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峥嵘 《神州》2012,(8):184-185
在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上,中华民国时期上海的女性服饰文化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它以中西交融、满汉交融为特色,无论是在服装款式、服装造型和材料还是服饰装饰品的品种甚至还有服饰观念都在这一时期产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从而突显了它人性化、个性化和近代化的时代特征。究其发生如此历史性巨变的原因,笔者认为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诸多的政治因素,其中清末民初,专制制度的覆灭是产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二是社会制度的变迁,使等级着装向自由着装的演变成为可能;三是近代服装服饰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为民国时期女性服饰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此外,审美观念的变化、时装表演与选美活动的开展、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也是影响服饰文化变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唐朝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封建社会文化的巅峰,在音乐、绘画、舞蹈等方面都有着独领风骚的一面,其唐朝女性的服饰更是具有独自的特点,在中国的服饰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唐朝女性服饰风格形成的背景,介绍其主要的特点,浅谈了唐朝女性服饰在中国服饰历史上的作用以及对现代服饰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历经朝代更迭,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而历朝历代的衣着服饰均各具特色,女性服饰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各个朝代大放光彩。历史长河中,服饰由最初的抵风御寒到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款式颜色的多样,显示出不同文化融合下,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贵州苗族女性服饰因其样式、色彩、图纹的多样性及其文化内涵的深厚性,被誉为“苗族的历史、文化博物馆”。这些多姿多彩、无比旖旎的服饰,成为族际交流与互动的见证物,因为当中融入了众多民族的文化因子。正是在与汉族等诸多民族交流交往的基础上,拓宽和延展了苗族女性服饰的文化限度,完全体现了跨文化交流带来的益处。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些珍贵的苗族女性服饰似为重要的历史史料、凭证及象征体系。因为,在这个文化场域中展现的是苗族与各民族交往的历史场景、对各民族文化的尊重与认可,体现的是民族间的交融。  相似文献   

6.
黄化 《文史天地》2008,(12):28-30
民国是乱世,民国的新疆矛盾更多,世道更乱。本文谨向读者介绍民国时期新疆的三位传奇女性。  相似文献   

7.
唐代女性服饰种类主要有襦裙、伪男装、胡服、发式、面妆等,服饰种类和样式的多样不仅体现了唐代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更体现了女性独特的审美观与自我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8.
近代妇女解放运动催发了民国时期知识女性的独身思潮,这与知识界对女性的期许背道而驰,并将其视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知识界对她们进行了多方劝导和训诫,希望其能放弃独身主张。独身女性的大部分选择了婚姻生活,但仍有少部分人坚持独身,她们以职业为基础,创造了多彩的生活。独身现象不仅体现了知识女性对传统男权的突破,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启蒙知识界女性社会角色规划的超越。结婚与独身之争涉及的深层问题是如何体现女性的价值,这不仅是个历史问题,也将是长期的、复杂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
吴学钦 《沧桑》2011,(5):56-58
民国时期女性旗袍样式经历了一个短暂却复杂的演变过程,它的演变承载了时代的发展和女性思想意识的变化。首先是审美意识的变化;其次,追求个性的解放;第三,追求平等的意识;第四,崇尚西方文化的现代意识。它的出现是历史的选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各种灾荒频繁严重,广大人民深受其苦。其特点是:无年不灾,持续不断;无地不灾,灾民众多;多灾并发,纵横交错。其危害严重而深远:灾民生活极其悲惨,大批死亡或遮亡;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城镇工商等业进一步衰落;阶级斗争激化。社会动荡,反抗斗争迭起。究其原因,除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外,社会原因是主要的:统治阶级的掠夺使得国困民穷,无力抗灾;战争频繁,加重和制造了灾荒;水利长期失修、破坏等。  相似文献   

11.
1912年1月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民国时期。其行政区划前期(北京政府时期,1927年前)是省、道、县三级制,中后期(南京政府时期,1927年后)是省、县二级制。  相似文献   

12.
<正>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争频仍的时期。国都尚且不得安宁,何况百姓的生活。中国古代王朝的兴替大都会造成都城的变迁,故晋唐宋元都城皆不同。一个王朝建立后,定都为"国之本",是事关兴亡的头等大事,一经确定一般不会再发生变动。像夏商周三代频繁迁都,那是农业经济不发达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重庆[1]是在古代江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悠久的历史了,而民国时期是重庆城市拓展的黄金时期。民国时期重庆市在城外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拓展,空间格局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是重庆城市发展过程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是一座移民城市,"京旗移垦"和"闯关东"来到哈尔滨的关内人构成了哈尔滨人的主体,20世纪初,沙俄在哈尔滨修筑中东铁路,大量侨民涌入,形成了哈尔滨城市文化的多元性,而服饰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影响着哈尔滨人的衣着打扮,使哈尔滨形成了独有的时尚品味。本文希望通过对哈尔滨多元文化的追溯以及哈尔滨服饰发展演变历程的阐述,使人们了解哈尔滨"东方小巴黎"的独特魅力,对哈尔滨的开放包容、时尚活力的城市精神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有巢氏以出,袭叶为衣裳”,服饰的发展与人类文明密切相关,除了满足人类基本生活需求以外,服饰也成为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文明的重要载体,而妇女服饰作为一定历史时期服饰发展的重要内容,更为细致地反映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和服饰本身不断演进发展的美学底蕴。文章以宋代妇女服饰为主要对象,概括其制作工艺、服饰颜色、服饰功用和政府的服饰政策几个方面的特点,以期促进对宋代妇女服饰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6.
《神州民俗》2007,(7):43-43
阿昌族男子服饰受附近傣族和汉族影响,穿蓝黑色或白色对襟上衣,下着黑长裤,未婚男子打白布包头,已婚后改为青布包头,青壮年留四五十厘米长的包头布在脑后或在包头上插花,喜佩“阿昌刀”。已婚女子一般穿中长而袖窄的对襟衣和及膝筒裙,以黑布裹绑腿,双袖肘部镶竹自布条,用黑或蓝布包头。未婚女子穿裤不穿裙,梳发辫盘于头顶,用三指宽布围在辫子里圈。  相似文献   

17.
地处西北的兰州,婚俗本就别于华北、沿海以及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入民国以来,在外力与内力的双重作用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迁,这些都对兰州社会风俗的转变产生了影响,导致婚俗变迁出现新趋向。  相似文献   

18.
王静 《古今谈》2008,(2):40-44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自古以来讲究礼仪礼制、伦理道德,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多彩多姿的中国服饰文化,顺应着历史的流向、社会的变革而不断演变和发展。服饰与整个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紧密相关,有着内在的、深层的联系。社会的兴衰能够通过服饰反映出来,服饰是社会群体生活中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环节,它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的文化素养、国家的政治状况、社会道德水准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9.
金代作为女真族后裔,其民族发展几经变迁,其生存方式、服饰变化,在融合了其他民族发展的元素之后,仍然能够体现其本民族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金代作为女真族后裔,其民族发展几经变迁,其生存方式、服饰变化,在融合了其他民族发展的元素之后,仍然能够体现其本民族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