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强 《文史月刊》2009,(6):28-29
我小时候在武汉市的解放小学上学。这所学校原来叫友好宫小学,因靠近武汉市中苏友好宫而得名。中苏友好宫是由苏联专家设计,1950年建成的,和苏联断交后,中苏友好宫改名为武汉展览馆,学校也更名为解放小学。  相似文献   

2.
我初中、高中就读于贵阳中学,1950年,贵阳中学与其他学校合并组成贵阳一中,因而我也顺理成章地成了一中校友。某日,见《贵阳文史》征集一中校友文稿,遂激起了我中学时代的回忆。 两张毕业证书 从1906年的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到现在的贵阳一中,100多年来,各个阶段的学子对于母校都有自己难忘的记忆。我们这个班(贵阳中学初中第47期,接着是高中第32期)是个春季始业班,1944年3月入学时,学校还疏散在贵阳乌当的后所村;  相似文献   

3.
朱赟 《神州》2014,(2):220-220
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在教学方面有着显著差异,而很多学生由小学六年级过渡到初中一年级后,采用的仍然是小学阶段的学习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无法适应初中数学教学,这不仅阻碍了学生自身发展,也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初中数学教师,我们不得不高度关注中小学数学合理衔接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香港:我人生的转折点 我出生在浙江上虞,父亲在上海读完大学、找到工作以后,我们全家就搬到上海。这时我正读小学三年级。1937年暑假,我小学毕业正准备考中学时,“八·一三”抗战爆发,日本人开始占领上海。我们全家除父亲外都躲避到老家上虞的乡下去。我进了上虞的春晖中学。这是一个很有名的学校,朱自清、丰子恺等都在那里教过书。日本人打到浙江后,我随全家又回到上海,并继续在上海的中学读书。我的整个中学时代就是在这种动荡不安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5.
北岛 《湖南文史》2014,(2):40-41
1957年冬,我正在北京阜外小学读二年级,我家从阜外保险公司宿舍搬到三不老胡同1号后,我转学,就近在弘善寺小学插班。  相似文献   

6.
正一1986年11月22日,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邓力群和夫人罗立韵在湖南省委书记毛致用陪同下,第一次来到韶山。那一年邓力群已经71岁了,却依旧身手矫健、声音洪亮。毛致用对邓力群说:"我们好早就盼望您来韶山了。"邓力群回应道:"我很早就想来!说投奔延安时就想来韶山,可能人不信;1952年,我从新疆回到北京那年,确实想来韶山,太忙没有来成。"短短的一段对话里,邓力群提到了自  相似文献   

7.
进入初中我是1973年在武汉市就读的初中。当时中学有两套学制:两年制初中三年制高中和三年制初中两年制高中。因为统一学制(三年初中)需要,小学毕业后,我们年级留在了原校上初一,称为“带帽子”初中。新任班主任谭老师是语文课老师,她安排我担任了语文课代表。谭老师对同学要求严格而且直率,对迟到学生采取“罚站”,即让大家站在教室门口上课。迟到从小学起就是我的老毛病,因此少不了挨罚。那时学校对学生衣着打扮要求很严,不允许“奇装异服”。有的同学穿喇叭裤上学,在学校大门便被堵住,将裤管剪破后,回家换装才能进校。  相似文献   

8.
1966年11月12日,湖南省戏剧学校话剧科的十几名学生组成了。韶山一北京长征红色宣传队”,我是队员之一。我们在毛主席故居前宣誓之后,开始了3400多华里的“长征”。  相似文献   

9.
成府村情结     
金鉴 《北京文史》2005,(1):54-54
我出生在北京大学内的勺园,后搬到北大东门外蒋家胡同(属成府),一住数十年。我的人生与成府息息相关,我对成府村怀有无限眷恋之情。  相似文献   

10.
正我是航天部的退休研究员。1931年12月,我出生于上海郊区的南翔,小学和初中也都是在上海齐鲁学校上的学。1946年我初中三年级时,曾在陶行知开办的上海武训学校(原称上海社会大学)听课。在学校里,我有机会见过几位老一辈教育家,如晏阳初、陶行知、邰爽秋、梁漱溟等,还曾经多次听过老先生们讲课。这些老一辈的教育家献身于平民教育事业的精神曾深深感动了我。1949年,我考入北京大学电子系学习。新中国成立后,我和原来学校的老师李士钊、臧克家、孟秋江等有来往。  相似文献   

11.
汤移平 《文物》2021,(10):88-97
<正>钓源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北8公里处,距吉安市区约18公里,由庄山、渭溪两个自然村组成。据钓源欧阳氏族谱记载,该村始建于唐代末年,现存古建筑150余座,主要为明清遗存,包括民居、祠堂、书院、庙宇等,有的始建年代可追溯至宋元。2003年,钓源村被评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评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图一)。本文主要介绍村中现存的8座祠堂。  相似文献   

