洛,四川甘孜州的石渠、色达、阿坝州的红原连成一片,形成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游牧化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早在1000多年前就将野牦牛驯养为家牛。他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有的技术如今只有他们才会,如将牛奶加热制成酥油、酸奶;  相似文献   

10.
刘乾坤  任大跃 《旅游》2005,(5):74-79
毛泽东主席在《长征》诗中写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长征组歌》里有一段: "雪皑皑,野茫茫",这就是阿坝,这就是雪山草地。1935年4月下旬至1936年8月中旬的16个月时间里,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相继经过阿坝州。红军在这里经历了长征途中最艰苦、最漫长、最危险而又最辉煌的战斗历程,有不少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发生在阿坝州,红军在这里创造了"爬雪山,过草地"等许多惊天动地、悲壮雄伟、令后人肃然起敬的人间奇迹和英雄业绩。阿坝州是最能集中体现红军长征精神的地方。美国作家索尔克兹伯所作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最精彩的篇章是在阿坝州写成的。  相似文献   

11.
阿坝藏族自治州位于长江上游地区,群山矗立,江河纵横,土地广袤1998年长江中下游的一场巨大洪水,让阿坝人意识到,阿坝州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直接影响到整个长江流域的安危,也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在新世纪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问题。1998年底,阿坝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开始启动,阿坝州全而停止了对天然林的采伐,并制定了详细的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着手以粮代赈,退耕还林,力争在5年内全面完成90万亩的退耕还林任务,在21纪第一个10年结束的时候,使阿坝的森林覆盖率将由现在的21.50%提高到40%。在这新旧世纪交替之时,我们对阿坝州进行了一次环保之行,所见所闻,令人振奋。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初夏的5月17日,藏历三月十九日是个吉祥的日子,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却吉杰布又一次离开了他的驻锡地,到云南藏区为他的信众祈福禳灾,接受尊崇他的信众的供奉。这是他继2003年去青海、甘肃,2005年去四川甘孜、阿坝的又一次藏区行,至此他已经走遍了祖国的四大藏区,给那里的信教群众普降甘露,带去了鸿福大运。短短的十多天时间里,班禅朝拜了康区著名的迪庆松赞林寺以及德钦东竹林寺、飞来寺、梅里雪山、丽江指云寺、大理祝圣寺、鸡足山金顶寺,并举行佛事活动、接受了佛教徒的朝拜;在香格里拉县舞凤山赛马场、杜鹃花怒放的小中甸、德钦背…  相似文献   

13.
“回来了,回来好!”政府妥善安置“走遍天下还是家乡好!”———甘肃省归国藏胞心声□洛桑坚赞959年,西藏民主改革进程中,少数上层反动分子发动了阻挠西藏社会进步的武装叛乱。叛乱失败后,他们又煽动部分不明真相的百姓和僧侣逃亡国外,当时一些在印度、尼泊尔等...  相似文献   

14.
初春时节,拉卜楞寺风和日丽,从台湾回故乡定居的藏胞高吾先生。他年过八旬,戴一副黑边老花镜,精神矍铄,诙谐而又健谈,当话题打开后,他滔滔不绝地向笔者讲述了他的身世以及他回乡定居后的种种感受:高吾出生在甘南夏河县阿木去乎完肯木村一户牧民家里,解放前曾给拉卜楞寺琅仓活佛“束谦”(活佛府邸)牧场当牧工,解放后翻了身,分得了土地和牲畜,1959年去拉萨朝圣,被叛乱分了裹胁到了印度,在大吉岭居住。高吾的大儿子嘉洛与拉卜楞寺下续部学院的吉布赛智喇嘛也在此时来到了印度,他们一起在印度一住就是12年。1971年一…  相似文献   

15.
8月2日,阿坝州地方志工作暨先进表彰会在马尔康召开。会议由州政府秘书长杨长清主持,各县政府和地方志办公室、州级备部门、州属事业单位代表100余人与会。省地方志编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秦安禄在充分肯定阿坝州第一轮修志工作成绩的同时,对阿坝州第二轮修志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对修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狠抓两个《条例》的贯彻落实,努力实现依法修志;三是突出特色,减少史实、数字、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2月27日,流传千年不绝的藏传佛教觉囊派"梵音古乐"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展示——来自四川阿坝州壤塘县藏哇寺的32位高僧,以吹奏、敲打、唱念、舞蹈、赞偈、手印、供养等多种形式,完成了由 恭迎、沐浴、皈依、礼赞、和乐构成的完整的梵乐套曲。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蕾利策克建筑奖获得者坂茂的评语:作为一名杰出的建筑师,二十年来,他不断创新,用创造性和高品质设计来应对破坏性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极端状况。他的建筑对于那些遭受巨大损失、流离失所的人们就是庇护场所、社区中心还有精神领地。每当灾难发生时,他常常自始至终地坚守在那里,例如在卢旺达、土耳其、印度、中国、意大利、海地,还有他自己的祖国,  相似文献   

18.
一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让我一直就向往那个古老而神秘、素以游牧好战著称的少数民族——羌族。四川阿坝州境内不知从哪个时代起有一支羌族部落聚居于此,至今保持了独特的羌文化。  相似文献   

19.
阿坝州地处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上游,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境内青山叠翠,群峰争雄,茫茫林海,绿涛万顷,是长江、黄河上游的一座天然绿色水库。据解放初期调查,阿坝州有林地面积300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达3.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6.12%,是四川省的重点林区和主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座座山寨隐林中,片片土地被林护”,是当时人们对这里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阿坝林区是全国开发最早的林区之一。从1953年起,国家就在阿坝州境内的米亚罗林区建立了第一个森工企业──川西伐木公司。接着,数以万计的林业…  相似文献   

20.
《巴蜀史志》2012,(5):25-26
《雪原文史》前身为《阿坝史志》,为阿坝州地方志办公室和阿坝州史志学会主办的业务指导性内部季刊,创刊于1986年2月。1995年《阿坝史志》改名为《雪原文史》。自创刊到现在已编辑出版67期,其中编辑出版汉文版63期,不定期编辑出版藏文版4期。1999年,《雪原文史》编辑部获阿坝州优秀内部期刊出版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