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教育一直备受封建统治者的尊崇,尤其是对于那些身系江山社稷的天潢贵胄而言,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历朝历代都针对皇子教育制定了各项制度,其中属清代的皇子教育最成功也最具特色。关于清代皇子教育问题的研究比较少,记录的史料也十分分散,而且针对清代皇子教育的归属问题,学术界也有许多不同意见。多数的研究目光都被集中在宗学、宫学、皇族教育、八旗子弟教育等问题上,因此,有关清代皇子教育的问题还大有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2.
清代帝王为巩固政权,重视汉文化的学习,特别看重书法在中原传统文化中的标志性地位,重视皇子书法教育,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重视书学的皇子教育制度;二、视书学为帝王之道;三、皇族优越的习书条件。皇子书法教育极受重视,这是清代皇族善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杨珍 《满族研究》2001,(1):36-44
中国历代帝王对皇子的教育中.康熙帝以教子严格.为此倾注大量精力和心血而称。他在培养皇子的过程中.确定了以满化为本,汉化为用的教育方针.将武兼备作为培养目标,并具有注重实践、亲自施教等一系列突出特点。作为清朝皇子教育的真正奠基与开创.康熙帝的教子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太学是"礼义之宫",辟雍、明堂是行礼之所。它们之间的关系,自汉武帝设立太学以来,一直模糊难辨。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对这个问题初步探讨,认为在西汉前中期,太学可能与辟雍逐渐分途而就于明堂处;到东汉时期,太学、辟雍、明堂已经分工明确了。三者分工明确是教育逐渐由礼制独立出来的反映,也是太学规模扩大的直接结果,但汉代太学并没有脱离礼制的窠臼,完全独立为一个纯正的知识教育机构。  相似文献   

5.
清代引见履历档案的史料价值——以雍正朝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里收藏着五万多份官员引见履历文书,本文拟对它的形成及其独具的史料价值作简单的说明。 一、引见制度与履历文书的形成 清代的引见制度在顺治朝创立,康、雍、乾三朝屡加充实,雍正帝尤其重视引见官员,发布的有关诏令较多,形成的引见履  相似文献   

6.
胡继芳 《文博》2007,(3):76-81
珐琅彩瓷又称瓷胎画珐琅,俗称"古月轩"瓷器,是康、雍、乾三朝极为名贵的宫廷御器,精美异常,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朵奇丽的鲜花。广州彩瓷是广州最具特色的传统工艺品之  相似文献   

7.
康、雍、乾三朝为臣孙嘉淦(1683──1753),字锡公,号懿斋,别号静轩。山西兴县人,小时候,家境贫寒,但他聪颖好学,性格顽强。康熙五十二年,他连登科第,春闱得中举人,秋闱又中了进士,改庶吉士,从此步入了仕途。他历仕康、雍、乾三朝,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他在改革太学、审理冤狱、取消酒禁、治理永定河以及抚治苗民等方面都有过卓越的建树。他居官四十余年,为清王朝的巩固和发展,为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近代学者郭象升认为:“山西清代名臣,实以嘉淦为第一人也。”“事君笃而不显;与人共而不骄;势…  相似文献   

8.
《收藏家》2016,(3)
正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专制主义集权国家,在吸取了历朝历代分藩之弊的经验教训后,不再对宗室实行封藩建国,而是结合自己的民族特点,对皇子及其宗室成员实行封爵制度。制度规定,皇子年满十五岁后,由宗人府请封,皇帝钦定爵位,离开皇宫,在京城选地分府,独立生活~①。亲王作为最高爵位的享有者,所拥有的王府是由朝廷出资拨款,依照亲王的规制营建,其建筑形式和文化内涵可视为皇家宫殿的缩影。而与王府建  相似文献   

9.
从唐岱的绘画理论《绘事发微》分析《大房选胜图册》,可以看出其对娄东画派的继承与发扬。唐岱在康、雍、乾三朝树立了自己的优势地位,扛起了继承和发扬娄东画派的大旗。  相似文献   

10.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古雪轩图》,系清代乾隆朝皇六子永瑢为其上书房师傅倪承宽所作的山水画卷。此图绘制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时永瑢等诸位皇子及师傅正扈从热河避暑山庄,师生共同欣赏前代画作之余,永瑢应邀完成此作。画卷描绘了倪承宽故乡杭州的"古雪轩"书斋图景,且于画卷诗塘及裱边处,乾隆诸位皇子均有题跋。此件绘画作品,让我们窥视到史书志乘中鲜有记载的皇子与上书房师傅之间真诚的师生关系,是一件兼具艺术与文物价值的珍贵文物。本文力图通过对上书房择选授业师傅、陪扈热河等相关制度的梳理,结合其他文献资料,还原《古雪轩图》绘制时的历史背景,探究文物背后的历史价值。此外,本文拟借助永瑢等诸位皇子与师傅互赠诗文书法等交往互动的相关资料,揭示其时以上书房为中心,业已形成了一个小型的文化交游圈。上书房师生诗文书画等日常生活情趣的交流,加之因共同参与编纂《四库全书》所结成的共事利益关系,使得这个交游圈得以巩固传承。  相似文献   

