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郭芳 《丝绸之路》2013,(2):55-57
头冠作为独具特色的菩萨配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本文据图片资料从图像学角度切入,归纳了莫高窟中隋代菩萨头冠样式,并进一步分析其与当时社会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万荣县博物馆陈列隋代观世音菩萨石造像一区,构思别致,包括一菩萨、二弟子、二幼童、二狮、一犬。它具有明显的民族化、世俗化的特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隋代佛教在河东一带民间流布的情况,也显示了隋代佛教雕刻艺术的水平和时代风貌。本尊菩萨面型方圆,曲眉丰颐。头戴宝冠,长裙帔帛过膝。身佩璎珞、飘带,颈系串珠,后有头光。串珠下系铜铃。腕戴手钏,身体硕壮。修长的眉毛,微启下视的眼睑,宽广的鼻翼,紧收的嘴唇,体现了健康  相似文献   

3.
西域文化的影响是白瓷在华北初步发展的一个历史要素。早期白瓷从视觉形式上讲,具有模仿西域银器和玻璃器的特征;从技术上讲,得益于西域碱金属玻璃配方及碱釉技术的渗透。从北朝后期至隋代,粟特人和突厥人在中亚丝绸之路上的合作,极大地促进了西风东渐,这是早期白瓷的时代背景中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石窑店石窟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屯里镇王家河村南309国道北侧的山崖上,由一座中心塔柱窟和两座三壁三龛窟组成。造像以较为常见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组合为主。通过分析石窑店石窟造像风格特点,并与其他地区造像进行对比,推断石窟年代为北朝晚期至隋代。石窑店石窟反映了北朝晚期至隋代佛教造像艺术风格的发展、窟龛形制的演变与吉县地区佛教传播的情况,为研究临汾地区中古时期的佛教发展与艺术传播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文物》1981年第4期刊登的《隋仁寿三年观世音菩萨石雕》一文,在论及菩萨造型特征的部分谈到:"我国的佛像早期多显示外来影响:菩萨头冠饰花鬘,这是印度贵妇人的花冠装饰。冠两旁饰翅膀式宝缯。袒上身,圆颈饰悬铃,胸前戴璎珞和二蛇形的  相似文献   

6.
考古发现所见的北朝颈饰资料有实物和图像两大类,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河南、宁夏和陕西5省,根据其形制可划分为串珠、项链、项圈、璎珞、披帛5类,尤以不同质地的珠饰穿连而成的串珠饰品最为常见。北朝时期的颈饰呈现出鲜卑民族服饰传统、中原汉族服饰审美以及西域特别是佛教文化三种文化因素交互作用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7.
徐藏石雕菩萨头像之我见金申徐政夫先生收藏的这尊佛造像从其造型和装束看,应是菩萨。其头戴宝冠,两侧有低垂的增带,头发分为七络,表情甚为甜美。这种将头发处理为几组而挽系起来的发式,一般在北朝造像上多用于供养天人上,作者应是为了突出造像的童趣,取生活中的侍...  相似文献   

8.
正北齐。高60厘米。1954年太原市花塔村出土。砂石质地,采用贴金彩绘装饰,整体雕塑以双树背光为造型,高浮雕有伎乐飞天及二龙奉塔等。主尊观音菩萨头戴华冠,身佩璎珞。整体雕刻精致,装饰华美。仙乐飘飞中,面目祥和的菩萨携弟子与协侍款款而来,堪称北齐菩萨造像的精品。山西博物院收藏。  相似文献   

9.
王锋钧 《文博》2012,(1):66-71,97
十六国北朝时期,长安(今西安)城内外高僧云集,西域大德来此弘法者络绎不绝,这里成为北方地区的主要佛教文化中心之一。西安地区已发现的此期佛教造像数以百计,与同期周边石窟和其他地区造像相比,既有时代共性,也有显著的区域特征。本文依据考古文献资料,以本地出土的纪年造像为主线,对西安地区北朝隋唐石刻造像的佛、菩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初步归纳探析。  相似文献   

10.
西魏第285窟南壁的《五百强盗成佛因缘》,是莫高窟最早的因缘故事画。故事画绘在南壁上层,从东到西,画师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把故事情节的发展统一地组织在一个完整的时空环境之中。此故事画是莫高窟北朝故事画中的一个特例,具有中原南朝山水人物画的风格特点。画中人物形象清瘦,显出“秀骨清像”的中原南朝的特点。人物造型以线描为主,敷色淡雅,抛开了西域式的晕染法。  相似文献   