12.
《江淮文史》2012,(4):172
章泽,男,汉族,安徽枞阳人。1984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历任茶场中学校长、郎溪县教委副主任,2000年9月任郎溪中学校长,2003年1月起兼任郎溪县政协副主席,后当选为安徽省政协委员。章泽同志是一位专家型校长,学术成果显著,《以"新时期农村扫盲教育"为内容开展高中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等多个省级课题顺利通过评估验收,《关于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社会测量与教育》等多篇论文发表在《学术界》等学术期刊上。安徽省郎溪中学是省示范高中,四易校址,四更校名。1941年创办在郎溪县姚村乡下姚祠堂,名为郎溪县立初中,此后先后迁址到岗南乡王氏祠堂、城关桑园村宗氏祠堂,2011年9月正式搬迁至县城东郊的新校区。1958年设立高中部后正式更名为安徽省郎溪中学。2001年创建市级示范高中,2006年通过省级示苏  相似文献   

13.
担任初一第一学期的班主任是个极强的考验,对于我这个第一次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人来说,尤为如此。且不说学生们来自四面八方、各个小学,要帮助学生们适应全新的学习环境,认识和熟悉新的老师、同学,单是排座位啦,委任各科临时课代表啦等等,就够忙活一阵子的了。好在有一部分熟悉的学生来自毗邻的小学——对于他们来说,小学升初中似乎只是从这个教学楼搬到了另一个教学楼——一切都是熟悉的,两个学校的操场甚至是连着的。他们跑前跑后地帮我张罗,一切也就安顿下来。在接下来的主题班会上,临时指派的班干部:班长、副班长、各科课代表发表“就职演…  相似文献   

14.
数字     
《南方人物周刊》2012,(41):18-18
4所 近日发布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2000年到2010年,我国农村平均每天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小时就消失4所农村学校。,过度的学校撤并导致学生上学远、上学贵、上学难。农村教育出现了“城挤、乡弱、村空”的危局。  相似文献   

15.
1952年,全国进行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北京大学由沙滩搬到了西郊原燕京大学的校址。父亲身为副校长当然得随校搬迁。但据我了解,他和我母亲一样都不想搬迁,他们都喜欢独门独户的小院,宁静、安详。可父亲一向"明哲保身",逆来顺受。学校要他搬到新址北大燕南园,他就只身先搬去了,但我们全家仍然留在了靠近北海  相似文献   

16.
1964年,刚刚初中毕业的我成为一名山区民办教师。我任教的学校叫荆竹瑶族公社鱼晒小学,是湖南蓝山县最偏远的学校,距离荆竹瑶族公社有40多里不通车的山路,往返一趟要走整整一天,上一趟县城则要走三天三夜。  相似文献   

17.
<正>那一年,我还不到14岁,就站在了天安门前,是那个特殊年代的狂热浪潮把我推到北京的。1966年,我刚读完初中一年级,下学期开学没几天,学校就组织我们下乡劳动,在农村摘了半个月的  相似文献   

18.
正1966年4月,我刚下乡不久,就参加了由湖南双峰县洪山区组成的工程队去韶山灌区修建工地。当年的韶山灌区是为支援伟大领袖毛主席家乡的水利建设而修建的。灌区全长240公里,流经双峰、湘乡、湘潭、韶山、宁乡、望城等县市,是湖南省内大型水利配套工程。当时,韶山灌区主体工程已接近尾声,我们的任务是补修灌区以外的各条进水隧道。韶山灌区双峰指挥部  相似文献   

19.
跨史学研究与当前的跨文化研究、“大文本”“大历史”等研究一样,都是在新时期条件下,历史学与其他人文科学交叉研究而形成的一种推陈出新的研究方法。如果说,近年本人有关韶山题材的文章及其专著能够受到多方关注,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当得益于此。韶山题材的切入源于“大历史”研究方法韶山是开国领袖毛泽东的故乡。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韶山及毛泽东研究的文章、书籍层出不穷。再写韶山题材如何写出新意,如何写出过去没有的历史内涵,这是1999年4月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组织我们去韶山,我随之发表第一篇韶山文章《一九九九年春访韶山》并接到新的…  相似文献   

20.
曹景荣 《文史月刊》2010,(12):13-15
<正>一、多才多艺的外乡人1961年夏天我小学毕业,考入榆树县第四中学(现榆树市新立第一中学)读初中。开学四周后的一个星期六下午,我从学校回到家里,发现生产队里出现了许多陌生人,其中一个叫李修文的,身材魁梧高大、圆圆面庞,长着浓密络腮胡子的人,很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