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古代认识天地自然与社会人生的基本观念,是传统相术解释人生命运的根本原则。在敦煌相书中,阴阳五行观念的影响以一种质拙朴素的形式散在于相书对具体形貌与命禄的解说中。本文分析了阴阳五行观念在敦煌相书中的具体表现和特点,并联系传世相书,讨论了唐代阴阳五行观念与相术结合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阴阳五行思维模式与南阳汉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汉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对南阳汉画产生重要影响 ,具体表现在汉画像墓室的构造设计及汉画艺术内容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实践教学是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随着农业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并在培养合格人才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目前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了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实践教学的改进措施的提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现代化大农业背景下农学类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建立了“小学期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种子生产经营行业的高级技能型应用性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5.
《苍颉篇》成于秦,兴于汉,魏晋后逐渐亡佚不可见。2009年入藏北京大学的西汉竹书《苍颉篇》是西汉初年经过细微修改、但章次尚未经过书师重编,现存可见最接近秦本原始面貌的版本,且仅有属阳部韵的《颛顼》一章相对完整。颛顼、祝融在先秦古史系统中是楚之祖先,在五行体系中是历纪、服色、时气等规则的制定者,兼具人性和神性多重身份,正是在此观念影响之下,战国秦汉盛行的五德始终说和时令思想逐渐形成。《颛顼》章以颛顼作为天地、民神阴阳五行秩序重建者的身份为精神内核,展现颛顼、祝融所代表的阴阳五行观念对于时人生活、政事、社会民俗等方面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五行意识教化色彩。  相似文献   

6.
庞卓恒先生的历史比较研究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树栋 《史学月刊》2006,4(4):89-95
庞卓恒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也是我国历史比较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在历史比较研究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发表了大量的著述。历史比较研究的历史观与方法论、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和中西历史文化比较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是他在历史比较研究领域重点探讨的几个方面。他的论著在二十多年来我国历史比较研究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比较史学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后半叶以来形成的比较史学流派至今仍方兴未艾。我国学术界在 2 0世纪 80年代曾掀起比较文化研究的热潮 ,这种 (中西 )文化的比较研究是我国历史学界把我国现代化进程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现代化历史相联系而产生的。无论是现代化的比较研究还是文化的比较研究 ,两者都属于世  相似文献   

8.
<正>Introduction Various traditional medicine systems exist throughout the world,and within each culture there are differences regarding the concepts of health,illness,and treatment.Many of the traditional medical system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within each society and today many types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systems have become more recognized and understood as a legitimate form of health care by the general population,even though biomedicine or Western medicine has become the dominant medical system of contemporary health care.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以前,中国古代与西方各有自己独立发展的史学理论。但由于历史环境的差异,双方史学理论结构的发展呈现明显的非平衡性。即在共时性结构上,西方史学理论独立自主地形成了完整的内容体系,中国古代史学理论侧重本体论与方法论而忽视认识论。在历时性结构上,随着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西方史学理论的研究重心经历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方法论的转移,并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研究的发展;而由于近代科学的缺位,中国没有经历上述变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历史学近代化(职业化和科学化)的进程。现当代西方史学研究的实践证明,中观史学理论是历史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0.
明代官刻农书,指的是在明代官员主导或参与下刊刻的农书。初步统计,这一时期官刻农书的数目在51种左右,刊刻次数则约为68次。这些农书在官刻过程中,构筑了从获取到校订再到刊刻与流传的关系网络。通过这一网络,农书得以传播,书中所载的农学知识亦得以散布。一方面,旧有的农学知识与私人的农学经验通过农书的官刻而重现与"公共化";另一方面,官刻农书更加强调有关教化与治理方面农学知识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种潮流,一种运动,是当今世界政治舞台上重要的政治力量之一。对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有利于认清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丰富和完善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汪琼 《旅游纵览》2022,(18):93-95
我国拥有众多旅游胜地,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九华山在发展旅游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文献研究法与实地调研法,运用比较优势理论研究九华山旅游资源的开发情况,分析九华山发展旅游的优势和现状,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发展策略,以期为九华山旅游发展实践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两个方面对刘家和教授的历史比较研究思想做了尝试性的总结和评述。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刘先生几十年的治学历程说明他的比较史学研究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第二部分则对刘先生的比较研究思想本身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概要性的归纳和评析。  相似文献   

14.
<正>Dunhuang was an important hub of communications on the Silk Road in ancient China. During a very long time, the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various ethnic groups in that location were frequent and constant. Except the documents in Chinese, many  相似文献   

15.
韩国河 《华夏考古》2001,(2):102-112
一、视点的选择和方法论 国际化的今天,把本国的文化立足于国际的视点,采取综合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逐渐成为考古学、历史学界的一个主要趋势,尤其是从异文化的角度或者是相互比较的研究方法,越来越成为国际合作研究的基本手段。具体到中日考古学的比较研究,其实也是从东亚的视点来整体看待和考察中日两国考古的发现和存在的问题。这种比较研究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因为比较的对象相同,在人为交流和文化传播存在为背景的前提下,探讨当时两国或两地区间存在的历史实事和性质;另一个是被比较的对象没有任何交流关系,通过比较旨在加…  相似文献   

16.
西汉戊己校尉的名和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戊己校尉是西汉职官系统中名称极为特殊的官职。西汉朝廷之所以选择天干名称“戊己”为官名,是要利用它在五行说中所具有的多重指代含义,来表达这个官职实际具有的多重政治职能。  相似文献   

17.
陈德广 《人文地理》2006,21(2):12-16
通过对56篇中国旅游地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和76篇北美论文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滞后于北美,但中国博士论文增长速度快于北美;北美论文选题视野宽泛而中国论文选题视角比较狭窄;北美旅游地理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学科本位特征比较明显,而中国旅游地理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实践驱动比较突出;由于中国和北美旅游业发展背景和所处发展阶段不同或研究者对旅游地理问题认识的差异使其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倾向有明显不同,即使在同一时期也有不同的研究热点。在北美,旅游影响研究和旅游景观/形象/感知研究是两个长盛不衰的课题且涉及的论文数量最多;在中国,涉及最多的研究领域是区域旅游开发/发展和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8.
作依据遂宁金鱼村南宋瓷器窖藏出土器物,探讨了浙江龙泉窑青瓷和江西景德镇青白瓷与东亚邻国日本、韩国之同时代传世瓷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邢烨 《民国档案》2012,(3):113-120
关于南京的特殊地位这一问题,学界在研究南京大屠杀的过程中多有涉及,对于南京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心这个认识也十分清楚。但是,中日双方在南京沦陷前后南京地位和战略价值的认识差异之大,使得二者在南京之战中持有不同的态度,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这从侧面解释了南京大屠杀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先秦中国和古代希腊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友东 《史学月刊》2007,1(5):79-86
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可以分为整体地理环境和中心地理环境。前者指文明整体能力所及的极限地理范围,后者指文明主体的主要活动区域。从这两个角度分别进行比较,将有助于解释希腊和中国文明侧重于陆地或是海洋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