11.
隋墓中深目高鼻的胡人形象在随葬品所占比例较小,有武士、仪卫、仆从、马夫、驼夫、僧侣、伎乐等,时间上主要分为前后两期,分布范围主要在关中地区、关东地区和南方地区,造型为深目高鼻,有穿胡服者,有穿汉服者,文化特征复杂而模糊,既反映南北地区胡人类型与文化渊源各不相同的历史事实,也说明隋代大一统文化整合过程在墓葬中的体现,还证明了魏晋南北朝至隋代墓葬胡汉交融现象及其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菩萨是梵语 Bodhisattva 的音译简称,意译“觉有情”。是指已证得觉悟,获得自我解脱而专为众生谋觉悟和解脱的佛教大乘学人。是大乘佛教的忠实履行者各大乘佛教济世思想的重要体现。在佛教修行境界上,是仅次于佛而居第二位的果位。菩萨的形象为在家居士相,一般头戴花冠,上身着天衣,饰项圈、璎珞,下身穿罗裙,戴有手钏、臂钏、足钏。菩萨像同佛像一样也有相好和量度的规定,菩萨的相好要求面容端庄慈祥.衣饰华丽多彩,以体现菩萨慈悲济世的情怀;菩萨的身量为108指,比佛像身量少12指。菩萨像的造型姿势也比较简单,多为一面二臂形象,也有多面多手的形式,但不多见。另外菩萨像多为男相,长方形脸,躯体壮硕,与汉地  相似文献   

13.
1985~1995年间,原洛阳地区文物工作队和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先后在三门峡市区西北部发掘了北朝和隋代墓葬13座,其中7座墓出有墓志和砖铭,其他器物有少量陶器和铜、铁器.这批材料有助于对该地区北朝和隋代历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邢继柱 《收藏家》2012,(8):67-74
图18(无量寿佛)高11厘米,重384克。此尊造型源自早期尼泊尔地区的无量寿佛造像。全身菩萨装扮,束发高髻,发饰摩尼宝花,正面饰璎珞,余发披肩,符合早期尼泊尔同类造像的艺术特征。额际宽广,眉似弯月,双目低垂,表情慈和。上身袒露,斜披圣带;下身着裙,轻薄贴身,裙褶自然铺于座,  相似文献   

15.
南北朝后期迄唐前期的枣形腹细颈瓶、石榴形腹细颈瓶、梨形腹束颈瓶的发展有规律可循。北朝后期与隋代河北南部为其主要发展区域,由北朝铜瓶到隋代邢窑瓷瓶脉络清晰,初唐河南中部巩义窑又烧造细颈釉陶瓶。枣形腹、石榴形腹细颈瓶发源于南欧,原为公元前5、4世纪希腊、意大利居民的盛油陶瓶,梨形腹束颈瓶的源头则是伊朗波斯萨珊王朝银瓶,这些西方器物造型东传以后,形成了中国本土化同类器物。日本6-8世纪流行的枣形腹、石榴形腹细颈铜瓶,既有中国输入品也有日本仿制品。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这些具有西方情调的器物,成为了服务上流社会及佛教的贵重物品。在交通和信息不发达的时代,这些器物之所以能够横贯欧亚大陆,大概就在于其造型有可人之处。  相似文献   

16.
龚剑 《东方收藏》2020,(2):59-69
敦煌莫高窟、榆林窟存自十六国至元代历代壁画四万多平方米,内容以佛教题材为主,壁画中佛陀、菩萨、天王、力士、飞天、供养人等为主,故壁画的研究成果也主要以佛教题材内容为主。壁画中还涉及大量天王、武弁,其兵甲器械众多,国内学界只有杨泓对敦煌壁画中的北朝、唐朝骑兵做了一定梳理。本文拟通过对敦煌壁画、绢画对唐朝武备进行分析梳理。  相似文献   

17.
隋代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处于魏晋南北朝和唐代之间,是中国从分散的政权走向一个稳定繁荣时期的过渡期,墓志铭作为一种“纪实文学”体现其朝代特点。近代以来随着考古成果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隋代墓志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为研究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笔者通过对隋代墓志进行梳理总结,对隋代女性墓志铭体例进行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8.
张元元 《丝绸之路》2011,(14):17-18
甘肃省秦安县博物馆馆藏西魏大统四年(538)石造像塔构件,四面开龛,三面为拱形龛,一面为龛楣帐幔,束忍冬,为尖拱形龛。造像题材为一佛二菩萨和交脚菩萨二胁侍菩萨。主要特点是佛结跏趺坐式,露足和不露足,袈裟双领下垂式,衣纹阶梯形;菩萨帔帛双肩下垂交叉于腹前,通身裹衣裙。该造像具备了西魏时期的造像风格,佛和交脚菩萨的组合体现了佛和弥勒菩萨的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弓箭成为人类狩猎的首要武器装备。由游牧民族入主中原而创建的北朝,其骑射之风尤盛,相关的敦煌莫高窟北朝壁画、嘉峪关魏晋墓壁画以及最新出土的山西忻州九原岗北朝墓葬壁画等是最直接证明。然而在敦煌莫高窟第285窟(西魏)窟顶南披却留有一幅以"近身肉搏"方式狩猎的图像,它既反映了游牧民族的智慧又体现了他们骁勇善战的民族个性。  相似文献   

20.
曾杰 《丝绸之路》2022,(4):90-94
麦积山石窟是北朝时期关陇地区的佛教胜地,遗存了大量珍贵的佛教雕塑、壁画等,其中有部分伎乐飞天奏乐图像。这些飞天造型飘逸、生动,乐器绘制精致、写实性较强,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音乐活动的一面。南北朝时期中原与西域交流进一步加强,在关陇地区胡汉杂居现象较为普遍,是北朝时期东西文化交融荟萃之地,这也成为麦积山石窟中胡乐占比较大的原因,见证着这一时期胡乐在中国北方地区的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