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芾     
米芾,初作黻,字元章,号海岳外史,别号溪堂,鹿门居士,襄阳漫仕等。“世居太原,后徙襄阳”,又居镇江,故或称吴人。工书画、文词。“尤善临摹古法书,至能乱真”,画创泼墨云山一派。曾官太常,出知无为军,召为书学(或曰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罢知淮阳军、卒,年五十七岁。生于皇祐三年辛卯(1051年),卒于大观元年丁亥(1107年)。小传详见蔡肇撰《故宋礼部员外郎米海岳先生墓志铭》。著有《山林集》一百卷,早散佚,其孙米宪多方收集遗文,辑为《宝晋山林集拾遗》四卷。又有《书史》、《画史》等著作传于世。  相似文献   

2.
北宋米芾(1051—1107)所书苕溪诗,纸本(凡四接纸,据《大观录》说是澄心堂纸),纵30.3厘米,横189.5厘米。行书自书诗,原文:"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襄阳漫仕黻……。"下五言律六首,后书"元祐戊辰八月八日作"。全卷计85行(见图)。另纸为其子米友仁跋,文云:"右呈诸友等诗,先臣芾真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又另纸有明李东阳跋。卷  相似文献   

3.
<正>米芾在长期的书画收藏鉴赏中,积累了诸多宝贵的书画收藏鉴赏经验和教训,其中诸多有关书画收藏鉴赏的一些原则、保管、使用、装裱的一些方法和依据,到现在都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做出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作为书画收藏鉴赏的优秀传承保持下来。米芾认为要以所接触到的收藏实物为前提进行收藏、鉴赏活动,  相似文献   

4.
熊峰 《贵阳文史》2008,(1):90-93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到宋代,进入了一个山重水复的境地。重典则、重法式的唐代书法,法度森严,已臻极致。因此,在它将中国书法推向一个新的高峰的同时,也意味着给后人筑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如果继续在“尚法”的苑地里觅途,无异于拾人牙慧,很难再发掘出新的东西。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几代人的探索,宋代一些有识之士渐渐感悟到,与其追求古人无生命力的形骸,一味执着于法度,不如汲取晋唐人书法用笔之“理”和其中所表现的精神意趣,以此来表现自我,抒发性灵。  相似文献   

5.
《沧桑》1994,(3)
米芾(1057—1107),初名黻,字元章,自号鹿门居士,又称海岳外史、襄阳漫士,曾官至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世居太原,后迁襄阳,北宋著名书画家,善画山水。他认为山水画发展到宋代,已经被前人的陈法束缚,缺少新意,曾提出“天真”、“巧趣”、“生意”、“意趣”、“神采”等概念,主张“借物写心”(引见米芾《画史》),让画家的感情、主观见解自然流露,不受传统形式的限制。他把水墨大写意用于山水画,独创了“米点山水”的技法。当时人们评论他的画说:“元章所作山水,……天真发露,怪怪奇奇,枯木松石,时出新意”(《中国画家大辞典》)。这种画法是对五代以来,以荆浩等人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的补充,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技巧。  相似文献   

6.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海岳外史,官至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是北宋年间的著名书画家。据《宋史》载,米芾曾任过涟水军使,然事迹不实。笔者利用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兹就涉猎所及,对米芾在涟水任官的情况作一些考订。  相似文献   

7.
北宋名画家──米芾丁宏宣米芾(1051-1107),初名,字元章,号六门居士,江苏苏州人,晚年定居江苏镇江市,是北宋时的有名大画家。他出身贵族家庭。自幼聪明好学,八岁学颜帖,十岁能写碑帖。但他不爱科举,最爱书画。每日入画室,终日不出。米芾三十岁左右,...  相似文献   

8.
《收藏家》2021,(8)
正上海博物馆藏《道祖帖》为米芾中年所书,受信人为北宋著名书家、鉴藏家薛绍彭,二人交谊深受,世人称二人为"米薛"。米芾尝作诗戏云:"世言米薛或薛米,犹言弟兄与兄弟。"清李佐贤《书画鉴影》曾著录,该帖原与《章侯帖》、苏轼《刘锡敕》《功甫帖》同装一卷。是书神采奕奕,有龙跳虎卧之势,为其成熟期佳构。  相似文献   

9.
《收藏家》2020,(1)
正6.5×4.5厘米×5带紫檀盒9×7×4.5厘米来历:1.香港苏富比1999年4月27日,编号382,见《1999春季拍卖会·重要中国瓷器、工艺品翡翠雕刻及鼻烟壶2.香港苏富比2001年10月29日,编号703,见《2001秋季拍卖会·中国瓷器及工艺品》参阅:《所宝惟贤-爽伯文物鉴赏》,玉册卷,台北历史博物馆编辑委员会编辑,2008年  相似文献   

