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芦雪 《黑龙江史志》2015,(1):149-150
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中国丧葬礼俗慎终追远、事死如生、崇尚厚葬、以礼教孝的精神一脉相承,其中也存在诸多弊端。民国时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改革丧礼陋习,以实现中国社会丧葬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化。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丧葬礼俗的演变速度迟缓,这些举措并未到达预期的目的。但政府的各项措施为进一步的丧葬礼俗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丧葬礼俗包括丧葬礼仪与民间丧葬风俗。它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文化变迁的广度与深度。民国时期新式丧葬礼俗的实施情况具体表现在推行公墓制;提倡火葬,建立殡仪馆;开追悼会,倡导国葬和公葬;采用形式简明的讣闻。  相似文献   

3.
清代满族统治者在接受儒家丧葬之礼的同时,又极力恪守本民族的某些丧葬习俗,并使其与儒家理念相契合,以维护民族特性。本文通过对铭旌、丹旐等满汉丧具、丧俗发展演变的具体分析,指出清代丧葬礼俗的变迁,实际是满汉丧俗相互影响、渐趋交融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戚悦 《民俗研究》2023,(1):130-136
《文心雕龙·祝盟》篇有出自《仪礼·士虞礼》的“夙兴夜处”一语。对这一词语的理解,不仅关乎对祭祝之辞的解读,更关乎对古代丧葬礼俗的认识,因而值得深究。“夙兴夜处”与常用成语“夙兴夜寐”仅一字之差,几乎所有注本皆以二者等同,将其释为“早起晚睡,言勤劳也”,《汉语大词典》及各种辞书亦如此解释,实则是错误的。“夙兴夜处”特别用于丧葬之礼,指的是侵早起身而夜间独坐,意谓日夜不得安宁,颇为形象地描绘了古代丧葬之礼中特定的庄重、肃穆气氛以及主丧者的凛然恭敬之心、巨大悲痛之情和身心疲惫之态。这与表示早起晚睡的普通成语“夙兴夜寐”是完全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不同民族因信仰、风俗和自然环境等不同,丧葬形式有很大的差别。同一民族也因为风俗和环境等种种原因,丧葬形式也有不同。就热贡地区(热贡——今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来说,按照死者的身份和死因就有天葬、火葬、土葬、水葬、塔葬等许多形式。其过程中和仪式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从较为严格的意义上讲,重视和崇尚礼仪是传统中国社会的突出特征之一。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与道德伦理标准,礼仪渗透在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体上看,民国时期乡村婚丧礼俗都带有浓重的传统色彩,是传统中国社会礼俗的继续。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婚姻和丧葬礼俗也趋向带有时代特色的变异内容。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青海到甘肃河西走廊的交通要道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随着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正式修建,为重展丝路雄风,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山西省五台山地区丧葬习俗为例,对人的生死观作粗略的探析,以求证今天我国城乡刮起的丧葬奢靡之风的根源和改革丧葬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西方基督教在汉族村落中的传播,有些村落的丧葬仪式发生了较大改变,尤其在葬礼的形式上,人们开始追求排场、热闹。在笔者所目睹的整个丧葬仪式过程中,不同程度地折射出中国传统的儒教、道教、佛教以及基督教的思想。笔者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试图用人类学的观点重新审视乡村的丧葬文化。  相似文献   

10.
张敏 《丝绸之路》2013,(22):12-13
由于处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殊地理位置上,唐宋时期敦煌地区的婚俗文化中既保留了中原传统婚俗礼仪,又兼容西域少数民族的婚俗习惯,从而形成了较为特殊的婚俗文化。从保存下来的敦煌壁画和文书中,可以详细了解唐宋时期敦煌地区的婚嫁礼俗。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遗产》2013,(4):10-20
7月15~25日,由新华社、《中国文物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专业记者和公民记者、社会代表组成的20多人的"陇上行——真爱敦煌:关注世界遗产大型公益行动"采访团从甘肃天水启程,经兰州、武威、张掖、嘉峪关、酒泉、瓜州到敦煌,沿河西走廊一路西行,实地采访了丝绸之路申遗甘肃段的5个遗产点,也考察了沿途多家博物馆、文保单位、考古所及考古发掘现场等。记者们边采访边报道,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写下了自己在遗产现场的感受。这里仅以微博报道为主,摘编一些亲历者的文图,与读者分享零距离面对遗产本体时的震撼。  相似文献   

