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马家河石窟位于陕西省旬邑县土桥镇胡洛沟口村一座名为菜花山的山峁之腰,山东侧紧邻自北向南流的泾河支流三水河。从石窟处溯河北上,约1.2公里为马家河村,石窟即按此村命名,约12.5公里为旬邑县城。菜花山海拔858米,石窟所在处崖壁面北,即石窟位置坐南朝北,包括一座大窟和数座小龛(图一)。马家河石窟主窟作为唐代少有的中心柱窟,于1992年被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期以来虽有报道与研究提及,但  相似文献   

2.
北石窟寺     
宋文玉 《丝绸之路》2011,(17):85+1-F0002,1
陇东的董志塬,沉积着天下最厚重的黄土层。在董志塬的西侧。庆阳市西南25公里处的黄土高坡下.蒲河和茹河交汇处的东岸二级阶地上,坐落着千年旨刹北石窟寺。相传为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兴建。因与永平三年的泾川南石窟寺同时代开凿,南北相距45公里,故名北石窟寺。现保护范围包括寺沟主窟群及其北1.9公里蒲河西岸的楼底村1窟(简称北1号窟),其南1.5公里的石道坡、花鸨崖、石崖东台石窟群,南北延续3.4公里。  相似文献   

3.
四川安岳卧佛院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四川省中部的安岳县古称普州。境内山石奇秀,《舆地记胜》载:"普之秀以石,故俗称石秀。"自南朝梁普通二年(521年)当地开始凿造佛像,历代均有摩崖造像传世,是川中地区佛教造像时代较早、内容丰富、数量集中的石刻之乡。卧佛院是安岳摩崖造像群中规模较大的一处,位于县北通贤区八庙乡卧佛村,地临安岳、遂宁与乐至三县的交界处(图一)。琼江河支流上段的伍家桥河和下段的跑马滩河绕卧佛院的西南东三面流过。卧佛院所在的山沟俗称卧佛沟,呈"几"字  相似文献   

4.
四川石窟寺与摩崖造像数量众多,安岳卧佛院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作之一。当前对卧佛院调查研究表明,卧佛院病害较多且与赋存环境关系紧密。通过环境监测与分析,可知不论开敞的摩崖造像微环境还是半封闭的经龛微环境,绝对湿度大、温湿度耦合的特征均非常明显。摩崖造像文物微环境温度变化大,相对湿度变化很大程度上为温度变化影响,因此只有增设遮阳避雨的窟檐等保护措施,通过维持温度稳定方能维持湿度的稳定;经龛文物微环境温度更稳定因而相对湿度也更为稳定,需要专门进行除湿工作,单纯地加强内外通风不能起到有效控制湿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亦谈唐述与时亮二窟齐正奎炳灵寺石窟,为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之一。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国务院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六三年甘肃省考古队考察炳灵寺169窟时发现了西秦建弘元年(即公元420年)的墨书题记,这则题记目前在国内为最早的纪年题记,它比过...  相似文献   

6.
甲扎尔甲石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白湾乡大石凼村甲扎尔甲山南坡山腰,毗邻金川县界,杜柯河从山前流过,往东南与脚木足河汇合成大金川。2013年10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故宫博物院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该窟进行调查。该石窟为一处经人工简单修整的天然洞穴,可分为窟外及窟内前、中、后室4个区域,其中佛塔、石构、崖壁上共残存近30平方米的壁画,整体呈西藏-尼泊尔艺术风格。该窟似以礼佛为主要功能,在壁画中可看到藏传佛教多个教派的活动痕迹,甚至整窟壁画可能并非统一设计,这与多康地区长期以来多教派共生共荣的历史传统相符。甲扎尔甲石窟壁画是阿坝地区首次发现的早期藏传佛教壁画,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西和佛孔石窟现存7窟,其中5窟可以登临;原有塑像、绘画全毁,明、清时期石碑4通.据佛孔寺石碑记载可知,佛孔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唐开元三年(715)重建,明嘉靖年间(1522-1566)再次修建.佛孔石窟始凿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以后屡圮屡建.在明、清时期宗教及开窟造像活动中,释、道、儒三教走向合流.  相似文献   

8.
一、第5、6窟及其附窟 云冈石窟坐落在山西大同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是始凿于公元5世纪中叶的北魏皇家石窟。石窟被两条自然冲沟分东、中、西三部分,第5、6窟就在中部窟区的东边(图一)。  相似文献   

9.
常青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11):32-51+147-148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良侯店石窟有大窟(第1窟)一所、小窟(第2、第3窟)二所及摩崖造像若干。大窟约开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5)至太和十年(486)改制之前,下限可至太和十七年(493)迁都洛阳之前。大窟外的三所小龛也大约雕刻于5世纪下半叶。窟内有坐佛六尊,为表现过去世的六佛,其造像风格和北魏首都平城附近的云冈石窟第一、二期相似,主要受印度与中亚风格的影响。大窟形制具有独特之处,留有现存最早的规整倒凹字形坛,为研究山西地区北魏中期石窟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但因资料的缺乏,其渊源还有待研究。第2窟约开凿在7世纪下半叶,为唐代流行的倒凹字形佛坛窟,其形制与造像风格受到长安与洛阳的影响。第3窟约是北齐作品。  相似文献   

10.
北石窟寺现存大小窟龛296个,其中石雕造像2126尊,唐代造像约占整个窟群的三分之二,222窟是唐代开凿的规模较大、造像最多、保存较完整的一个洞窟,堪为唐代石雕艺术的珍品。  相似文献   