10.
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在镇江生活了近四十年。《海岳名言》的海岳庵在镇江,《多景楼诗》的多景楼在镇江,甚至米芾墓也在镇江。  相似文献   

11.
米芾行书《天马赋》,《石渠宝笈·初编》卷二九著录“上等来一”一卷,粉笺本,据《石初》云:“高七寸七分,广六尺零二分。”无款。后隔水有清初孙承泽跋云: 米元章《天马赋》,余于沧桑后得之故内,其奇逸处全仿颜鲁公,余取鲁公送刘道(按应为“太”字之误)冲序墨迹对观,无一不相合者,古人书法皆有原本如此,记之以自勉。退道人泽。  相似文献   

12.
一代的艺术大师,无不是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他们的艺术作品永远是后世难以企及的典范,也永远使后来的观赏、研究者一回阅过一回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尽管古往今来论米芾书法者不计其数,但米芾书法仍然是后来的研究者值得探索的一个新课题。这是本文尝试着浅论米芾书法及其艺术观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3.
14.
记米芾行书大字七言律诗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博物馆通过新的鉴定、编目工作,在原藏的法书中鉴別出一件米芾行书大字《七言律诗卷》。  相似文献   

15.
曹宝麟 《收藏家》2002,(10):40-45
一《研山铭》是米芾今存大字行书真迹四件之一。十年前,我在编著《中国书法全集·米芾卷》时,把《吴江舟中诗》系于元丰五年(1082年),元章时年32岁,因属早期作品,个人艺术风格尚未成熟,自可勿论。而其他3件——《虹县诗》、《多景楼诗》和《研山铭》,我皆系于晚年。距今跨三十个年头的1973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印行《米芾墨迹三种》,即以上述次序排列。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中,能看到以前纯属“横扫”的古物已是万幸,更遑论探究流传、藏所等等书迹以外的内容了。直到  相似文献   

16.
过云楼旧藏《宋宗室持节随州诸军事、随州剌史、充随州管内观察使、上柱国、天水郡开国公,食邑六千一百户、实封一千四百户,赠开府仪同三司,追封崇国公,再赠司空,谥孝恭墓志铭》。撰者为郑居中,米芾小行楷书,署云:“承议郎、权知淮阳军、管勾学事兼管内劝农使、飞骑尉、赐绯鱼袋、借紫臣米芾并题盖”,今题盖已无存。据墓志知崇国公名世恬,是宋太祖的玄孙,燕王德昭的曾孙,书中“玄”书作“元”,是避所谓宋始祖的讳而改。世恬名见《宋史》卷二一八《宗室世系表》第四“燕王房”。志中云:“崇宁元年五月十一日,以疾终于睦亲第,享年六十”。“大观  相似文献   

17.
露筋村,在江都市北昭关境(原渌洋乡)。关于露筋村的来历颇富传奇。唐朝,这里是水乡泽国,与高邮接壤。某年夏日,有姑嫂二人行至此地。姑子名萧荷花。因天色渐晚,嫂对姑说:“天热蚊盛,何不投宿他宅?“姑对嫂说:“吾愿宿野外,宁死不可失节。”姑执意未行,宿于荒郊,以至被百鸟咕嘬,血滴竭筋露而亡。次日晨,人见之无不感慨,肃然起敬,赞曰:“贞节露筋女。”  相似文献   

18.
《文献》2017,(3)
《珊瑚帖》诗、文、书、画合一,是北宋米芾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对于该帖书法与绘画的艺术特色与风格等方面的解析已多,然其创作年代,至今说法不一,主要有元祐三年(1088)以后和建中靖国元年(1101)两种意见。本文指出:《珊瑚帖》准确系年的关键在于对该帖题诗中"当日蒙恩预名表"一句的理解。"名表"实际上指代礼部郎官,"蒙恩预名表"即是蒙君主拔擢,得预礼部郎官之列的意思。《珊瑚帖》在刻石过程中"预名表"被妄改为"题名表",正是昧于官制之故。从米芾任礼部郎官这一线索,结合米芾晚期其他作品,可考知《珊瑚帖》的创作年代当在大观元年(1107)。  相似文献   

19.
二米芾原有文集,名曰《山林集》,已佚,后人补辑其诗文,名为《宝晋英光集》;今传为其所著的还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海岳名言》中录有他的论书名言二十六则,亦是后人辑录的。虽然不是他生前所作,但系米芾所言,可以从其他的著作中得到佐证。这些书中保存了许多米芾的书论,是我们探讨其艺术观的主要依据。但是由于米芾不尚空谈,往往  相似文献   

20.
米芾父子写在苏州的两块碑朱薇君米芾(元章)及其子友仁(元晖),是宋代著名书画家,有“大米”、“小米”之称。书艺尤高,前人曾有“宋之有元章、元晖,犹晋之有羲之、献之”的说法,可见他们在书坛的地位和影响。米氏父子的墨迹见于刻石者甚多,苏州各园林碑廊中多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