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掖寻古记     
正黑水国遗址考察之前,有朋友说,在2014年的玉帛之路考察中,黑水国应该是极有意义的一站。于是,我对此充满期待。告别了苍凉古朴的大佛寺,大巴车启动,朝着张掖西北10余公里处的黑水国出发。黑水国遗址面积广阔,南北长15公里,东西长10公里,遗址内的汉代墓葬群面积就有4平方公里。大部分墓葬都已被沙尘埋没,偶尔露出地面的也早已被盗掘。我想象中的城池应该是壮观巍峨、充满气势的,即使历经时间的洗礼,由残垣断壁中依旧能看出它本来的面目。然而,我看到的黑水国,  相似文献   

2.
黑水国故迹     
黑水国故迹张民林,李晓卫黑水国又名西城驿,遗址位于现张掖市城西北大约12公里处,由残存的黑水国古城堡和汉墓群以及古文化遗迹组成,为省好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上面现残存着两座古城堡,而墓葬大多已被荒沙埋没。据考古学专家考证,认定遗址荒沙下面有一座古城,即张...  相似文献   

3.
《文史天地》2014,(5):F0004-F0004
可乐遗址位于贵州省赫章县可乐乡,是一处战国至汉叫期(公元前475年-公元220年)的遗址。面积约3平方公里,包括汉代城址、夜郎文化遗址各一处及墓葬群14处。为中国2000-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6月25日,中国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4.
张掖“黑水国”古绿洲 ,遗存十分丰富 ,有北古城、南古城两座较大城址和周围 7座较小城堡 ,有史前文化遗址、汉代建筑遗迹、古寺院遗址和民居遗址 ,有成片的古墓群、古耕地渠道遗迹等。作者通过深入的实地调查 ,对其历史面貌及其沙漠化发生的时代和原因作了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黑水国汉代墓葬出土的农具、动物骨骼、农作物遗存和人骨为人们了解河西走廊张掖地区汉晋时期生业经济和农业发展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证据。通过动物骨骼、农作物遗存鉴定结果和人骨碳氮同位素检测结果,可以揭示汉晋时期黑水国人群的食物结构和生业模式特点。墓葬出土的农作物有粟、黍、稻,随葬动物有鸡、猪、绵羊、黄牛、狗、马,人骨骨胶原碳稳定同位素主要呈现C3和C4混合信号,部分呈现C3信号和C4信号,氮稳定同位素值相较牛羊等家养食草动物较高。综合研究说明汉晋时期河西走廊形成麦类、粟黍和豆类的混合农业模式,所以黑水国汉代先民摄取的粮食作物来源呈多样化。同时,河西走廊畜牧业发达,使当时人群摄取了大量的肉食资源,导致蛋白质摄入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2015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灵寿故城东侧的灵寿东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初步判定该遗址为战国时期中山国都城的军事驻防城。遗址出土了一批动物骨骼,共计80件,其中可鉴定标本23件,分战国和汉代两个时期:战国时期动物种属主要为马、牛、猪,汉代动物种属为猪、牛、狗,均为古代家畜饲养的常见种属,此外鹿类动物也是汉代灵寿先民的利用对象。根据动物骨骼的部位、出土位置及伴出品,可以判断这些动物可能存在除食用外的功能,如奠基或祭祀等。不同时期对不同动物的利用情况,进一步验证了随着中山国的灭亡,灵寿东城的军事功能逐渐衰落,到了汉代已成为普通平民生活区。  相似文献   

7.
<正>天长历史悠久,地上地下文物极为丰富,境内存有新石器时代的马家墩遗址和建于商周时期的石梁古城址,战国、汉代古墓葬更是密集,其中安乐北岗汉墓群、湖滨耿家尖汉墓群、三角圩汉墓群、安乐苏桥战国墓葬群先后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两汉400多年,为天长留下了大量珍贵文物,精美绝伦的玉器便是其中璀璨夺目的瑰宝,是自然灵蕴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天长博物馆馆藏玉器大多数从汉墓中  相似文献   

8.
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15号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营盘是汉晋时期由楼兰向西沿孔雀河岸至西域腹地交通线上的一处枢纽重镇,东距楼兰故城近200公里,地处塔里木河下游大三角洲西北缘(图二)。这里分布有古城、烽燧、佛寺以及大面积的古代墓葬群(图一)。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俄国人科兹洛夫,瑞典人斯文赫定、贝格曼,英国人斯坦因曾先后考察过营盘遗址和墓葬区,获取文物有汉代晚期的铜镜、铜环以及玻璃杯等。斯坦因还根据《水经注》的记载,认为营盘遗址即“注宾城”。此后,营盘遗址不断出现在中外许多有关丝绸之路研究的论著中。1989年9月,  相似文献   

9.
潜江地处江汉平原中部,北面靠汉水,西部和江陵毗邻。从断面可知,该地区古地貌西高东低。西部大都为老山土,东部被2—10余米厚的淤泥所覆盖。如果说潜江地区系古云梦泽,东部应为泽区,西部为云梦泽之滨。新石器、楚汉到六朝的文化遗存均分布在这云梦之滨的高岗地上。自1984年开展文物普查工作以来,共发现新石器时代文物点6处,两周时期遗址10余处,汉代遗址4处,楚墓葬群2处,东汉到六  相似文献   

