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伯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伯华,小名毛毛,艺名新化铁、小牡丹花,生于1919年,湖北汉阳人。陈幼时就喜爱戏曲,她母亲是汉剧迷,常带她到戏院看汉剧。1928年,傅心一倡议办汉剧训幼女学社,撷取新舞台之“新”和高台教化之“化”二字,取名“新化”科班,颇有新文化新思想之意义。陈伯华9岁考进了汉剧女科班,取名新化铁。科班按照天春长科班形式组成,班规学戏年限同旧科班一样。陈伯华天赋脱颖,百日登台就能演出《闹金阶》等两三出戏。科班因缺资未学满期散了班,陈将科班老师刘本玉接回家中专教,并为恩师养老送终。刘本玉是一位艺术高超的老师,他将毕生艺…  相似文献   

2.
有句俗话叫"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看汉剧就属于典型的看热闹。两次看汉剧,都是受汉剧院王荔邀请,理由都是一个,沈虹光老师来了,请市政府领导陪同。我并不分管文化,但汉剧大师陈伯华先生住在我对门,涉及汉剧发展的一些事,找我比较方便。近十多年陈伯华先生一直住在医院,先生有信一般通过女儿陈晓华转交给我。  相似文献   

3.
陈伯华是我国著名的汉剧表演艺术大师,也是我们大家所熟悉、尊敬的一位杰出女性.她生于20世纪初,一生几乎经历了整个世纪.她出身穷苦,贫困与苦难炼就了她坚韧的毅力、不屈的精神、倔犟的性格,伴之天赋的戏曲艺术的灵性和才华,使她15岁豆蔻年华时便脱颖而出,以汉剧“筱牡丹花”艺名蜚声剧坛,名噪武汉和湖北,为她日后中兴汉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一)蔡甸镇有句俗话说:拳不往北打,戏不往南唱。意思是北方人武术厉害,南方人喜欢戏剧艺术。20世纪30年代末,日寇大轰炸,武汉沦陷前夕,汉口汉剧舞台的名角曾云集蔡甸镇,在听荷茶楼演出。汉剧是武汉地区的传统剧目,对京剧艺术有相当影响,据说梅兰芳先生就曾向汉剧名家李彩云(陈伯华的前辈)切磋甚至请教过青衣的表演艺术。汉剧角色有十种类别,即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  相似文献   

5.
十三岁时的陈伯华(193年的陈伯华便照(198年)(黄克勤摄六十三岁︾——/’.卜一可:。阿邑*·。。@一歹二序列、-’。、一‘~一徽回巳旧宅区回回回回巨. :LI弓己;’U二列顺人十I川一一八)互以们’H问川仙公认(们即对)M白华与俄国声乐过师(193年)阻们心统功的仙的几二8  相似文献   

6.
汉剧琐谈     
(一)、被遗忘了的前辈名演员在汉剧的“一末”行当中,除了前辈演员余洪元外,还有与他齐名的蔡炳南.蔡炳南是刘炳南的老师,刘炳南以前叫小炳南,他在汉剧“一末”行中能占一席地位,就是他师承蔡炳南,学到了“蔡(炳南)派”汉剧“一末”技艺的结果.张花子是汉剧“三生”的鼻祖,他是一位全材的生角,他的嗓子有边、本、膛三音,吴天保就是他的高足.据已故的百岁以上的老汉剧行家说,汉剧“三生”除花子外,其余的演员都是边音好,本、膛二音不足.  相似文献   

7.
两位唱汉剧花脸的辛亥老人 上世纪的60年代之初,我从大火路小学考入了武汉市戏曲学校.成了汉剧科一名学一末(老生)的小艺员。此时,武昌还有一所湖北省戏曲学校(同样设有京、汉、楚三科),省市戏校的学员常有学员“学艺交流”的活动。一天,省里的大师兄们带我来到阅马场省戏校分部去拜见早年被誉为汉剧老生“三鼎甲”的魏平原(魏幺爹)老先生。  相似文献   

8.
汉剧表演艺术大师董瑶阶,沔阳人,艺名牡丹花,他在50年的舞台生活中,与京剧演员有过许多次的交往,并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至今传诵不已。那还是牡丹花刚刚盛开在汉剧舞台的时候,京剧名角汪笑侬、吕月樵、沈月来初到汉口演出,当时武汉的观众对京剧还不习惯,于是特邀汉剧名角余洪元、汪天中、牡丹花等人合演。牡丹花与沈且来合演《虹霓关》,沈演王伯当,董演东方氏,一唱京腔,一唱汉调,二人配合默契,博得观众赞赏。并且在舞台上成功地进行了艺术交流,首创京汉合演之先例。1934年,牡丹花的演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一年,梅…  相似文献   

9.
汉剧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湖北地方剧种,在声腔上,首创了[西皮]、[二黄]的合流,对许多皮黄剧种有过相当大的影响.尤其对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在表演上也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即有其浓郁特色的传统.仅就近代而言,汉剧在辛亥革命前后曾有一个蔚为壮观的繁荣鼎盛时期.1921年,黎元洪继任大总统,特召汉剧进京,公演劝赈.当时由汉剧公会主持,余洪元领衔,名震京师,显示了汉剧艺术的丰厚传统和卓越成就.  相似文献   