11.
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主室券顶因缘故事画、100窟主室侧壁佛传图均以表现对佛陀的供养、礼敬为主。在前人对龟窟石窟因缘故事研究的基础上,并参考库木吐喇窟群区第34窟龟兹文榜题解读的成果等,可知其中包含许多表现释迦往昔供养诸佛的故事,这些故事与弥勒接受"摩顶授记"等场面一起,强调了"誓愿"、"授记"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河北武安千佛洞石窟开凿于北宋大观二年(1108)前后。石窟分内窟、外窟两部分,外窟的南、北两壁上现存造像龛106座,造像156身。造像内容以单尊结跏趺坐佛为主,兼有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土地三侍等组合。通过分析石窟内现有的71条造像题记,可知石窟是一处由都保正侯进发起,僧人惠开引导,侯进下辖保丁及乡里作为从众而建造的民间性公共佛堂,供养人身份包括基层管理者、僧侣和普通民众三类。普通民众中,女性供养人群体的地位较为突出。千佛洞石窟造像题材多样,年代明确,是研究武安地区北宋佛教发展及石窟艺术的珍贵材料。同时,石窟题记可与北宋保甲法相互印证,填补了武安地区关于保甲法的文献资料空白。  相似文献   

13.
摩崖石窟,位于延长县城西北七里的七里村延河东岸的山崖上。石窟的所在地,今为延长油矿管理局七里村油矿。石窟距地面约50米,面向西北,窟口呈方形,无壁,是敞开式。窟口高、宽各2米,窟内最宽处为3.07米,进深为4.33米。窟顶、窟壁和窟底均为平面。窟的正面有开凿的两层佛台,第一层台上有三尊横排并列的太上老君(即老子)像,高0.53、肩宽0.28、腰宽0.30米,均坐莲花座上,座高0.30、宽0.43米。每尊雕像左右各有一盘坐弟子像,其排列次序为三尊雕像之间有  相似文献   

14.
一炳灵寺石窟,为我国古代艺术宝庫之一,一九六一年三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西北,距城約三十五公里,黄河之濱北面的小积石山山丛中,包括上、下二寺及二寺之間的洞沟三个部分。其中以下寺的窟、龕最为集中,是艺术精华所在。全部窟龕开凿在纵貫两山之間的大寺沟西岸悬崖峭壁上,周圍山势突  相似文献   

15.
张华 《文物世界》2004,(5):30-33
云冈石窟第9、10窟洞窟的营造,《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1](以下简称《金碑》)所云:“在崇教,小而完,……太和八年建,十三年毕”, 根据《金碑》记载推测认为崇教(福)寺即为云冈第9、10窟,为宠阉钳耳庆时(王遇)主持营造的一组双窟[2]。两窟的宏伟工程开凿于北魏兴盛时期,集中表现了北魏建筑形象的中国化和外来影响,具有造诣巧丽的风格。下面就第9、10窟的北魏建筑形象和它所反映的几个问题分别加以分析与探讨。一、建筑(窟体)的主要特征和建造情形此两窟为双窟,位于云冈中部窟群,属佛殿窟。1. 分前后室:两窟的建筑结构相似,均由前室…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武乡县分水岭勋环沟的208国道896-897公里间的路东山坡上(属武乡县分水岭镇良侯店村地界),离公路高约15米处可见到零散石窟,大多漫漶风化(图一)。1993年在《山西考古四十年》中,笔者曾谈到调查发现勋环沟中的石窟造像,现明确应称为良侯店行窟。笔者认为是晋东南石窟造像中最早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孟瑜 《大众考古》2024,(1):43-47
<正>安岳石窟是中国中小石窟的代表,在安岳历代石窟营造过程中,营造者留下姓名的不多,唐代僧人玄应是其中一位,他在安岳几处重点石窟都留下了印记。安岳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北周建德四年(575年)置普州及安岳县,州、县同治一城,取“安居于山岳”而得名。安岳境内现有民国以前石窟寺(含摩崖造像)23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有摩崖石刻佛经40余万字。安岳石窟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造像题记是唐武德三年(620年)。  相似文献   

18.
安岳卧佛院第4号龛主尊头光内新发现的“师祖慈海和尚”题记,将第51号窟内圆雕像、第81号窟内宋碑联系起来.通过三则材料的整理,可清晰了解慈海在卧佛院的活动轨迹,并由此整理出两宋时期卧佛院四位院主(南宋称“住持”)的继承脉络,即惠文、法京、慈海、悟宣,其时间跨度自北宋中晚期延续到南宋中期.第4号龛内师祖像的开凿,与南宋时期安岳周边及大足地区流行雕凿禅宗祖师的风气有关,“忠孝”思想突出,反映出这一阶段儒释相融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9.
刘建军 《文物世界》2004,(5):34-37,29
第9、10窟在云冈石窟的中部窟群,为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至十三年(484~489年)宠阉钳耳庆时(王遇)主持营造的一组双窟。其窟室外壁雕凿的仿木建筑佛殿外貌形式,是中国古代佛教石窟发展演变过程中,印度石窟原有模式的影响日渐减退,开始模拟中国传统木结构殿堂特点等地面建筑样式,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石窟艺术造型。北朝以后,这种作法不再流行,逐渐被在窟前接连修筑的木构殿堂建筑取代。辽兴宗、道宗时期(1031~1100),云冈石窟窟前曾修造过十座木结构殿堂建筑的大寺,即“一通乐、二灵岩、三鲸崇、四镇国、五护国、六天宫、七崇福、八童子、九华…  相似文献   

20.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克孜尔乡境内,是中国地理位置最西、开凿时间最早的大型石窟寺群。其中,第14窟为方形窟,是古代僧侣和信徒的礼拜活动场所。文章根据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区段位置等信息,判定该洞窟的开凿年代应为公元6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