10.
卢家垴冶炼遗址位于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区西边的株林村一座矮丘上,2012年11月首次对遗址北部暴露的一处冶炼炉子等进行了抢救发掘,发现了一批汉代、晚唐至宋代、明清时期遗存,尤其是发现的汉代冶炼炉及工作场地、工棚等辅助设施弥足珍贵,这为研究铜绿山古代冶炼发展水平和将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1.
林峰 《福建文博》2022,(1):57-65
赤塘山遗址是一处重要的商周及东晋至唐时期的墓葬群遗址。2017年至2020年间,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联合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四十余座东晋至唐时期砖构券顶墓。这批墓葬的墓砖纹饰图案丰富多彩,特征鲜明。对这些纹饰的分类及分期探讨,可为闽江下游地区六朝隋唐墓葬研究提供断代参考,同时也丰富了本地区古墓葬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宁夏盐池县张家场汉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家场汉墓位于盐池县柳杨堡乡张家村西南,距县城17公里。这里为一处汉代墓葬群,数年来,当地村民挖药材及平整土地时,在东西宽约2.5公里的范围内多有汉墓发现。汉墓的北面为一座秦汉时期的古城遗址。 1984年8月至9月间,因暴雨致使地面塌陷数处,经勘察,推测塌陷处为古墓葬。在盐池县文体科的协助下,我们对发现的八座古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墓葬编号为M1—M8(图一)。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2011年至今,历时6年的海昏侯墓考古工作,通过种种证据证明这座墓就是西汉海昏侯刘贺墓,从此由海昏侯墓及其墓园和其周围庞大的墓葬群以及完整的都邑遗址组成的汉代海昏侯国聚落遗址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汉代海昏侯国研究正式拉开序幕。从目前发掘情况看,由于东晋时期的地震和南朝刘宋开始发生的鄱阳湖水南侵影响,椁室早年已坍塌,且充满着地下水,历次盗掘没有对墓葬造成大的破坏,遗物基本未被扰动。到目前为止,出土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纺织品和竹简、木牍(签牌和奏章)等各类精美、珍贵文物约1万余件。它们形象再现了西汉时  相似文献   

14.
位于渝河流域的周家嘴头遗址是一处包含仰韶时期、龙山时期及汉代遗存的重要遗址。仰韶时期遗物和大地湾四期相近,属于仰韶文化晚期,且发现数量较多的陶窑,该遗址在本期应是一处专业烧制陶器的生产中心。除此之外,还发现龙山时期灰坑、墓葬等遗存,与沙塘北塬遗址的文化内涵接近。本年度的发掘工作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周家嘴头遗址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1992年11月上旬至中旬,由省、市、县组成的文物考古调查组对京九铁路联络线黄陂段沿线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共发现古文化遗址4处,文物采集点7处,墓葬群2处。为这一地区古文化遗存和古文化的研究增添了新的材料。调查发现的四处遗址为六银庙,神土地、大屋畈、王里墩遗址。墓葬群是朱家寨,茅屋店两处(图一)。四处遗址的情况较清楚,现叙述  相似文献   

16.
为配合梨温高速公路基本建设的需要,2001年3月至5月,江西省物考古研究所会同东乡县物管理所对位于东乡县境内幸福水库祝家源村的乌龟墩周代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获得了一批周代石、陶器。同时,对乌龟墩遗址东侧约300米处的李家村后山坡元明墓葬群进行了抢救性清理,获得了一批元明时期青白瓷、青瓷、黑釉瓷、青花瓷及铜镜等。现将此次发掘收获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汉源大地头遗址2004年发掘,发现新石器时代、汉代、明清三个时期的文化堆积。其中汉代遗址有房屋基址12处,灰坑4个,井1口,墓葬2座,出土汉代遗物有铜镜、陶罐、玛瑙珠等。大地头遗址汉代房基遗迹为研究当地在“西南丝绸之路”上的地位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18.
封开县乌骚岭新石器时代墓葬群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封开县位于广东西部,与广西梧州市接壤。县城东约30公里的贺江支流杏花河两岸,为一处由众多低矮小山丘环绕的小盆地。70年代以来,封开县博物馆在杏花河两岸开展考古调查,发现了数十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汉代的遗址、墓葬,采集文物有数百件之多。个别遗址由省、县博物馆联合进行了试掘。乌骚岭新石器时代墓葬群位于杏花镇东南约3公里的乌骚岭山脊上,山脊呈东北—西南走向,海拔200米,相对高度约100米  相似文献   

19.
王芬  黄梦雪  高鸿儒  路国权  张义中  宫希成 《东南文化》2023,(3):44-58+191-192+194-196
卫田遗址地处淮河中游南岸,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聚落遗址。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山东大学考古学系对该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周代、汉代、宋代及明清等时期的遗存,其中以新石器时代末期遗存最为丰富,发现壕沟、房址、灰坑、灰沟等遗迹。该遗址丰富了淮河中游南岸龙山文化早期的聚落资料,对推动该地区史前文化发展和聚落形态等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河南新乡李大召遗址战国两汉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大召遗址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西南约7公里的大召营镇李大召村北(图一),是一处包含从仰韶文化到汉代遗存在内的重要文化遗址,其主要遗存集中于龙山与夏商时期。2002年秋,郑州大学考古专业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了包括居住遗址与汉代墓葬在内的一批重要遗存,获得了大量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