12.
徐祖祥  罗张悦 《民俗研究》2024,(1):15-26+156
滇黔桂交界地区,壮、瑶、苗等民族的地方礼俗互动、礼俗传统实践及创造性转化,是中华文化在南岭民族走廊西段区域社会中整合作用的体现。各民族传统文化体系与以道教为主的道释儒大传统之间长期的文化涵化过程,呈现出各民族交融共生基础之上大传统与小传统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新文化模式下的礼俗传统和价值观念,强化了各民族内部的社会秩序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1949年以来,各民族礼俗传统在南岭走廊地域文化传统保障下,进一步推动了不同民族之间自主、自发的交往交流交融状貌和共有价值观念在更大社会范围的传递。道教主导的礼俗传统实践及文化价值认同,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此区域内的具体呈现。  相似文献   

13.
洛阳的丧葬礼俗王中茂洛阳为九朝古都,丧葬旧俗甚多,尤其是乡村民间更为突出。这些礼俗从侧面映照出洛阳人民对先人的无限尊崇及生者对死者的绵绵情思。本文仅就洛阳乡间的丧葬礼俗扼要地介绍于后。洛阳人对丧事的一个重要信念是“不死其亲”,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事死如...  相似文献   

14.
杨静 《丝绸之路》2013,(6):111-113
婚嫁礼俗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礼仪之一,也最能体现和反映人民的生活及思想观念。作为中国民俗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延安地区的婚嫁礼俗以其特有的形式结构"承载着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愿望,塑造着民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孕育着民众的品格和素养,积淀着民众的文化和创造精神"。通过考察延安地区婚嫁礼俗,可了解本地区人民的生活状况,发现其中的变化和审美意义,满足人们感性和理性层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殷周时期贵族行车十分讲究。他们在享受生活和权力的同时 ,逐渐在行车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特殊礼俗。从对道路的严格管理及专路专用 ,到行车时保持的一些特殊礼俗 ,诸如繁妆其车 ,乘车的尊序 ,登石上车以及对车器独特的养护方法等 ,都直接或间接地向我们展示了这一时期礼制秩序下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书院的文化空间中,礼与俗呈现出共存与互动的状况。从书院建筑看,书院的建筑实体、形式以及空间格局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价值理念,熔铸了儒家的价值追求,但其中民俗文化层面的内容也多有体现,尤其是风水观念的影响不可忽视;从书院祭祀看,书院祭祀主要是为了体现儒家道统意识、反映时代学术风尚,但其中也包括与功名利禄相联系、追求多发科第、祈望平安福报的内容。书院文化空间上的礼俗互动与融合,是书院士人内在观念世界的外化。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中期,随着英国人口的大幅膨胀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丧葬服务出现了诸多弊端,英国卫生改革家查德威克对此进行了系统考察。他认为英国的丧葬服务体系应该进行全面变革,才能彻底消除这些弊端。他的改革计划由于受到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并未达到预期目标,但改革所体现的基本思想则代表着现代丧葬产业的发展方向,为美国等现代西方国家丧葬服务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东汉时期,吊祭是丧葬活动中的重要仪式。在皇帝、贵族、官员的丧礼以及平民的丧葬活动中,吊祭是表达对死者哀思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但由于社会等级差别,吊祭的方式并不相同。在国家丧礼中,吊祭的不同方式体现丧礼规格的差异。在私人丧葬活动中,吊祭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影响,因而成为吊祭者与丧主联系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9.
郑土有  谢思岚 《民俗研究》2024,(1):38-49+157
民国时期兴起的“礼俗学”可谓“礼俗互动”研究的先驱,不少学者受孙末楠《民俗》一书的影响,或在其指导下对中国社会的礼俗文化展开考察,或结合本土语汇对其进行解析。由此产生的丰硕成果表明,孙末楠的民俗学说具有极强的普遍性。在“礼俗互动”研究成为学术热点的当下,再次检视孙末楠建构的民俗学理论体系,结合中国实情对其中的核心概念及内在理路作进一步阐发,有助于丰富“礼-俗”关系认知的学理逻辑,从方法论层面推动“礼俗互动”研究范式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0.
丧葬习俗     
藏民族古老的丧葬习俗,也比较奇异,像这个民族一样充满神秘的色彩。 土葬:是藏民族信奉苯教时期流行的一种古老葬俗。据考古发现,藏区的土葬历史非常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藏民族就建立了墓葬的习俗。土葬在佛教传入后,这种葬法一直延续到公元9世纪中叶吐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