10.
当代以白画鸽第一人———记著名国画家陈伯华先生文/本刊记者王长春初识陈伯华先生是在《河南书画名家志》稿件评审当中,陈伯华先生的一幅《春到人间》赢得了评选者的啧啧称赞。仿古色宣上一群安逸、祥和、展翅飞翔的白鸽、灰鸽,仿佛把明媚的春的气息一下子推到人们面...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戏曲学校:属中等戏曲艺术专业学校,1958年在汉剧演员进修班、戏曲身段训练班的基础上建校。第一届招收学员241人,其中汉剧60名。招收对象为11至14岁的小学生,学制6年。第一任校长黄振,副校长陈鹤峰、李慕白、阎恒凯。汉剧科专业老师有魏平原(一末)、吴楚臣(二净)、徐继声(三生)、刘顺娥(四旦)、冯小红(五丑)、高海山(六外)、万盏灯(八贴)、徐正奎(十杂)等。课程设置有政治、文化、专业(表演、音乐)、文艺史论四类课程,共21门。根据“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三并举”的要求,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陈旭 《中华遗产》2009,(1):104-117
汉剧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是我国古老的四大戏曲唱腔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汉剧在发展的道路上却困难重重。汉剧衰落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辛酸往事?汉剧复兴之路又在何方?  相似文献   

13.
汉剧名丑 李罗克的艺术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汉剧表演艺术家李罗克的艺术人生,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和古老汉剧发展的轨迹。为了让更多热爱汉剧和研究汉剧的人们,更多了解这位功底深厚艺术家成长的经历,并从中了解汉剧艺术演变和发展的历程。经过艰苦搜集和整理,仓促成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明、清以来每年都有汉剧戏班到黄梅县演出。县城来了班子多半是在大门河搭台唱戏。孔垄、小池的汉剧戏班也去,群众叫大戏。清末至民国年间,孔垄、下新、城关及严家闸等地,有店员、渔民、商人自愿组织的业余汉剧班子,逢年过节亦在当地演出。全县也有少数专业汉剧艺人,在外面搭班或应业余汉剧班子的邀请帮台。我们知道的如清末到民国年间孔垄附近德化村的周三喜,就是有名的汉剧武小生,善演三国戏中的周瑜、赵云、吕布等角色,他的“架子”和“把子功”都很精彩、高超。师傅和我们这一代,为了黄梅采茶戏生存下去,每当清朝、民国政府禁…  相似文献   

15.
汉剧前辈艺术大师李春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剧前辈艺术大师大和尚,真名李春森,祖籍湖南沅陵.清光绪六年(1880)出生于汉口,伯父李光耀、父亲李光友都是清末民初的汉剧艺人.李春森幼年受梨园世家的熏陶,酷爱汉剧,6岁时便要求学戏.李光友见儿子身体孱弱,担心承受不了严格的锻炼,难以子承父业,即便勉强从艺,怕也难成气候,不如读书有了文墨,还可安身立命.因此他于7岁时,被送入私塾读书.  相似文献   

16.
汉剧是古老的,据说它产生于清初,成熟于清中叶,而在道光嘉庆年间却繁荣鼎盛,几乎遍及了大半个中国.它有极其优秀的传统,无论是剧目,还是唱腔和表演都极为丰富,是我们不可轻视的珍贵遗产.但是,它毕竟是产生和繁荣于封建时代,有许多东西与我们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甚至格格不入.近代几十年,许多汉剧有成就的老前辈曾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对汉剧进行过多方面的革新和创造,创立了众多而优秀的流派,深受人民欢迎,在汉剧发  相似文献   

17.
向国外传播     
汉调皮黄腔随着闽、粤的海外关系流传到了东南亚。特别是粤剧,从清末开始,除传到东南亚地区外,还传到了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等地。闽、粤有三个唱皮黄腔的剧种,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据我1982年去闽西和粤东采访汉剧老艺人及有关业务研究人员(陈坤福、罗恒报、邓景舟、丘煌等同志)所得的资料来看,汉剧不仅在东南亚各国演出,还播下了汉剧的种子,并生根开花。早在光绪初年“荣天彩”班到泰国等处演出,受到了当地华侨的热烈欢迎。清宣统初年,“老三多”班,是个大戏班,有百余演员,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国演…  相似文献   

18.
汉剧是湖北的地方戏曲剧种。从明末清初至今,约有300余年的历史。汉剧原名《楚调》,亦称《二黄》、《汉调》。明清以来汉剧不仅成为湖北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还流行于广东、湖南、陕西、河南、福建等省的部分地  相似文献   

19.
前言     
卑贱者最聪明,跑龙套最长学问。谓予不信,请读刘小中先生撰写的汉剧史料。这部呕心之作,史实确凿,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且有新的史料发现,填补了汉剧史上某些空白。小中先生对于前辈著述,可因则因,不可因则革。本着前人误我,我不误后人的原则,以唯物史观匡正了剧坛某些讹误。史识史才,足以令圈内人士叹服,今某些久坐书斋的理论工作者膛目。世人轻视龙套,却不知龙套参与演出的戏最多,其知识面也就最为宽广。一般习艺者只跑3年龙套,大和尚李春森跑了9年龙套,终成汉剧名丑、一代宗师。小中先生9岁闯江湖,江湖班藏龙卧虎,是培…  相似文献   

20.
在我的心目中,艺术是高于一切的.我的艺术成就得到了社会承认,党和国家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我曾是全国政协委员,是武汉市第六、七、八届政协副主席. 1988年是我在汉剧舞台上辛勤耕耘的第六十个年头,10月21日,武汉市为我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党和政府率先在湖北省授予我“汉剧表演艺术大师”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