11.
"哈哈珠子"是满文"haha juse"的音译,即"haha jui"(男童)的复数形式。他们由清代宫廷教育中的伴读发展而来。至迟在康熙十二年(1673),"haha juse"的词性发生了变化,由名词的复数形式变为一种特定称谓,专门指称由伴读出身的皇子侍读及侍卫。哈哈珠子在康熙时期权势最盛,成为清代皇权与王权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隐形力量,而后又在皇权高度集中与强化的雍乾时期走向没落,至晚清已彻底沦为皇子的服侍人员,不复有昔日威权。清帝对哈哈珠子的控制体现了对皇权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满文档案的撰写者已有意区别"haha juse"与"haha jui"两类完全不同的群体,而晚清时人已含混不清,今人在翻译档案时,又一概译为"哈哈珠子"或"孩童",更加模糊了两者的界限,也影响了学人对史料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上,清前期的康、雍、乾三朝是清代乃至整个中国陶瓷史上的高峰期。该时期的瓷器生产,官窑仍以景德镇为中心,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和增加。吉林省博物院藏清瓷近百余件,造型不同,呈色各异,现选出院藏几件藏品,结合康、雍、乾各时期瓷器的发展特点予以介绍。1.清康熙款五彩十二月花卉杯康熙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杯(见图1-1、图1-2、图1-3),康熙晚期产品,造型精  相似文献   

13.
清代皇子分府是清代皇家事务中重要的一环,它是皇子们走出紫禁城,独立生活的开始.清代的皇子分府内容有分爵、分府第、分旗、分户丁、物品及移居府第时的相关工作,涉及到内务府、宗人府、工部、礼部、兵部、钦天监等多个部门.在清代,皇子分府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规章制度,保证了皇帝对皇子的控制.同时,皇子分府与清代不同时期的皇室人口和社会经济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张林 《满族研究》2005,(2):101-103
清代吉林“参禁”是东北封禁重要内容之一,经历康、雍、乾三个朝代,它充分体现了满族贵族的利益和意志,严重阻碍了东北地区尤其是吉林地区经济、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比较完整的乾隆皇帝在皇子时期的书法习作,当时称为"仿",这些习作不仅记录了从康熙六十一年冬到雍正十三年八月期间,弘历每天临摹字帖的情况,而且还保留了大量的授课老师的硃笔批阅。本文在对这些"仿"作进行整理与分期的基础上,对弘历的书法启蒙、父祖影响、选帖安排、纸张使用、老师指导以及个人喜好等几个方面再行考证和研究,以期还原一个相对真实而完整的清代皇子书法学习的情境,从而为更准确地评价弘历的书法艺术提供一些详实的资料和一个全新的角度。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书法学习是清代皇子教育中重要的组成,是每天课业的第一部分。第二,弘历的系统书法教育始于雍正元年,主要学习方法是临摹楷书,期间经历了以摹写颜真卿《多宝塔碑》打基础,以摹写唐诗、《千字文》等学习大楷,以摹写王羲之《乐毅论》学习小楷,以摹写《瑞麦赋》重新学大楷四个阶段。第三,弘历的书法学习与家庭前辈的喜好、老师的指教暨字帖选择和字体练习次序密切相关。最后,雍正皇帝的突然去世,打乱了弘历书法学习的进程,对其书法的进步造成负面影响,使得他的风格水平过早定型,难有更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6.
清代乾隆年间,在京南小平原永定河及淀泊治理中,一改康雍以来"束水攻沙"策略,采取人工引水出堤等调节径流的办法,修筑并不断改造与维护河湖湿地,使河水散漫流淌,将泥沙沉淀于河岸周围四野荒滩,以防御河水挟带泥沙淤塞河流尾闾淀泊及洪水期间危及居民田舍。这一策略效果较好。此间折射出日益尖锐的人水矛盾。人占水地,加大了永定河治理的成本与难度。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10月14—16日,由中国史研究杂志社、天水师范学院联合主办,天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陇右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一带一路"暨跨文化视域下的中国历史高层论坛在天水师范学院召开。来自国内15家高校、科研机构的近50位专家学者与会。一、丝绸之路溯源。中国人民大学王子今以秦人在西与雍两地之间养马、西畤和雍畤祭祀通火权为例,证实"西"与"雍"之间秦代以前即存在交通联系,认为它  相似文献   

18.
青海和硕特蒙古在清朝初期(崇、顺、康、雍年间)经历了由兴起、发展、衰落的历程,从其经济、部族关系、地方区域的变化全面体现了这一过程。这也是清朝中央集权在青海的强化表现。  相似文献   

19.
《文献》2017,(4)
《史记》卷一五《六国年表》及卷四四《魏世家》出现"繁庞"地名,《魏世家》作"繁、庞",判作两地。2013年点校本两处则均作"繁、庞"。现在看来,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作"繁庞"的处理方式是正确的。《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先王庙或在西雍,或在咸阳",参考在陇西郡西县地方的秦早期遗存的考古发掘资料,可知"西雍"应读作"西、雍"。由此考察秦祭祀体系中"西"、"雍"与"咸阳"的地位,有益于秦文化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20.
<正>黄慎,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卒年不详,初名盛,字恭寿、恭懋、躬懋、菊壮,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清代著名画家,福建宁化人。他曾先后三次到扬州,居留生活时间较长,与郑板桥、李鱓等往来友善,为"扬州八怪"之一。黄慎生活在清朝最鼎盛的康、雍、乾时期,社会经济的稳定繁荣为像他这样的民间职业画家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他的书画作品在雍正年间就已名扬于世,他曾"出游豫章,历吴、越、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